與祖師同行 肆 情殷古丈夫 釋迦掩室凈名杜口

  與祖師同行 肆 情殷古丈夫 釋迦掩室凈名杜口

  佛法之難以言宣,真實不虛。所以有很多比喻,比如指月,說真理是月,佛所說法如指頭。在禪宗裡面就有“頻呼小玉無事,只為檀郎認得聲”之比喻。在《肇論》裡面則說:“釋迦掩室於摩竭。凈名杜口於毗耶。須菩提唱無說以顯道。釋梵絕聽而雨華。斯則理為神御。口以之默。豈曰無辯。辯所不能言也。”

  圓悟克勤因“頻呼小玉無事,只為檀郎認得聲”而開悟公案以前寫過,這里就不再解釋。我們來看看僧肇祖師的“釋迦掩室於摩竭。凈名杜口於毗耶。須菩提唱無說以顯道。釋梵絕聽而雨華”的公案

  “釋迦掩室於摩竭”是說釋迦佛在摩竭提國開悟後,覺得自己所悟無法說,他的境界無法用語言向我們這些凡夫眾生表達,更無法讓我們接受他的教誨。所以三七日中掩室不作聲,想直接入涅槃。後來因為帝釋的請求,才出來弘揚一大藏教,廣度我們這些愚頑眾生

  “凈名杜口於毗耶”來自《維摩詰所說經》*。維摩詰居士在毗耶離城示現生病,引發三十二位菩薩各說不二法門。在三十二位大菩薩各自講完自己對不二法門的精彩見解後,輪到維摩詰居士講,結果維摩詰居士默然,文殊菩薩贊嘆:“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

  “須菩提唱無說以顯道,釋梵絕聽而雨華”的公案是“須菩提岩中宴坐,諸天雨華贊嘆。須菩提說:“空中雨華贊嘆,是何人?”釋梵說:“我是梵天。”須菩提說:“汝雲何贊嘆?”釋梵說:“我重尊者善說般若波羅蜜多。”須菩提說:“我於般若未曾說一字,汝雲何贊嘆?”釋梵說:“尊者無說,我乃無聞。無說無聞是真說般若波羅蜜多。”然後又動地雨華。

  這幾則無說而說的公案,在“燈錄”裡面被很多地方引用。下面列出幾則供養大家。

  徑山上堂,僧問:“釋迦掩室於摩竭,凈名杜口於毗耶。為復計較未成?為復伎倆俱盡?”師雲:“計較未成。伎倆俱盡。”“有問有答,一切處風流。無問無答,還有佛法也無?”師雲:“是何言歟?”進雲:“未審向甚麼處行履?”師雲:“向無佛法處行履。”乃雲:“有問有答有放有收,有主有賓有殺有活。活時無殺時道理,殺時無活時道理。賓家無主家道理,主家無賓家道理。賓則始終賓,主則始終主。賓主交參,當門按劍。不見適來禪客問‘釋迦掩室於摩竭,凈名杜口於毗耶。為復計較未成?為復伎倆俱盡?’山僧答他道‘計較未成伎倆俱盡。’諸人作么生會,若也會得,全賓即主,全主即賓;全收即放,全放即收;全殺即活,全活即殺。乃喝一喝雲‘這里是甚麼所在?作這個語話!’”自雲:“但有路可上,更高人也行。”(《大慧宗杲祖師語錄》)

  虛堂和尚雲: “形聲未兆,積岳堆山;言跡才彰,難尋影響。所以,釋迦掩室於摩竭,凈名杜口於毗耶。以致西天四七唐土二三,天下老凍膿,用盡機關,無捕手處。只得平高就下,以二千年前用不著底斷貫,穿天下衲僧鼻孔,謂之禁足護生,剋期取證。愈見狼藉,報恩修行無力,未免隨例顛倒去也。”卓主丈:“不因射鵰手,誰識李將軍。”(《虛堂和尚語錄》)

  世尊未拈花已前,早有這個消息。始從鹿野苑,終至拔提河,幾曾用著金剛王寶劍。當時眾中,若有衲僧氣息底漢,綽得去,免得他末後拈花,一場狼藉。世尊良久間,被文殊一拶,便下座,那時也有這個消息。釋迦掩室,凈名杜口,皆似此這個,則已說了也。如肅宗問忠國師,造“無縫塔”話。又如外道問佛,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之語,看他上人行履,幾曾入鬼窟里作活計

  有者道:“意在默然處。”有者道:“在良久處,有言明無言底事,無言明有言底事。”永嘉道:“默時說,說時默。”總恁么會,三生六十劫,也未夢見在。爾若便直下承當得去,更不見有凡有聖。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日日與三世諸佛,把手共行,後面看雪竇自然見得。頌出:

  列聖叢中作者知,法王法令不如斯。

  會中若有仙陀客,何必文殊下一槌。(《碧岩錄》)

  * 延伸閱讀【《維摩詰所說經》】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