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的故事

忍辱的真義

富樓那是佛陀十大弟子中,說法第一的大阿羅漢,經常往來於各地宣說佛陀教義有一天,富樓那恭敬地來向佛陀辭行,打算到北方的偏遠地區──蠻荒未化的輸盧那國去布教。佛陀贊許他為教弘法熱忱,並委婉的對他說道:「富樓那!那個地方民智未開,民風暴戾,老百姓野蠻粗魯,弘法布教是很艱辛困難的,你最好不要前去。」

富樓那信心百倍地回答說:「正因為輸盧那國的人性凶惡,人民識淺德薄,因此弟子更要到那裡弘法,使他也能得法雨的潤澤。」

「話雖如此,但是當地的人民不但不會接受你的佛法,並且還會破口惡罵你一頓。」佛陀考慮周詳的說

佛陀!他們辱罵我沒有關係,只要他們不打我就好了。」

「萬一他們用棍棒、瓦石打你呢?」

「那也沒關係,只要他們不將我打死,一息尚存,我還是能夠宣揚如來的聖教。」

「如果他們窮凶惡極地把你打死呢?」

富樓那意志堅決,必恭必敬地回答佛陀說:「佛陀!即使他把我死了我也沒有絲毫遺憾。我身為您的弟子能有機會生命供養佛陀,為真理犧牲,我將衷心感謝輸盧那國的老百姓完成我弘道的心願。」

佛陀十分讚賞富樓那為法忘軀的道心,以及忍辱負重的弘法決心,於是允許了他的傳道之旅。

《佛遺教經》說:「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忍耐不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忍耐是一種智能力量、承擔,真正懂得忍辱的人,在大眾利益之前,任何犧牲都在所不惜。富樓那正是一個懂得忍辱真義的智者

 

忍辱的美德

羅睺羅自從受佛陀嚴厲的教誡以後,又常常跟隨師父舍利在一起,接受他的開導,在修行上,進步很快。

佛陀講經時,舍利弗總是帶著羅睺羅參加法會舍利靜坐時,羅睺羅總是跟著坐在身旁;布教時,舍利弗也把他帶在身邊讓他學習一些為法為人經驗;每天托缽乞食,羅睺羅更是跟在舍利弗身後,在僧團中被譽為第二佛陀舍利弗,實在是羅睺羅最好的恩師

有一次,羅睺羅跟舍利弗在王舍城乞食,路上遇到一個流氓惡漢,那個惡漢用沙投進舍利弗的缽里,並且用棍棒打破羅睺羅的頭。羅睺羅頭上的鮮血,一滴一滴的流下來。惡漢見了不但不知錯,還罵道:「你們這些沙門,總是托缽為生,滿口慈悲忍辱,我打破你的頭,看你把我怎樣?」

十七八歲的羅睺羅,現出咬牙切齒的面容,但舍利弗安慰他道:「羅睺羅!如果你佛陀弟子,應有忍辱精神心中不懷瞋恨的毒,當以慈悲憐愍眾生佛陀常教誡我們,有榮譽的時候,不能使心高舉;受侮辱的時候,不能使心生恨。所以,羅睺羅!壓制著憤恨的心,嚴守忍辱世間上沒有比忍辱更有勇氣的人天上人間,不管多大的力量也不能勝過忍辱。」

羅睺羅聽完師父舍利弗的開示,默默的走到水邊,水裡現出他的顏面,他用手掬水洗去血跡,然後用布巾把傷口紮起來,見到這情形舍利弗,心中既安慰又難過。

羅睺羅忍耐著,仍然走在舍利弗的身後,跟著托缽乞食,在回來的途中,羅睺羅對舍利弗說道:「我想到剛才的疼痛,此刻已不把他放在心上,不過,這世間有著太多惡人,到處都遍滿了可厭的事物我不世間生氣,只想到世間上沒有辦法的人太多佛陀開示我們對人、對世間要有大慈大悲,但世間上狂暴的人就欺侮我們;沙門比丘守忍積聚高德,而狂愚的人反而輕蔑我們,他們反而尊敬那些殘酷的人佛陀真理慈悲的教示,他們倒反而以為是臭的死屍,天降甘露給豬,豬還是愛吃臭的東西,住在臭的地方佛陀所宣講的真理慈悲的言教,對那些凶惡以及沒有善根的人來說,也沒有什麼效果。」

羅睺羅第一次把自己的修行,以及對世間看法,向師父提出報告舍利弗聽後很歡喜,把羅睺羅在路上說的話,回來告訴佛陀佛陀也非常高興,稱贊羅睺羅今天很好,對惡人態度,應該那樣;對世間看法,就是如此。佛陀又再說道:「不知道忍的人就不能得到佛法的受用,瞋世恨人,是背法遠僧,常墮於惡道之中輪迴,能忍惡行才能平安,才能消除災難之禍。有智能的人,能見到深遠的因果,克服瞋心,多行忍辱佛法精神佛法的真義,和世俗看法不同。世間上認為珍貴的而佛法認為下賤佛法認為好的、對的,而世人不肯實行。忠與佞不能兼容,邪的嫉妒正的存在,惡的不喜善的並行。貪欲的人不高無欲之行在這情形之下,修道者唯有忍辱,忍是助道的增上緣可使你早證聖果;忍像大海中的舟航,能夠度一切災難,忍是病者的良葯,可救人生命之危。我能成就佛陀,獨步三界,受人天的敬仰,是因為我的心能夠安穩,知道忍辱德行的可貴。」

因為羅睺羅被惡人無緣無故的把頭上打了出血,而他在血氣方剛的少年時代就能聖者一樣的忍辱,給師父很大的安慰,給佛陀很大的歡喜,並且能夠引起佛陀對忍的說法,舍利聽了非常感動,羅睺羅聽了含著眼淚,更感激佛陀

 

忍辱度化鬼王

佛陀游化至摩竭陀國時,有一天,夜宿於阿吒鬼住的地方,當時阿吒鬼正與其它鬼神集會。有一小鬼趕忙跑去向阿吒鬼報告:「恭喜啊!你將有大福報哩!今晚佛陀就住在你家裡。」

阿吒鬼說:「一個陌生人住到我家,我且要試試他是真正的佛陀,還是普通的凡夫呢!」說著,阿吒鬼即刻返回家裡,一看到佛陀,就氣急敗壞地說:「沙門!出去!」佛陀即平和地走出阿吒鬼的家。

看著佛陀出家門,阿吒鬼又改口說道:「沙門!進來吧!」佛陀是滅除憍慢的聖人,因此又毫無怨言的返回阿吒鬼的家。如此來回進出三次,到了第四次,阿吒鬼又再說:「沙門!出去!」

就在這時候,佛陀終於開口說道:「鬼王!你已經請我三次了,我是會再走出去的。」

阿吒鬼又說:「你既然不想出去就算了,我要問你問題,如果你答得不能合我的意,我就要撕裂你的心胸,讓你熱血從面門噴出,再將你擲往恆河的對岸。」

佛陀說:「隨你所問,我會回答得讓你歡喜。」

鬼王問:「行持何法能得安樂果報?如何得到廣大的名聲?何法能度諸河流?何法度大海?如何舍離苦?如何得清凈?」

佛陀慈悲地說:「行持佛法得樂果,持戒能使名聲流布,信心能度河流不放逸可以度越苦海精進能去除眾苦,智能能夠使人清凈。」

阿吒鬼聽了佛陀妙法歡喜不已,並發願隨侍佛陀,護持正法

世間上什麼力量最大?忍辱力量最大。佛陀說:「修道的人不能忍受毀謗、惡罵、譏諷如飲甘露者,不名為有力大人。」世間上的拳頭刀槍,使人畏懼,不能服人,唯有忍辱才能感化頑強。諸葛亮七擒孟獲,廉頗向藺相如負荊請罪,此皆忍辱所化也。

 

謙忍得長壽

有一個年約五、六歲的小童子,一天來到佛前,對佛陀說:「偉大的佛陀,願您賜給我長壽!」

佛陀和藹的說:「善童子!小小年紀為何要求長壽呢?」

外道相師告訴我說我福慧具足,惟受短命報。慈悲佛陀,願您為我開示方便,令我壽命得以延長。」小童子恭敬的回答。

「善童子!每個人所受的罪福苦樂都是自己所造作善惡業的結果,不是他力所能主宰的啊!」

佛陀接著說:「善童子!要求得長壽安樂,必須為人謙忍,對人恭敬。」小童子聽受佛語,從此將謙忍、恭敬實踐於生活中。

數月後,有一鬼王因與童子有宿怨,化成一個婆羅門,前來取命。童子不知是鬼王化身欲來加害於他,見婆羅門到家中來,照常恭敬供奉婆羅門,而且謙忍禮拜鬼王心想:「此童子乃是大善之人怎能加害他?應該讓對人恭敬的人恆受恭敬,謙忍的人得福樂。」

鬼王如此一想,瞋恚頓息,於是離別而去

童子因謙忍恭敬而免去禍害,並得壽命延長,這是啟示我們,若能奉行佛法,恆常謙忍,自然能以德化人。

 

忍能致勝

有一次在般若會上,佛陀知道須菩提已經斷除人我的執著,但大慈大悲佛陀,仍然苦口婆心引出自己修行的事跡,以增加須菩提行「無相布施」和「無我度生」的信心佛陀象是回憶似的追述著往事道:

菩提在我過去生中,有一次在深山裡修行有過這麼一段經過:

我盤腿靜坐在一棵大樹下,閉目思維宇宙的奧秘,和人生的起源。四周和風習習,花卉吐露著幽香,忽然一陣銀鈴似的笑聲響起,我睜眼一看,原來是一群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姑娘

他們穿著宮妃的服飾,珠光寶氣,一看就覺得她們不是天上的仙女,也一定是人間王妃。他們手拉著手,嬉笑著走到我的面前,向我問道:「修道者!在這樣深山叢林里,你怎麼一個人坐在這裡修道呢?難道你不怕虎豹豺狼來傷害你嗎?」

我向她們點點頭,端坐著身子回答說:「尊貴女士們!在這座深山裡修行的確是我一人修行並不一定要很多的伴侶。人有慈心毒蛇猛獸會來傷害。在城市裡,金錢美色、苛政權威就如同山間的虎豹豺狼。」

嬪妃們頓時一改撒嬌的態度,很恭敬的向我請求說教。我在摘了一朵小紅花,又繼續說道:「女士們!人生本來應該追求快樂,但快樂也有真實的和虛假的,有長久的和短暫的。可是人被虛假和短暫的快樂所迷惑,像這朵小紅花開放得雖很美麗,但它並不能永遠吐露芬芳。青春和美麗、力壯和健康都不足依賴。人生貴在學道,求得生命的升華,求得生命的擴展,那才是要緊的大事。」

我正這麼說時,一個王者裝束的人手提寶劍從草叢中奔來,他走到我的身前,大聲的喝罵我:「你是什麼人?竟敢大膽調戲我的宮妃?」

大王,請問你叫什麼名字?不要這麼侮辱人。」我看他來勢兇猛,心平氣和地對他說。

「你像在大夢中日子。」他厲聲說:「威名遠震的我──歌利王你都不認識?難怪你膽敢誘惑我的宮妃。」

大王!請不要這麼說,修道的人忍辱不願回罵,但你如此造口業,將來一定不好。」

你行忍辱?我來支解你的身體看你還說行忍辱嗎?」

菩提!就這樣,我的眼睛、耳朵、鼻子、兩手、兩足,都一一的被歌利王割下,為了度生,為了對眾生行慈,我一點瞋心都沒有。我從無我度生的精神中,慢慢累積我的福慧,庄嚴我的佛果。歌利王墮落了,我成就佛果了。須菩提!行兇的人不能勝人,唯有行忍辱的人才是最後的勝利者。

菩提聽完佛陀往昔因中修行的一段事跡,非常感動,他體會到最高的無我真理,他獲證到甚深的空慧。

不能忍辱的人修行就不能成功。

 

殺瞋

有一婆羅門生養了一個瞋心很重的女兒,經常觸怒婆羅門,惹他生氣

有一次,女兒又把婆羅門氣得七竅生煙,因而萌發殺女解恨的念頭。繼而念頭一轉:「我還是先去拜訪佛陀,或許佛陀方法可以教導我。」

於是婆羅門來到佛前,向佛陀請問二個問題:「殺什麼樣的人無罪?什麼方法能夠令心安穩無憂?殺什麼樣的人才能受到佛陀稱贊?」

「這很簡單,你好好記住!殺瞋心、恨心,可使心得安穩無憂,也就能得到我的贊許。」佛陀這樣告訴婆羅門

世人大多容易瞋恨,因而經常發生不幸事件。其實世上並無可瞋可恨而非殺之不可的人,唯有「瞋」、「恨」才是該「殺」之物

 

塵唾自污

佛陀在鹿母講堂說法有一天,一如往常著衣持缽,到舍衛城乞食,途中一位婆羅門迎面而來,沖著佛陀開口怒罵,佛陀不予理會,仍舊安詳的繼續前行。

佛陀從容安詳使得婆羅門更加憤怒,於是彎下腰抓起一把土,向著佛陀扔擲過去,無巧不巧,這時,正好有一陣風對著婆羅門方向吹過來,這麼一來,婆羅門所拋擲出去的泥土正好被風吹回來,於是灑得婆羅門灰頭土臉,兀自尷尬地怔在原地。

佛陀慈祥的對婆羅門說偈道:

若人無瞋恨,罵辱以加者,

清凈無結垢,彼惡還歸己,

猶如土坌彼,逆風還自污。

意思是說,如果有人無緣無故的口出惡言,謾罵一個清凈無垢聖者那人自作自受,如同惡意舉土擲人,巧遇逆風,反而污穢了自己。

在《四十二章經》中,佛陀曾說:「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己墮。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己身。賢不可毀,禍必滅己。」以瞋心加害他人,好比仰天吐痰,逆風掃塵,對方不但纖毫無損,反而害了自己。如此簡易的道理,怎可不謹言慎行!

 

真理戰勝邪惡

有一回,佛陀在拘睒彌弘化,受到外道的嫉妒,故意收買不良份子,到處惡言中傷佛陀在這情況下,佛陀弟子們想要靠托缽獲得足夠的食物相當困難。於是阿難代表大眾佛陀請命:「佛陀!我們還是離開這兒吧!我們還有更好的地方可以去啊!」

佛陀反問阿難:「如果到了另一個村子還是一樣,那我們怎麼辦?難道就繼續這樣逃避下去嗎?」

「至少我們先解決了目前的問題再說。」阿難回答。

佛陀說:「不!阿難!遇到困難要勇於面對,設法解決,如果只是一味的逃避,痛苦將永無止境,我們還是耐心的留在這裡,等待一切都澄清以後,才可以轉往別的地方。」

佛陀說完這番話沒多久,果然外道的勢力已抵不過佛陀真理之聲,許多人聽聞佛陀開示後,無不歡喜、感動、贊歎,外道的流言不攻自破。這時佛陀弟子們說:「在這個世界上,有善美,有邪惡;有誹謗,有贊美;有惡魔有病苦,可是也有快樂。唯有了悟真理的人才能不被稱、譏、毀、譽、利、衰、苦、樂等八風所動,因為在他們心中,所有徒具其表的事物,都將化為烏有。」

真理也許一時寂寞邪惡也許一時強勢,但是只要堅持不搖,真理不辯自明,必能贏得千秋的肯定。

 

不以瞋報瞋

佛陀弘化四十九年的期間,除了受到婆羅門外道的嫉妒迫害外,最初也常有人因為家中子弟跟隨佛陀出家,於是遷怒佛陀,對佛陀做出無禮的舉動,但最後總是被佛陀慈悲智能攝受

有一次,一個大富長者兒子跟隨佛陀出家,他忍不下這口氣,於是怒氣沖沖的跑到精捨去找佛陀理論。一見佛陀,不由分說,劈頭就罵,佛陀只是靜靜的聽著,等到他罵累了,稍為安靜下來佛陀這才平靜的問他:「長者呀!你的家中平常總會親戚朋友來訪吧!」

「有呀!那又怎麼樣呢?」

「你偶而也會以酒食款待客人吧。」

那是當然的事呀!」

如果你備辦菜餚,而客人不接受你的款待,那些菜餚應該歸於誰呢?」

「如果他們不吃的話,那些菜餚當然歸於我呀!」

長者啊!你剛才罵我的許多話,我決定不接受它,所以那些話勞你再帶回去。如果你罵我我和你對罵,就如同主客相對用餐一樣。因此,我不接受這些菜餚。」

佛陀接著又對長者說道:「一個有智能的人他是沒有瞋恚心的。如果以瞋報瞋,以罵還罵,則不能算是有智能的人;如果不以瞋報瞋,以罵還罵,不但調伏了對方,也調伏了自己。」

佛陀的一席話,如同空谷足音,深深震撼了長者的心。這時長者忽有所悟,原來佛陀是這麼一位有智能聖者,難怪有那麼多人願意追隨佛陀出家。繼而想到自己剛才對佛陀的大不敬心中感到十分的慚愧,當即向佛陀認錯懺悔,並且請求佛陀開示法要。經過佛陀一番教諭後,長者如沐春風,興高采烈的回家。從此歡喜贊同兒子出家,自己也成了佛教的大護法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