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覺法師:你用真心生活你才能不生不滅呀!

uploads/content/2022/june/6bae80059d5da0cbc00f069bcfe14599.jpg" />

  以上這些就是譯者最多的講解。

  第三個這部經典持誦的人最多。有的人說:「我就沒念過《楞嚴經》啊!怎麼能說持誦者最多呢?」我告訴你,持誦楞嚴經》、楞嚴的人最多是有理由的,第一個理由,幾乎所有的寺院早課都念楞嚴咒, 楞嚴咒就是出自這部楞嚴經》,誦楞嚴咒就是誦持楞嚴經,楞嚴咒是這部經典的精華啊!它是陀羅尼總持,掌握了陀羅尼是不是就掌握了首楞嚴呢?所以持誦者最多。第二個理由,所有念佛人都是因為大勢菩薩圓通章》而開始念的,而《大勢菩薩圓通章》正是出自這部楞嚴經》,使我凈土五經一論之一,是印光大師給我們做的定課,所以我們說念佛的人是不是最多啊!您今天能念佛念佛的初祖是不是大勢菩薩?他教我們念佛,而大勢菩薩應化成印光大師又叫我們念佛。所以今天所有人能念佛,是不是源於《大勢菩薩圓通章》呢?對不對,《大勢菩薩圓通章》有來自哪?你在誦持《大勢菩薩圓通章》的時候,你就應該知道你誦持的是哪部經?——《楞嚴經》,是不是所有人誦持《楞嚴經》呢?有人說我誦持一句佛號那是不是一部《楞嚴經》呢?

  這部經第四個特點就是反對的人最多:以前有個《曉松說事》這個欄目,我當時看高曉松說梁啟超這個故事,高曉松為什麼說梁啟超呢?因為梁啟超是清華大學畢業的,是高曉松的前輩校友,他就講了這個故事,同樣,我們佛教界有位傳喜法師在講《楞嚴經》的時候也說過梁啟超這個事。清末大儒梁啟超當時非常反對《楞嚴經》,說《楞嚴經》是偽經,因此到最後他做腎臟手術醫生片子看反了,把他的好腎割掉,當時的醫學條件當然活不了,這就是現世因果——真偽不辨的因果你就想想智者大師他是天台宗的祖師他是釋迦牟尼佛再來,他向印度拜了十八年,這部經才來到中國,如果是假的話,那我們這么多人來誦持,那麼釋迦牟尼佛再來智者大師他就那麼沒有智慧么?當然是不對的啊!所以我們修行這部經典的時候,很多人會反對,那是很正常的,因為佛在《法滅盡經裡面》開示,人的壽命到52歲的時候,首楞嚴滅。如果這部經是假的佛會說首楞嚴經么?這個反對《楞嚴經》的代表就有清末大儒梁啟超,梁啟超學貫古今,竟然看不懂楞嚴經》,斷定《楞嚴經》是偽經,最後遭到現報。我們現在很多人也同樣反對《楞嚴經》,實在是可悲。  

uploads/content/2022/june/bb59c860b63e3a14d4b286d196aeea94.jpg" />

  這部經第五個特點就是義理最深。什麼是義理最深呢?這部經講首楞嚴通天徹地,揭示了亘古永恆宇宙真理——一個不生不滅本性就是我們本來的面目,我們本來的面目,從來沒有生過、沒有滅過。要想了解他,是不是說到根兒上了呢?告訴我們說宇宙的萬法皆空真性不空真理永恆,我們每個人的面目從來沒有生過、從來沒有滅過,我們有沒有生死過?可是我們現在每個人害怕死,一定要知道,佛法裡面義理最深,把這個真理要講透,講明白,要把我們的真心講出來,找到真心,並且讓它顯露出來,佛用了大量的推論和講解。《楞嚴經》的第三、第四卷都是給我們講,身,在哪?真心什麼時候顯露出來的,為什麼顯露真心?有兩大障礙:一個是別業妄見、一個是共業妄見,我們有業力所以顯不出心來,佛用大量的論述給我們講解,而且還給我們講,世間的萬法是空的,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法、我們的地水火風空見識都是空的。佛又給我們講,《心經》裡面: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也就五蘊皆空五蘊為什麼是空的?這部經典給我們一句句推論,一個個分解,讓你真正知道,所有的都是空相,所以你在聽經的時候,你要了知空相、進入空相,是不是在證得三昧呢?聽經難道就不修行么?你坐在這就在聽,哪怕只聽佛講的一個字呢,也是領悟,沒有胡思亂想。這部經裡面有一個勾引阿難的妓女叫摩登伽女,她就是在聽佛講經的時候,證得了阿羅漢果。佛沒講完呢,她成精進林證阿羅漢果,她聽經聞法馬上正覺,是不是聽經聞法從一個罪惡的妓女證得羅漢果啊!是不是在修行呢?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聽經聞法不是耽誤你修行了,聽經聞法不是耽誤你念佛了,它是最好的修行。我們胡思亂想,貪嗔痴慢,如何修證?從聞思修開始。即使我講的不好,但我還是儘力的講,我們在上課,老師的水平有高有低,你在課堂上你就比在課下胡思亂想造業要少得多。更何況我講的你都能聽得懂呀!我講的還是在理呀!所以呢!我們不要錯過,佛給我們這部經典真理真心在哪?什麼時候真心?什麼時候是假的?怎麼用真心來生活?佛說我們這些凡夫都是虛假的、虛妄的、深情的活在這個虛妄世界中,我們找不到真心這部經就要讓我們找到真心,你用真心生活你才能不生不滅呀!  

uploads/content/2022/june/93961d025c059726082fd722c498de00.jpg"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