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法師:佛門裡面教學都是從修福做起,福報就是生活教育

我們讀《華嚴經》,《華嚴經》完全是一個覺悟境界,佛境界,佛就是覺悟,覺而不迷的境界。「身心寂滅平等本際」,那是覺悟的人。每個同修都想開悟、都想覺悟,怎麼覺法?佛法裡面有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是覺悟方法都是覺悟的門道。可是在基本上說,《彌陀經》裡面講得很清楚,「不可以善根福德因緣」,這是三個必須具備的條件善根裡面第一個就是信,你不有什麼辦法第一個是相信,第二個是能夠正確的理解,這兩條都很難,信解不容易!福德修行古人學佛善根福德因緣,當然首先你要得到因緣因緣是什麼?就是明眼的善知識,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樣的一個老師;換句話說,他指給你的道路決定是正確的。不是盲修瞎練,不是自己沒有把握,隨便指一條路給人走,不是的,是真正是過來人,這是因緣,這種因緣可遇不可求。有這個明師指路了,從哪裡修?就是先信,信什麼?信老師老師不騙我,老師不會叫我上當,你對這個老師要信得過,然後他所教給你的你才肯干。現在人學道最大的困難,頭一個就是把老師打個問號,他恐怕不行、他有問題、他不可靠、他恐怕會害我,這就糟了。諸佛菩薩教你你也給他打上問號,這就是自己沒善根、沒福。所以要相信老師

善根從什麼地方去培養?從福德裡面去培養。福德現前,忽然那個人也變成聰明伶俐,所以修福你看重不重要?從前的教學,世間教學,這指我們中國佛門裡面教學都是從修福做起,不但是小學重視在灑掃應對生活教育,福報就是生活教育,出家人五年修《沙彌律儀》,就是要學十戒二十四威儀生活教育。我們今天誰肯做?沒有人肯做。真正用功的人,在家的同修我是勸勉大家以《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了凡四訓》,這是印光大師提倡的,可以把這三樣東西當作早晚課誦。要修一個階段,總得學個三年到五年,把自己基礎奠好。這個不是背誦,不是我每天早晚一遍,我叫修學,不是的,是要照做。

這三樣東西,《了凡四訓》主要是建立信心,相信因果報應是建立信心修行《了凡四訓》是修的《感應篇》,了凡居士修的功過格,功過格就是《感應篇》。我們圖書館印得很多,在哪個書里頭?《德育古鑒》。你們看看《德育古鑒》一展開,文就是《感應篇》,《感應篇》本文的後面就是功過格。了凡居士就是修這個,他修了十幾年,這個每天要展開來檢討的,今天我做了有哪些過失,有哪些我做對了、有哪些我做不對的,要把它記下來。記下來比較,比較什麼?一天一天過失少,這修福。出家人就不要拿功過格,用什麼?《沙彌律儀》,就是二十四威儀。怕麻煩了,蓮池大師有一節錄本子給我們,拿這個東西每天來檢點,對照自己的行為,果然能夠學上五年,我們大致上無論是獨居、無論是入眾,入眾就是團體跟大家在一塊,我們的過失漸漸少了福報基礎才一天一天的奠定。這樣你去背誦經論你才會智慧,幾時開?福到相當厚,智慧現前。絕對沒有隻背誦經論不修福會開智慧的,沒有這個道理。不肯做,那就沒有法子

你不肯修福,背誦經論到後來兩種結果,第一種結果是變成書獃子,食而不化,一生在那裡背誦,背得很不懂意思,一生不開智慧;另外一種變成狂慧,就這兩種結果。古德教學是福慧雙修,避免墮在這兩種不好的結果。這兩種不好的結果,變成書獃子那是你可憐、愚痴,你一生愚痴那是自作自受沒有話說;如果變成狂慧的話,要造許許多多的罪業,這一個報身完了之後,來世多數墮三途。諸位想這多麼重要!我們《感應篇》印過很多次,數量都相當多,主要就是希望大家真正能在福慧上奠定基礎時間是要相當長,絕不是二、三年就能成就。我們看古德,你們諸位稍稍留意《高僧傳》、《居士傳》,或者你留意二十五史,你看傳記裡面古人差不多有一半以上,時間都在十年,才能夠修到福至心靈,就是福德基礎智慧開了儒家在《學記》里也說,七年小成、九年大成,這都是剋期求證。還有一些,數量也占不少,有二十年、三十年,福德智慧才現前,這個境界才得到。所以這個東西要有耐心去修,精進不懈;如果是懈怠懶惰、敷衍混日子那是一生不會成就

摘自 楞嚴經(第一二九集) 1981 (有所刪節)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129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