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地藏菩薩?這位菩薩,猶如大地,含藏萬物。一切萬物,得地而生,依地而長。無論那種有情和無情的眾生,都沒有離開大地而生存。由此可知,我們一呼一吸、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沒有一個時候,不在地藏菩薩法身中生存著。
不過,我們自己不知道而已。
好像螞蟻在大船上,不知道是船。船在大海飄盪,經過很多的地方,可是螞蟻不知這隻船是什麼?究竟到什麼地方去?一概不知,為什麼?因為船身太大,它的身太小的緣故。我們在地藏菩薩法身中生存著,也是同樣的道理。
我們所住的地球,在虛空中,並無依靠。地球乃由風輪來攝持著,在自然規律(軌道)中運行不息。地球在虛空中旋轉而飄盪,究竟飄到什麼地方?天文學家所知道的,不過是個名詞罷了。究竟是怎回事?他們不得而知。
天地間奧妙的事,沒有人能真正曉得其秘密。能真正明了宇宙的奧秘,那隻有已經證果的聖人,才能清清楚楚的知道。我們凡夫俗子,不能明白這種不可思議的道理。都是在這裡混吃等死,糊塗一輩子。
我們由生而少,由少而壯,由壯而老,由老而死,這是人生的過程,任何人也逃不出這種定律。在這一生中,有的人(業障重),經過很多的苦難,受盡很多的折磨,身心性命,覺得很空虛,產生消極的思想,感覺人生無快樂可言。有的人(業障輕),生在富貴的家庭中,衣食住行,皆是上等,一切滿足,遂心如意。所謂「要風就有風,要雨就雨。」
甚至要月亮,父母也設法摘下來給他。這樣的生活,看起來似乎是快樂,很美滿。其實不然,根本上糊塗一生,什麼也不明白。所謂「醉生夢死」沒有真正了解到為何來到這個世界?來幹什麼?來為吃飯?來為穿衣?或者來為騙人?來為享受?這是人生一種謎,誰也打不破這種謎。。
不但在家人打不破這個謎關,就是出家人,仍在此圈中打轉。一切名放不下,一切利也放不下,到處攀緣,到處拉攏關係,這是最可憐的行為。出家人要想一想,為什麼要出家?因為把世間一切的一切看淡了,不執著世間法,所以才出家修道,了生脫死。
出家人,一定要痛念生死,發菩提心,不可混吃等死,所謂「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有這種思想的出家人,對於生死問題,一點把握也沒有。雖然身處在空門,卻無有是處。
我們打地藏七,要學習地藏菩薩救眾生的精神。他在往昔時,曾經發過十八大願。願意度眾生出離苦海,得到快樂,他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又說:「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又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這種大願,多麼偉大!諸位應當效法菩薩捨己救人的精神。地藏菩薩如今仍在地獄中為受苦的眾生說法。
我們都在地藏菩薩法身中,我們都是出家人,與他是志同道合,來廣度眾生。將置身於水深火熱中的眾生,拯救到清涼的岸上——這是出家人的本分。若能這樣,那就沒有白出家一回,希望大家共勉之。
出家人,不可有貪心,要將貪心掃除一干二凈。否則,就沒有資格作為出家人。如果貪這個,貪那個,什麼都貪,越多越好。甚至把垃圾收集一大堆,在那裡保存著,這真是可憐到極點啦!
念地藏菩薩的名號,要清清楚楚地念,叫地藏菩薩知道我們的心意,為什麼要念地藏菩薩?其目的是當地藏菩薩聞到此聲音後,便曉得我們的需要。他一定發慈悲心,令我們滿足心意,達成目的。
今年正是「九星連珠」的時候,乃象徵凶險的年頭。我們不管它凶險不凶險,我們虔誠的念「南無地藏王菩薩」!祈求把世界的大災難,化為小災難,把小災難化為烏有。以我們一片至誠懇切的心,來為世界所有的人類祈禱和平,得到幸福,這是我們打地藏七的目的。
這是廣大心,這是無量心,凡是出家人,皆要存這種胸襟,視眾生如親人。所謂「人溺己溺,人飢己飢。」要發自利利他、自愛愛他、自度度他的菩薩心。所以在地藏菩薩法會中,打七的時間,越誠心越好。有多少誠心,就用多少誠心來念「南無地藏王菩薩」的名號。
我們口中至誠的念地藏菩薩,那麼,六道輪回便停止旋轉。不知有多少眾生,藉此機會,能超出輪回之外,不復受輪回之苦。所以說念地藏菩薩的名號,乃是最神聖的工作,有不可思議的功德。
所以要沒有企圖的念,不求代價的念,不圖眾生感謝的念。總而言之,心甘情願的念。因此之故,本道場突然舉行地藏七,事先沒有聲明,也沒有宣傳。就是住在萬佛城中的人,也有不知道的。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機緣到了,才舉行這個地藏七。
這個地藏七結束之後,接著打觀音七(農曆二月十九),為祈禱世界和平,大家共同努力來念「南為觀世音菩薩」的聖號。所謂「眾志成城」,大家齊心來念,努力來念,心誠到極點,則有感應。所謂「感應道交」。只要不自私、不自利、不爭、不貪、無所求,真正為世界眾生的幸福,而舉行地藏七和觀音七。
地藏贊
累劫親姻蒙接引,九蓮台畔禮慈尊。
地藏菩薩,或稱地藏王菩薩,曾音譯為「乞叉底蘗沙」。因其「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與觀音、文殊、普賢一起,深受世人敬仰。以其「久遠劫來屢發弘願」,故被尊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
據《地藏菩薩本願經》講地藏菩薩受釋迦牟尼佛的囑託,在釋迦滅度後、彌勒佛降生前的無佛之世,留住世間,教化眾生度脫沉淪於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諸六道中的眾生。
按佛教說法,地藏菩薩受釋迦牟尼佛的托咐,在釋迦寂滅後未來佛彌勒降生前這一段無佛世界裡,擔當起教化六道眾生的重任,其地位相當於「代理佛」。《地藏本願經》又說,釋迦佛召地藏大士,令其為幽明怙主,使世人有親者,皆得極本薦親,共登極樂世界,
地藏受此重託,遂在佛前立下宏大誓願:「為是罪苦六道眾生廣設方便,盡令解脫,而我自身方成佛道。」(《地藏經·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 因此地藏又被稱為「大願地藏」,以與文殊的「大智」、普賢的「大行」、觀音的「大悲」相呼應。
在中國佛教寺院中,地藏菩薩形象很有特點,一般菩薩現頭戴寶冠、身披天衣、瓔珞裝飾的天人相。而地藏菩薩則多現光頭或是頭戴毗盧冠、身披袈裟的出家僧人之相。他一手持錫杖,一手持蓮花,或是手持幡幢、寶珠等。
據《地藏菩薩儀軌》、《地藏菩薩十輪經》等記,由於地藏菩薩在無佛的「五濁惡世」(即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濟渡眾生,為了讓眾生能深信因果,歸依三寶,所以顯示出家僧人相。地藏菩薩像還常有以一頭形似獅子的狗為坐騎的,其名號曰:「諦聽」或「善聽」。
相傳安徽九華山是地藏菩薩的說法道場。據說唐代時,新羅國僧人金喬覺,泛舟渡海,來到中國,見九華山峰巒疊起,是修道的好去處,於是在山中擇地而居,潛心修行。據說他那時雖已六十歲,
但身體異常健壯,「項聳奇骨,軀長七尺,而力倍百夫」(唐費冠卿《九華山化城寺記》)。他選擇東崖岩石,終日坐禪誦經,後被山民諸葛節發現,民眾大為感動。其事跡傳開後,得到本地閔姓山主等人的捐助,於是建寺廟,辟道場。金喬覺去世後,葬於神光嶺的真身寶殿,俗稱「肉身塔 」。
據《宋高僧傳》、《重僧搜神記》等稱,金喬覺「趺坐函中,遂沒為地藏王」,過了三載,「開函視之,顏色如生,舁之,骨節俱動,若撼金鎖焉,隨(遂)名金地藏」。因其生前篤信地藏菩薩,而且傳說其容貌酷似地藏瑞相,人們便認定他是地藏菩薩轉世。九華山也就被認為是地藏菩薩道場。而對地藏菩薩的信仰,在民間也日益流行。每年農曆七月三十日,即傳說的地藏菩薩誕辰之日,各地前來九華山朝拜的信徒絡繹不絕。
聖號釋意 梵語乞叉底櫱沙(ksitigarbha),譯為地藏。地即土地,具有七義:(一)能生義,土地能生一切生物、植物,喻菩薩能生一切善法。(二)能攝義,土地能攝一切生物,令安住自然界中。喻菩薩能攝取一切善法於大覺心中。(三)能載義,土地能負載一切礦、植、動物、令其安住世界之中,喻菩薩能負載一切眾生,
由眾苦交煎的此岸,運載到清涼的彼岸。(四)能藏義,土地能含藏一切礦、植等物,喻菩薩能含藏一切妙法。(五)能持義,土地能持一切萬物,令其生長,喻菩薩能總持一切妙善,使其增長。(六)能依義,土地為一切萬物所依,喻菩薩能為一切眾生所依。(七)堅牢不動義,土地堅實不可移動,喻菩薩的菩提妙心,堅如金剛,不可破壞。
藏者,具有秘密包容含育等義。指地藏菩薩處於甚深靜慮之中,能夠含育化導一切眾生止於至善。世有秘密庫藏,蘊藏許多金銀財寶,則能濟諸貧乏,利益人寰。喻菩薩具有如來三德秘藏,無量妙法,則能救脫無數眾生,咸登覺岸。
地藏菩薩因立下要度盡六道中生死流轉眾生的大願,故而常現身於人、天、地獄等六道之中,而有六地藏之稱,其名號與形象如下:
(一)檀陀地藏,「檀陀」是一種人頭幢,其形象為左手持人頭幢,右手結甘露印,專門救助地獄道眾生。
(三)寶印地藏,左手持錫杖,右手結如意寶印,專門濟度畜生道。
(四)持地地藏,左手持金剛幢,右手結施無畏印,專門濟度阿修羅道。
(五)除蓋障地藏,左手持錫杖,右手結與願印,為人除掉八苦之蓋障,專門濟度人道。所謂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陰盛苦,為苦諦所攝。
(六)日光地藏,左手持如意珠,右手結說法印,照天人之五衰(天人將死時現五種衰相)而除其苦惱,專門濟度天道。
地藏的本願是什麼呢?昔婆羅門女於覺華定自在王佛前,立弘誓願:「願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眾生,廣設方便,令得解脫。」
如《大方廣十輪經》說:地藏菩薩以不可思議功德成就眾生。於過去無量恆河沙諸佛所,久發大悲堅固誓願,皆悉成就一切眾生,庄嚴勢力,猶如雷震。於一食頃,而能成就無量億等那由他人,具足善根。
《地藏十輪經》亦說:「此善男子,具足成就無量無數不可思議殊勝功德,常勤精進,利益安樂一切有情。曾於過去無量無數殑伽沙等佛世尊所,為欲成就利益安樂諸有情故,發起大悲堅固勇猛精進無盡誓願。
由於大悲堅固勇猛精進無盡誓願,增上勢力。於一日夜,或一食頃,能使無量百千俱胝那由他數諸有情類,皆得解脫種種憂苦。及令一切為法所求意願滿足」。
滅罪真言 地藏菩薩滅定業、碎地獄真言曰:「唵,缽啰末鄰陀寧,娑婆訶」。(梵文:om, pramardane, svāhā! 比較接近的發音應為:唵,頗羅摩何德內,斯瓦哈!ōng,bō là mò lín tuó níng,suō pó hē ) 據說效果明顯,所以廣為傳誦
一者、天龍護念,二者、善果日增,
九者、人見欽敬,十者、神鬼助持,
十一者、女轉男身,十二者、為王臣女,
十五者、或為帝王,十六者、宿智命通,
十七者、有求皆應,十八者、眷屬歡樂,
十九者、諸橫消滅,二十者、業道永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