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金剛經》|一體同觀分第十八(上)

  金剛經 第18品上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上)白話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肉眼。」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天眼。」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法眼。」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

  「甚多,世尊!」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譯文:

  闡發了究竟無我義理之後,才能見萬法如一,見眾生心如我心

  「須菩提!你認為如來肉眼嗎?」

  須菩提答:「有的,佛陀如來肉眼。」

  佛陀又問:「如來天眼嗎?」

  「是的,佛陀!如來也有天眼。」

  「須菩提!如來有慧眼嗎?」

  「是的,如來具有慧眼。」

  「如來有沒有法眼?」

  「是的,如來具有法眼。」

  「須菩提!如來具有遍照一切十界的佛眼嗎?」

  「是的,佛陀!如來有佛眼。」

  「須菩提!你認為恆河中的所有沙粒如來說是不是沙?」

  「是的,如來說是沙。」

  「須菩提!如果一沙一世界,那麼像一條恆河那麼多恆河,這河中每一粒沙都代表一個佛世界的話,如此,佛世界算不算多?」

  「很多的,佛陀!」

  佛陀又問:「須菩提!如你剛才所說,佛眼可攝一切眼,一沙可攝一切沙,在諸佛世界中的一切眾生,所有種種不同的心,佛也是完全知曉的。為什麼呢?因為眾生的心源與佛如一,譬如水流歧脈,源頭是一,心性同源,眾生即是佛心,所以,如來能悉知眾生心性。但是,眾生往還六道,隨業逐流,遺失了本心,反被六塵的妄想心所蒙蔽,生出種種虛妄心念,這種種心皆不是真實不變的心性,只是一時假名為心而已。這過去之心、現在之心未來之心,無非皆由六塵緣而生,念念相續,事過則滅,這種種無常虛妄之心,是不可得的。

  講話

  前分說通達無我無法真是菩薩,又恐行者未識真如不變,而妙能隨緣之義,執無我無法為究竟,又坐在俱空境上,不得出頭。所以佛陀一番深意,以自己具備的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為例,將吾人之般若本體平等真如,滿盤托出,無半分隱藏。

  佛陀以五眼譬喻,一切眾生,皆具五眼,但被迷心蓋覆,不能自見。五眼說明五種平等

  (一)肉眼──生佛平等

  (二)天眼──諸天與佛平等

  (三)慧眼──小聖與佛並無分隔,顯小大平等

  (四)法眼──菩薩亦具法眼,此明因果平等

  (五)佛眼──此顯佛佛道同。

  一、五眼遍觀眾生

  五眼在凡同凡,在天同天,在聖同聖,在菩薩菩薩,在諸佛諸佛,乃平等真如之本體,在聖不增,處凡不減。在《五眼度世品經》說:

  佛隨世間化,入於五道而凈五眼。

  一、肉眼處,處於世間,現四大身,因此開化,度脫眾生

  二、天眼處,諸天在上,及在世間,未識至道,示以三乘。

  三、慧眼處,其不能解智度無極,皆開化之,並入大慧

  四、法眼處,其在偏局,不能恢泰,悉開化之,解法身無來去,令平等三世。 五、佛眼處,其迷惑者,不識正真,陰蓋所覆,譬如睡眠,示以四攝六度之行,善權方便,進退隨宜,不失一切,令發真正道意。

  佛陀清凈五眼,是入人、天、二乘、菩薩等處,令他們從睡眠中起,不再被夢想之陰蓋障覆,能解自身本與佛身無異,遍充三界放光普照。佛陀因徹知無我無法的至理,因此才能發起大行力,於六道隨緣度化。佛陀行者無我,偏入俱空之網,才以自身的五眼,說明一切諸佛相如秋月,紺目如海,種種圓滿神通變化,是遍入眾生界,周濟一切含識。《佛本行集經》卷二十一:

  一切法勝唯有行,清凈寂定不過心;

  染著恩愛最怨家,諸有恐怖是老死。

  再美麗的風景,只有親自觀賞以後,才有真正的感受,再高妙的法,聽聞信受和思惟正觀後,不去修證,不過如痴人畫餅充飢,入海算沙。

  佛陀的五眼遍觀眾生界,此五眼神通,吾人原本無欠無餘,只因念念被五陰所迷,不知同體共生,因緣相互依存的道理

  過去有一無惡不作壞人叫作干達多,有一天他路過一個地方,定睛一看,腳下一團黑黑的東西,一腳踏下去,差點踏死一隻蜘蛛,他忽然生起了一念慈悲:「蜘蛛雖然是小小的生命,但是我又何必把牠踩死呢?」於是提起了腳步,向前跨出了一步,終於救了蜘蛛一命。

  由於他窮凶極惡,做盡壞事,因此死後就墮入無間地獄。正在受苦的時候,突然從空中飄下一條銀光閃閃細如鋼針的蜘蛛絲,他彷彿身陷大海見到船隻一船,趕忙攀著蜘蛛絲,奮力地往上爬,想要脫離無間煉獄的痛苦。當他低頭一看,許多的地獄眾生也跟在他後面攀爬上來。他轉念一想:這麼細小的蜘蛛絲怎麼負荷得了眾人的重量,萬一蜘蛛絲折斷了,我不就萬劫不復,永無解脫之期了嗎?於是伸腳把尾隨而來同伴,一個一個踢了下去。當干達多用力踩踢同伴的時候,突然蜘蛛絲從空斷裂,干達多和所有的地獄眾生,一起掉入黑暗無底的地獄之中,再度接受地獄無盡的刀剮火煉之苦

  眾生肉眼,只看到自己的痛苦,把人我隔絕二邊,那條銀光閃閃的蜘蛛絲,是吾人一念慈悲救度自己,超脫無間地獄的絲繩,當念頭昏昧時,剎那又墮入地獄的猛火中。《金剛經要我們不要被肉眼蒙蔽,要藉助無我般若智力,展開行樹重重,寶閣蓮池的天眼;五蘊雲消,如碧潭映月,澹然自足的慧眼;不住涅槃寂樂,不著世間諸有,自在游化的法眼;見無煩惱可斷,無聖果可成,念念清凈的佛眼。

  二、佛世界恆河

  佛陀印度說法,大多的地點都於恆河兩岸,因此常舉恆河恆河沙作譬喻,讓大眾容易了解。前文已明佛能見之眼,接下來說明佛的世界到底有多少呢?如經文所說的:「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

  恆河中所有的沙數,已不可計量,以其中的粒沙比作一恆河,再以其中一粒沙都是一尊佛教化的世界,如此佛世界早就勝過恆河沙數。佛陀從五眼遍觀眾生界,再用恆河沙數的佛世界告訴我們遍一切處都是世界,只是昧於質礙形色的肉眼,與諸佛菩薩面相逢不相識。如《觀無量壽經》: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正遍知海,從心想。

  我們的妄心,如猿馬奔躍不已!這顆心朝夕與我們眠起,生死和我們依存,心想佛時,即現圓光普照,心住魔境,枉受啼哭憂悲,沉淪之苦

  有一比丘歡喜打坐,這幾天打坐時,遇到一件怪事,心裡很苦惱,於是向寺里的老和尚請教。

  「我一入定,眼前就看見一隻蜘蛛在我腿上,怎麼趕也趕不走它。」

  老和尚:「下次入定時,你就拿支筆在手裡,如果大蜘蛛再出來搗亂,你就在它的肚皮上畫個圈,看看是何方的妖怪?」

  得到老和尚的傳授,那比丘準備了一支筆。一次入定,果然大蜘蛛又出現了。他馬上拿起筆來,在蜘蛛的肚子上畫了個圈圈作為標記。誰知剛一畫好,大蜘蛛就銷聲匿跡了。因為沒了蜘蛛,所以比丘便安然入定。

  過了一段時間比丘出定。傍晚時,準備沐浴凈身,才猛然發現,畫在大蜘蛛肚皮上的圈圈,赫然就在自己的肚子上。

  這時,比丘才省悟到,擾亂自己入定的大蜘蛛,不是來自外界,而是發自自身──心思的妄想幻境所現。

  當我們在怪罪外境帶給我們苦惱和不安,要返歸自心,檢點善念惡念有幾分?不先洗凈心地,以空慧為清池,慈悲為芽種,忍辱為枝幹,信進為花葉,如何生諸大法果?學佛者,要明自心與佛感應道交,修行才有根本,而不是無根的浮萍。布施供養拜佛禮懺等等,是逐漸止息吾人的妄想分別,從中觀念頭,再更進一步「行佛」,於日常生活中,與諸佛打成一片。

  觀眾生苦與佛眼感應

  聞善妙語與佛口感應;

  做不請友與佛身感應

  行利生事與佛心感應

  心意明潔,六根齊修,即是入三世諸佛家室,自然獨具五眼神通,遍觀生佛平等,溪山風月,剎塵恆沙,無一不是香雲寶蓋,羅網珠光,熾然相攝的千億佛土。

  明朝的憨山大師常常坐在木橋的橋墩上,聽著溪水的聲音有一天,他坐下以後,頓忘身心念頭一動就聽見流水聲,不動不聞,最後眾響皆寂,根塵俱泯。又有一次,在打坐時,又進入坐忘的境界。直到聽到耳邊數十聲磐,才微微覺醒,睜開眼睛一看,竟不知身在何處。信徒對他說:「我離開的時候,師父就閉門打坐,今天已經第五天了。」

  憨山大師回答:「我感覺只有呼吸一下的時間而已!」

  憨山大師心靜寂故,頓失根塵,萬籟隱沒!人的一念豈止坐忘五個晝夜,一念更可以坐斷三際妄想,但聞自性凈土的水鳥說法,花雨紜落!任他刀兵水火,我且日日醉卧野水春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