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群法師:《普賢行願品》講記

  濟群法師:《普賢行願品》講記

  第一章 導論

  尊敬的大和尚、各位法師、各位居士

  凈慧大和尚慈悲讓我給大家講《普賢行願品》,我本人對這部經典有什麼研究,正好借這個機會,跟大家一起學習。《普賢行願品》是佛教界流傳非常廣泛的一部經典。很多出家人、在家居士都以此為日常修持功課在我早晚的課誦文中也有關於《普賢行願品》的內容普賢十大願,在很多叢林早晚課中都會念到,主要是因為這部經典修行法門在我們修學佛法太重要了

  信仰見地、行願

  不論在家學佛,還是出家修行,我認為在修學佛法上有三大要領是值得我們重視的,這就信仰見地、行願。

  1.信仰

  佛法信仰基礎。信是無上菩提本,要想成就菩提,首先要有信仰。《大智度論》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這兩句話爬誦捫х鴟ǖ囊臁7鴟ㄉ畎鹿憒螅瘓噝判模蠆壞悶涿哦耄環盼櫱浚諫襯瘴薇擼揮兄腔郟蠆荒艹繳來蠛!s炙?信如手"。我們因為擁有雙手才能夠創造很多的財富;學習佛法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要成就功德法財,就不能離開信仰。所以,整個佛法的修學有四個次第,即信、解、行、證。就是說佛法修行,是建立在信仰基礎上的,有了信仰,方能生解、起行、證果。但佛法的修學又不是只停留在信仰上,如果一味地強調信仰,以為信仰便是一切,不重視經教的聞思,那麼,佛法與其它宗教很難分別出有什麼不同了。

  2.見地

  見地,指知見、認識。在八正道的修學中,第一是正見正見就是正確的認識。在學習佛法正見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取決於自己的認識。有正確的認識,才能產生正確的行為;而錯誤的認識,就會導致錯誤的行為。錯誤的認識會使我們造下很多的罪業。眾生無始以來為什麼會流轉生死呢?就是因為無明無明,就是一種錯誤的認識。我們每天生活現實世界中,卻對宇宙人生感到茫然無知。由於我們對宇宙人生無知,使得我們不知道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我們為什麼要學習經教呢?原因就是通過學習佛法使我們樹立正確的認識,把佛法智慧變成自己的智慧,把佛陀的認識變成自己的認識。佛法修行要從聞、思、修下手。聞就是聽聞經教,把經教的思想,變成我們自己的思想和認識,由聞慧而思慧,由思慧而修慧。在整個佛法的修學中,見地是非常的重要,缺乏見地信仰,往往會流於迷信

  拿因果來說,修學佛法以深信因果為前提,而深信因果就是要我們止惡行善。因為,只有深信因果,才能改變我們自己未來生命命運。一個人做壞事就會給他人生帶來不如意的結果;一個人要想擁有什麼樣的未來,什麼樣的命運,那麼,現在就要種什麼樣的因。《三世因果經》說:"若問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問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所以深信、明了人生因果,我們才有能力開創美好未來人生。深信因果是修學佛法的基本見地,而整個佛法修行始終都離不開因果

  3.行願

  我們現在先說"願",然後再講"行"。願,是內心深處發出的願望和決心。行,就是按照自己的發心,朝著願望所指的目標努力地去實踐。如果沒有偉大而正確願望,行動就會失去指導,就會迷失方向;但沒有刻苦踏實的具體行動,"願"就會成為空談。所以,願與行猶如鳥的雙翅,車的兩輪,缺一不可。俗話說:"志當存高遠。"你的志向立得越高、越遠,你將來成就也就越大。

  如果沒有願力的話,你做好事將來只能得到人天福報。也許,來生你會在一個富裕的家庭你不愁穿,不愁吃,名利地位樣樣都有,事事如意順心。但是因為你沒有願力,你所修的功德所做好事,只能招感人天福報,不能成為成佛的資糧。因此,願力在我們修學佛法中同樣非常的重要。

  在修學佛法過程中,一個人成就的大小,往往取決於願力的大小。如果我們學佛僅僅是為了現生平安,求佛菩薩保佑家庭事業財富......那麼,你學佛成就,最多隻能得到這些;有的人學佛,修功德,做好事,是為來世服務,希望來世比現在活得好一些,一句話是希望下輩子享福。那麼,你所修的功德,所種的因,只能為來生創造一種良好的生活條件,卻不能擺脫六道輪迴命運

  當然也有很多人他們的修行是為了往生西方凈土。那麼這種人所修的一切功德就能成為將來往生凈土的資糧。凈土宗里非常強調信、願、行,認為這是往生凈土缺一不可的資糧。信,就是相信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存在,相信念佛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願有兩個方面:一是願意離開這個娑婆世界;二是願意往生西方凈土。這種願力非常的重要!有些人念佛,他們願意往生西方,但又捨不得離開這個世界。像這樣的人往生嗎?阿彌陀佛來接你的時候,你說:唉呀!這個世界這么好,你看我的家庭幸福美滿,我們夫妻恩愛兒女孝順;或者有的人會說:我這一生,辛苦了一輩子,眼看兒女剛剛長大成人,積累下一財產還沒來得及享福就要走了,實在劃不來;或許還有人會說:我的事業有成,我的公司企業剛有成效,這一都是這樣的美好使人非常地留戀。要是我走了,我的企業公司交給誰呢?我還捨不得離開這一切。請佛、菩薩保佑我再多活幾年吧!讓我過一段時間再走吧!假如存有這樣的心態你說,這個西方極樂世界你能往生嗎?我看你是不能往生的。願,就是要願生西方,同時還要願離娑婆。願力在修念佛法門中是十分重要的。

  作為修學佛法來講,如果你成佛,就要發願大乘佛法菩薩道,有四種大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多麼宏偉的誓願!這四種大願叫做四宏誓願你想成佛,就要發這樣的四種大願;然後按你所發的大願去修行、實踐,你才能成佛。一個合格的佛子,他應該有以上四種宏願。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他們之所以能成佛、成菩薩原因是他都有非常宏偉的大願。比如地藏菩薩的大願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氣魄!我們每個人都十分熟悉的阿彌陀佛,他曾是一個國王,後來他遇到世自在王佛,就跟隨出家修行了,法名叫法藏比丘。法藏比丘在他老師面前發了四十八大願,然後按自己誓願修行,隨著他的功德圓滿,創建了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修凈土宗,通過念阿彌陀佛的聖號,甚至每日十念,就是五逆十惡的人也能往生西方呢?原因是跟阿彌陀佛的誓願有關。念佛往生西方,主要還是藉助阿彌陀佛的願力。假如沒有阿彌陀佛的悲心與願力,那麼念佛往生西方這個超越生死捷徑,也就不存在了。再如葯師佛的佛土--東方琉璃世界,這也是一個凈土,它跟西方凈土一樣庄嚴葯師佛為什麼能夠成佛呢?原因是他在因地上發了十二大願。所以,發願在修學佛法中非常的重要。

  《普賢行願品》,它是普賢菩薩修行法門普賢為什麼能夠成為一個大菩薩呢?原因是他發心時,發了十個大願。這十種大願,作為修行菩薩的人來說,確實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法門。我們學佛菩薩道,不是一天到晚求佛、菩薩保佑,有了一點點小事要去找佛、菩薩幫忙,這種人能成為佛、菩薩嗎?我看永遠都成不了。為什麼呢?因為一個真正學佛的人,不是整天老是想著自己的痛苦利益,而是應該擔負著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的使命,以一種極大的力量,忍受人世間的一切,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怎麼能為一點點不如意的事,就去求佛、菩薩幫忙呢!如果遇到一點困難不順心的事,就去找佛、菩薩這種人永遠都是佛、菩薩保佑的對象,永遠都是可憐的眾生這種人永遠也成不了佛。為什麼呢?因為他只想著得到別人的幫助,而沒有想到要去幫助別人。

  《普賢行願品》中第八大願:"常隨佛學",就是要向佛、菩薩學習。佛怎樣修行眾生,我們也怎樣去修行、去度眾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成佛的資糧,我們才有可能成佛才有可能成為菩薩

  本經在佛教中的地位及來歷

  《普賢行願品》屬於《華嚴經》中的一品。《華嚴經》是佛教中一部非常重要的經典,被稱為經中之王。《華嚴經》的境界是非常高深的,對於我們凡夫來講,這種境界是一種不可思議境界。所謂不可思議,就是說不可以用我們的思維想像得到的。為什麼不可以想像呢?原因就是它是佛的境界佛陀把自己證得成佛境界和盤托出,我們凡人要去理解它,自然就比較困難了。

  我們現在學的《普賢行願品》,是《華嚴經·入法界品》的一品。在這部經里有這樣一個故事,就是大家熟悉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一般人不知是否注意到觀音菩薩身邊兩個小孩,一個是善財童子,另一個是龍女。《普賢行願品》跟善財童子關係非常密切。據《華嚴經》記載:在印度福德城裡有一長者他是福德城裡的大企業家家財萬貫,平時樂善好施。可是有一件令他很苦惱的事,他已經四十幾歲了,還沒有孩子。後來終於生了一個孩子孩子出世之後,他家裡的財物與日俱增,生意很紅火。福德長者感到這個孩子的來歷不凡印度人非常迷信看相,他就請了一個看相先生,來給孩子看看。看相先生告訴福德長者:你家財寶來源與這個孩子的出世有很大的關係,因為這個孩子福報非常大!隨著他的出世,你們家的福報也將會越來越大。所以就給這個小孩取名為善財(即能生財的意思)。

  善財童子眼看一天天長大了,雖然家裡很有錢,但他對錢一點也不感興趣。他考慮的是尋找人生歸宿生命價值意義,以及如何擺脫生老病死這些問題。他想雖然自己很富有,但世界上還有許多人很窮,很痛苦,應該怎樣去幫助這些人,把他們從痛苦的深淵裡解脫出來呢?光有錢財,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比如說你看見一個窮人,你給他二百塊錢,但是用完之後,又怎樣呢?明天給他一千塊,但一千塊也會很快用完的,還是不能解決問題。現在社會上有很多人,他們雖然很有錢,但他們生活得並不幸福。所以,善財童子想探求徹底解決人生困惑和痛苦真理

  就在這時候,文殊師利菩薩福德城裡來弘揚佛法。善財童子聽聞佛法後,找到了解決人生問題的最好途徑。當文殊菩薩講完法後,他就文殊師利菩薩說:"我現在要發菩提心,要解脫生死,想幫助世界的人們擺脫痛苦,但我不懂得應該怎樣修?"文殊師利告訴他:"如果你要想修行那就要參訪善知識。"善知識最好的老師在我們修學佛法中參訪善知識非常重要。參訪善知識好處什麼呢?因為只有親近知識,我們才能聽聞正法,才能走入修學佛法正道假如你遇不到善知識指導,便有可能誤入歧途的。善財童子聽了文殊菩薩的話以後,他參訪了很多的善知識這就平常所說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善財童子的修學過程,便是我們修學佛法典範

  在"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中,最早參訪的一位老師文殊師利菩薩,最後參訪的一位善知識普賢菩薩。他參訪普賢菩薩後,普賢菩薩告訴他:"我修行成佛法門就是十大行願。"普賢菩薩十大行願,不僅適合善財童子修學,也是我們每一位修學佛法的最好法門

  本經的翻譯

  《普賢行願品》屬於《華嚴經》。《華嚴經》在中國佛教史上有過三次翻譯。第一次是在東晉。當時印度高僧佛陀陀羅帶來了華嚴經》的梵本,譯成60卷,34品,又稱《晉譯華嚴》或《六十華嚴》。到了唐代,從西域傳來消息,《晉譯華嚴》的三萬多偈不是全本於闐有更完整的梵本。於是武則天專門派人前往於闐尋訪該經梵本,並聘請譯經人。使者於闐果然找到梵本,並請到高僧實叉難陀一同返回長安武則天為實叉難陀安排了專門的譯場,開始譯經。動筆翻譯的那天武則天親自參加,擔任筆受。這次翻譯出來的是第二個本子,共80卷,39品,又稱《唐譯華嚴》或《八十華嚴》。可奇怪的是《六十華嚴》也好,《八十華嚴》也罷,裡面均沒有《普賢行願品》的內容

  唐貞元年間,從印度來了一位叫般若法師,對《華嚴經》重新翻譯。他翻譯的是《入法界品》,共有40卷,故稱《四十華嚴》。般若翻譯的《四十華嚴》中,最後一品就是《普賢行願品》。如果我們想從《華嚴經》里找《普賢行願品》內容,也只能在《四十華嚴》里才能找到。

  釋經題

  這部經的題目很長,全稱為《大方廣佛華嚴經不可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一部經典的題目,對於我們理解該經,往往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但是有很多的讀者,不太重視經的名稱。其實,經的題目與經文內容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普賢行願品》是出在《大方廣佛華嚴經》中。這部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呢?它是佛陀進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時說的。什麼是佛呢?佛,梵語佛陀在這里主要指釋迦牟尼佛,他是一位覺者、智者。"不可思議解脫境界"是什麼意思呢?不可思議,是超越了我們凡人思維,就是說,佛的境界不可以用我們凡人思想去想像,也無法用世間語言去描述的。"解脫境界"已經斷除了煩惱痛苦,已經了脫生死,永遠不會再生死裡面去流轉。另外,解脫兩種意思:一是解脫;二是慧解脫。心解脫是說心裡沒有任何痛苦煩惱;慧解脫是說思想知見、認識上已經成就般若智,不會被世間的一切現象所迷惑、所困擾。

  一部經典是由很多品組成的,品就像我們現在著作里的章節。這一品是《普賢行願品》。這一品的經文是說普賢菩薩發的十大願。願是普賢菩薩發的,發了願以後,普賢又按自己的發心修行,所以叫做普賢行願。

  中國佛教里有四大菩薩觀音菩薩地藏菩薩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四位菩薩道場成了中國佛教的四大名山觀音道場普陀山;地藏王的道場在九華山;普賢道場峨嵋山;文殊師利的道場在五台山。這四位大菩薩中,觀音代表大慈大悲一是無緣大慈,另一個是同體大悲。無緣就是沒有任何條件地去幫助別人;慈就是給你快樂,無條件給你快樂;悲是拔苦的意思;同體是把自己與眾生看作是一個整體,把眾生痛苦看做是自己的痛苦眾生困難就是自己的困難眾生快樂就是自己的快樂。如果我們都有這種精神,那麼,我們大家都是菩薩啦!文殊師利代表智慧智慧在修學佛法里非常重要。我們學佛目的是為了成佛成佛,其實是智慧成就

  記得拿破崙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一個士兵。"那麼,我認為一個不想成佛的人就不是佛的好弟子成佛要具備成佛的資糧,換句話說要具備成佛條件。我們要學諸佛菩薩大慈大悲精神;我們要學大行普賢十大願王。大行,不是幫助一兩個人,而是要幫助一切人,要以一切眾生為我們幫助的對象

  我們學《普賢行願品》,就是要學普賢的"願"和"行"。行和願如鳥的雙翼,車的兩輪,缺一不可。因為沒有宏大而正確的"願","行"就很盲目,在修行上就沒有方向目標可循。但是如果光是發願,而沒有實際行動,發心只是一句空話。因此,我們在學習《普賢行願品》時,特別要注意行持。我們只有按照自己的發心,用實際行動去實踐普賢大願,才能功德圓滿,最終成佛!

  本經的組織內容

  學習一部經典,了解它的組織結構,有利於把握其整體及思想脈絡。《普賢行願品》的組織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長行,二是偈頌。長行是前面的散文部分,偈頌是後面的詩歌部分。偈頌基本上重複長行的內容,但並不完全相同。在語言上表現得比較精鍊,內容方面也有一些新意。《普賢行願品》的整體內容,主要是由十大願王組成。十大願王是:"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

  第二章 序分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嘆如來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

  菩薩資格的考察

  一般經典的開頭,總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什麼地方、幹什麼。可是《普賢行願品》沒有這個開頭。為什麼沒有呢?前面講過,這部經是《華嚴經》中的一品,是從中間開始的。這一經文有點序分的味道,先把一種一種的行願說出來,然後再依次解說,像是一本書的總目。

  "爾時",是指佛陀說法的那個時候。"菩薩摩訶薩",是梵語菩薩覺悟有情,不但自己覺悟了,也要使眾生覺悟菩薩摩訶薩,是指菩薩菩薩與阿羅漢的區別在於:菩薩自己覺悟了,並發心去幫助世界上所有的人,希望他們也能覺悟。相反的,自己覺悟了,不去幫助別人,沒有去度化眾生,就自稱證入了,稱為阿羅漢。佛跟菩薩又有什麼區別呢?佛的覺悟圓滿覺悟,而菩薩覺悟還沒有圓滿就像十四以前的月亮和十五的月亮相比,雖然它們也放光,卻是有缺陷的。而佛的覺悟如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圓,它放出的光是圓滿的。

  菩薩,有小菩薩、大菩薩、新菩薩、老菩薩之分。比如學佛的人菩提心,受菩薩戒,將來去度化眾生,幫助世界的人這人現在就是菩薩了。但是他是屬於初發心菩薩。雖然也叫菩薩,但是跟普賢觀音菩薩一樣不一樣呢?不一樣的。因為他功德智慧能力都不能同這些大菩薩相比。就拿忍辱來說,假如人家需要你的眼珠你能眼珠挖出來嗎?對於一個大菩薩來說就很容易辦到。但對於菩薩,尤其是一個發心菩薩而言,就很難做到了。所以,同樣是菩薩境界卻有高低之分。

  菩薩這個概念許多人往往不能正確的理解。一提到菩薩,就覺得他們是來無影去無蹤。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高僧大德就是菩薩。像太虛大師,他一生的修行是完全按照菩薩標準修持的。他在一首詩里說到:"比丘不是佛未成,請你我為菩薩",所以,大家都稱他太虛菩薩。又如台灣慈航法師,人們都稱他為慈航菩薩

  我們大家如果能發菩提心,受菩薩戒,也可以稱為菩薩。從小菩薩、新菩薩開始做起,將來隨著智慧功德成就,也像普賢菩薩觀音菩薩那樣,成大菩薩了。所以,菩薩是由普通人開始做起的;菩薩是從日常生活修行得來的,是非現實的。只要我們能用菩薩標準來要求自己,那我們每個人都是菩薩菩薩的最大特點是什麼呢?就是無私奉獻的精神。像雷鋒那樣,犧牲個人的利益,甚至自己的生命,去幫助別人,給社會大眾帶來幸福和歡樂的人,就是菩薩。我們不妨把雷鋒稱為雷鋒菩薩,因為他具有菩薩精神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到觀音菩薩為了度化眾生,示現各種各樣的身相。經中說:"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觀音菩薩為了方便善巧度化眾生,有時當國王,有時當男人,有時當女人,有時當乞丐,有時當畜生,有時當佛教徒,有時則示現其他身相。因此,看一個人是不是菩薩,不能只看他是不是學佛的,而是要看他所作所為,符不符合菩薩精神標準。這才是最重要的!

  佛陀功德有多大

  "普賢菩薩摩訶薩,稱嘆如來功德已"。稱,是稱讚。嘆,是佩服、讚揚的意思。普賢菩薩聽了釋迦牟尼佛說法後,稱頌贊嘆佛的功德。勝功德的"勝"字,是說如來功德,超過尋常人的功德普賢菩薩稱讚如來功德無量無邊。世界上誰的功德最大呢?如來功德最大!

  我們經常念的一個偈子:"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這是說,不管天上還是地上沒有任何眾生功德,比得上如來。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向佛陀學習呢?因為佛陀道德已經徹底圓滿了;我們假如不向佛陀學習,還向誰學習呢?

  世界上盡管有成就、有道德修養的人也不少,像古代的聖賢,如孔子老子佛教中的一些高僧大德,以及我們現前的師長等。雖然他們非常值得我們學習,但是我們從他們身上多多少少總能挑出一些毛病。總的來說,他們的道德是有缺陷的,是不圓滿的。然而,我們在佛陀人格中,找不出任何的缺陷,佛陀的起心動念、一舉一動都是圓滿無缺的。所以,普賢菩薩稱讚如來功德,勝過所有的人。把如來功德告訴參加華嚴法會上的許多菩薩,還有善財童子。但善財童子是此次法會的當機者,因此特別提出善財的名字,向他說法

  "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普賢菩薩說法前,對法會上許多聽法的人,先叫了一聲"善男子"。指以善財為代表,所有參加這次法會聽眾如來功德到底有多大呢?佛教認為:在宇宙中,不是只有一尊佛,而是十方(東、南、西、北,還有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上方、下方)世界都有佛陀的存在,就像微塵那麼多,是無法用數字來計算的。普賢菩薩告訴我們,這么多的諸佛,"經不可說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如來功德,還是演講不完的。

  什麼叫佛剎?剎,是梵語,是國土的意思。佛剎,是佛所住國土。那麼,宇宙中有多少佛剎呢?宇宙中佛的國土,無法用數字來說明。一個佛剎,在佛經裡面叫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究竟有多大?佛教須彌山為中心,一個太陽,一個月亮,眾多的星球構成一個世界。一千個世界為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個大千世界,是為三千大千世界地球人類所住地方地球主要由地殼、地幔、地核所組成。如果把地球剖開,一直剖到最小的程度,化為眾多的極微塵,那麼試想,把一個佛剎,也就說把眾多的星球剖成微塵,這個數量是不是很大啊?實在是太大了!何況用這么多的數目,來比劫數的長久。

  劫,是一個時間單位。一劫到底有多長時間呢?劫有大劫、中劫和小劫。佛教所說的小劫,是怎樣計算的呢?是根據人的壽命來計算的。佛教經典里說,人的壽命從84000歲開始,然後每100年減一歲,一直減到人的壽命10歲為止,稱為減劫;再從人的壽命10歲開始,每過100年增加一歲,一直增加到84000歲,稱為增劫。把一減劫和一增劫加在一起為一小劫;二十小劫為一中劫,八十中劫為一大劫。佛教所說芥子劫,時間就更長了,長得難以計算。佛教只用比喻來說明,就是在一座方圓40里的城市裡,裡面什麼東西都沒有,全部堆放的都是芥子天上的人每過五百年下來一次,從這里拿走一粒芥子,一直到拿完這座城裡的所有芥子為止。從拿走第一粒芥子,到拿走最後一粒芥子,這么長的時間,就是一個劫,這叫芥子劫。現在說的是微塵數劫,不是一個劫,那就可想而知這個極微塵數劫的數目實在太大了,這種時間實在太長太長了。

  上邊這一經文的主要意思,簡單總結和歸納就是:如來功德無量無邊,倘使十方世界的許多佛,拿不可說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的時間,接連不斷地去演講佛的功德,還是永遠講不完的。換而言之,佛陀功德簡直大得不得了!佛陀功德不可窮盡沒有辦法說盡和說完。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學佛呢?因為佛陀太值得我們學習了!

  如何成就佛果功德

  那麼如何才能成就佛陀功德呢?這是佛教徒都很關心的問題。普賢菩薩告訴我們:"若欲成就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倘若有人要成就佛陀廣大無量的功德,應該要依普賢十種廣大行願去修,從內心深處發出這樣的十種大願,然後按照所發的大願,至誠懇切地去修行、去實踐。那麼,就能成就佛的功德,可以成佛

  "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這一經文,是普賢菩薩接著上邊所說十種行願,把每一種的行願說出來,像是一本書目錄,或是一篇文章的題目,先讓讀者知道,到後邊再詳細地講解明白。

  普賢菩薩前面只說了十種廣大的行願,並沒有說明是哪十種。那麼聽法的人,一定急著想知道。所以普賢菩薩又接上面的話題說道:我上邊說的十種廣大行願,是哪十種呢?然後把這十種行願的名目,一個一個地說出來。下文將對十種行願的內容進行具體介紹和說明。

  第三章 禮敬諸佛

  【善財白言:大聖!雲何禮敬,乃至迴向?

  普賢菩薩告善財言:善男子!言禮敬諸佛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諸佛世尊我以普賢行願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悉以清凈語意業,常修禮敬。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佛。虛空界盡,我禮乃盡;以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禮敬的意義

  "禮敬"什麼呢?禮就是頂禮禮拜(問訊、合掌、低頭、鞠躬)。禮的意義在哪裡?禮的意義表示恭敬,禮跟敬必須配合在一起。光有禮而不敬,行不行啊?不行。

  記得《六祖壇經》有記載:永嘉玄策去參訪六祖,他磕頭的時候,頭不點到地上去。六祖說:"禮拜表達恭敬,本來是為了制伏我慢,可是你拜我,頭都不點地,這算什麼禮拜呀?"這段話說明一個什麼道理呢?就是說禮要跟敬結合在一起,禮敬的意義要在恭敬。我們學佛首先要對佛陀生起恭敬心,包括對三寶恭敬,也是人與人之間一種很平常禮貌就像世界的人,對自己的長輩,或是有德行的人,我們都要恭敬他們。所以,禮敬是一種平常法門,並不是佛法特有的。

  修學佛法首先要對三寶產生恭敬心、虔誠心。因為只有在這樣的狀態下,才能依教奉行。就拿社會的人來說吧!一個學生他在學校里,瞧不起他的老師。那麼,對老師講課會不會接受,乃至會不會按照老師所說的話去做呢?我看是不大可能的。一個孩子在家裡對他父母,沒有絲毫的恭敬心,你說會不會父母的話呢?自然也是不會的。同樣的道理,我們學佛三寶缺乏恭敬心,那麼能依教奉行嗎?我看是很困難的;即使能的話,也要打折扣。恭敬意義,主要是為了我們更好的修學佛法

  拜哪些佛

  第一大願:"禮敬諸佛"。諸,是所有、全部、眾多的意思。諸佛,不是指一尊佛或兩尊佛,而是指十方三世一切佛。我們禮敬的佛陀到底是什麼樣的佛陀呢?一般社會的人,由於不了解佛教關係,對佛教徒的禮佛,往往會產生一種誤會,他們以為學佛人是木頭石頭雕塑的泥像,作為崇拜的偶像,這是佛教極大的誤會。其實,我們拜的並不是偶像,佛教寺院中之所以供著偶像,那是佛弟子表達對佛陀的追思!同時也是仰慕佛陀智慧道德,起到見賢思齊的作用

  我們拜佛,應該拜哪些佛呢?"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諸佛世尊。"我們所拜的佛陀,不是一尊兩尊,而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有很多人拜佛,只想著眼前的某一尊佛,如觀音菩薩、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只局限於拜某一尊佛。有的人甚至會用一種凡夫心態去衡量佛的思想境界。擔心現在拜觀音菩薩,沒有拜阿彌陀佛,阿彌陀會不會生氣呢?在拜阿彌陀佛的時候,沒有拜大勢菩薩大勢菩薩會不會生氣呢?沒有拜到其他的佛、菩薩,如果得罪了他們,佛、菩薩怪罪下來怎麼辦呢?

  其實,這種擔心和顧慮是多餘的。因為我拜佛著相,所以才會出現這種心態。現在普賢菩薩教我們怎樣去拜佛普賢菩薩告訴我們:我們所拜的佛,不是一尊二尊,而是拜盡法界也就是整個宇宙中十方三世的諸佛。過去世諸佛是指已經圓寂的佛陀;現在世諸佛是指正在十方世界轉***,說法佛陀;未來諸佛是指未來世界將會出現的佛陀。十方三世諸佛就像世界的極微塵那麼多,所有的佛陀都是我們要頂禮對象。所以,我們在拜佛的時候,不能執著於某一尊偶像,而是要觀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這樣一來,在一拜中一切諸佛菩薩都拜到了,你想想,這種拜佛功德,比起以往執著於某一偶像,不知要大多少倍?我看百千億萬倍都不止!

  怎樣拜佛

  有人可能會問:這么多的佛我應該怎樣去拜?這么多的佛陀我怎麼拜得過來呢?"我以普賢行願力故",現在我要用普賢菩薩思想境界去拜,拜的時候"深心信解,如對目前",相信十方世界都有佛的存在,假如信心不足,那是不行的。在相信、理解、接受十方諸佛存在的同時,還要觀想十方諸佛都在我的面前

  "悉以清凈語意業,常修禮敬。"悉,是完全的意思。我們面對無窮無盡、無法用數目可以計算的諸佛身體拜佛、口念佛意念想著佛,完全用一片恭敬虔誠的心去禮拜拜佛的時候,心裡不存絲毫的私心雜念當我們沒有任何妄想的時候,心才能清凈。所以,要以清凈的身口意三業,常常修禮敬諸佛的大願。為什麼有的人拜佛能得到感應,有人卻不能呢?這跟你的心清凈不清凈、虔誠虔誠關係。因為佛陀是有要在心中顯現出來,佛也不是因為你去拜他,才跑到你心裡。假如這個人拜佛,佛跑到這個人心裡;另一個人拜佛,佛又跑到他那裡。假如同時有幾千萬個地方的人都在拜佛,佛肯定會忙得暈頭轉向,肯定會累壞。

  佛不是有心示現,他完全是無心的。佛隨著他的願力,千處有求千處應,就像天上月亮月亮一直掛在天上,什麼地方有水,什麼地方就有月亮。不過,有的地方雖然有水,為什麼卻見不到月亮呢?因為水只有清凈如鏡的時候,月亮才能在水中映出來;如果水是渾濁的,月亮還能顯現嗎?每一個人也像一潭水,一般人總處在妄想狀態中,這就猶如一潭濁水佛陀自然不能顯現在我心中。一個人通過修行,以清凈三業拜佛,猶如一潭清水,那麼,佛、菩薩就能顯現,這就佛教所說感應道交。

  有這樣一句話:"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什麼地方有水,什麼地方就有月亮;天上什麼時候沒有烏雲,什麼時候就有太陽。同樣的,什麼地方有一虔誠清凈的心,那麼,什麼地方就有佛、菩薩顯現。佛、菩薩可以說成是佛陀觀音菩薩;也可說是我們自心佛性假如我們離開了自己清凈的心,也就開了諸佛菩薩。如果我們隨時都能把握自己,讓我們的心,隨時處於一種清清凈凈的狀態。那麼,我們隨時都與諸佛菩薩在一起。所以,修學佛法不能離開自己清凈的心,到外面去尋找佛、菩薩,如果是這樣的話,離佛道就會越來越遠。

  "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佛"。有微塵那麼多佛陀,在十方世界裡。你說:我只有一身子,這么一來比例失調,一個人拜這么多的佛,我拜不過來怎麼辦?那麼,就要藉助觀想力量觀想宇宙中有微塵數的佛陀。我呢?也不是一個我,我要顯出微塵數的身。有多少個佛,就有多少個我。我有千百億個化身想像著每一尊佛的面前有一個我。

  打個比方:我們在拜佛的時候,"我"的面前有一個佛,佛的面前有一個"我"。如果前後左右上下都裝有鏡子的話,就會出現每一個鏡子里都有一尊佛,同時每一個鏡子里也都有一個"我"。"我"在拜每一尊佛,同時每一尊佛都在接受"我"的禮拜。這時候,你就不只一個身,而是有無數多的身。以無數多的身去拜無數多的佛,這樣就能拜得過來了。如果用這種觀想方法力量拜佛的話,功德就能無量無邊!這種功德就像虛空一樣大。所以,雖然你現在是禮一拜佛,卻比起別人拜幾十生幾十輩子的功德,不知要大多少倍!

  我們以一種極大廣闊的心境拜佛,這個"我"就不是原來的"我"了。我們要想成佛,就要把佛、菩薩境界,變成自己的境界,這樣才有可能成為佛陀、成為菩薩。我們拜佛也不是拜一天兩天,初一拜了十五再拜,而是"虛空界盡,我禮乃盡"。虛空有沒有盡的時候?虛空沒有窮盡,所以我的禮敬也沒有盡頭。學佛思想境界能有這么高,這樣學佛才有出息

  "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這段話里有三個比喻一是眾生界盡,二是眾生業盡,三是眾生煩惱盡。眾生有沒有盡的時候?眾生界沒有窮盡的時候。眾生界、眾生業、眾生煩惱都是沒有窮盡的。那麼,我此禮敬也沒窮盡這是一種反襯的方式,顯示我拜佛的這種願望和行為。"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我們拜佛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而是長時間的,相續不斷的,心要時常想著,念著,沒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你說這樣會很辛苦,休息幾天再拜吧?不是的,拜佛是沒有疲厭的。總之,禮敬諸佛是指禮敬已經成佛的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從廣義的角度來說,也可以把一切眾生為我們禮敬的對象

  常不輕菩薩

  在《法華經》里,有位菩薩叫常不輕,他看見人禮拜時間長了,有些人見他覺得討厭有的人不明白,這個人為什麼這么怪呢?見到任何人都拜,是不是神經毛病?甚至有些人不理解,扔石頭打他,用腳踢他,用口水吐他。但不管你怎樣對待他,他也生氣見人照拜不誤。有一天,一個人實在看不下去,走上前問他:"你一天到晚見人禮拜,別人打你、罵你,你也不生氣,這究竟是為什麼?"他回答說:"因為你將來都會成佛的,所以,我不敢輕慢你們。"這個故事說明兩個道理:一是說眾生皆有佛性。常不輕菩薩這樣做,實際上是以身說法,用自己的實際行為去勸化普渡眾生使他們早日覺悟,提醒大家要自尊、自愛。二是說明行菩薩的人,對一切人都要恭敬、尊重。

  我們講禮敬諸佛,不僅僅是禮敬已經成佛諸佛,同時也要禮敬未來將要成佛的一切眾生。如果學佛的人,把普賢的禮敬法門,推廣普及到日常生活中去,我們能夠尊重一切人,使人歡喜。那麼也就功德無量了!

  第四章 稱讚如來

  【復次,善男子!言稱讚如來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極微;一一塵中,皆有一世間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薩海會圍繞。我當悉以甚深勝解,現前知見。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稱揚贊嘆一切如來功德海。窮未來際,相續不斷;盡於法界,無不周遍。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贊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贊嘆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隨喜贊嘆

  第二大願:"稱讚如來"。稱讚,就是稱揚、贊嘆。"稱揚贊嘆"法門,在修學佛法中非常重要。一般人大都患有一通病,往往喜歡用放大鏡去看別人的缺點,愛挑剔別人的毛病,總是看不到別人的優點和長處。把贊嘆的語言給自己,把那些難聽的話送給別人有的人愛在背後說他人的一些壞話,甚至誹謗他人。為什麼大家愛犯這種毛病呢?原因嫉妒心、我慢心在作怪。這種人與周圍的人很難處理好關係

  嫉妒心是嗔恨心的表現,嫉妒心有時來得莫明其妙。比如一般女孩子最愛犯的毛病,就是不願意看見比自己長得漂亮姑娘,出現在自己的生活圈裡。盡管人家的美貌,在許多情況下,並不影響自己的利益,但是總會莫明其妙地產生反感和不滿。總愛從人家相貌中挑剔出某種缺陷,跟自己的相比:眼睛長得不怎麼樣,鼻子長得不怎麼樣,膚色又不怎麼樣......。言下之意是說自己比這人長得好看。盡管說這話的人,長相不比人家好,但就是不服氣。這是嫉妒心的表現。

  我慢心重的人,處處自以為是,自尊心、好勝心特彆強。別人無論在哪方面勝過自己,不僅不承認自己不如別人,反而認為自己處處勝過他人;聽到某人對某人的贊嘆,心裡就不舒服這種人感情十分脆弱,他只能在恭維贊嘆聲中生活,一旦受到打擊,精神很容易崩潰。這種人是不堪一擊的。

  嫉妒心、我慢心顯示了人的自私,體現了人的狹窄心量,破壞了人的平衡心境使人干出許多蠢事。這是一種非常可怕的心理,但又是人們普遍容易出現的心理。所以在佛經中特別宣揚隨喜贊嘆功德。其實,隨喜贊嘆是很廉價的。比如別人為寺院佛像,捐贈二萬元,你一分錢也沒拿出去,但是,如果你能發自內心地為別人感到高興,並用美妙的語言去贊嘆他,那麼,你所得到的功德跟他一樣大!隨喜贊嘆功德,不僅廉價,而且還是對治嫉妒的有效方法

  普賢菩薩教我們稱讚如來。其實,不僅僅是如來,而是要我們去稱讚一切好人好事如來世間上最值得尊重的人,我們稱讚他,是一件比較容易做到的事。不僅如此,稱讚如來意義,還包括對世界上的一切好事都要去稱揚、贊嘆,讓他歡喜,這才是我們學佛人的本分

  如來名號功德

  如來,是佛的十大名號之一。每一尊佛都有十大名號,這十個名號主要是根據他的功德智慧能力所安立的。如來、佛都是常用的名號如來跟佛不可以合起來說。通常有許多人兩種名稱合起來稱為"如來佛"。其實,這種叫法是錯誤的。正確說法應稱釋迦如來彌陀如來、東方葯師琉璃如來;也可以稱葯師佛、釋迦牟尼佛。但是,不可以稱"如來佛"。何為如來?如來是證如實之道而來。說證到了真實之理,然後再來這個世界度化眾生,所以稱為如來如來也可以稱如去,稱如來如去,就是來去自如。我們凡夫之人能稱為如來嗎?我們不能稱為如來。為什麼呢?因為我來去不自如。我們的來去業力的支配,不能自主。壽命到頭的時候,你說,唉呀!我還想活,我不想死。你怕死,但你不不死。但是如來就不一樣,他可以隨便示現在任何一個地方。為了度化眾生如來可以隨心所欲在幾千個地方,幾萬個地方來去自如。

  稱讚如來如來有哪些功德值得我們稱讚呢?如來功德,在佛經簡單地說有"三德二利"。三德是斷德、智德、恩德,二利是自利利他、自覺覺他。

  什麼是斷德呢?是斷除煩惱所顯示涅盤功德凡夫之人總是充滿各種各樣的煩惱。如貪、嗔、痴、我慢心、嫉妒心愛心、恨心......而在佛陀人格中,完全斷除了這些煩惱,心裡沒有絲毫的煩惱,因而證得涅盤

  什麼是智德呢?智,指智慧佛教中所講的智慧與通常講的不同,它不是指世間一般的聰明才智,而是指具有解脫痛苦煩惱證得真理的一種能力佛陀智慧,對人生、對宇宙的一切所要發生的事,他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反之,我們凡夫沒有佛的這種智慧,搞不清楚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我的前生是怎麼回事?我的來生到底又是怎麼回事?

  什麼是恩德呢?佛陀對我們有極大的恩情,佛陀悲愍眾生無盡輪迴痛苦,把每一個眾生當做自己的兒子一樣,把自己親證的人生宇宙真理和盤托出。換句話說,佛的恩德就是佛把自己證得了脫生死、得大自在、具體修行得道的方法,毫不保留地傳給我們讓我們按照他修行方法去實踐,讓眾生也能證得涅盤,了脫生死,得大自在佛陀眾生看成和他一體,對眾生充滿無限的悲心;佛為了使眾生得到解脫說法四十九年,佛的恩德要我大家都成佛!

  如來功德很大,我們要稱讚如來功德!平常我們對釋迦牟尼佛贊嘆道:"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不論是天上天人,還是世間的人,以及十方世界中的一切眾生,沒有一個人的功德能和如來相比。我們對其他人求全責備時,總能在他們的身上找到或多或少、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但在佛陀身上你是不出任何缺點的。為什麼呢?因為佛陀智慧功德已經徹底圓滿了。

  十方世界諸佛無量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極微;一一塵中,皆有一世間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薩海會圍繞"。我們稱讚哪些佛和菩薩?是稱讚一尊佛、菩薩,還是兩尊佛、菩薩呢?不是的。我們現在的是普賢行願品》,那麼,我們就要以普賢菩薩境界去稱讚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所有的佛陀。"一切剎土,所有極微;一一塵中,皆有一世間微塵數佛"。一切剎土,是指一切國土。把國土剖析為很小很小的極微,每一個極微元素里,都有一世間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薩海會圍繞"。佛陀出世,不是孤零零的一個人,而是"一佛出世,千佛歡喜",一尊佛出世,千萬尊佛歡喜,無數的菩薩歡喜,無數的菩薩跟隨佛陀、協助佛陀弘揚佛法。如釋迦牟尼佛的手下,有觀音菩薩地藏菩薩文殊菩薩;還有舍利弗、目犍連、阿難等幾千聲聞弟子跟隨他。那麼,我們要稱讚這些所有的佛,要稱讚每一尊佛身邊無量無邊的菩薩。整個宇宙中所有佛、菩薩都是我們稱讚的對象,可見我們要稱讚的佛不是一尊、兩尊。

  稱讚如來

  普賢菩薩教我們怎樣贊嘆如來:"我當悉以甚深勝解,現前知見。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稱揚贊嘆一切如來功德海。窮未來際,相續不斷;盡於法界,無不周遍。"這里告訴我們要"有甚深勝解,現前知見",深信不疑地接受,深信不疑地理解,十方世界中充滿著佛、菩薩想像著這些佛、菩薩都在我們的面前。信是很重要的,有的人不相信,哪來這么多的佛?你看我們這個娑婆世間幾千年、幾萬年,才有一佛陀出世,哪有這么多的佛?如果你要這樣想,我也沒有辦法。不過假如你不肯相信,那麼你永遠也不能達到普賢菩薩境界。所以,我們必須相信佛說的法是不會錯的。

  宇宙中有很多的佛,有人會這樣說,我只有一張嘴巴,怎麼贊嘆得過來呢?每一尊佛我都稱讚一句話,那我一到晚不歇氣、不停地贊嘆,一直贊到神經衰弱也稱讚不完。就是把我累病了,也贊嘆不過來,你說怎麼辦?現在我要用普賢菩薩境界去稱讚佛,那麼,再多的佛陀也能稱讚得過來。

  "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出過二字是什麼意思呢?出是超出的意思;過是勝過的意思。辯是辯論的意思;辯才是有辯論的口才。微妙就是微細、美妙、極好的意思。言辭就是說話。音聲海、言辭海都是形容音聲言辭像海那樣的大,像海水那麼多

  辯才天女,出自《華嚴經·如來出現品》。經中說辯才天女,是自在天王的彩女,是天王差喚的女子辯才天女有五百個舌根,每個舌根能發出五百種音聲,她所發出的每一種音聲,非常美妙動聽,好像是幾百種幾千種樂器伴奏出音樂聲音。也許有人會說,辯才天女有五百個舌頭,而每個舌頭又能發出五百種動聽的音聲我是凡人,只有一舌頭,怎麼能和她相比呢?我們就是要超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她有五百根舌頭,其實算不了什麼,我們現在觀想自己有五萬個、五十萬個舌根,甚至更多。她的每個舌頭,能發出五百種音聲,也算不了什麼,我的每個舌頭能發出五十萬種音聲,五千萬種音聲。我們要用觀想力量,去超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我們的每一個舌頭都能發出無窮無盡的各種音聲來。這樣一來,有多少佛,我們也能贊嘆得過來,你說是不是?

  其實,我們可以想一想廣播電台的播音員:一個播音員在播音室里講話,雖然只有一舌頭,但在世界各地,任何一個角落在同一時內都能接收到這種音聲你說播音員是一個舌頭?還是兩個舌頭?或者說他的舌頭有幾千、幾萬、幾十萬個?我們可以藉助廣播、電視、衛星等現代科技方法觀想,我們在那裡嘴巴一張,讓整個地球、整個宇宙,十方三世所有諸佛菩薩都能接收得到我們贊嘆的音聲,這樣我們就達到超過辯才天女稱讚如來效果了。

  《維摩詰經》說:"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同其語,斯則神力不共法。"佛說法時,雖然用一種音聲,但眾生聽到的聲音卻不一樣。比如中國人聽到他的音聲,就是中國語,英國人聽到的是英語,法國人聽到的是法語,德國人聽到的是德語,日本人聽到的是日語。為什麼一種聲音里,不同的人聽到的是不同的聲音呢?這是因為佛陀神通力量。所以說"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每一個音聲裡面都有無量無邊的言詞,不管是天上天下的人或者是畜牲,只要能聞到佛陀聲音你就能感到佛在跟自己說話佛陀使用的語言就是我語言

  稱讚如來時,我們要觀想自己也具備佛陀這種神通力量,用各種美妙的言詞去稱讚如來功德。這種稱讚不是今天明天的事,而是"窮未來際,相續不斷,盡於法界,無不周遍"。我們稱讚如來聲音,遍及整個法界,整個宇宙無所不在。這就是稱讚如來方法。"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贊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贊嘆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這一經文內容,大體跟前面講過的一樣,這里就不重複了。

  第五章 廣修供養

  【復次,善男子!言廣修供養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一世界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種種菩薩海會圍繞。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現前知見。悉以上妙諸供養具,而為供養。所謂:華雲、鬘雲、天音樂雲、天傘蓋雲,天衣服雲,天種種香:塗香、燒香、末香,如是等雲,一一量如須彌山王。燃種種燈:酥燈、油燈、諸香油燈。一一燈柱,如須彌山;一一燈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諸供養具,常為供養。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舍菩薩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善男子!如前供養無量功德,比法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數分、喻分、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諸如來尊重法故;以如說行,出生諸佛故。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如是修行,是真供養故。此廣大最勝供養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供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不可盡故,我此供養亦無有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供養意義

  這段經文是第三個大願的整個內容。一說到供養,首先想到的是初一、十五,許多寺廟都有給佛、菩薩上供的習慣;還有呢?天天吃飯之前,我們都要供佛,所謂"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所以,供養也是修行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是表達對佛陀的尊重和恭敬供佛並不表示佛一定要吃我們的東西到時候你不供養,佛就得餓一頓肚子了,不是這么回事供養,是表達我們對佛陀虔誠恭敬,同時也表示我們對佛恩的報答!佛教講"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師長恩是其中之一。佛陀是我們的本師,當然也屬於師長的范疇。因為有了佛陀的出世,我們才懂得怎樣去認識真理,才知道怎樣修行,才知道怎樣擺脫煩惱痛苦佛陀眾生有大恩德,我們粉身碎骨報答佛陀的恩情,也報答不盡。我們除了禮敬、稱讚如來以外,還要供養

  第三大願:"廣修供養"。廣修供養,從經文表面上看,雖然只說到供養諸佛,但是從經的內容來看,其實已包含了供養一切眾生。廣修供養,不僅僅是供養佛,而且要供養世界上所有對我們有恩惠以及沒有恩惠的人。如我們的父母親戚朋友,凡是幫助過我們的人,我們都要懷著一種感恩心情去報答他們。佛教中提倡培植三種福田一是恩田。對我們有恩的人,我們要知恩報恩,懷著一種感恩心,來報他們的恩情。佛經裡面講:"一個人能孝敬他的父母此人功德最大。"如果佛陀沒有出世,我們孝敬、供養自己的父母功德就是最大了。孝養父母,報答父母的恩情,也是在培植我們自己的福田。因此,一個學佛的人,如果在家裡連孝敬、供養、報答父母養育之恩都做不到的話,那你就不是一個佛子。二是敬田。凡屬於我們恭敬對象,如師長老師、善知識諸佛菩薩,這些都是我們的敬田,我們都要供養他們。三是悲田。悲田,指我們慈悲對象:如那些貧窮的人乞丐。他們缺吃少穿,生活困難,需要人們幫助,作為學佛的人,我們要本著一顆慈悲的心,去同情他們,幫助他們。表面上看來,我們在幫助別人,其實是在幫助自己種福報,所以只要看到有困難的人,我們要積極主動地去幫助人家。

  佛教把培福叫種田。種田,就像農民春天播種,秋天收穫。如果春天不播種,那麼到了秋天,就一無所獲。一個人的福報從哪裡來的呢?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有的人在一生中,任何好事都落不到他的頭上,於是怨天尤人,說老天爺沒長眼睛不幸事情總落到自己頭上事實上,運氣好不好,並不是取決於老天爺,倒是與個人的福報有關。而福報來源於培植福田。廣種恩田、敬田、悲田,通過布施供養才會有福報。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一世界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種種菩薩,海會圍繞。"無量無邊的佛,每一尊佛的身邊都有很多的菩薩海會圍繞。這就告訴我們,我們供養的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供養意義一是表達對佛菩薩恭敬;二是培植福田,增長福報;三是滅除慳貪,滅除吝嗇、小氣。供佛,把最好的東西拿出來,克服小氣。如果沒有供養布施心,捨不得把東西拿出來,將來會得貧窮果報布施供養是"存錢"的最佳方式,而且"利息"很高。一個人的財富,不是靠拚命賺錢就能得到。而是靠福報,靠運氣。供養布施不僅能培植福報,同時也能克服自己的貪心執著。一個人如果貪著財物,捨不得把自己的東西給別人就像銀行里沒有存一分錢。雖然銀行里的錢很多,別人能從那裡取出十萬、二十萬,但你一分錢也取不出來。所以布施供養別人的同時,實際上是在為自己"存錢"。

  人因為貪著的緣故,因此不能廣修布施。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把自己不喜歡東西拿去送人。送人的衣服往往是過時的,自己不喜歡穿的,才會比較大方地送給人家,很少有人能把剛買的時裝送給他人。再比如送人家電器,總是看家裡那些用不著、用舊了的拿去送人,不會把剛買回來的大彩電搬去送人。為什麼我們捨不得把最高檔、最貴重的東西給人家?原因就是貪著。因為我們對好東西生了執著。如果對好東西不貪著,能把自己最喜歡東西拿去布施,拿去救濟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那麼,布施的本身也是在破除我們的自私、慳貪、執著煩惱

  我們執著某種東西,這種東西往往就是我們產生煩惱的根源。執著是我們解脫生死最大的障礙!在佛教中有這樣一個故事:過去,有一禪師,他的修行境界很高。他對任何東西都不會貪著。唯一使他貪著的是一個缽,因為這個缽是皇帝給他的。這一天,他感覺壽命就要到盡頭了。果然,閻王爺派了兩個小鬼來抓他。禪師功夫得很,他往那裡一坐,進入禪定狀態。那兩個小鬼四處尋找,連個人影都不見,怎麼也找不到他。兩個小鬼很苦惱,回去交不了差,怎麼辦呢?想來想去,他倆就去請教寺廟裡的護法神--土地公。護法神告訴他們說:這個禪師修行境界很高,你們想找他,那是困難的。不過,有一辦法可以讓你們見到他:這個禪師有一個缽,這個缽是他特別喜歡東西你去把他的缽拿來敲一敲,他聽到敲缽聲肯定會出來的,不信你們試試看。

  無常鬼變成一隻老鼠,在禪師的缽上跳來跳去,缽發出了響聲。禪師馬上從定中出來,他怕這個缽摔壞了!這時,兩個小鬼一下子撲了過去,用鐵鏈套住了他的脖子說:對不起,請你跟我們走一趟。禪師意識到缽給他帶來了禍患就在這緊要關頭,急中生智,猛地把缽往地下一摔,"咣"地一聲兩個小鬼嚇了一大跳!乘此時機,禪師趕緊進入禪定狀態,結果無常鬼又找不到他了。缽沒了禪師的命卻保住了!

  香花燈果供養

  "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現前知見"。起深信解,就是深信不疑。現前知見,多得無以數計的佛,就像自己的面前一樣。這種修行方法主要靠觀想。我們要讓自己進入普賢菩薩思想境界中,相信宇宙中有無量無邊諸佛存在。

  怎樣供養諸佛呢?"悉以上妙諸供養具"。普賢菩薩告訴我們:面對十方諸佛我要最好的東西供養。所謂的最好,當然不是一定要你拿出金銀財寶、珍珠瑪瑙去供佛,而是在經濟能力可能的范圍內,用最好的東西供佛。"所謂華雲、鬘雲、天音樂雲"。"華",指花,用鮮花供佛。"雲",表示眾多,用很多的鮮花供佛。"鬘",就是花鬘,把花一朵一朵地串起來,串成花環,一串一串地拿去供佛,這就叫鬘雲。"天音樂雲",用音樂供佛。我們唱爐香贊,就是用音樂供養佛。學彈鋼琴的,或是電子琴什麼的,你可以佛堂去表演給佛聽。比如你剛學會一首新歌,你覺得好聽,你唱得又最好,首先去供養佛,這也是供養

  "天傘蓋雲",過去國王出巡時,黃金傘蓋撐在頭上。用這種傘去供佛。"天衣服雲",用最好的衣服供佛。比如你剛買到一件高級的時裝,先拿去供佛然後再穿,這也是可以的。供養意義,主要是表達你的虔誠,至於佛用不用那是另一回事水果剛買回家,選一個最大最好的,先拿去供佛,表示你時時都有一份供心,這才是重要的。"天種種香",就是各種各樣的香。如末香,就是現在的檀香;塗香就是抹在、塗在身上的各種香;燒香,指供佛點的香。買回來,先拿去供佛然後再往自己身上塗抹。

  "如是等雲,一一量如須彌山王"。須彌山是佛教中一座最高的山,教中也有人認為是喜馬拉雅山。我現在供的這些花果、衣服音樂供品,猶如須彌山那麼高、那麼大,但不是真的,主要靠觀想普賢菩薩教我們,要用觀想方法供養佛。"燃種種燈",燃各種各樣的燈,如酥燈、油燈,用花生油、菜油、芝麻油等"諸香油"去點燈。"一一燈炷如須彌山",每一盞燈的燈炷,像須彌山那麼大。"一一燈油大海水",每一盞油燈裡面的油,就像大海裡邊的水這么多。想想看,這盞油燈要點多長時間!這盞油燈永遠也不會熄滅!你供佛時間與這盞油燈一樣,直到永遠!想想看,這種供佛功德有多大?因此,我們學習《普賢行願品》,要展開自己的心胸、想像,讓自己的思想境界能夠包容整個世界、整個宇宙!學佛就是要用佛的心量要求自己,使自己心胸開闊。這樣,我們才能夠向佛靠近。我們才有成佛的希望。如果心量老是停留在凡夫的水平上,那麼永遠都只能是眾生

  諸供養中法供養

  "以如是等供養具,常為供養"。前面所說衣服鮮花音樂食品、塗香、各種油燈......這么多的東西供養十方三世諸佛菩薩,以及世界上所有的一切眾生。看起來這功德當然很大。但普賢菩薩接著告訴我們:"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善男子啊!你不要以為用那麼多、那麼好的東西供養佛,就是對佛陀最好的供養了。不是的!對佛陀最好的供養,是對佛法的尊重和奉行,而不物質品。這就是說:"依教奉行",或"依法修行",才是佛陀最好的供養

  比方說父母子女的要求是什麼呢?兒女父母怎樣才算孝順呢?舉個例子來說明。如果你女兒,一天到晚光知道給你買好吃的,好穿的,但在外面跟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在一起。你說的話,她一點也不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