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住三篇 無量壽經會集本最透徹經典的釋疑之二《無量壽經會集本斷疑篇(增訂版)》

  幻住三篇

  ——無量壽經會集本最透徹經典的釋疑

  之二《無量壽經會集本斷疑篇(增訂版)》

  蕅益大師《靈峰宗錄·刻校正大阿彌陀經後序》

  阿彌陀佛,以法界藏身,示居西方樂土。只此微塵樂土,含攝華藏無邊剎海,不可思議。所謂:權實不二法門,遍入眾生心想,不墮一切眾生情計者也。十方諸佛,同共稱揚;寶積大會,叮嚀勸往。別本流行,凡經四譯。有宋王龍舒居士,未睹寶積善本,軏會四譯,棄短取長,名大阿彌陀經舉世流通,千餘載矣。壽生庵萬融尊宿,得坊間舊本,較南北二藏,文理俱優,公諸孫刻之。此即法藏願輪,古今一致者也。書經者為貞明王居士。予過吳門,為正其句讀雲。

  編者按:台灣天台大德會性法師此文編入其所輯的《蕅益大師凈土選集》之中。

  蕅益大師《閱藏知津》正文卷第三

  佛說阿彌陀經(二卷)

  宋國學進士王日休,取前四經刪補訂正,析為五十六分。惜其未見寶積一譯。然心甚勤苦,故舉世多流通之。

  又:

  佛說大乘無量壽庄嚴經 (宋中印沙門法賢譯)

  《大寶積經》第五無量壽如來會同本異譯,而法賢本中,有慈氏問答,尤妙,但止三十六願。

  編者按:蕅益大師明末「四大高僧」之一,內證境界不可思議印光大師明言其為「法身大士,乘願示生」(《四書蕅益解》重刻版序)。蕅益大師弘揚凈土,著《彌陀要解》一部,光燦千古,印光大師贊嘆「即令古佛再出於世,重注此經,當亦不能超過其上」(復永嘉居士書二)。蕅益大師為王龍舒會集本作後序,並校正文句,支持流通。大師在《閱藏知津》中感慨王龍舒未見唐譯,實為憾事,可見大師完全沒有反對會集本,甚至表示出,如龍舒見到唐譯,一並會集,方稱圓滿。《閱藏知津》中《無量壽經》漢、魏、吳等譯本,均未加評註,而宋譯,大師稱經中慈氏問答非常精妙,可惜只有三十六願,與諸經不合,此中更透露出大師對《無量壽經譯本參差表示出的遺憾。今天有人竭力反對會集,其見地真能超出蕅益之上嗎?蕅益大師不但沒有批評王龍舒會集《無量壽經》,反而認為王本的真正不足之處是沒有把《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會集上去,可見大師對《無量壽經》諸譯會集一事非常認可!

  蓮池大師贊王龍舒

  王龍舒國學

  雲棲寺沙門祩宏撰(即蓮池大師)

  宋王日休,龍舒人。端靜簡潔,博極經史。一旦捐之,曰:是皆業習,非究竟法,吾其為西方之歸。自是精進念佛。年六十,布衣蔬食,日課千拜,夜分乃寢,作凈土文勸世。將卒,三日前,遍別親識,有不復相見之語。至期,讀書罷,如常禮念。忽厲聲稱阿彌陀佛,唱言:佛來迎我。屹然立化,如植木矣。邦人有夢二青衣引公西行者,自是家家供事雲。贊曰:龍舒勸修西方,最為激切懇到。非徒言之,亦允蹈之。至於臨終之際,殊勝奇特,照耀千古。嗚呼,豈非土聖賢,入廛垂手者耶?

  玉琳國師贊王龍舒

  蓋聞願生凈土者,先凈其心,心凈則其土凈也;欲凈其心者,必專精其法,其法專則其功純也。往生凈土之書,實浩且繁,其持名之專,用功之精,莫尚於王龍舒凈土文矣!余昔嘗閱其書,每置卷三嘆,欲廣流通。俾九州四海若緇若素、若男若女,有厭離娑婆極苦,而忻羨安養極樂者,皆得攝百千萬億三昧於一念佛三昧中。十二時間,純而弗雜,約而易操,力省功倍,期孚效速,華開見佛,永脫輪迴,則此書誠為破障之前陣,割惑之利鋒,凈域之寶筏,入聖之要津。與茲棲水俞惠公居士,復原本龍舒,博綜經論,匯為全書。既以自利,兼以利他,觀其直捷信向願力弘厚,可謂入海而取明月之珠,登山而采連城之璧,無以加矣。刻成,乞餘一言,以為序。余固知法專而後功純,功純而後心凈,心凈而後土凈,其將旦暮而遇之也,寧止多善根福德因緣而已哉。

  康熙三年仲秋之月 報恩琇頭陀 題

  ——《凈土全書》序

  彭紹升贊王龍舒

  王虛中傳(節選)

  知歸子彭際清撰

  王虛中,名日休,廬州人。宋高宗時,舉國學進士,棄官不就,著書名龍舒凈土文。自王公大夫,下至屠丐僮奴皂隸優妓之屬,咸以凈土法門勸引皈依。其文淺說曲喻,至詳至懇,若父兄教子弟然。虛中嘗以無量壽經,稱讚西方,義蘊深廣。而自漢迄宋,譯文晦塞,罕中倫節,致我佛說經之旨不白,乃禱於觀世音,會四本而譯之,三年乃成,厘為五十六分。文辭爾雅,條理燦然,遂得大行於世。乾道中,廬陵李彥弼有疾,垂死,夢一人自稱龍舒居士,謂曰:汝起飲白粥,疾當瘳。且汝尚憶闕仲雅教汝修行捷徑否?彥弼曰:每日念佛不輟。既覺索粥飲之,立愈。彥弼初未識虛中,既而見其畫像,與夢合,使諸子往受學焉。虛中將卒,前三日遍別道友,勖以精修凈業,雲將有行,不復相見。及期,與生徒講書畢,禮誦如常。時至三更,忽厲聲稱阿彌陀佛數聲,唱言佛來迎我,屹然立化。彥弼聞而感之,為刻虛中像,並述其事傳遠近,自是廬陵人多供事之。

  印光大師贊王龍舒

  當南宋時,吾宗先德,有龍舒居士,名日休,字虛中者,乘願再來以身說法。雖在塵俗,不納妻室。雖入國學,不履仕途。發揮儒佛之心宗,教授具信之子弟。又欲同人,咸生凈土。作為此書,普遍倡導,言淺而典,理深而著;俯順劣機,循循善誘,曲盡婆心,無所不至。

  —— 摘自《重刻龍舒凈土文題詞並序》

  編者按:印光大師不輕易肯人,其稱龍舒「乘願再來」,乘願再來大士,會做無意義之事嗎?會集《無量壽經》豈無大事因緣?有雲龍舒會集《大阿彌陀經》之後悔悟,再作《凈土文》彌補前非,出此語者,《龍舒凈土文》一書尚未讀過。《凈土文》卷二《凈土總要》曰:「大藏中有《無量清凈平等覺經》、《阿彌陀過度人道經》、《無量壽經》、《無量壽庄嚴經》,四者本為一經。譯者不同,故有四名。其舛訛甚多,予久已校正,亦刊板以行。今按此經(《大阿彌陀經》),及余經傳,為《凈土總要》」。又《凈土總要二》曰:「《大阿彌陀經》雲……」。《凈土文》卷四《修持法門》曰:「凈土法門,多見於《大阿彌陀經》與《十六觀經》」。此書至關重要之《凈土總要》一章,尚依其會本而成文,何來悔過一說?唯圖口快,誹謗聖賢,播惑天下,其罪非輕!

  宣化上人《水鏡回天錄》贊王龍舒

  王日休

  一九六年十二月廿六日

  王居士名日休,字虛中,南宋廬州龍舒人。端靜簡潔,博通經史,舉國學進士。知儒學為非究竟之法,棄官學佛,專修凈業。合光混俗,著龍舒凈土文十篇,導人念佛。不辭辛苦,千里行化,上達公卿將相,下至販夫走卒。勸修「萬人萬人去」之法,為捷徑捷徑也。見飛禽走獸,蜎飛蠕動之類,念佛十聲,願度盡生西方。年已六十,布衣蔬食,日課千拜,午夜方寢。臨終之時,遍訪蓮友辭行,勸以精修凈業。及期三更,面西高聲念佛,唱曰:「佛來接我!」言畢立化。曾重編纂無量壽經,為大阿彌陀經行世。

  贊 曰

  老實念佛 不加琢磨 身心放下 死中求活

  龍舒凈文 波羅蜜多 三根普被 同離娑婆

  又說偈曰

  棄儒就釋向上達 不問朝政亂如麻

  一心收拾歸家路 萬緣放下蓮華

  九品高登菩提位 七日圓成無上法

  徑中捷徑徑又徑 普攝群機你我

  印祖明示幽溪大師《圓中鈔》引王龍舒會集本經文

  宏法大士註疏讚揚,自古及今,多不勝數。於中求其至廣大精微者,莫過於蓮池之疏鈔;極直捷要妙者,莫過於蕅益之要解。幽溪法師,握台宗諦觀不二之印,著略解圓融中道之鈔,理高深而初機可入,文暢達而久修咸欽。奈流通既久,錯訛甚多,因校訂重刻俾復舊觀。彌陀一經,得此三疏,法無不備,機無不收。隨研一種,亦可知其指歸,遍閱三書,方堪徹其閫奧。

  又疏中所引大本,乃無量壽經;鈔中所引大本,乃大阿彌陀經。幽溪取其文義詳悉,舉世流通,故特引之。致其字句,間有不同耳。

  釋印光校正並序

  ——摘自《重刻彌陀略解圓中鈔勸持序》

  編者按:《阿彌陀經》共有三大註解,為後世學習此經,弘揚凈土者必備之參考書:蓮池大師彌陀經疏鈔》、蕅益大師彌陀要解》、幽溪傳燈大師彌陀圓中鈔》。注經之三大士,皆法門巨匠,人天師表。蓮池大師贊王龍舒為再來大士;幽溪大師援引王本經文;蕅益大師更是親自校刻王本《大阿彌陀經》,並發「惜其未見寶積一譯」之嘆,古大德見地超邁,教眼圓明,今人何可望其項背?

  楊仁山老居士贊嘆會集本

  重刊《凈土四經》跋

  予初聞佛法,惟沿宗乘,見凈土經論,輒不介意,以為著相庄嚴,非了義說。及見雲棲諸書闡發奧旨,始知凈土一門,普被群機,廣流末法,實為苦海之舟航、入道之階梯也。無如兵燹之餘,僅見小本《彌陀經》,而於大本《無量壽經》及《十六觀經》,迄不可得。適來金陵,獲見此本於王君梅叔處,覓之數年者,一旦得之,喜出望外。此本為邵陽魏公默深所輯,魏公經世之學,人所共知,而不知其本源心地凈業圓成,乃由體以起用也。世緣將盡,心切利人,遂取《無量壽經》參會數譯,刪繁就簡,訂為善本。復以《十六觀經》及《阿彌陀經》、《普賢行願品》,合為一集,名曰《凈土四經》,使世之習凈業者,但受此本,無不具足。自世亂以來,其版想不復存。今者廣募信施,重鋟梨棗,庶幾魏公一片婆心,末學咸受其惠。伏願世間修佛乘者,毋於凈土便生輕慢,須信念一門,乃我佛世尊別開方便,普度群生之法。倘不知其義旨深微,但能諦信奉行,自有開悟之期。知其義者,正好一心迴向,萬行圓修。轉五濁為蓮邦,證彌陀自性,是則予所厚望焉。

  ——《楊仁山居士文集》卷三

  楊仁山居士規定金陵刻經處「三不刻」原則

  一、疑偽者不刻;

  二、文義淺者不刻;

  三、乩壇之書不刻。

  編者按:楊仁山老居士,近世佛門公認為「法身大士再來,即虛雲、印光、諦閑三老,亦對楊仁老恭敬有加。至於太虛、仁山、月霞諸大德,皆執弟子禮師事之。楊仁老稱魏默深會集本為善本,而印祖以此本經王蔭福校改有瑕疵而批評。今有人執印祖數語而欲將會集本等同魔外,彼可先將楊仁老判為魔外,不然如何反對會本?

  梅光羲老居士贊嘆夏蓮居會集本

  故其於九萬五千七十字之五種原譯內,玄義微言,深文奧旨,無一語而不詳參,無一字而不互校,務使精當明確,鑿然有據,無一義不在原譯之中,無一句溢出本經之外,艱澀沉晦使之爽朗,繁複冗蔓歸於簡潔,凌亂俾成整嚴,闕疏悉令圓滿,必期有美皆備,無諦不收,往往因一字之求安,浹旬累月而不決,日日禱於佛前,時時縈諸夢寐,此其敬慎,虔恭狀況,皆光羲與慧老法師所目睹也,故其精誠所感,屢現瑞徵,茲恐駭俗,姑不具引。是以及其告成也,文約而義豐,理顯而詞暢,醒眸爽口,易記易持,無艱深畏難之慮,有殊勝易往之感,雖欲不謂之善本可得也。每一持誦,恍若置身於清凈庄嚴之域,徜徉乎華池寶樹之間。如覲慈光,如聆法語,誦者忘倦,聽者生忻,隨分領解,各如其量,攝凡濁介爾之心,入聖眾俱會之境,易全真成妄之念,為背塵合覺之行,果能受持讀誦,如說修行,不但拔將來之苦果,實已獲現前之福利,非真修凈業者,不覺其妙,非曾涉教海者,莫窺其深,非詳考各譯,不知決擇之精,唯遍校會本,始見其從事之慎,然此實非門外耳食者,所能驟解也。吾嘗謂欲宏佛法今日,必須提倡凈土,欲宏凈宗,必須先宏大經,果能人人持誦,則因果自明,身心自潔,劫運自轉,太平自至,蓋統攝二諦未有明備簡要若此。

  ——重印《無量壽經五種原譯會集序(節錄)

  律航法師弘揚會集本

  北平佛教團體甚多,我先把凈宗學會的內容簡單介紹:他的組織僧俗男女四眾 一律平等。成立的歷史和會員的質量,容後詳報。其總綱「一元三化」,即儒佛一元,主義生活化、信仰生命化、行動紀律化。其「修行次第」系理明、信深、願切、行專、功純、業凈、妄消、真顯等十六個字。其「自修信條」系持戒念佛、弘法利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其「勸化方便」以真理喚起同情、以行為表現正義。上述諸端都是概略的介紹,會中負領導責任的是夏蓮居老居士他是儒家信仰佛教,經過三十多年的修行,宗說皆通,曾遍游中、日各地,弘揚佛法,緇素同歸,閉關三年,會集《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凈修捷要》等書,鄙人現已帶來多份,專為贈送台省佛教同胞,敬請指教。

  ——摘自《律航長老全集》第二篇

  由台赴美弘法高僧印海長老談夏蓮居會集本的弘傳

  從親近律航法師說到凈土宗殊勝義(節錄)

  印海法

  佛法說,世間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有因有緣,才有果報。寫出此一小文,首先第一我要說到我能親近律航法師的一段因緣那是六十年前的春天,也就是1949年(民國38年),當時由於國家內戰,暫時避難到台灣,因響應慈航菩薩「搶救僧寶」的慈悲號召而與律航老法師在台灣中壢圓光台灣佛學院相遇,我們一起親近慈航菩薩學習佛法

  那時,律航法師跟隨慈航菩薩及妙果老和尚出家為僧,法名律航。他以初出家身份為我同學們講說《中庸》、《論語》以及佛教比丘戒(四分戒本)。他以儒家倫理觀念社會做人處事歷練諄諄善誘,且與佛教思想相互融匯,而又配合西方凈土思想為我年輕比丘學僧教學。

  律航法師老師就是凈宗學會創辦人夏蓮居老居士。他尚未出家以前追隨參加凈宗學會歷次佛七法會,法喜充滿。在一九四七年蓮公有意將彌陀法門弘揚到台灣,此時的黃臚初居士(律航法師俗名)正以此因緣關係,意欲前往台灣,並願承擔先行赴台考察之使,蓮公欣允。於年秋,居住夏府一個月之久,蓮公示其凈宗綱要與《無量壽經》會本精義,以充弘傳之資料。至此,他對生死之心愈加堅定,因此發願往生西方凈土為最終目標。他於1948年春夏之交就到達台灣,他將蓮公的《無量壽經》的會集本,秦、唐兩譯《阿彌陀經》會集本各十部,並將北平佛教團體凈宗學會的宗旨,大綱及修學概況介紹給台灣佛教界。此即凈宗學會首度傳播海外之因緣。大經會本乃由台灣台中蓮社李炳南居士眉注、宣講而得以弘傳。後來大經會本更由蓮公的門人黃念祖老居士白話批註。自此以後凈土法門法師弘揚凈土都以此會集本為所依據,並且勸人讀誦本經,為求生西方凈土往生資糧。

  後來以凈土法門為主的凈宗學會在海外各地普遍建立,而使凈土宗廣大的弘傳。

  台灣凈土導師道源法師談夏蓮居會集本的傳播

  律航法師學佛實由於夏蓮居老居士之接引,並介紹他皈依印光老法師,所以他很尊重夏老居士。來到台灣以後,他還把夏老居士所提倡《無量壽經》,重印再版;亦即所以報蒙師之恩哩!

  ——《懷念律航法師》道源法師

  當代凈宗大德昌臻法師贊嘆夏蓮居會集本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

  昌臻法師

  那麼現在提倡念《無量壽經》這個不矛盾呢?不矛盾。因為過去《無量壽經》有五種譯本,不曉得哪一本才是善本,經過夏蓮居老居士花了很大的功夫,才把它彙集成現在我讀到這一本《無量壽經》這個就是最完善的本子。這個《無量壽經就叫大本《彌陀經》,所以並不矛盾

  一九九八年農曆三月於西昌市瀘山光福寺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傳印法師贊嘆夏蓮居、黃念祖居

  2007年12月8日至10日,由北京佛教居士林與北京廣化寺聯合主辦,佛教在線承辦的「黃念祖居士圓寂15周年紀念暨凈土思想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北京佛教協會會長傳印法師(2010年當選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北京廣濟寺方丈演覺法師北京市佛協副會長、北京廣化寺方丈怡學法師、黑龍江省佛教協會會長靜波法師北京佛教居士理事長夏法聖居士北京市佛協秘書長孔祥均先生、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佛門資訊》名譽主編常大林先生、《佛教在線》總幹事安虎生、西城區民族宗教僑務辦公室張榕主任、趙培文先生及來自海內外的中外學者法師大德居士七十餘人與會。

  傳印法師代表北京佛教協會在發言中指出:「黃念祖居士做到了禪、凈、密三法圓融,是近現代非常難得的大德,是民國夏蓮居居士之後著名的在家居士。」傳印法師回憶了與黃老在中國佛學院共處的日子,並贊嘆黃老的真實修德和殊勝成就都給傳老留下了難忘的印象。他老人家希望通過此次研討會,在十七大的精神指導下,更好地繼承和發揚黃念祖居士的悲心願力,為構建和諧社會、利樂有情作出積極貢獻

  ——北京居士林《林苑》2008年特輯

  傳印法師為夏蓮居會集本講義作序

  《佛說大乘無量壽庄嚴清凈平等覺經講記》序

  我們要知道,凈土法門在整個佛法中的重要性,就像我們生活不開空氣一樣,修學佛法不可離開凈土法門。如古德說,凈土法門「似地均擎,如天普蓋」,「統攝律教禪宗,普被上中下根」,「一切法門無不從此法界流,一切行門無不還歸此法界」,都是講的這個道理

  為什麼這樣說呢?要知道:凈土之理,雖近而至深;凈土之事,雖簡而至妙。若究其實際,等覺菩薩尚不能知其少分,唯佛與佛乃能究竟。我們修學佛法,皆在離苦得樂。一切眾苦,無過於生死之苦生死輪迴不得脫,實為眾苦之源。佛之法門,首先教我們脫離生死,以利自他。按佛法通途法門,須斷見惑,方證初果而預入聖流;思惑斷盡,方證四果,得脫三界六道生死。這在我等這樣的凡夫,一生之中,是絕難企及的。若肯修學凈土法門,則首先,能夠仰仗佛的洪慈願力,往生凈土,脫離開三界生死的危險地帶,而到達永不退轉的安全境地。然後,於彼土依三聖為師,海會為友,進修起來,則如風帆行於順水,直趨菩提凈土法門,為佛法中的特別法門,其妙義難書,掠其大端如此。

  凈土法門法師,善作如來之使,弘揚凈土,不遺餘力,法音宣流,人天贊嘆!

  本院學僧照心仁者,聽了凈土法門法師宣講錄音,感受到莫大法喜,肅然生起敬信之心。覺得像這樣的曠劫莫得的殊勝功德利益,豈可自己獨得。於是,利他之念,油然而起。便趁課餘時間,依據錄音磁帶記錄為文,更蒙李建群居士拔冗列印成帙。欲廣流通,問序於余,遂不辭固陋,略輟數語,以志緣起。唯願凡我同倫,乃至一切眾生,同歸凈土法門,共入彌陀願海。

  傳 印

  一九九六年丙子夏月

  於北京·中國佛學

  虛雲老和尚弟子凈慧法師贊嘆夏蓮居會集本

  《大乘無量壽庄嚴清凈平等覺經淺說》序

  凈慧

  三藏一部,如果要概括為最最簡潔的道理那就是「因果」。眾生流轉生死因果,賢聖解脫覺悟因果,如是而已。《大乘無量壽庄嚴清凈平等覺經》直契諸佛本懷,開示阿彌陀佛因地的本願功德和果地的依正庄嚴,以及眾生往生凈土的因行和果德,事理圓融空有齊彰,許多大德譽之為「凈土第一經」真實不虛也。

  該經古有多譯,民國年間夏蓮居老居士輯會諸家譯本並分章次,成為現在流通的本子。現在王智隆居士發心將此經譯成白話文以廣流通,歡喜贊嘆之餘,還想就凈宗的行持,略綴數語……王智隆居士和我初識於1979年,並由我引薦皈依在正果老法師座下。他嘗試以曉暢易懂的白話文翻譯佛經這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謹陳鄙見以為序。阿彌陀佛!

  佛歷二五三八年中秋

  凈慧於趙州祖庭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吳立民先生贊嘆夏蓮居會集本

  晚近以來,凈土弘揚甚廣,「南梅(光羲)北夏(蓮居)」,有口皆碑。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無量壽經》漢、魏、吳、唐、宋五種原譯,廣擷精要,圓攝眾妙,匯成《佛說大乘無量壽庄嚴清凈平等覺經》,為最善之經本。黃念祖老居士師承夏梅,修專凈土,繼作文言白話兩種《經解》(白話本僅完成一半),訓文詳實,釋義精當,廣征博引,以饒凈業資糧為急務,誠諦之語,感人至深,乃如今最善之經解。

  ——摘自吳信如(立民)《凈土奧義》上冊

  北京居士林林長呂香光老居士贊嘆夏蓮居會集本

  《大乘無量壽庄嚴清凈平等覺經淺說》序

  呂香光

  記得十年動亂結束不久的1979年,北京佛教居士林在中國佛協趙朴老和正果老法師的親切關懷下,同時得到北京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務處根據國家宗教政策的落實支持,朴、果二老決定在居士林原林址房屋未收復修理前,以廣濟寺殿堂借供居士林,作為舉行各項宗教活動的場所。

  本書作者王智隆居士,就是在本林恢復宗教活動後的1980年入林,並皈依在果老座下發願將《無量壽經》譯文言白話,接引讀者生信,發願往生

  凈宗要典《無量壽經》,歷代中印大德譯師,由梵譯漢的譯本多達十二種。除散佚者外,僅存的漢宋五種譯本內容文句繁簡各異,未能較為圓滿的暢佛本懷。近代白衣大德夏蓮居老居士,參酌五種譯本同異,會集成本,題經名曰:《佛說大乘無量壽庄嚴清凈平等覺經》。付梓流通後,經港地各善知識收入續藏,定為善本。王智隆居士譯為白話的《無量壽經》,以夏集本作為依據,所以更為盡善盡美!

  昔日本林顧問黃念祖老居士,對夏集本《無量壽經》素有研究,曾著有《大經解》。黃老是佛教界宗說兼通的大善知識。他主張學佛四種基本次第:「信、解、行、證」,應當以「解」居先。有正解才能生正信;有正信才能生正行;有正行才能獲果證。王智隆居士虛心不時向黃老請益,他發宏願譯文《無量壽經》,正是體現黃老由解入手的修持路徑,因而必能啟發無量讀者,起解、起信、起行,直至取證。可以說是發心無量,行願無量,成就功德無量!香光不敏,對王作白話本《無量壽經》,生起無量歡喜贊嘆心,惟願經書一出,度生無量,是所祝願。無味的絮語葛藤,代充本書序言。

  佛歷二五三八年公元九九四年八月

  呂香光於北京佛教居士

  徐恆志老居士贊嘆會集本

  《剖心瀝血功在萬世——記我與黃念祖老居士的一段校經因緣》 (節選)

  徐恆志

  北京黃念祖老居士是一位顯密雙修、宗教俱通的大德。他經凈宗大德夏蓮居老居士的囑咐,發心解釋《大乘無量壽經》(會集本,後稱《大經》),前後歷時六年,遍覽群籍、廣引博征。一部《大經》把凈宗心髓闡述無遺,真可謂冥心孤詣,饒益當來!近年他不顧年邁體弱,繼續撰寫《大經白話解》,為法忘身,悲願無盡!老人家已於1992年3月27日安祥往生遺體柔軟,並發異香,荼毗後,獲五色舍利數百餘粒,瑞相昭著,嘆為稀有大德雲亡,回憶往事,不勝感慨!

  《無量壽經》是凈土宗主要經典之一。根據清代沈善登居士的考證,此經由於世尊多次宣說,梵本不一,譯本尤多,自漢至宋,凡有十二譯,宋元以後,僅存五譯。後來王龍舒、彭際清、魏承貫諸大德,鑒於五譯互有優劣彰晦,又校輯、會譯了三種,但或不依梵本,未順譯法,或去取舊文,不盡妥善;甚至不取原語,任意行文。夏蓮居老居士為防後世因襲,甚至纂改經文,對譯本、會本獨多的《無量壽經發願重行會集。據黃念老所著的《大經解》說:夏老居士於1932年起,「掩關津門,閱時三載,遍探五種原譯,洞察三家校本,無一語不詳參,無一字不互校,虔恭敬慎,日禱佛前,千斟萬酌,時縈夢寐。及其成也,四眾歡喜。」梅光羲老居士贊嘆說:「精當明確,鑿然有據,無一義不在原譯之中,無一句溢出本經之外。」這已為舉世所公認,並將本經采入新印之《續藏》中。佛法大海,深廣無量,唯信能入,唯智能度。目前各地學習、讀誦《大乘無量壽經》的熱潮正在形成,《大經》放光眾生蒙庥!

  約在1986年6月黃念老完成了大乘無量壽經解》,當時上海佛教協會出版流通組負責人鄭頌英老居士深為贊嘆,發心付印流通,要我先作一番校閱,自念德薄慧淺,恐難勝任。繼念夏公與黃老發願會集與註解《大經》,十年辛苦,難能可貴,豈可任其擱置!於是將原稿,細為校閱,歷時一年,校正七次,並與黃老居士往返通信二十次,慎思明辨,共同切磋。黃老教眼洞徹,行解相應,且處處卑以自牧使我深受教益。1986年11月19日,黃老來信說:「拙著蒙大德發無上菩提之心,獨力校對改正,既以所提之四項原則,修改印刷錯誤,復重審拙稿,親校古籍……念祖讚佩感嘆,無以復加,惟有頂禮頂禮、再頂禮,以表感謝之忱……對念祖所下文,內中如有欠妥之處,敬祈一並校正,因當前正是良機。敬請大德把住此關……」至誠懇切,感人肺腑!在校經過程中,黃念老發現文中「念祖」二字,排印中並未向右縮進半格,堅決要求改進,以示謙卑,他的謙虛謹慎作風,於此可見一斑。感佩之餘,我在1986年12月曾寫信給他對他道德文章表示敬仰:「素聞大德乃久修大士,戒德嚴凈,定慧圓明,顯密融貫,宗說俱通,愍眾生之沉溺,作苦海慈航發願釋經,冀廣弘化,今復得鄭頌英老居士之贊助,付之梨棗,時節因緣不可思議也。行見《大經》重光,澤被含靈,蓮公與大德剖心瀝血,功在萬世!後學德薄慧淺,難負厚望,愛語相攝,彌增惶恐!」

  ——原載於《法音》雜誌92年第11期

  鄭頌英老居士贊嘆會集本

  「會集」是將一經的,有多種譯本的經,互補而使臻齊全。例如《無量壽經》有五譯,如果要遍讀五種譯本,絕大數內容是重複的,也只是各譯本中脫漏的章節都讀到了;且五譯只有一種通本,其餘四種只有到大藏經去找,一般是看不到買不到的。所以很有必要能將五種譯本會集而使齊全,使閱一會集本而全知五種譯本的內涵。這是將已經嚴格手續譯成的各譯本加以會集齊全而不是新譯或重譯。不過這一工作很不容易,不是深入經藏、具大智慧與大手筆者不能為也!所以以宋王龍舒與清魏默深的才智,仍有穿插己意而為印光大師「篡改佛經」的呵責!獨有民國夏蓮居大師的會集本,其全文悉出於五種譯本的原本文句,沒有添加一個字,在黃念祖居士《大乘無量壽經解》中已著重說明了。這真是弘揚凈宗的大功德事,非淵博精深者不能為也!

  凈土宗以三經(《阿彌陀經》、《無量壽經》、 《觀無量壽佛經》)一論(《往生論》)立宗。印光大師的弘化社在此凈土三經外再加《楞嚴經·大勢菩薩念佛圓通章》和《華嚴普賢行願品》合稱凈土五經。夏蓮老並將凈土五經的異譯本都作了會集,確實是功德巍巍!近世對現代的佛學大師有南梅北夏之稱(南昌梅光羲、北京夏蓮居),黃念祖、李炳南這樣的大德知識都出於夏蓮老門下!並且,夏蓮老與李炳南居士(台灣極著名的佛教大德數年前以九十五歲的高齡自在往生極樂凈土!凈土法門法師在未出家前師事李炳老的)均是現證念佛三昧者!這樣的大德高士、菩薩行者,應當禮敬贊仰!所以筆者認為:佛經尊嚴,不許篡改!至於一經而有幾種異本者,若有高人能會集各譯本原文、而不添加攙雜者是大好事!不許會集則是於法於理無據的!敬希佛門同仁,在三寶事業中,要以無我見、無偏的菩提心與理智行,促進佛日增輝、法輪常轉!

  ——《廣東佛教》1999年第2期

  中國佛教協會會刊《法音》贊嘆肯定黃念祖居

  《請入彌陀願海》是黃念祖老居士生前最後一部著述《大乘無量壽經白話解》中《發大誓願第六》一品的總結。黃老居士晚年大弘凈土法門,普願眾生同入彌陀願海,悲心切願,令人感佩。為紀念黃念祖居士,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將於今年下半年印行黃老遺著《大乘無量壽經白話解》(上冊)。

  ——《法音》1992年第9期 編後語

  著名佛教學者陳兵教授贊嘆《大經解》

  黃念祖老居士的大名,我是在1981年,從中國佛學院副院長明真法師和熟識的學僧那裡聽聞他是北京郵電學院教授自然科學家虔誠佛教徒,曾任北京居士林林長,在中國佛學院講授凈土宗史,修持精進,日稱佛號三萬。我看過他關於凈土修持的講稿,並從圓徹法師處得到一部他所撰《大乘無量壽經解》列印稿四冊,拜讀之下,深受啟益,贊為近代經疏中的一流之作。

  一年半後,我因編寫《新編佛教辭典》,其中人物部分有他和他師父夏蓮居的小傳,請他訂正,他說:「夏老師可列入,我就算了吧!」我強調這是如實載錄,謙虛不得的。他仔細修改了兩篇小傳,對關於他修證的提法作了更正。當時他面前放著一碗炒麵片,攤著稿紙,看來正在邊吃邊寫,夜以繼日地完成《無量壽經白話解》的寫作。我看他尚頗強健,沒想到別後不到四個月,他便含笑生西,據說燒出舍利數百粒,比蓮宗十二祖徹悟禪師舍利還多。在家人中,修持得如此成就,就是在古代,也是稀有難得的。

  ——摘自《憶訪黃念老》(《法音》93年第4期)

  與夏蓮居會集本相關的六位大德往生

  一、夏蓮居居士往生(會集大經)

  夏蓮居,少志學,博貫群籍,窮研理性,兼擅眾藝。中年潛修內典,由宗而教,由顯而密,圓融無礙,會歸凈土。乙丑,軍閥張宗昌督魯時,以莫須有之罪相加,籍沒家產,下令通緝,乃避禍東瀛。逾年歸來,掩關津門。丈室唯供彌陀像,一心虔持聖號,冥心絕慮,專精行道,歷十載,感應道交,瑞徵屢見,見佛見光,從不示人。有詩雲:「一卷六字經,轉破十年暗。人雲我念佛,我說是佛念。迷雲陳霧重重過,瞥見澄潭月影圓。」九·一八事變爆發,國難方殷,北京緇素一再堅請,乃來京卜居鼓樓之側。銳志潛修,盡心弘化,廣贊大乘,宣揚凈宗,誨人不倦,數十年如一日。求道問學者,日盈於庭,獲沾法益者,不可勝已。或明心見性,或坐脫立亡,或往生現瑞,或舍俗出家。至於聞教啟信,洗心向善者,更仆難數。乙巳仲冬,年八十有三。一日謂人曰:「余大事已辦,決舍濁世矣!」於時精神奕奕,開示法要,及修持所現境界多為平素未曾道及者。旬日後,示微疾。夜間家人侍側,聞其念佛相繼,忽聞歷聲一唱,驚視之,即於此一句萬德洪名聲中,安祥往生矣。正念分明,說行便行,入彌陀願海,為學人楷模,信乎!有《關中念佛詩》若干首傳世。

  ——摘自虛雲長老弟子寬律法師著《近代往生隨聞錄》

  二、慈舟法師往生(開講會集本)

  公元一九五七年農曆十一月十七日(彌陀聖誕),上午七時,師於大眾助念聲中,蒙佛接引、安祥舍報。荼毗後,獲五色舍利子數千粒,分別供奉於北京西郊青龍橋觀音寺塔,與蘇州靈岩山普同塔。師畢生行願「教弘賢首,律持四分,行歸凈土」。已故李炳南居士曾有悼師輓聯一副,為師一生行持的具體反映。其詞曰:「惟陟降於觀音誕辰,乃解脫彌陀誕辰,且與世尊同光壽;既闡宣乎華嚴經藏,復受持凈土經藏,定生極樂高僧。」(師生於農曆九月十九日,俗稱觀音出家紀念日)

  ——摘自陳秀慧《高僧行誼》

  三、律航法師往生(傳播會集本)

  律航晚年在台中,與佛教蓮社導師李雪廬(炳南)、佛學家蔡念生(運辰)、畫家呂佛庭諸居士時有往返。1960年春,他命弟子廣化接任慈善住持,自己退居靜修,預積往生資糧。他語廣化曰:「吾老矣!西歸之日,諒不甚遠。」是年夏歷六月初,他自知往生期近,不問外緣專心念佛。初七日,囑咐後事,立遺囑。十一日,自行沐浴畢,披南傳袈裟,穿新鞋襪,預備往生。徒眾聞知,紛來叩安,並助念佛。下午5時許,有送修地藏殿木料者至,他命廣化扶持一睹(修地藏殿是他未了的心願),行進間語廣化曰:「我這一生太幸運啦,晚年出家,有你們這些道友招呼我,為我念佛往生謝謝你們啦!我幸而出了家,若不出家,這時為妻兒子女啼哭糾纏,怎能一心念佛呢?不得一心又怎能往生?」

  行至木料下環視一遍,在客堂坐數十分鍾,獨自回寮。未幾曰:「請廣化來。」廣化趨至,見師有異狀,問曰:「是否時候到了?」師點頭,廣化乃鳴鍾集眾,曰:「大家念佛,助師父往生。」師亦隨眾念佛,初緊而急,漸模不清,數分鍾間,在念佛聲中安詳往生。世壽74歲,僧臘11年。

  三日後荼毗,獲舍利數百粒,大者如豆,小者如米,多呈灰色,少數發光透亮,有此瑞徵,可為念佛生西之證。

  ——摘自於凌波《中國近代佛教人物誌》

  四、黃念祖老居士往生(註解會集本)

  3月26日,老人病加重,嘴張幾下,已無法說話,但他此時極為超然,輕鬆地一笑,令家人無不感到:他心中什麼事都沒有了,輕爽極了!直到27日深夜1點07分去世。家人趁深夜,抬靈體至家中,由家人老人在京弟子晝夜念佛七日。天氣很熱,又無任何防腐設施,然老人遺體不但無異味,反而很多人聞到奇香,並多次看到大瑞相(由於老人生前不重瑞相,不重神靈,故不透露)。

  黃老靈體在家中停留期間,大家晝夜助念,美國弟子太太多次聞到靈體發出的奇香,美國弟子周佩臻也數次聞到奇香(這二位弟子聞到奇香後,就速飛抵北京)。在3月28日凌晨,一位齊居士(在京弟子)在靈前助念時,聽到遺體處,老人也在大家一起念「南無阿彌陀佛」!

  在4月2日,即老人往生後第七天,台灣蓮華精舍的沈居士家中佛堂老人助念,當他念到極為清凈處,突一發心,頓見供於老人靈牌前面的油燈燈芯竟蹦出兩粒元寶舍利(油燈正在燃燒),現此二粒舍利已供於舍利塔中(沈居士老人在台密宗弟子)。

  老人4月7日火化,已是去世後第十二天,家人遺體時,覺得柔軟手指都能活動,並感到遺體明顯變輕,時而發出奇香。是日 8點-10點,於八寶山禮堂舉行告別儀式(有數百人參加),10點15分至10點50分火化,由於要觀看火化的人太多,結果全被請了出來,只有兩位比丘尼(北京通教寺的昌圖師和聖慧師)偷偷鑽進了火化控制室,她們親眼見到遺體在火化的時候,三次放紅光和綠光,並且遺體上空呈現由光組成的白色蓮花

  火化後,老人隨身帶去念珠大火而不壞,遺骨潔白如玉,並從骨灰拾得五色(紅、黃、白、綠、黑)舍利三百餘粒。

  五、徐恆志老居士往生(贊嘆會集本校對《大經解》)

  徐恆志居士荼毗後,在灰燼中又奇特地發現了數千七彩的舍利,其中有指骨、顎骨、鎖骨、頭蓋骨等,呈現出種種神異的現象。其形有珠粒、有花瓣、有蓮花、有珊瑚;其色有赤、有白、有綠、有碧,真所謂五光十色、晶瑩剔透。更為殊勝的是其完整的頭靈骨和舌舍利,金剛不壞,見者無不唏噓贊嘆。這是徐老一生精誠修持,為戒定慧道力所薰修得大成就之表相。

  全國各地眾多佛弟子也紛紛自發為徐老舉行放生念經法會。在浙江卧龍山普凈寺由住持智正老法師主持,舉行了為期四十九天的念佛追思紀念活動。徐老的部分靈骨和舍利也在法會期間供奉,供佛弟子瞻仰禮拜

  荼毗法會第二天家屬及上百位弟子護送部分靈骨到蘇州靈岩寺,舉行了簡單而隆重的靈骨安放儀式後天降花雨,瑞相昭著。徐老之骨灰安放完畢,一切迴向和紀念完畢後,在院子里,從天空中紛紛飄落如雪花一樣潔白狀物。到院外看,院外並沒有,只有院子中有飄落。此時天空安詳沉寂,白色花瓣狀物紛紛飛舞和飄落,情形如同下雪,但比雪花大,有的大如指甲蓋,接到手上,一抹即無,也並無水跡。院外其它地方並沒有,參加追悼的師兄都看見此稀有瑞相。

  ——南京弟子智華

  2007年3月19日

  【附錄】: 徐恆老之子徐覺哉在追思法會上的講話

  在這種時刻,請允許我代表全家,首先向江蘇省佛協副會長、無錫靈山祥符禪寺住持無相和尚主法點火,表示我們的感恩;向深圳弘法寺方丈本煥老和尚常住大眾廣東雲門大覺禪寺方丈佛源老和尚、揚州高旻寺方丈德林老和尚、重慶慈雲寺方丈惟賢老法師南海普陀白光大法師蘇州靈岩山寺方丈明學老法師上海真如方丈妙靈大和尚、普凈寺方丈智正法師等,表示我們誠摯的謝意,他們為徐老的圓寂,特意派代表來了花籃;向澳洲凈宗學會、凈宗學院凈空老法師和全體僧眾台北海明禪寺悟明長老和全體僧眾、浙江三門多寶講寺方丈智敏老法師和全體僧眾的誦經迴向,表示我們深切的感謝。其次,還要向今天參加追思法會的各位來賓和親朋好友,道一聲「感謝!」,感謝你們在百忙之中來到這里,與我們一起向先父作最後的告別。在先父生病住院期間,承蒙各位的關懷,多次探望、慰問,給了徐老莫大的安慰!作為家屬,我們也心存感激。另外,這些天從全國各地送來了無數的唁函、花籃和輓聯,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了各界人士對老人無限的緬懷和哀悼。其中有全國政協常委鄧偉志先生、英國華夏文化協會會長貝學賢先生、台灣法雨禪修中心張玄祥居士等。在這里,我們對這些匯聚著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慰問,再一次表示由衷的謝意!

  【附錄】 《佛說大乘無量壽庄嚴清凈平等覺經講座》序

  徐恆志

  佛法流傳世間二千五百多年,或漸或頓,或顯或密,以無量法門引導眾生,就路還家,同證菩提;其中凈土佛法門,更是下手簡易契理契機殊勝法門,所以歷來高僧大德無不極力贊嘆,苦心弘揚,以期一切眾生背塵合覺,離苦得樂,化除煩惱,了脫生死,解決生命史上這一重大問題。

  黃念祖老居士正是這樣一位大德。老居士法號龍尊,亦名心示,生於一九一三年三月,幼年早孤,母梅太夫人信佛教,禮敬三寶居士常隨侍左右,聽經聞法,並得凈宗大德梅光羲老居士開示熏陶,盡力栽培。二十歲時,在北京工學院學習時,見到了《金剛經》,對「無住生心」妙旨深有體會,當時自覺如醍醐灌頂,從此進一步深信佛教。抗戰期間,曾皈依當代禪宗大德虛雲老法師;皈依密宗紅教大德諾那上師嫡傳弟子蓮華正覺上師及白教大德貢噶上師。抗戰勝利後,經梅老居士引薦,參謁凈宗大德夏蓮居大師,深蒙獎掖,成為入室弟子。夏蓮老出入儒佛,顯密融通,尤其對凈土能深入參研。曾居樓三年,稿經十易,集成《佛說大乘無量壽庄嚴清凈平等覺經》。1959年黃老居士蓮華精舍金剛阿闍黎位。

  黃老居士雖深入禪密,融會貫通,但悲心懇切,常以凈土法門示導行人,認為此法善巧方便,一句彌陀能攝佛功德成自功德,若能從事持達理持,便可轉凡心佛心,遠離眾苦速登蓮邦。1979年發心註解《大經》(即《佛說大乘無量壽庄嚴清凈平等覺經》),歷時六載,稿經三易,以有病之身,奮力完成。我忝為校閱,覺此解引經據典,博大精深,從此常通魚雁獲益良多。1987年《大經解》印成,流通海內外,使法界有情,普沾法益。嗣後,又以通俗筆調撰述《大經白話解》,由於勞頓過度,僅述一半,老居士竟於1992年3月27日凌晨示疾往生眾生失導,同深悲仰!老人臨終時灑然一笑,了無掛礙;荼毗後獲堅固子百餘粒,大士現瑞,永為道種。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黃老居士曾應邀在北京講授《大經》,聽講者約二百人左右。所講有事有理,契理契機,深入淺出,法喻交顯,使人聞後憬然念生死苦,發菩提心。果晨居士等幾位同修,集中力量,將70盒磁帶邊聽邊寫,記錄成文,前後歷時二年,其間斟酌推敲,煞費苦心,在三寶加持下終於完成菩提心願,深為贊仰!為此略敘緣起,普願法界有情,都攝六根,凈念相繼,蓮開九品,果證無生,不負黃念祖老居士法利生,導歸極樂的無盡悲願!

  ——原載於《書簡吟草》

  2001年10月

  六、鄭頌英老居士往生(弘揚贊嘆夏蓮居會集本)

  鄭老一向篤信凈土,矢志往生。他老積極倡印凈土書籍,與各地道友善信交流時總竭力贊嘆凈土,並且積極宣講各地道友往生瑞相。其願宏大,如今在生命最後關頭,願不虛發,當氣息終竭時,頭上毛髮聳豎,冒有白氣,室有異香,此當為生西明證。至夜間11點鍾時,院方來囑,應處理遺體,勿再行佛事活動。此時為鄭老更換衣服,雖肢體已涼,但仍柔軟如生。

  鄭老有遺囑,於其往生後,停置三日後火化,不舉行追悼會。因而僅在8月30日於龍華殯儀館簡單告別儀式,參加者主要為家屬人員。火化後從其骨灰中撿出3粒舍利子,還有許多舍利花,呈五彩色,其中三朵送往山東五蓮山光明寺供奉時由白色變為翡翠色。其餘骨灰於俞譽凡居士邸宅中供奉數日,於9月2 日由諸道友護送,乘江輪航駛往長江崇明島以東,最終被撒往大海

  ——摘自俞中元《鄭頌英老居士生西紀實》

  編者按:讀誦夏蓮老會集本往生事例,可閱讀學謙居士所輯《無量壽經啟信錄》(網上可下載)一書。

  夏蓮居老居士身後遺響

  張景崗老居士

  文革結束後,1979年,黃念祖居士開始構思醞釀,著手註解大乘無量壽庄嚴清凈平等覺經》。

  1980年,北京居士林為紀念善導大師示寂一千三百年,印行《佛說阿彌陀經》秦譯、唐譯、會集本三種合刊。黃念祖居士作序,並在會集本後作「附註」,對所補入之襄陽石經二十一字的由來作了簡要說明。《大乘無量壽庄嚴清凈平等覺經》也已流通。

  1984年,《大經解》時歷六載,稿經三易,初竣,油印以求教正。

  1985年,為紀念蓮公往生二十周年,諸弟子敬以劫後僅存之李西原居士手書《寶王三昧懺》孤本,複印流通。

  八十年代中期,福建圓拙老法師發心將《凈語》鉛印再版,發行數千冊。

  1986年,東林寺與海內大德倡印《大經解》五千部。黃老在油印本基礎上重加修訂,4月完成三校。冬季,國內鉛印出版流通,為簡體本。

  1987年,台灣凈土法門法師印行《大乘無量壽庄嚴清凈平等覺經》一萬部,並獲讀黃念祖居士《大經解》。

  1988年,凈土法門法師印行《大經解》萬部,為繁體本。時黃老仍在反覆修訂《大經解》,由於版本較多,何為最後定本尚需作進一步考證。

  1992年3月27日凌晨,黃念祖居士示疾往生,終年七十九歲。

  1994年8月,《蓮公大士凈語》一書由北京廣化寺倡印流通。其書為《凈語》與《六信四願三幸一行齋自警錄》的合刊本,後者為首次印行公世。

  1995年,蓮公往生三十周年。5月,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印行《凈宗必讀》,為蓮公佛學著作專集,內容包括:《佛說大乘無量壽庄嚴清凈平等覺經》、《佛說阿彌陀經》會集本、《觀音寶典三種合參》、《凈修捷要》、《寶王三昧懺》、《凈語》、《六信四願三幸一行齋自警錄》。

  是年冬,北京廣化寺在蓮公故居舉行「恭迎凈宗知識夏蓮居大德舍利供奉儀式」,將蓮公舍利迎回廣化寺,並於寺中舉行「紀念凈宗大德夏公生西三十周年、黃老生西三周年迴向法會」。凈宗同修敬印《凈修捷要》一萬部。又印《六信四願三幸一行齋自警錄》五千部,其書前半部分為蓮公手書墨寶之全部,甚為珍貴。又其書墨跡標題下,題有「第二冊」,因知蓮公所作《自警錄》原非僅此一冊。

  1999年,凈宗學會成立六十周年。《凈宗學會六十周年紀念冊》內部流通,載有蓮公講述《心經》之筆記、《聯合祈禱法會緣起》(節錄)等珍貴資料。是年,《寶王三昧懺》印行一萬部。時黃念祖居士《大經解》已在海內外流通逾數百萬部。

  至此,見於梅光羲居士《大經重印序》及黃念祖居士《凈語序》中所列蓮公佛學著作,已重新刊印的有:《佛說大乘無量壽庄嚴清凈平等覺經》、《佛說阿彌陀經》會集本、《觀音寶典三種合參》、《大經合贊》、《凈修捷要》、《寶王三昧懺》、《凈語》、《六信四願三幸一行齋自警錄》。尚未見刊行的有《會譯引證記》、《校經隨筆》、《大經五念儀》、《蓮宗密鈔》、《入道三字箴》、《一夢漫言評敘》、《聽佛軒自警錄》等,或已不存。佛學以外著述,如《渠園外篇》等均未見刊行。其他未見記載之遺著、書文等,相信仍有存於世者。

  國家宗教事務局下屬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夏蓮居會集本

  《凈宗必讀》出版說明

  我們這里選編了當代凈宗大德夏蓮居居士生前會編著述的凈土方面七種資料,包括會集本《大乘無量壽經》、會集本《阿彌陀經》、《凈修捷要》、《觀音寶典三種合參》、《寶王三昧懺》(又名長壽懺》)、《凈語》、《自警錄》(原名《六信四願三幸一行齋自警錄》),其中前五種經文輯錄而成,主要是經典、懺法、日課,後兩種作者於凈課之餘隨機偶成,各篇宗要已於其序跋之中概括介紹。北京黃念祖居生前指定此七種為凈宗學會內部主要學習資料,所以本書取名為《凈宗必讀》。

  凈宗學會是於1939年由北京夏蓮居居士、廣濟寺現明老和尚與靳艮齋(雲鵬)居士等在北京廣濟寺共同創建,並於大勢菩薩聖誕日(農曆七月十三日)正式成立。凈宗學會以其特有的組織形式,在佛教大眾化、信仰生命化、佛法生活化的精神指導下開展佛教學修活動。凈宗學會以「理明、信深、願切、行專、功純、業凈、妄消、真顯」與「持戒念佛看經論,察過去習勿自欺」為修學准則,研修佛教義理,發揚大乘佛法,突顯凈土法門信願為本、行解相資、理事圓融、重在實修的原則。學會成立初期,分別在北京廣濟寺、賢良寺、拈花寺、極樂庵等處,每年啟建佛七道場數次,並禮請大德高僧講經說法

  1944年,凈宗學會於極樂庵舉辦講習班,之後在拈花寺也曾開講《無量壽經》全部,夏蓮居居士也曾於廣濟寺宣講《阿彌陀經》。1945年曾發起各界於北海團城舉辦聯合祈禱息災法會隨喜參加者日近萬人,肅穆庄嚴,盛況空前。

  ——2009年12月第一版

  中華書局《凈土四經》出版說明(節錄)

  《無量壽經》為凈土經典中篇幅最長、內容最全面的一部經典。其漢文譯本眾多,有「五存七欠」共計十二種之說,宋代以來又有多種會集本、節校本問本世,本書擇取上世紀以來在海內外流通最廣的夏蓮居會集本為底本。該經主要講述阿彌陀佛在因地所發四十八大願和為實現誓願所做功德,以及他本願圓滿成就佛果後所建立的西方極樂凈土世界殊勝情形,同時指出了志求往生者所必需的種種修行法門

  ——2012年5月第一版

  編者按:中華書局為現今國內最權威之古籍出版機構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凈土諸經》出版說明(節錄)

  當今時代凈土宗得到了十分廣泛的普及,而凈土經典隨之也受到了相當程度的重視,尤以凈土三經即《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最為切要。

  《無量壽經》傳到中國後,影響甚大……民國凈宗大德夏蓮居居士的會集本義理清晰,文辭通暢流利,便於讀誦,故本書選用夏會本。

  ——2003年第2版

  

uploads/content/2022/june/acd5af66798ca47d6a0414a0dc447e70.jpg" width="470" height="691" />

 

  

uploads/content/2022/june/d80c30d6a73244400d875378da24d450.jpg" width="506" height="900" />

 

  

uploads/content/2022/june/79fb73472ba938cf510a8fe638254f8a.jpg" width="506" height="900" />

 

  

uploads/content/2022/june/1ecca339ee7a6b74deecba7ed2ff5cf9.jpg" width="502" height="900" />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中國佛學院長傳印長老為「黃念祖居士圓寂十五周年紀念大會」題辭。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