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師:法滅之際特留此經,獨留一百年

  正入鬥爭者,前五百年,解脫堅固。漸次五百,禪定多聞而及塔寺。今當鬥爭堅固之時,更為可憫。後之又後者,乃至法滅,倍更可憫。——《佛說阿彌陀經疏鈔》

  這段還是講「教起所因」的第一因「悲憫末法為作津梁」。前面談到,釋迦牟尼佛示現八相成道人壽百歲的時候濁惡已經很深重了。因為人壽兩萬歲迦葉時代,就已經進入五濁惡世,漸次地到了人壽百歲,濁惡就非常深重了。

  現在又過了三千年,濁惡又更為深重。那麼現在是什麼時代呢?佛在《大集經》裡面說了末法時期五種情況,就是五個五百年

  第一個五百年持戒就能夠得斷煩惱解脫堅固;到了第二個五百年禪定可得法益;第三個五百年,聞習佛經,從慧門入手可得法益;第四個五百年,修塔、修廟能夠積累福德;到了第五個五百年,就是佛滅度後二千五百年的時候,就是鬥爭堅固了。

  蓮池大師所在的明末,就已經處在釋迦牟尼佛第五個五百年,「鬥爭堅固之時了。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就更為可憐了,鬥爭堅固一方面是為利益的追求、競爭;另一方面是知見上的顛倒,相互不認可,學說爭鳴。

  末法的盡頭,就是法滅。法滅這個問題呢,佛專門說了一部經——《法滅盡經》,就講到人壽平均五十二歲的時候,佛法開始進入法滅階段

  首先,像《楞嚴經》《般舟三昧經》這樣的大乘經典就要滅掉我們現在人壽平均七十歲左右,按人壽一百年減一歲,也就是說,可能在兩千年之後,《楞嚴經》就沒有了。漸漸地,三藏十二部經教也都滅盡了

  佛在《法滅盡經》中講到,法為什麼會滅呢?由於末法的僧團,奴為比丘、婢為比丘尼不守戒律社會人士看到出家人像看到糞土,真正的修道人被那些不修行的人所驅趕,都是住在山裡面。

  大家的業障越來越深重,對五欲的貪著越來越熾盛,對輪迴因果越來越沒有信心,乃至對佛說的經教完全沒有信心,於是就感得佛經自然無字,出家人穿的袈裟自然變白。

  在末法的時候還往往有女人精進白衣升天、出家人墮落的現象這是十分可悲的事情

  經中還談到佛經最後滅盡的時候,還有一迴光返照時間就好像人快要死亡時,忽然會有一時間,或者一兩天或者幾個小時精神特別好,生命的火花最後閃一下,接著就死了

  在法滅的時候眾生就更可憐了。所以佛說這部阿彌陀經》就是要救度法滅之際最後一百年的悲苦眾生

  為什麼《阿彌陀經》要住世佛法欲滅的最後一百年?因為如果眾生能將佛法最後迴光返照的那一百年抓住,只要他有一念的信心,碰到這部經,能信願念佛,那他就能得到解脫!

  註:

  這里有個問題要說明一下,以免誤會。佛在《無量壽經中說:「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佛說的是無量壽經》,蓮池大師為什麼說留的是阿彌陀經》呢?這不是祖說與佛說矛盾嗎?

  其實這個問題好解釋,因為《阿彌陀經》與《無量壽經》是同部,《無量壽經》是大本《阿彌陀經》,《阿彌陀經》是小本《無量壽經》,所以留《無量壽經》就是留《阿彌陀經》,留《阿彌陀經》就是留《無量壽經》。

  蓮池大師在《彌陀疏鈔》卷一中說:「故上六種(指康僧愷等五種無量壽經譯本及王龍舒本)等皆名大本,今此經者名為小本。文有繁簡,義無勝劣,判屬同部。」因此,大師所說,深符佛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