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圓法師:《普賢行願品》講記第8講

http://p3.pstatp.com/large/dfic-imagehandler/ee814dd4-b65b-4fd4-8111-eabaa9a56cad" />

  諸位法師 諸位居士大德

  阿彌陀

  我們今天繼續學習《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大家請看經文

  復次善男子,言請佛住世者。

  這是第七請佛住世願,請佛住世,就是勸請佛永恆的在世間。《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中說:「佛為三界護,恩廣普慈大,願為一切故,未可取泥洹。」佛是三界六道一切眾生的依靠,佛的恩德慈悲廣大無邊,所以作為佛弟子,都應當在佛將要涅槃的時候勸請佛住世。

  請佛住世,不僅是要請一尊佛住世,對於一切諸佛都應該懇請久住世間就像圭峰大師所說:「十方一切佛,若欲舍壽時,我今頭面禮,勸請令久住。」大家就會問了,佛既然已經成佛證得法身法身就是遍滿虛空,充塞法界,那麼證得法身也就沒有生滅了也就是說,佛本來就常住世間,為什麼還要說請佛住世呢?大家稍微有點佛學知識、經常聽經的居士會有這種疑惑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為什麼還要請佛住世呢?《華嚴疏鈔》中,從實義和對機兩個方面來解釋這個問題

  我們先從實義來講,從真如實際的義理方面,實義,我們用圓教的三諦來解釋。三諦:真諦、俗諦、還有第一義諦,我們從三諦先來解釋這個實義。從真諦方面來說,緣起諸法本無自性,當體即空,一切有為法都是緣起性空,所以從自性本空來說,沒有佛出世和涅槃就像華嚴經》中所說:「如來不出世,亦無涅槃。」

  我們再從法界緣起的俗諦來說,大家要注意聽。念念處處而出現,念念處處而入滅,這是俗諦。因為佛已經證得一切智,大悲相續,救度眾生,所以念念出現;如來已證法身,遍滿虛空,充塞法界,無有少許虛空無有佛身,所以處處出現。那麼我們再來講講念念處處入滅,上面所說,遍一切處出現的佛身,從隨順法相有為法、生滅無住的觀點來說,每一個念頭,就是佛出現的時候,同時也是佛入滅的時候,生住異滅是同時發生也就是說念念即生即滅,所以說念念處處而入涅槃

  我們再從法界實體的第一義諦來說。諸佛常住世間,也常住涅槃,因為寂而常照就是住世,照而常寂就是涅槃這是法相實體的第一義諦。寂而常照就是住世,照而常寂就是涅槃,這是從實義、從三諦來解釋諸佛住世以及涅槃

  那麼我們再從對眾生機這一層面上來解釋。由於眾生善根因緣所感,佛在菩提樹下示現,出現在世間來度化眾生;等佛度化眾生因緣盡了,佛就又示現在雙林樹下涅槃就像華嚴經•出現品》中說:「佛子諸佛如來為令眾生生欣樂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生戀慕故,示現涅槃。」他住世也是為了利益眾生這是生欣樂故;然後為了眾生生戀慕故而示現的涅槃。這個都是從對機來講,這裡普賢行願請佛住世,當然這個就是從對機方面來說。從實義上來說,我們剛才講的實義,佛身充滿法界,本沒有生滅與去來,就是說從佛身這個方面來說,是沒有生滅的。但是從眾生機緣感應這方面來說,佛身是示現生滅的,眾生的心清凈,就時時見佛常住;如果眾生的心垢,見佛舍壽而去就像《出現品•涅槃章》中說:「如來常住清凈法界,隨眾生心,示現涅槃佛子,譬如日出,普現世間,於一切凈水器中,影無不現,或一處器破,則不現影,佛子,於汝意雲何,彼影不現,為日咎否,答曰,不也,但由器壞,非日有咎,佛子如來智日,亦復如是,普現法界,無前無後,一切眾生凈心器中,佛無不現,心器常凈,常見佛身,若心濁器破,則不得見。」這裡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佛身常住。佛為我們大權示現生滅是因為我們眾生的心不清凈,所以不能見佛長久住世,舉這個例子我們更方便地來理解,這就對機方面來理解。

  這裡舉的例子是說,佛身周遍法界就像太陽普照世間太陽普照世間如果這個水是清凈的,太陽就可以在器具當中顯現出來、影現出來;如果水濁,污濁的水或者器破,器破了盛不住水,那當然太陽影子就不會出現。這就像我們禪宗的一副對聯:「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晴」就是這麼一個比喻。同樣,如果是眾生的心清凈,那這個心,這個太陽影像就可以顯像出來了,千江有水千江月嘛;如果眾生的心濁,器破,那就見不到佛;如果通過修行清凈了,就能時時見佛;如果我們的業障現前,習氣又上來了,就又見不到佛了。所以圭峰大師說:「心凈觀佛,佛則常住,為真勸請。」保持我們的清凈心,佛常常影現,這是真勸請。比如智者大師,我們都知道這個公案他在誦《法華經》讀到藥王菩薩本事品》時,入法華三昧,親見佛在靈鷲山還在講《法華經》。由此可知,眾生清凈,則見如來常住世間,這才是真正的請佛住世。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如來,將欲示現般涅槃者,及諸菩薩聲聞緣覺,有學無學,乃至一切諸善知識,我悉勸請莫入涅槃,經於一切佛剎極微塵數劫,為欲利樂一切眾生

  這裡不是勸請一尊佛兩尊佛住世,也不是勸請現在佛住世,而是勸請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佛剎微塵數佛,都要請求住世。

  將欲示現般涅槃者,涅槃譯為滅度,般譯為入。依《唯識論》所說涅槃分為四種,第一是自性清凈涅槃,指真如自性,無始以來本自清凈;有餘涅槃,第二種,指諸聖人斷盡煩惱,但是還有眾苦所依的色身存在,所以稱為有餘涅槃;第三無餘涅槃,指諸聖人厭苦欣寂,灰身泯智,余依也滅,所以稱為無餘涅槃;第四是無住涅槃,這是指諸佛以及摩訶薩,大菩薩們,雖然惑盡智圓,證真如自性,但是由大悲不住涅槃,由於般若不生死,盡未來際利樂有情,用而常寂,所以稱為無住涅槃。由於大悲,所以要利益眾生,不住涅槃;由於般若、由於大智又不生死,不住涅槃不住生死這就是無住涅槃。我們剛才說的第一種自性涅槃,通於凡夫和一切聖人;第二種有餘涅槃和第三種無餘涅槃,是通於三乘聖人;最後一種無住涅槃,只限於大乘,是諸佛菩薩境界。這裡所說涅槃是指四種無住涅槃,般涅槃就是入無住涅槃

  那麼佛出現世間度化眾生,無量的眾生也渴望得度,為什麼佛不久住世間,而要示現涅槃呢?佛在經中,曾經為我們說明佛示現涅槃兩個原因一是佛度眾生因緣已經盡了,再久住於世,對於眾生沒有任何利益。比如佛在《遺教經》中,佛在即將入滅的時候,對悲慟不已的弟子們說:「即使我再住世一劫,我們相聚的因緣是有緣散的時候,世間沒有不散的宴席。如果我久住世,對於眾生來說並無益處,何況一切有緣得度的眾生,無論是天上人間的都已經得度,那些還沒有得度的,還沒有度化的眾生,也已經為他們種下了得度的因緣。」佛教有一句話,「佛門雖廣,不度無緣之人」,眾生要想遇佛得度,必須要與佛有緣,否則的話,別說遇不到佛,就是遇到佛也會當面錯過。

  我們看當時佛在舍衛城的時候,有三分之一的人隨佛修行;三分之一的人聽說過佛的名字,但是沒有因緣隨佛修行,沒有因緣嘛;還有三分之一的人,沒有聽說過佛的名字,就在一個舍衛城。就是能夠遇到,沒有因緣聽過佛的名字也會當面錯過的。就像東城老母阿難見這個老母非常的可憐,就恭請佛去度化她,沒想到佛來到她的身邊時,這個老母始終是迴避佛的。佛從東面來,她把臉轉到西面;佛從上面給她示現,她把頭低下;佛從地下湧出的時候,她把臉遮住,她始終不肯見佛。由於這位老母與佛無緣,佛來到她的身邊,她也得不到利益。那麼佛既然度化眾生因緣盡了,即使久住世間眾生也像這位東城老母一樣難以得度。所謂緣熟而來緣盡而去,度眾生因緣盡了,留住世間也是徒勞無益的,這就是佛示現涅槃第一個原因

  佛示現涅槃的另一個原因是為了防止弟子們懈怠放逸。對於這個道理,《法華經•壽量品》中說得非常明白,佛說「如果我久住世間,那些善根薄弱的眾生就會驕慢放逸,不能生起難遭之想,當然也就不精進修行,而懈怠放逸墮落了。」我們看看,我們回歸到我們身上,想想我們現在其實也是這樣。在過去寺院都建在山上,都建在偏遠的地區,叫阿蘭若清凈不被世間干擾,所以大家去學一次佛,到寺院裡面去發心或者去修行,到了寺院都非常精進勇猛的,能有一次千里迢迢得來不易的機會得來不易,然後就肯精進努力的去修行,去修種種的福報,去修種種的智慧。而現在呢,我們這一個非常小的地方就有六座寺院,最後大家都覺得得來太容易了。

  過去我們都是常隨佛學,天天向佛學習,現在不是這樣了,現在我要讓佛向我們學習。現在我們要改制,佛法要和世間平等,現在是新社會佛法也要向新社會看齊,現在我都是這麼一個狀態了。因為什麼?得來太容易了。佛法入世,記得我在講這個行願品的時候,前面我也講過,佛法入世是為了出世,不是為了貪嗔痴,而是為了世間更好的了脫生死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的目的,不變我們的真如本性,不變我們的清凈本性,不變什麼?不是不變貪嗔痴。你們一看到好吃的了,就是我隨緣我不變了,不變什麼?你們沒變的是貪嗔痴,別的什麼都在改變。都是幻像,所謂隨緣不變,不變的是在種種的境界當中,順境也好逆境也好都是考驗,不變我們的清凈本性隨緣不變是這麼一個意思。所以我們現在就是得來的太容易了,沒有生起這種真信的心,沒有生起珍貴之想,最後來到了寺院,反而都是隨著自己的主意,隨著自己的意思。達不到自己滿意的,繼而就是這種是非來了,繼而就是造業了。如果我們得來的不易,離我們遠,我們為什麼好多居士都背著包,趕著火車,跑很遠寺廟發心去?他們都不明白這個原因,因為你路上跑得辛苦,你到那裡你就珍惜。所以佛相當的有智慧,為了讓大家能生起難遭之想,佛雖然不會真的入滅,也要示現入滅。不像我們現在,為了個人的寺廟的生存,沒用智慧沒用慈悲心,然後就去攀緣居士攀緣居士攀緣到最後的目的,我們不是教化居士,甚至是在負面的影響的。現在都是什麼?開著車把居士接到寺廟,把居士供著,法師在這邊念經,居士在那邊檢查,在那邊檢查看你念的好不好。念的好呢,供養個紅包,撂個紅包,不能說供養,丟個紅包;念的不好呢,就開始是非,然後又到別的寺廟,說這個寺廟是非。所以我們法師一定那個佛教的高貴,度化眾生是必然的,但是度化眾生,一定要建立在智慧利益眾生基礎上,不要建立在自己的一己私利上。幫助眾生一定要有智慧,需要度化眾生,需要把眾生接引進來,但是要善巧方便,不能攀緣攀緣了,反而把居士的貢高我慢給增長了,就是這樣的。所以師父有一句話,來的師父歡迎,走的師父相送,哪個寺院都好,哪個寺院都是菩薩道場只要你能學到東西只要你生起清凈的心,哪裡都是一樣的,絕不攀任何的因緣,我們隨緣去教化眾生

  我們再回到經文,所以佛是為了眾生生起難遭難遇之想,這是眾生極大的負責任,這樣眾生就會渴仰佛恩、感恩佛恩,珍惜佛的教法,而種下深厚的善根。經中還做了一個比喻,也是《法華經》中做了一個比喻。比如有一位良醫智慧通達善治眾病,他有眾多的子女有一次這個智者出門,有事去了很遠地方,他的子女們在他走了之後誤把毒藥給吃了。等他從遠地回來之後,見到子女們的這種狀態,見到子女們非常痛苦,他立刻找來草藥,做好之後,對子女們說,此大良藥色香味美,你們趕緊服下,可以解除痛苦。這個大良藥比喻佛法比喻法,你們趕緊依佛法好好修行,不要再受身苦、心苦、種種的苦了。他的子女中有不失本心的,還有善根深厚的,就把這個葯吃了,病完全好了。而那些毒氣深入,失其本心的,貪嗔痴重的,已經被迷失了的,卻說這葯不好,不肯服下。真的是這樣,現在勸大家放下享受、放下慾望,你們可能是要打師父的,誰肯放下?這位良醫見這些子女,由於中毒太深心皆顛倒,不肯服藥,於是就用一個方便,又離家很遠地方,然後他派人回家告訴他的子女們說,你們的父親已經死了。這些子女聽了之後非常的憂惱,心想,如果父親在我就有救了,現在捨棄我們而去,遠死他國,我們就再也沒有依靠了,於是醒悟過來。知道父親留下的葯色香味美,馬上拿來服下,病就全好了。這也就是以一個比喻,來說明我們現在末法時期眾生,佛住世的時候給我們傳授的佛法,我們不肯聽受,放不下顛倒、放不下慾望放不下貪嗔痴的毒蛇,迷惑顛倒。佛用大智慧遠離我們,讓我們為了使珍惜想、為了使戀慕仰慕想。為了起仰慕想,讓我們這些弟子們不再懈怠、能夠精進修行而示現涅槃

  講到這裡可能有人就會問,既然佛度眾生因緣盡了還會為我們的勸請而久住世間嗎?其實只要眾生肯真正發起,願請佛住世,我們一定發,願請佛住世,佛一定會應眾生機而示現住世的。《涅槃經》中世尊阿難說:「阿難,四神足人,尚能住壽滿於一劫若減一劫,如來今者有大神力,豈當不能住壽一劫若減一劫。」世尊阿難說,有四神足的人,都可以住壽自在,若滿一劫減於一劫,那如來的神力,遠遠大於有四神足的人世尊這樣對阿難說的意思是開可請之門,意思是勸阿難請佛住世。但是阿難默然,我們今天說他沒有反應,世尊這樣對阿難說了三次,阿難默然沒有反應。他還是沒有解悟,所以他沒有請佛住世一劫若減一劫,他沒有請佛住世來利益眾生。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要是按正常的話,阿難智慧世尊的這種方便,阿難會立刻明白的。這個時候阿難被魔所迷惑了,世尊說了三次,阿難心沒有開悟,就默然了。在阿難剛離開之後,魔王波旬就來到佛所,他對佛說世尊你現在該入涅槃了,曾經我在尼連河邊勸世尊涅槃世尊當時悲憫眾生,說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這四部眾還未具足,諸餘外道還未降伏,所以還不能涅槃。現在四部眾無不具足外道也已降伏,所以世尊現在應該入涅槃了。

  阿難沒有請佛住世,魔王來請佛涅槃,而且這樣三次勸請世尊世尊就答應了波旬三個月以後入涅槃魔王聽了歡喜踴躍,回天宮去了。因為阿難沒有及時的請佛住世,三個月以後,世尊在雙林樹下涅槃四眾弟子頓失依怙。魔王他之所以請佛入滅,他是擔心自己的眷屬被佛度化而出三界,多一個人出三界,那麼魔王的子民就會少一個。而佛弟子呢,都是希望佛能長久住世,因為佛長久住世,能夠救護眾生,也是我們眾生的大福田

  我們今天身為佛弟子,為了利樂一切眾生,一定要發起廣大願來,勸請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莫入涅槃,長住世間

  真正修學普賢行願,不僅要發願請佛住世,還要勸請諸菩薩聲聞緣覺、有學無學、乃至一切諸善知識莫入涅槃菩薩住世世間能夠利益眾生聲聞緣覺、有學無學,證四果阿羅漢他出三界,出三界這個時候就稱為無學;有學呢,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他們還要往返人間,最後斷盡見惑思惑才能出三界,所以他們稱為有學。這是聲聞緣覺、有學無學。雖說他們是小乘,但是他們少欲知足,已得身心解脫,應受世間供養,堪作眾生福田,能夠為我眾生帶來大福田。所以修持普賢行願的佛弟子們,為了利樂一切的眾生,應當請菩薩聲聞、緣覺、有學無學莫入涅槃常住世間

  乃至一切諸善知識,這裡所說的諸善知識,指的是佛、菩薩、辟支佛、聲聞以及凡夫中信解大乘的人等,包括這一切的等等。現在是末法時期,佛已經入滅,我們無法請佛住世,很難,沒有這個能力。我們非常的想請佛住世,但是已經非常的難了。至於菩薩、辟支佛、聲聞、有學無學等善知識,雖然他們也示現在世間度化眾生,但是我們的障深智淺,無從認識。即使在我們跟前示現,因為我們的業障深、慾望重、分別心重,這些菩薩聲聞緣覺站在我們跟前,我們還是用分別的心來看待他們,感覺他們和凡夫沒有差別,我們也認不出這些聖人們,也沒辦法請求住世。我們認不出來,我們也沒辦法請他們住世。不是他們不來,佛也來示現,菩薩緣覺三乘聖人在我們跟前,沒有舍離過我們,只不過我們的分別心太重了。佛住世的時候,有一位比丘非常仰慕佛,他就想去見佛。都說佛放金光,種種的狀況,他非常仰望,他就去見佛了。到了佛的地方他一看,見到一位老比丘正在樹下打坐,別人告訴他那位就是世尊,他一看,呀,和我沒有兩樣,和我一模一樣,所以這就是我們眾生的分別。也許菩薩在我們跟前,我們看到的滿眼也都是菩薩的種種的不對,菩薩種種的不是,因為我們沒有用這種清凈心去看問題,而是用的分別心。我們不能認識,所以也就沒有辦法請求聖人們住世。我們現在能做到的,就是勸請現在,還正在世間法利生的善知識們不入涅槃,來度化眾生

  作為能讓眾生依止和親近的善知識,不是因為他的信眾多名氣大,也不是因為他能敲會念,更不是因為他的手段圓滑,而是要具足以下的十種功德。第一、就是要持戒精嚴;第二、要有定,能依正知正見對治煩惱散亂;第三、要有智慧,這裡所說,由持戒精嚴而生定,由定而開無漏妙慧;第四、要多聞對於三藏經論廣學多聞,講經的時候能廣徵博引;第五、具有甚深通達空性的智慧也就是能夠通達無我真理,具有般若智慧。如果能夠證得空性的真理是最好了,如果不能證悟,至少也要通達空性的道理;第六、是善知識德行要勝過弟子就是我們常說的要以德服人,身教勝於言教,要解行並進的。這以上六種,是善知識成就自利的德相,自利之德相;下面還有四種它是攝受眾生應有的德相。

  第七、要善於說法,善知識說法要對機,要因財施教,因眾生的機。如果不能善巧方便說法弟子們是不容易受益的。佛住世的時候有兩個出家人,他們是依止舍利弗學法,依止舍利弗來修學佛法的,就是舍利弗的弟子。修學了很久,兩個也沒有什麼多大的進步,後來就遇到佛,他們問佛,我們修學了好長的時間,為什麼還沒有進步呢?佛就問他們出家前是幹什麼的,他們是做什麼職業的,這兩個人一個說是打鐵的,一個說是衣服的。佛就問,那麼舍利弗教給你們怎麼修呢?打鐵的說師父教我修不凈觀;洗衣服的說尊者教我修數息觀。佛就說了,你們兩個人調換一下,洗衣服的修不凈觀,打鐵的來修數息觀,這兩個人照著佛說去做,沒過多久都證了阿羅漢果了。為什麼這麼快速呢?因為佛教他們的方法,正好對應了他們生活當中的一些習慣你看打鐵的,他是一錘一錘的打,數息也是這樣,一進一出、一進一出,正好把他在家打鐵的習慣完全用上了,這樣他的習慣和他修行法相對應,很快就入定了。再看那個洗衣服的,他會衣服上的臟物反觀到人的身體的臟,做一個聯想,這樣不凈觀很快就容易成就了。這就說明說法要對機,如果不對機,方法再好也不會受益。第八是悲心,也就是為善知識,講經說法或者做其他的佛教事業,不要為了個人的名利,要純粹為了眾生的離苦得樂要有悲心。這個悲心是非常重要的,否則的話,動機不純,貪圖名聞利養,這就會為自己種下了惡因,將來是要墮三惡道受苦的。第九就是精進,弘法利生的事業一定要勇猛精進。遇到阻力的時候,一定不要打退堂鼓,一定要堅定信心,更加努力精進修行來弘法利生。第十、厭離,講經說法事業時間長了不要心生厭倦,不能因為有障礙眾生難度就心生厭倦了。只要能夠利益眾生,自己再苦再累,都是從中可以得到快樂的,助人為樂,因為眾生的得度,而有這種責任感和使命感;我們再說到佛法裡面,僧佛一體,自他不二,這樣就更圓滿了。所以再累也不可以生起厭離說法的心,也就是說,再累也不會放棄這個事業做一個真正的大善知識具足以上十種德相。

  可是末法時期,全德的善知識的是難求難遇的,但是修學佛法又絕對離不開知識的引導。世尊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思惟、法隨法行作為學佛人入聖流必備的四大條件,這四大條件,其中親近善士居於首位。在《優婆塞經》中,佛指出發心學佛的五件要事:「善男子,發菩提心有五事,一者親近善友,二者斷恚心,三者隨師教誨,四者生憐憫心,五者勤修精進。」這裡也是以親近知識為首要。

  可以說學佛的人不論增長一分功德或者是損減一分過失都是由善知識的教導而來的,所以說親近知識、請善知識住世是一件很重要事情

  現在是末法時期眾生的根機漏劣、障深慧淺,感不到十德具足的善知識,所以不要看知識過失是因為我們的業力深厚感不來。你的業力,你的智慧深根機好,我們感得的是佛、佛來住世;現在我們的善根太淺薄,能感來善知識都是非常好的了。我們因為自己的障深,感不得具足的善知識,但是要修學佛法,沒有善知識的引導很容易誤入歧途。所以沒有善知識是不行的,沒有善知識的引導真的很麻煩的。我們說凈土宗的三資糧信、願、行,信願大家都能好理解,信極樂世界、願生凈土,這個行沒有善知識的引導,我們認為就是多修善法、多做善事。其實這裡的行不是這個行,這裡的行是念佛,是稱名號,六字洪名,稱念六字洪名為行。這個一聲名號萬德具足這是善中之善、福中之福,一定不要忘了。所以沒有善知識的教導,我們會落入我們的意識心,認為這個行我就多做一些修橋補路的善事,這個行叫助行,不是《彌陀經》當中所說的行。我們以助行來幫助我們的慈悲心,長養慈悲心,長養慈悲心更好的生起信願行,信極樂世界、願往生,信願行,這就是發菩提心。所以我們一定要有知識的教導,沒有善知識我們就容易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經上說,若有八分之一功德也可親近,所以即使是有少分功德的善知識,只要他具足正知正見,在佛法的解行上,他能有一分超過自己,我們也不妨去如法親近。末法時期,能遇到正知正見的善知識也是很難的,如果真的遇到了,說明你真的有善根,一定要如法親近,因為不如法親近知識就不能受益。

  怎樣才是如法親近知識呢?就是要多觀察善知識功德,不要去觀察善知識過失。你平時注意我們是以善知識的長處而修學,這樣我們是學善知識的長處,這樣雖然是少分功德的善知識你也可以得到法益。反之,如果是專門注意善知識缺點,這樣的話,用分別心來看,不用清凈心去對待善知識的話,那這樣善知識雖然、即使具足十種德相,但是因為你是帶著分別心,我們社會上說帶著有色眼鏡去看,你也得不到利益。所以我們一定要會修學,別人的一點點的優點我們都把他學過來。

  所以大乘經中說到親近知識讓我們對善知識作佛想。我們前面講過,文殊菩薩教導善財去五十三參,在五十三參前,文殊菩薩教導善財童子,對善知識不要生疲厭心,不要生厭離心,對善知識的教誨要生起恭敬心,對善知識的善巧方便不要有過失的想,於善知識善巧方便,不要有這種過失想法的。這裡說,我們對善知識要作佛想。只有對善知識誠心誠意,恭恭敬敬,我們才能常常增長善法的功德,得到殊勝的法益。當然為了我們自身和利益眾生,我們要請善知識住世,勸善知識度化有情眾生。這個不是等到善知識躺在床上,即將圓寂了的時候你再苦苦的哀求,不是這樣的,是在時就要對善知識生起恭敬心,盡自己的力量去護持善知識。比如衣服飲食卧具,還有疾病的及時治療,讓善知識精神飽滿、身體健康才能更好的去度化眾生

  我們總結一下這段經文普賢菩薩為了利益一切眾生、讓眾生能有機會見佛聞法、供養三乘聖眾、或者能有機會親近知識發願勸請諸佛菩薩聲聞緣覺、乃至一切諸善知識莫入涅槃,經於一切佛剎微塵數劫,弘揚佛法利益眾生。下面是總結請佛住世之行願無有窮盡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勸請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即使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普賢菩薩請佛住世的弘願也無有窮盡,而且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好,謝謝大家。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