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著講《現觀庄嚴智度竅訣論》。全論分四部分,今天是
庚二、(廣講自在之果——頂加行)可分為四:一、加行道頂加行;二、見道頂加行;三、修道頂加行;四、無間道頂加行。
辛三、以斷除四種俱生分別念等為代表的(修道頂加行) 可分為三:一、作為所依之修道;二、所斷分別念;三、作為能依之功德。
壬二、(所斷分別念)可分為二:一、所取分別念;二、能取分別念。
癸一、(所取分別念)可分為二:一、趨入所取分別念;二、退還所取分別念。
子一、(趨入所取分別念):
總的來說,所斷分別念可分為趨入與退還兩種所取分別念,以及執實與執假兩種能取分別念,這樣一共有四種分別念。其中每一種分別念,又可以各分為九種,這樣就有三十六種應該斷除的俱生分別念。
趨入與退還所取分別念,也就是將大乘教法與證法作為趨入對境,與將小乘道作為舍棄[退還]對境;執實與執假兩種能取分別念,也就是對凡夫與聖者二法的耽執,其中每一種,都包含了九種分別念。
四種分別念。前面見道的時候講了遍計部分,修道時候四種分別心屬於俱生部分。其他都是一樣的,有兩種所取分別念,主要是將大乘的修持方法以及最後的究竟菩提果執著為自己的所學。同時,將小乘的修持方法,小乘的果位阿羅漢等執著為所斷,執著為自己所遠離的學處。
還有兩種能取分別念。所取分別念是從對境角度講的,能取的兩種分別念是從有境角度講的。能取兩種分別念,一種是執著補特伽羅眾生為實有的,也就是實實在在存在。還有執著補特伽羅為假立的,或者眾生不是事實存在的,非實有的。對小乘修行人,這不是所斷,但是對大乘修行人來說是一種所斷,因為會障礙道行圓滿。
有四類分別念,各分九個,共有三十六種分別念。前面也講過,但與此處所述角度有所不同。先講所取分別念,有趨入所取分別念和退還所取分別念兩種。
由此可知,趨入所取分別念,是行為的趨入之境;退還所取分別念,則是行為上並沒有接受,而只是心與心所的趨入之境。
趨入所取分別念存在行為,但是退還所取分別念沒有行為。對於小乘的學處,心裡想「這都是我要遠離的,它們不究竟」等等。僅僅是心裡這樣分別。
關於這些內容的佛經教證為:「略標及廣釋悉皆通達……」佛經里有如是宣講。
從所知與道的角度來分,所取分別念可以依次分為二種所知,一種行為,三種道之功德,三種道之本體,這樣一共為九種。其中前兩種,是從正面的角度來宣說的;其後的四種,是從反面的角度來宣說的;最後三種,則又是從正面的角度來宣說的。
略標及廣釋 佛以護不攝
(一)將佛陀根據喜歡略講詞義的所調大乘種性者的喜好,而以簡略標明的方式宣說教言執著為實有的分別念。
佛根據眾生的根基、意樂宣講佛法,即使大乘的種姓者,也有喜歡簡略詞義的,為這種眾生,佛以簡略詞義宣講佛理。根基意樂不同,佛宣講的內容不同,有對其廣泛地講,也有對其簡略地講。
(二)將佛陀根據喜歡廣講詞義的所調大乘種性者的喜好,而以廣釋的方式宣說教言執著為實有的分別念。執著為實有的分別念才是所斷分別念。
屬於行為的分別念為:
(三)認為對於在佛法方面不勤奮的人,佛陀不以庇護者的身份而攝受。也即將佛陀不會歡喜不修行之人的對治之法——勤修般若法門的趨入之境執為實有的俱生分別念。此處所謂的「護」,也即怙主的意思。
對佛法、大乘教理沒有意樂的人,不精進的人,佛無法攝受,也無法成為他的怙主。修持佛法,尤其是修持大乘佛法,肯定需要通過勤修,才可以精通般若。對這種視為實有的分別念。
無三世功德 及於三妙道
所取初分別 加行相行境
屬於道之功德的分別念為:
(四)觀待於現在的見道而言,因為加行道已經過去或者已經毀滅。加行道已經過去了,也是毀滅的狀態,修道還沒有生起。
(五)現在的見道又不會停駐或者無法駐留。
所以,三世道之功德在勝義當中根本無法存在。以勝義諦觀察量觀察都不可得,但是世俗諦當中,都可以存在,通過加行道可以產生見道,通過見道可以進入修道,可以安立加行道、見道、修道。以上分別念,即是將世俗當中的存在,耽執為趨入之境的三種俱生分別念。這三個都是俱生分別念。遍計執著是見道的所斷,俱生執著是修道的所斷。
屬於道之本體的分別念為:
(七)對於修持大乘涅槃的加行道;大乘佛法里講的究竟涅槃,這種加行道。
將以上三妙道耽執為趨入之境的三種分別念,為屬於對道之本體的三種分別念。
以上這些妄執大乘道為趨入之境的九種俱生所取分別念,為最初的所取分別念,也即作為修道預備階段的加行相所斷行為之有境。
總的來說,所謂加行與正行所斷的說法,是從斷除的難易程度之差別而言的,至於所斷分別念的種子,則是在正行無間道之際斷除的。
子二、(退還所取分別念):
次許心心所 轉趣時有境
開始講退還所取分別念。將小乘的道和果,視為自己要遠離的心、心所,屬於有境。轉趣是拋棄、遣除的意思,是有境。前面講了,沒有行為,但是有分別念。這種分別念對大乘修行人來說,是要斷除的,也是要遣除的有境。它有九種分類。
後面或者其次的所取分別念,屬於舍棄[退還]之能依。即承許大乘道是比聲緣道之正行——心與心所的證悟次第更為上乘或為聲緣道之直接對治的趨入[轉趣]行為之有境的分別念,為無間道之所斷。
具體如下:
(一)認為諸聲緣於資糧道之際,不發無上菩提心,因彼等遠離了大乘善知識的緣故。都是凡夫,主要是為了自我的解脫而修行的。他們處於資糧道的時候,剛入道,沒有利他的無上菩提心。麥彭仁波切認為:他們沒有大乘善知識的攝受,根基也差,不發無上菩提心。這裡的菩提心指的是利他菩提心。
(二)認為諸聲緣於資糧道之際,不作意於菩提藏——所得法身,因彼等以利他為緣的範圍極其狹窄的緣故。
不僅沒有這種發心,也沒有這種行為,他們不會為了法身的果位,為了獲得究竟菩提果而修行。他們也有一點利他心,但是很狹隘。小乘修行人也有慈悲心,但是他們的慈悲心是非常脆弱的。他們也希望眾生離苦得樂,但是他們無法救度眾生,沒有勇敢的心。同樣,他們的利他心特別狹隘。
(三)認為聲緣二者於加行道之際,因各自所具種性而作意於小乘法。他們都是小乘的種姓,如果是聲聞就修持聲聞乘,緣覺修持緣覺乘,因為到加行道的時候,種姓就已經很穩定了,一心一意修持自己的聲聞乘、獨覺乘的果位,追求自己的解脫。此前種姓還不確定,但與大乘有相似的地方。
(四)同樣,認為諸聲緣於見道之際,不思維圓滿正覺大菩提,因彼等沒有修持智慧方便雙運之般若的緣故。
見道的時候僅僅證悟了無我,也可以說是四諦十六相,他們無法思維圓滿正等正覺大菩提,沒有大乘的修行,也不會想成佛。因為他們沒有這種方便和智慧雙運的般若的修行。
有修與無修 及與彼相反
非如義分別 當知屬修道
(五)認為於修道之際,諸聲緣為了獲得涅槃而有所修持的,是般若的形象或者無常等法門,因彼等是有所緣而修的緣故。小乘聲聞緣覺修的是小乘里的涅槃。他們修的不是究竟的般若,是相似的般若行相。大乘小乘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比如證悟四諦的自性,小乘是十六行相,大乘是三十二行相。大乘對無常、無我也不執著。
(六)認為於無學道之際,諸聲緣沒有修持圓滿道之實相義,這是大乘里講的。或者沒有緣於無常等法門而再次進行修持,以及認為與有修與無修彼二者的情形相反的分別念。按小乘的教理是究竟的,但從大乘的角度分析卻是不究竟的。
或者可以說是:
(七)認為於無學道之際,諸聲緣沒有修持實相義,卻修持了無常、無我等法門。
(八)認為於無學道之際,諸聲緣沒有修持無常等法門了不可得,卻將實相執為實有而進行修持;
關於此內容,因佛經當中是從相反的分別念對境的角度來進行宣說的,所以便安住於耽執修、耽執無修、耽執二者兼備,耽執二者皆非四者,從而將上述情形執為舍棄對境的俱生所取分別念。
(九)因耽執五蘊無常等等的偏執,而執著彼等小乘教法並非如同實相之義,而為所斷的分別念。
我們應當了知,以上所述,屬於修道之所斷分別念。
癸二、(能取分別念)可分為二:一、執實能取分別念;二、執假能取分別念。
子一、(執實能取分別念):
尚未證悟無我,則有執實能取分別念;已經證悟者,則又受縛於執假的能取分別念。在修道階段,就可以逐步消除這些因執著外境而作取捨,如同傳染病一般的分別念——遍計的能取執著;在清凈地,則可以將彼等徹底消滅。他們一般把補特伽羅執著為實有。
「已經證悟者」,指小乘的聲聞緣覺已證悟無我,執著補特伽羅為假立的分別念。這些聖者被這種分別念束縛。
關於此內容的佛經為:「我與有情若不可得,如何施設我與有情……」通過這些來說明能取分別念。
作為修道所斷的執實能取分別念,可以依次分為從所知角度而分的三種,從聲聞與菩薩之智慧角度而分的兩種,從方便的角度而分的兩種,以及從凡夫的見解與行為之角度而分的兩種,這樣一共有九種。
(一)緣於因不由自主而施設有情五蘊為行境的凡夫等等,將其執著為實有的補特伽羅,並認為受用者補特伽羅眾生實有存在的實有能取分別念;
(二)依此類推,緣於執著實際並不存在,僅為施設之法的境與有境為實有等等的補特伽羅,並認為彼等實有存在的實有能取分別念。
境是對境,有境指心識。對境也好,有境也好,實際都不存在,是施設之法,即假立安立而存在。將持這種觀點的補特伽羅視為實有。
(三)緣於將世俗名言當中的不空,或者將不空的遍智等諸法耽執為實有的補特伽羅,並認為彼等實有存在的實有能取分別念;
貪著簡擇性 為寂事三乘
(四)緣於認為聲聞行者將凡夫法或者清凈法貪著為實有的補特伽羅,並認為彼等實有存在的實有能取分別念。這是小乘的修行。
(五)緣於認為諸菩薩能妥善抉擇[簡擇]實相之義的本性,或者將智慧耽執為實有的補特伽羅,並認為彼等實有存在的實有能取分別念。這是大乘的修行。
從方便或行為的角度而劃分的兩種分別念:
(六)緣於認為聲聞行者將僅僅為了自利寂滅之道果相執為事業或者為之而修持的補特伽羅,並認為彼等實有存在的實有能取分別念;
(七)緣於認為菩薩通過三乘而決定出離的補特伽羅,並認為彼等實有存在的實有能取分別念;
菩薩的功德當中,三乘功德,聲聞乘、緣覺乘,他們的功德也是涵蓋的。
經說是第一 能取應當知
(八)緣於因執著凡夫與聲聞資糧道為實有,尚未圓滿無我之智,普通的凡夫還沒有證悟無我的智慧,故而受供不清凈的補特伽羅,並認為彼等實有存在的實有能取分別念;
(九)緣於因實有耽執而使布施等波羅蜜多諸正行受到破壞的補特伽羅,並認為彼等實有存在的實有能取分別念。對六度有耽著。一般菩薩行持六度時,是站在三輪體空的角度行持的。
我們應當了知,這些緣於三輪並執著受用者實有存在的實有能取分別念,便是第一個能取分別念,這是佛經當中所說的,為修道頂加行之所斷。
子二、(執假能取分別念)可分為二:一、略說;二、廣釋。
丑一、(略說):
設有情及因 由此所摧害
故是修道系 其餘九違品
經雲:「我隨世俗於一切法假立名相為諸有情方便宣說無所執著。故無所壞……」
其對境,為世俗名言中假立施設之有情,以及彼等假立施設法之因——五蘊相續現象之有境或假立執著。因為是由此聖者修道所摧害之法,故而與修道是所斷與對治的關係。認為有情、五蘊是假有的,對於大乘也是一種障礙,與大乘的修道也是所斷和對治的關係。小乘是可以有的,聲聞緣覺都有這種分別念。這就是前述所斷分別念之外的其餘九種大乘道之違品。
丑二、(廣釋):
如自所緣性 三智障有三
靜道真如等 相應不相應
關於此內容,佛經當中是以「一切相智者,謂諸如來應正等覺不共妙智……」來加以宣說的。
不能如實地了達三智所緣自身本性的,屬於遍智等三智的障礙有三種:
(一)資糧道的聲聞行者,是對如何斷除遍智障礙——獲得佛的智慧的障礙一竅不通,因彼等尚未通達盡所有相與如所有相的緣故;因為不懂,也沒有通達,所以無法斷除。
(二)(資糧道的聲聞行者,)對如何斷除道智障礙,也一概不知,因其不了解三道的緣故;
資糧道的聲聞行者對如何斷除大乘道的障礙也一概不知,只了解小乘道的修持方法,其他都不精通。
(三)而作為普通凡夫,又不知道如何斷除基智[一切智]之障礙,因為他們根本不懂得一切基法的緣故。基智有所斷的障礙,他們不懂,所以說是普通凡夫。
將上述不知如何斷除三種障礙的假立士夫執為受用者的俱生分別念,即為前三種執假能取分別念。主要是將受用者補特伽羅視為假立而不是實有的分別念。
依此類推:
(四)將對解脫道之本體,為寂滅一切障礙之道般若愚昧不知的補特伽羅,執為假立受用者的能取分別念;
(五)將對真如法性等等與色等有法為相應之一體,與不相應之異體相懵懵懂懂的補特伽羅,執為假立受用者的能取分別念;
及無二愚蒙 為最後分別
(六)將對任何邪魔外道等等都不能等同的甚深道不明不白的補特伽羅執為假立受用者的能取分別念;
(七)將因尚未通曉苦諦等四諦遠離一切戲論,而望文生義地將無常等執為究竟實相,故而愚昧不堪的補特伽羅,執為假立受用者的能取分別念。將大乘教義理解為小乘。
(八)將因為對顛倒實相的所斷諸煩惱自性糊裡糊塗,所以不知其為暫時所斷,或者原本空性的補特伽羅,執為假立受用者的能取分別念;
補特伽羅視為實有,或視為假立等分別念。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了各分別念。對能取的各分別念做分類,分為九種。
(九)將對能取所取無二無別的道理愚痴蒙昧的補特伽羅,執為假立受用者的能取分別念。
以上共講了九種分別念,即被安立為最後的所斷分別念,也即執假能取分別念,這些分別念,都是將分別對上述九種對境愚昧不知的假立士夫耽執為受用者的分別念。
其對境包括,作為菩薩道障礙的前三種,為菩薩道本體的第四種,為菩薩道所緣的第五種與第七種,為菩薩道之差別的第六種,為菩薩道之所斷的第八種,以及為菩薩道相的第九種。
簡而言之,在對作為所知對境的所受用與能受用二者的分別念當中,對所取[所受用]外境方面,有趨入與退還兩種分別念;對能取方面,則有執著實有補特伽羅,與執著假立補特伽羅法之差別。
因為這些分別念主要依靠取捨、道之依靠者以及道法而產生,所以此處是從斷盡彼等種子的反體來進行劃分的。換句話說,在眾生相續中生起的千奇百怪的顛倒分別念當中,此處主要闡述的,依次是每一道各自階段之所斷分別念。
壬三、(作為能依之功德):
如諸病痊癒 常時獲安穩
以修道智慧斷除所斷分別念,如同佛經當中以有人因愛護樹苗,而得到枝繁葉茂、果實累累之收獲的比喻所宣說的道理一樣,前面所說的諸種分別念,猶如天花等傳染病一般,能產生極大的痛楚,因為分別念、煩惱,產生了這些痛苦,而依靠修道智慧,則可令其痊癒,且把這些分別念斷除,不再復發,從而常時解脫於病痛之中,並獲得長久的寧靜安穩。因消除了利益他眾的違緣,故而能在一切時日恆修眾生之利樂,自相續也能圓滿三乘所攝的一切殊勝功德。
聲聞和緣覺的功德都含攝了,並能任運自成地利益眾生。所有障礙斷除了就沒有障礙了。
如眾流歸海 勝果所庄嚴
有如眾流必將歸入大海一樣,為修道的勝妙究竟之果所庄嚴或裝飾的,彼等清凈地或者十地上品位菩薩,就能無勤任運而聚集或擁有[依附]以上所有功德。
主要是通過修道,獲得這些功德。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