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背後的佛陀成道故事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各位菩薩們,大家臘八吉祥!

  能在今天佛陀成道紀念日和大家分享我聆聽佛陀言教的感受,我想是最殊勝的。《華嚴經》中說:「諸供養中,法供養最。」能把自己聆聽佛陀言教的感受,供養給諸位,是我的福報

  今天是佛陀成道日,臘八節。臘八是中國傳統節日佛教把臘八與佛陀成道這樣一個殊勝日子關聯在一起,讓我們更關注到它。中國大部分的節日都有相關的食品,臘八就是過會大家會品嘗到的「臘八粥」。靈隱寺近幾年在光泉大和尚的倡導下積極地去發掘、發揚臘八文化,每年都會社會各界奉上30多萬份臘八粥。在座的各位應該都喝過靈隱寺的臘八粥。

  臘八粥追溯它的源頭至兩千多年前,佛陀在世的時代,這個公案可能大家都不陌生佛陀成道之前,接受了牧羊女的乳糜供養;乳糜就是拿牛奶與穀類煮成粥樣狀態食品。今天是佛陀成道日,但是我覺得我們更應該關心佛陀為什麼要去修道?這個與我們息息相關。佛陀在一個什麼樣的狀態之下引發他願意去修道。如果佛陀的經歷與我們有相似之處也會引發我們修道的動機

  佛陀的生平與經歷在座的各位應該不陌生佛陀出生在迦毗羅衛國,是凈飯王的太子,他的生活從小是安樂的。在他成年之後,一次出宮,分別見到了病人老人和去世的人,這對他成了非常大的沖擊。他覺得他對三種狀態陌生的,內心是排斥的,所以造成他內心的不安。正因為他內心的極其不安,才引發了他去追尋如何解決這些狀態

  游四門見生老病死之苦

  說起不安,我想在座的各位都有不安,人與生俱來有各種各樣的情緒,不安是人根深蒂固的情緒。可能這刻沒有感受到,但不安總在你不經意的時刻突然竄出來,讓我們毫無辦法去控制它。佛陀作為悉達多太子的時候,引發他修道最重要原因就是「不安」。因為他感覺無處安心,這種狀態讓他恐懼,不知道該怎麼辦。所以他就開始了修道之路

  他開始訪名師,用各種方法去消弭這種不安,他不希望這種不安再生起來。他經過六年苦行,用盡了一切方法,比如說:寒冷的冬天穿得很少、極少的睡眠、極少的食物。他覺得這樣能帶來一種所謂的心安,驅除不安的痛苦六年去了,他疲憊不堪。他來到一條河邊,准備沐浴一下。在沐浴的時候,他想:我花了六年時間,可是一點效果都沒有,身心卻越來越痛苦。極端的苦行已經導致他身體非常虛弱,在沐浴的過程中他突然暈倒了。後來被牧羊女發現,供奉上一碗乳糜。佛陀接受牧羊女的供養後,在菩提樹下開始禪坐,希望能證悟實相。在四十九日之後的夜晚,他夜睹明星而證悟成道這就佛陀成道日的由來。

  雪山苦行六年

  佛陀成道之後,他就告誡弟子:這種苦行是無益的。他告訴我們這種方法是錯的,這就引起了我們的注意。面對不安,我們常常會選擇什麼方法?比如現在內心焦慮、空虛、不自在,有人第一個會選擇「樂」,以欲樂來沖擊不安。我們可能會選擇看電視、逛街、與朋友遊玩等,企圖用快樂來沖淡內心的不安。可是大家會慢慢發現那是一味「止痛葯」,只能帶來一時的緩解,但不能解決根本的問題。在快樂的那一刻可能忘記了不安,但是它又會竄起來。

  還有的人會選擇「無視」,我內心不安但我不管它;還有人就佛陀一樣,六年裡選擇「痛苦」的狀態。現在很多人佛教修行當中,也選擇了一種很痛苦修行方式,企圖用痛苦來消滅痛苦,但這是不成立的。痛苦是永遠沒有辦法消除痛苦的,痛苦只能增加痛苦,所以佛陀說「無益的苦行」,就是各位不要有這樣一種想法——企圖用樂、苦或無視來消弭內心的不安,這條路是走不通的。他走了走了六年,失敗了。所以他在成道之後告訴我們:如果要消弭內心的不安,那隻智慧!只有通過證悟實相的智慧才能消除所謂的不安。

  牧女獻糜

  不安本身就是因為無明產生的一種錯覺而不真實存在的一種狀態這是佛陀告訴我們的。不安往深層次追溯是源自於一種匱乏每個人生來就會感覺匱乏,所以就會不斷地去抓取。在「十二緣起」當中說:「愛緣取」,「愛」就是內心的一種匱乏,所以凡夫總要抓取一些東西才會覺得安全,否則那種不安總會在心中動盪,一有不安全的感覺就又會去抓取。在不斷抓取的過程當中,我們會覺得越來越不安全。

  我們平常會抓取哪些東西?最簡單的是抓取物質,就是所謂的金錢、感受、物質類的享受。為什麼?並不是我們貪,因為我們覺得不安,通過抓取這些東西來增加我們的安全感當我們不斷地去努力,抓取這些物質類的欲樂、滿足之後,我們會發現這種不安沒有得到解決,反而還會不斷地增加。你會擔心物質的消弭,它的不安定、不安全,所以這種不安不僅沒有得到減少,反而會越來越增加。

  菩提樹下成最正覺

  有人會說:抓物質不行,那就精神類的。我們會讀書,增加自己的知識。可是知識是無限的,如果企圖用不斷滿足知識慾望,那會讓自己陷入一個無盡的痛苦深淵當中。你會覺得好象哪一類知識沒有聽到,總感覺自己缺少了很多,不安又生起來了。最後沒辦法,我們找到佛教

  我們總覺得佛教不是精神的,也不物質的,是培養我們某種品德的。我們內心當中似乎缺少某種品德,比如佛教所說的「慈悲」、「智慧」、「布施」,所以大家來佛教修行的時候會不斷地抓取,抓取這種所謂良善品德、值得被人稱贊的優點,有過這樣經驗的人這種抓取能不能讓你安心呢?在這修行過程中可能你會覺得越來越不安。如果你一直想抓取「慈悲」,在某個狀態當中突然嗔心起來的時候,你就厭惡自己。你會覺得我是一個佛教的修行者、一位佛弟子,怎麼能生起嗔恨呢?所以你就想試圖去掩蓋、不讓別人發現這個嗔恨,這種狀態也會讓你痛苦

  佛陀的經歷最終告訴我們的不是在抓取,如果你生命修行一直處在源於匱乏想抓取的狀態,可能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無論你抓取的對象是什麼,可能是物質、可能是精神、可能是良善品德,當你是因為匱乏而去抓取的時候,本身這步就已經錯了

  鹿野苑初轉法輪度五比丘

  我們在修行過程中佛陀教不斷讓我安心的是消除這種匱乏感覺而不讓我們增加這種匱乏感覺如果你發現在追隨佛陀過程中,這種匱乏感沒有得到減低,反而不斷增加,那就要值得我們去反思。如果你有一種越來越安定感覺,反而越來越慌亂,想抓取更多的,這依然是一種匱乏的抓取,會引發你越來越大的不安。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