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願法師:法然上人開示深信彌陀本願而念佛,乃至十聲一聲,決定往生(四)

  【往生仗佛力】法然上人開示深信彌陀本願而念佛,乃至十聲一聲,決定往生(四)

  「法然上人凈土宗略鈔》雲:

  二者深心,亦即善導和尚解釋言:深心者,深信之心也。

  有二種:一者決定深信自身是具足煩惱罪惡生死凡夫也,善根薄少,曠劫以來,常流轉三界,無出離之緣

  二者深信阿彌陀佛以四十八願攝取眾生,亦即稱念名號,下至十聲,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乃至一念無有疑心 故名深心。

  又深心者,決定建立自心順佛之教而修行,永除疑心。不為一切別解、別行、異學、異見、異執之所退失傾動。

  此釋之意者,最初信自身之相狀,然後信彌陀誓願也。為後之信心故,先舉初之信也。其故者,願往生大眾,雖稱念彌陀本願之名號,而自身不免亦起貪欲瞋恚之煩惱,亦造十惡破戒之罪業,故生恐懼之心,而妄輕自身,反疑彌陀本願。

  善導和尚曾確見此疑,而舉出二種信心之相狀,以解釋如我等亦起煩惱,亦造罪業之凡夫,深信彌陀本願而念佛者,乃至十聲一聲,決定往生之旨。」

  阿彌陀佛用四十八願要救度我們,我們當然要了解四十八願的內容。四十八願從第一願無惡趣願,到第四十八願得三法忍願,每一願的因願文你都要去讀過。了解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的用意,了解阿彌陀佛用願力要度自己的苦心。所以早課將四十八願讀一遍晚課將四十八願讀一遍。四十八願度眾生,四十八願是能度之法,眾生是被度之機,機法才能相契相應。

  什麼叫做四十八願不知道,有的女眾連第三十五願女人往生都不知道,那是不可以的。你對自己法身慧命絲毫不關心,阿彌陀佛每天在關心你的法身慧命,你還每天悠悠散散,對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還不了解,這怎麼可以?那你當然沒有辦法阿彌陀佛的名號建立深信之心,所以一定要好好了阿彌陀佛要度我的道理

  攝取眾生也就是稱念名號下至十聲。下至十聲是指臨終,到了剩下念十聲佛的生命,所以才念十聲,不是指平生的人念十聲就好千萬不要誤會!用不懷疑不顧慮信心,一生多念阿彌陀佛的名號,這樣就對了。心是不懷疑,是不顧慮,口是一向專稱阿彌陀佛。所以照善導大師的教導五種正行去修學:讀誦正行,觀察正行禮拜正行,稱名正行,贊嘆供養正行

  就是每天好好拜佛念佛,一生就是如此的修學阿彌佛教法,絕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善導大師說:「乘彼願力,定得往生」。乘阿彌陀佛的願力,一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念佛你要自己的願力,還是要乘阿彌陀佛的願力?當然乘阿彌陀佛的願力。

  「乃至一念無有疑心」。連心中一念的疑心都沒有,故名深心。下面說的是三種深信:

  「又深心者,決定建立自心順佛之教而修行,永除疑心,不為一切別解、別行、異學、異見、異執之所退失傾動。」

  「決定建立自身順佛之教而修行」,隨順釋迦牟尼佛在凈土三經的教法修行,這樣就是修相應教。永除疑心,永遠把心中疑惑除掉,一除永除不再懷疑,這樣叫做永除。如果你今天對阿彌陀佛的名號有信心明天又懷疑,這樣有沒有做到「永除」這兩個字?沒有!一信永信,所以諸位菩薩,每天好好讀誦凈土三經,好好研究凈土經論。

  印光大師的《文鈔》每天看一篇,善導大師的五部九卷,每天讀一段,凈土三部經每天讀一遍,你對阿彌陀佛名號意義就會越來越深入的了解,你就越來越不會懷疑。

  「不為一切別解、別行、異學、異見、異執之所退失傾動」。別解別行就是指道門正知正見的人,雖然是正知正見,但是聖道門凈土門解行各別,所以稱為別解別行。那異學、異見、異執,是指道門不正不正的人,與自己的情見,解釋凈土教法道理。因為解釋不同於凈土真理,所以稱為異學、異見、異執,也就是不專修凈土教法的,雜修雜行的人。不管是修聖道門的任何法門,這樣別解、別行的人,這樣異學、異見、異執的人

  「退失傾動」退失就是退道失去信心,不要被這些別解、別行的人來影響退道,失去對阿彌陀佛的信心。傾動就是動搖往生信心不可以被異學、異見、異執的人錯誤的引導動搖往生信心。所以為何信願也不主張佛教徒跑道場,因為跑道場知見觀念很容易混淆凌亂。念佛跑到禪堂念佛禪宗教法上一定都是叫大家放下講空。念佛人應該要在念佛道場念佛,因為念佛道場凈土教法,一定是說提起說有。說空說有,意思是說道理不同,但是歸處一樣,因為空中妙有。那說放下說提起,雖然名相不同,所說的歸處也是一樣。

  放下放下煩惱放下執著,提起是提起名號。但是凡夫因為很難智慧生出,圓融無礙的體解,所以說空執空,說有執有。參禪的人去禪堂好好參,念佛人去念佛堂好好念,這樣才不會知見觀念混淆,才會修相應教。

  如果念佛的人跑去禪宗道場念佛,那麼就會讀《金剛經》,讀《心經》,讀《六祖壇經》,就會在空性理解念佛道理就會容易產生執理廢事。我都已經空了,連這句佛號也空了,沒有能念之心,沒有所念之佛。到最後你就空空,到最後你就墮落!所以學佛修行建立專修,實在是非常的重要。

  下面就是法然上人對善導大師疏文的簡要解釋。

  「此釋之意者,最初信自身之相狀」。

  就是信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然後信彌陀誓願就是信法,信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

  「為後之信心故,先舉初之信也」

  就是為了要讓眾生信法,所以先說信機,信機的目的是為了信法。為什麼相信自己是一個罪惡生死凡夫?因為解救自己這種生死凡夫教法,就是阿彌陀佛的本願,就是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所以你不讀四十八願,不然你要讀什麼?四十八願記載在《無量壽經》,你不讀《無量壽經》,你怎麼會知道四十八願的道理,對不對?當然!

  「其故者,願往生大眾,雖稱念彌陀本願之名號,而自身不免亦起貪欲瞋恚之煩惱,亦造十惡破戒之罪業。故生恐懼之心,而妄輕自身,反疑彌陀本願。」

  這段話法然上人實在說了好了。願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眾生之中,雖然有的人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但是因為凡夫,所以內心會起貪瞋痴的煩惱,也許會造十惡破戒之罪。會認為這樣業障深重,不會往生,內心生恐懼心。我是一個煩惱凡夫,怎麼可能念佛往生?這樣的人多不多?太多了!就是因為這樣的人很多,善導大師才會說出機法兩種深信。

  最後這兩行,法然上人才會說,善導和尚曾確見此疑。善導和尚你看法然上人如果稱呼善導大師,都稱呼善導和尚,就是尊善導大師自己的師父。法然上人是智慧第一,被教界三寶弟子稱為智慧第一法然師。這么有智能的人,就以善導大師為師了,沒有智慧的我們,是不是更要以善導大師為師?對不對?對!

  「善導和尚曾確見此疑,而舉出二種信心之相狀,以解釋如我等亦起煩惱,亦造罪業之凡夫,深信彌陀本願而念佛,乃至十聲一聲,決定往生之旨。」

  所以不要認為自己是凡夫念佛不會往生,這樣是對阿彌陀佛的懷疑,對阿彌陀佛的信心不足。應該要想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是要廣度我這煩惱凡夫,所以罪業不能障礙我的往生。但是我要越斷惡修善來念佛,更符合阿彌陀佛發願要救度我的本意,這樣就圓滿了。不可以因為阿彌陀佛的本願,對造罪的凡夫救度無所障礙,所以這樣我有煩惱也沒關係,我喝酒也沒關係,我吃肉也沒關係,我破戒也沒關係,到最後是沒有往生也沒關係,到最後就是墮落地獄也沒關係

  所以阿彌陀佛的本願,確實你好好正確的體會,善導大師法語、法然上人法語你多讀。那麼你就建立起正確知見生起阿彌陀佛深信的心,那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真實報土是肯定的。

  時間已經到了,向諸位報告到這里。祝福大家:一心念佛往生凈土

  南無阿彌陀佛!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