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瑪仁波切:培養平等心,鍛煉心的平衡

  我們總說無論你是什麼身份地位,什麼文化程度,都應該平等地受到尊重,在人性上要彼此尊重,要尊重每個人所付出的勞動等等。但是,讓一個勞務工作者領導一群企業家是不可能的,讓一個企業家教授去做田間勞務也是很困難的。

  平等,是讓每個人站在自己的角度,尊重自己所擁有的能力。不自吹自擂、盲目驕傲也不妄自菲薄,覺得自己一事無成。

  在美國有個很有名的華裔教授一直想學藏傳佛教,恰恰在他教書的附近就有個藏傳佛教的修學中心,這里的老師是個剛滿28歲的喇嘛英文講得標準。當時教授已經58歲了,覺得自己是堂堂的大教授,跟一個二十幾歲、英文講得不順小孩學佛法,太沒有面子了……於是,他對這個喇嘛生了歧視和傲慢心。

  有一他來找我。當時我也只有32歲,可能看起來很成熟,他覺得跟我學,好像年齡上還比較接近一點。他把自己的想法給我聽,說要和我好好學佛。剛好我住的那個房間在裝修,木工用電鋸在鋸木板,我本人也喜歡東西釘子,就跟老教授說:「教授您干過木工沒有?」他說會的,就拿電鋸來鋸木板教授切的木頭歪歪扭扭的,木工看了忍著沒有講話,因為我之前跟木工講客人是位教授過了會兒有個地方要打釘子,我讓教授去打一打,教授打到一半,釘子就彎了。木工有點生氣,就說他「笨得連打個釘子都不會」。這下把教授的傲氣全打垮了。

  這時,我對教授說:「這就是專業的問題。以您堂堂大教授,一定認為木工是不太有腦子的,是靠他的體力在謀生。而在他看來,您才是個笨蛋,因為您是個連打釘子和切木板都不的人。現在您的問題來了。您在您的學生心目中是高高在上的大學者,但在木工眼中您只不過是個笨蛋啊!所以很顯然,您不用看不起那個28歲的喇嘛他能夠在美國這個地方設中心傳法,肯定有他專業的地方,教您肯定綽綽有餘,因為您是個新人。」從那以後,他就想通了,規規矩矩地到年輕喇嘛那兒學佛去了

  心的平衡很重要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只是各自做的事不同,不能因為要平等,大家做的事都一模一樣。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佛教里講平等的時候,會告訴我們把自己認為好的、壞的、對的、錯的都往中間靠,能做的、不能做的,都要平常心看待。

  很多時候我們不會做的,會覺得自己沒有用。比如一個有學問的人他不會煮飯,當他想吃飯的時候,就會佩服把飯燒得非常好吃的家庭主婦,等他吃飽肚子,就又開始崇拜他的學問了。

  對自己所擁有的那一部分,可以自豪,不要傲慢,要尊重自己所擁有的能力。除了自己擁有的這部分才能,還可以去學習其他的才能。我們平常講「天生我材必有用」,這個世界上什麼樣的人才都不能缺,就是因為有各行各業的人世界才會平衡發展。

  佛教里說的「眾生」的「眾」,是三個人字寫成的,可見眾生就是不同的想法、閱歷、父母家庭社會環境、教育制度等培養出來的一群形形色色的人。這些人還要為了共同的目標,經常集合在一起,做一些大家都認為有意義的事。「眾生」這個詞就是這樣來的。再大而言之,除了人,眾生還包括形形色色帶著不同閱歷來到這個世界,又以各自方式生存的不同的生命體

  每個人都有不足的地方,有句諺語叫「彼岸的山永遠比此岸的綠」。我們無論站在哪個角度看對面,對面都是好的。所以,不要盲目去羨慕他人。不要覺得自己最近生病不幸,很可憐,覺得人家怎麼那麼健康呢?你不知道他也許前陣子剛剛做過手術差一點死掉啊。你覺得對方有錢,有福報,慨嘆自己這方面很欠缺,你怎麼知道他的錢明天就還在那裡呢?上個月富豪今天可能已經負債累累了;上個星期的高官也許今天已經落馬了。你只要管好自己,知足就能常樂,沒有必要和別人比來比去的。學會不比較,就是在培養平等心了,培養了平等心,就是在鍛煉心的平衡力,心就不會失衡陷入苦痛啊!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