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願的時候,內心要想:願我從今生開始乃至生生世世中,每一世都轉生善趣,且具足七德。哪七德呢?
第一,種姓高貴。如果種姓不高貴,經常會受到歧視。在世間,若轉生國王、大臣、婆羅門等高貴種姓,或有錢有勢的家族當中,別人就不容易歧視,自己也非常開心快樂。
第二,相貌端嚴。如果在生生世世中,自己的相貌極其醜陋,那誰都不會歡喜。就像《釋迦牟尼佛廣傳》中所講的具有十二種丑相的婆羅門一樣,連自己的妻子都不喜歡。修行人不說長得漂亮,至少也要過得去,所以要發願相貌端嚴。
第三,長壽。在生生世世中,要長命百歲,不要來到世間不久就夭折了。我覺得過了70歲就算長壽,如果能活80歲、90歲、100歲,那更好不過。100歲以上,不知生活能否自理,否則也很痛苦。
第四,無病。活在世間不要有各種疾病,如果經常病魔纏身,今天胃不行,明天肝不行,後天心臟不行,或一會頭痛、一會牙痛,每天都輾轉反側、叫苦連天,那就非常痛苦。我以前看過一位大德的自傳,他很自豪地說:「在我的記憶中,這一世我七德全部具足,只有一次因食物不良拉過肚子,除此之外從來沒有生過任何病。」但有些人從小身體都不好,生過的病無量無邊,自己都記不清楚,住院的時間也特別長,所以要發願無病。
第五,緣分優異。在生生世世中,都要具足權力、勢力、能力、福報,而且人格、性格、個性非常好。
第六,財富具足。在生生世世中,自己的錢財、福德等都很圓滿。有些人很想發心做一些事情,但錢財始終得不到,即使得到,也像餓鬼得到食物一樣馬上化為烏有,非常傷心,所以要發願有財富。
第七,具有智慧。不管是世間的智慧,還是出世間的智慧,都要具足。有些人因為以前沒有發願,即生當中特別笨,一個頌詞都要記半天,而且記完了以後馬上就忘了,所以要發願擁有智慧。
有些人說:佛教學得越好,對自己的前途、發展越不妙。其實,佛教特別提倡各方面的功德、福德圓滿,並非有些人所認為那樣,佛教完全是一種逃避、消極的陳舊思想。除了極個別在山裡修行的上等修行人,像米拉日巴為代表的藏地部分高僧,和慧能大師為代表的漢地禪宗主流,一般來講佛教還是需要轉輪王、富翁等人才的護持,這在佛陀時代就充分說明。所以在發願的時候,要發願具足智慧、財富、長壽、無病、種姓高貴等。
很多人來到這個世間,都沒有立即遇到正法,有些是在20歲,有些是在30歲,有些是在70歲,有些是在80歲,這有點晚了,應該從小遇到。
但光遇到還不行,一定要有修行的自由,因為要如理修持佛法,必須要有自由。現在很多人沒有自由,雖然遇到佛法,但要麼丈夫不同意,要麼妻子不同意,要麼家裡其他人不同意。
即使學點佛法,也好像在偷東西一樣,可能偷東西也不需要那麼害怕,因為很多家人都支持,所以很多人都很苦惱。
因此,我們要發願:在生生世世中,無論生長在任何地方,一定要盡早遇到正法,且要有如理如法修行的自由。
否則,即使自己很有善根也沒辦法。有一個人跟我說:「實在沒辦法,我的念修只有在衛生間完成。」那好痛苦啊!所以,這樣發願非常有必要。
在生生世世中,首先要遇到具有法相的善知識,然後一切行為讓諸佛化身的上師歡喜——對上師傳授的殊勝妙法,日日夜夜精進行持。
雖然遇到了上師,但上師和自己都開心不行持佛法,日日夜夜處於欲妙的狀態,這也不合理。所以不能把上師當作開心果,而應晝夜行持上師所傳的教法。有些人有這種緣分,不但有善知識攝受,而且白天晚上都在行持,這很好!所以,大家都要這樣發願。
第四願:願我悟法後修精華義,彼生越過三有之大海
依靠上師的加持和攝受,已經了悟了佛法所講的道理,在此基礎上還要繼續修持精華義。所謂精華義,既可指大圓滿等密宗甚深精華義,也可指顯宗所講的菩提心或凈土法門等精華義。通過修持這樣的殊勝教法,在即生中越過三有輪迴的大海。
大家一定要發願即生獲得成就,但首先要獲得佛法,再修行甚深竅訣,之後才能越過三有而成就佛果。所以在真正得到佛法時,千萬不要拖延很長時間,否則以後能不能遇到也很難說,即使遇到,下輩子要證悟或解脫也是不容易的事。
願我能為有緣眾生傳授釋迦牟尼佛傳下來的甘露妙法,在弘揚或傳授佛法的過程中千萬不要有厭倦心。因為利益他眾是大乘佛子應有的責任,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再苦再累,遇到再大的違緣和困難,都要有堅強的心。
其實心的力量非常強大,如果心很堅強,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不會低頭。大乘佛子在弘揚傳授佛法的過程中,遇到家庭阻止、單位不理解、生活壓力等違緣時,若以情緒化的態度或特別脆弱的心來對待,很快就會乾涸凋謝而放棄自己的誓言;如果很堅強,以釋迦牟尼佛因地時的行為和發心為鼓舞,就不會退轉。
可見,如果為利益眾生而學習和宣說妙法的心很堅定,在這個過程中再怎麼樣也不會生厭倦心和脆弱心。但有些人並不是這樣,剛開始學習時有三分鍾熱情,慢慢就盪然無存。
而利他的大乘心於千百萬劫當中也難以得到,所以一定要永遠保持。因此願我生生世世為了利益眾生,千萬不要有厭倦、退失、放棄之心。
所謂無偏大事業,指佛教的大愛、大慈悲,不分國家民族、人非人,凡是眾生都無條件地普遍關愛;而世間的愛,僅限於我的親人、我的朋友、我的國家、我的民族……
所以佛教的偉大就在於它的愛無有條件,即利益眾生無有偏墮。因此願我能以弘揚佛法、利益眾生的無偏大事業,讓無量無邊眾生跟我一起同等獲得圓滿正等覺的果位。
其實,在整個人類、整個世間,廣弘佛法的最究竟目的就是讓所有眾生獲得正覺,真正明白萬事萬物的真理。
所以若是真正的佛教徒,恐怕就不會說:以前日本對南京有如何如何的歷史,今天他們遇到災難活該。若是這樣的語氣,那不要說大乘佛教的精神,連世間經常提倡的寬恕、寬容等心態都沒有達到。
真正佛教的大慈悲,對待所有眾生跟自己的孩子沒有差別。為什麼偉大的佛陀在因地時非要把自己的妻子、兒女布施給他人,其實並不是因為他特別恨自己的妻兒,而是以此打破人們執著之網。
每一個人最疼愛的就是我的妻子、我的兒子……但實際上每一個眾生都是平等的,因為從長遠來看,每個眾生都做過自己的父母,暫時來講都是因緣聚合,沒有什麼可執著的。對懂得這樣真理的人來講都是一樣,沒有什麼可分的。
現在同一家、同一樓……你是上海人,我是南京人……南京人是什麼樣,上海人是什麼樣……全憑自己的分別念來區分,這些都是特別狹隘的執著。
當然,凡夫人會有這樣的,不可能一下子完全斷掉。但我希望到一定的時候,佛陀的廣大悲心和智慧,每一個人都要得到。在那時,無論我們在什麼樣的世界或眾生界中都不會有苦惱。
哪怕為了一個眾生的利益,在千百萬劫中做僕人也願意。所以思想一定不要受限制,這樣痛苦就會減少。為什麼很多人天天都痛苦,其根源就在自我上面,如果自我的執著沒有,要求和痛苦也不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