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濤法師:同樣一部《金剛經》,因為用心不同,乃至思惟的方式不同,結果也就大不相同

  同樣一部《金剛經》,世俗人研究,道親也在研究,學佛者也在研究,因為用心不同,乃至思惟方式不同,結果也就大不相同。所以不要認為某人在學佛,就一定有好的想法,不一定。認為學佛者一定是慈悲的,也不一定,因為個人動機不同,因緣不同,雖然是佛法,對他也不見得有什麼直接關係。縱使是沒學佛的人,但他處處替人設想,有道德,有愛心,這等於接近菩薩的性格,雖然他不了解空性,但至少他不會墮落。所以佛法是要改變我們的內心,因為一切痛苦是由我執而產生了我愛、我慢,所以一定要摧破自我。如何打破我執呢?就要具備金剛般若,只有金剛般若才能究竟解脫,不要被世俗的雜染所牽絆,隨時保持冷靜堅定思想,才能產生般若力量,有這個力量以後,對眾生只有悲心,知道如何引導眾生

  為了達成長遠的悲願,各位應該找一個善知識,一位根本上師生命的引導師,幫助我們的生命。因為我們見不到佛菩薩,見不到本尊,也見不到佛,但是你可以找個善知識代表本尊護法代表三寶功德。當然,要親近一位上師,善知識也要透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與了解,由他身上引起你對佛法信心。因為我們在五濁惡世修行很容易退轉,但是這位師父能引起你對法的追求與信心,那麼他就是你的上師。但不能用世俗感情來接近師父,那你就侮辱自己的佛性,必須是超越男女,超越世俗的。不是利用對方,不是依賴的,我們的師父有如佛的示現一樣,以這樣的恭敬來依教奉行,對於所說的話有如佛所說法一樣。

  說實在話,你今天有信心說我決定要成佛,或者決定要解脫諸佛菩薩一定想盡辦法創造因緣給你,引導你。各位,一切都無需煩惱有的人一談到這個就說,我也要找到善知識,找到我的上師他在那裡?那我要問你,你准備好了嗎?有決心成佛嗎?一旦下定決心,上師自然現前。或許夢中出現,或許在定中出現,乃至現成肉身協助你。各位,諸佛菩薩每天都用放大鏡找,世上是否有人要成佛的?有否能幫忙分擔一些責任的?大悲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你想離苦嗎?不可以一隻手抓著娑婆世界,緊抓著愛情錢財不放,另一隻手卻想拉著菩薩。這樣東拉西扯會輸掉一切的。佛菩薩要你放下放下解脫了,你不放下執著世間的財 、色、名、食、睡,執著富貴名利,那永遠看不到真理。只是像吃東西一般,挑選那個好吃,那個不好吃。一會兒要到那個道場,找那個師父,一會兒要學那個法門,好象做生意一樣,挑三撿四的,永遠無法跟你內心的覺性相應。

  各位來受八關齋戒有個好處,在今天一日一夜八關齋戒里,讓你更接近涅盤,近阿羅漢善根增長。因為今天我們的內心不會想不好的,只會想好的,解脫的,菩提的,你若能領受這種快樂自然不再賭博,不再穿艷麗的服飾,不再談戀愛,因為你已經領受了蓮花心態就像人生天以後, 他絕對不會想回到娑婆往生極樂世界的人,心在極樂世界娑婆對他而言是一種承擔,是一種責任而已,這個世間毫無快樂可言,你若有這種心態自然就放棄那些不好習慣。無間地獄有誰願意去呢?一想到這里便能提醒自己,我不生氣,不要起慾望男女情慾有如咬肥皂,真是難吃啊,為什麼要用那個東西?現在要比較什麼? 比較誰的海青穿久一點,看誰能對治自己的問題。

  你牙齒不疼,找牙科醫生作什麼?是因為知道自己有牙齒的問題,所以找牙科醫生而不是因為某位牙科醫生很出名,沒事就給他看看。我們是針對內心的問題,煩惱的問題,依法而不依人,因此來找老師。如果你有這樣的信心祈請諸佛菩薩,他立刻就來。阿彌陀佛,現在那些人將被殺了,有眾生要被殺了,祈請阿彌陀佛為他加持阿彌陀佛馬上現前幫助他們離苦。諸佛菩薩大悲誓願本來就是要普渡眾生,而你成為諸佛菩薩在此世間的媒介,那多好。所以各位,一切還是你的內心學佛騙不了人,就算你有辦法騙人,也沒辦法諸佛菩薩,你心裡想什麼,佛菩薩全知道。

  我師父常講,佛菩薩沒有在你內心,你忘記了,每天四處攀緣,為錢為名在拚命,早把佛菩薩丟到九霄雲外了!我們看到有些人,明明學佛了,甚至出家了,但盡作不如法事情這種人我們更要對他慈悲,祈請諸佛菩薩加持他,趕快進入他的心裡,不然他早就忘了諸佛菩薩的存在,將來墮入地獄,我們替他難過啊。所以各位要有一個絕對的宗教情操,諸佛菩薩隨時都在我們心裡,要有這樣的信仰供養諸佛菩薩。各位,就像這一八關齋戒會場,布置得這么庄嚴這就諸佛菩薩庄嚴要把庄嚴放在心裡,花要插在心裡,香也要插在心中水果也要放在心中,一切的庄嚴都來自你心靈的大雄寶殿。如果你的心如同庄嚴的大雄寶殿,那麼你的身口意也就是諸佛菩薩的身口意,你等於代表世尊利益眾生一樣了。

  各位看講義第二頁,修行最大的忌諱是什麼?大乘佛法最怕的是什麼?就是怨恨心,排他心,放棄度眾生,這不可以。如果有人令你生氣,令你怨恨,而你也以相同態度還擊對方,最後兩人一定同樣不幸,必定以不幸收場。反過來說,若能控制住自己的生氣怨恨,以相對的心念響應,用愛、用慈悲、以忍讓、以愛心,那不但你平靜了對方的怨恨也能逐漸消滅習氣這叫慈悲力量佛陀說,你若一生氣,不但輸了自己也輸給對方,如果能慈悲生氣你不但贏了自己也贏了對方。尤其各位女眾,女眾的特點是以瞋恚為力量,愛生氣,罵東罵西,罵人可以從頭罵到腳,罵得體無完膚。早知如此,何必愛他呢?既然愛他,現在又罵他,想一想,實在是很奇怪。

  那天弟弟對我說,他說我決定這輩子不結婚了,他跟我說,三哥,我知道你為什麼出家了他說女人是什麼…,女人老虎我說不是女人老虎,凡是一切讓你慾望都是老虎。我問他,那你打算出家嗎?沒有,你這不是白說嗎?那你在老虎喔!又不結婚,又不出家,同居一起,那不造業嗎?不能只為了享受快樂這是不負責任的。我跟他說,你若要對她好,還不如對母親好一點,對母親孝順是大功德世間男女情愛,不過是一種滿足,一種無奈而已,一點功德也沒有。說歸說,想要改變家人,所謂:聖人難度父母之邦,自家人最難度,只能迴向,願他早發菩提,早日覺醒,我們內心還是要回歸平靜,不要為這個事情煩惱。我常對他說,你何時出家?你出家福報大啊,你哥哥我現在出家你想住那兒,想吃什麼,人家知道你是海濤法師弟弟,那你可撐足了唷!講是這樣講,他說我才不要呢,我若出家,整天面對你海濤法師,那我又無法作壞事了。想想,他說得也是,不可以讓我顏面盡失,這個心態其實還不錯,代表慚愧心,不想污染我們,表示還尊重佛教,尊重出家人的立場,這就叫善根

  再來,提升智能就是降低無明。不管你在作什麼,不管是在家或出家,忙些什麼事情,一切是為了生起智能。慢慢的,無明烏雲就消散了。今天無論拜懺打坐念佛持咒,一切都在你的內心。不是為了凸顯自己,表現自己,是為了生起智能。所以各位應孤獨修行,沒有人的時候更要認真,有人的時候要有威儀,引導別人修行千萬不要自己關在房間什麼都不管。隨時要提升我們的智能。今天事情沒作好,沒關係明天將它完成, 越來越進步。各位,為眾生事情,越想越聰明,應該是這樣的,千萬不要日復一日,一直沒進步,那你沒有提升智能,怎麼能消除無明呢?

  再者,若不起正思惟,設法調伏內心怨恨,只是妄想要降伏他人則永遠無法降伏任何人。無著菩薩跟我們講,全世界遍地危機,你無法改變世界,只能改變自己。智能者的修行,是藉由愛與慈悲力量調伏自己。你對我 越是不好,我更應對你慈悲,絕對不排斥任何人。所以各位,雖然有人出家修行,但是一旦面臨世俗事情,他便以世俗法對治,心裡想,我要對他如何如何,那就失去了慈悲,這不可以。他雖然現在不好但也具有佛性啊,要盡量為他引導。我們凡夫如何?對好人很好,對壞人不好,那叫凡夫對於好人,我們心存感恩為他迴向,對壞人,應更慈悲為他迴向要有這種冤親平等的舍心。敵人不在外面,而在我內心,那種排斥、怨恨才是我們的敵人,不要想去降伏他人,要降伏的是我們自己。

  心的本質是純凈的,你是讓它染污讓它永遠清凈,由自己決定,本體永遠是清凈的。我們要恢復覺醒,恢複本來的狀態,不要讓錯誤思想一直控制我們。心性所發出無障礙的光,叫什麼?慈悲心,正所謂「慈悲障礙」。有障礙的是什麼呢?你討厭對方,害怕對方,擔心自尊心受傷害,那就障礙自己。各位應該想一想,你決定不傷眾生,決定對他人好,因此每個人都受到你的影響,這時才明白原來自己的力量那麼大,毫不費力而自然產生力量真空則妙有,一點心機都不用,這個叫直心,念無念念,修而無修。不要以世間的技術,賺錢的方式修行,想得到什麼法,希望如何如何,一切的法門都要你恢復清凈而已。與本尊合為一體,與阿彌陀佛合為一體,就是我們本來的狀態

  你想要有魅力嗎?一個人的魅力從那裡來,修忍辱,修慈悲,你自然就魅力無窮。很多人告訴我,應該怎麼樣弘法讓信徒更多,千萬不要佛門中沒有這一套的,直心就是道場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一個單獨的出家人,無論走到那裡,後面都跟了一大堆人,無數護法都跟著他,世間的修行者跟著他,他的魅力是什麼?就是具足空性的大悲。誰不喜歡跟有慈悲的人在一起?誰都討厭心量小小的,有嫉妒心、瞋恨心的人。原理很簡單放下,那你的愛心自然現前了。

  第三頁第一行,「愛與慈悲 關懷別人」才是一切歡喜的根源。各位要開始去實踐。電話提起來,關心對方一下,每一個人都應該關心。他待你不好,沒關係丈夫半夜才回家,問他是否吃過飯了?是否宵夜吃過了?你如果煩惱他在外面找女人,那你只關心自己,不是關懷對方。只要以這種態度對待先生,保證他以後不想外出,因為家裡最溫暖。他到外面找女人是因為你現出羅剎相,看到你就死了自然他覺得外面比較溫暖。所以心裡充滿善念,即使生活不富裕,也不會感到痛苦。若是心中常懷怨恨,即使你生活富貴奢華中,也不會覺得快樂,所以千萬不要有深宮怨,什麼叫深宮怨?雖然在皇宮里當皇後,可是皇帝不理你,孤獨,可憐!印度甘地被人暗殺的時候,喊著,神啊,我來了我在世間的任務完成了,他沒有一絲恨,還高喊不要傷害那個傷害我的人耶穌基督被釘上十字架的時候,他想的是我要承擔眾生痛苦,一點都不恨對方,我當初所以會參加基督教就是被這一段話感動的。感嘆他替眾生背了十字架,雖然不究竟,但總是偉大的,直到認識了佛教,才驚覺這個更偉大。在佛教教義中,每個人都可以成佛,你打他、罵他,他心裡還想你就是佛,內心永遠當你是佛。

  各位千萬不要內心的瞋恨執著當作寶,有時候我跟和尚說,喂,你有一執著他說:對啊,對啊,我就執著我說,那你還敢講,不趕快把執著丟掉。有時候問他,會不會想看女人?他說:會啊,有一點,還有一點呢,你不怕死啊!你要說,我很慚愧、很慚愧,不能有啊,自己要摸摸光頭,開什麼玩笑啊,害自己就算了,還想害別人。所以各位,不要讓一點點的垃圾缺點留住。心中若還懷著怨恨生氣,既使生活在皇宮中也不快樂,所以各位請將怨恨、嫉妒,布施出來舍掉,該舍的是這個東西啊,最難的了。你拿出一百億美金布施都不是真正的舍,舍是什麼?舍掉貪瞋痴才是真舍,你才能成為眾生的希望,眾生的依附,大家都依靠你,因為你成就了,大家就有希望。

  第二句話,我們都受到慾望的驅使,慾望控制著我們。每個人都有慾望,想吃好、穿好,希望過得快樂,看起來好象沒有不對,但並不究竟。外表的這種快樂代表內心知足,終將永遠痛苦。所以各位要有一種覺醒,學習獨立不需要別人的愛,不需要別人關心的眼光,自己要活得自在,不要作慾望的奴隸。

  第三,外在緣於內在。如果自己的心動念是粗糙的,不管你處在多麼愉快的環境念頭總是會被察覺。內心如果不圓滿,外面的世界也是粗糙的。就算你現在相當富有,擁有一切,那也是低俗的慾望而已,有什麼快樂呢?就像如果你的錢是去搶來的,是買賣肉體得來的。別人看你穿得再好,但總是覺得你不圓滿。所以我們出家人內心清凈,外表不重要,內心要能感動人,以內心的這種品質引導別人,而不只是廟蓋得大間,若是沒辦法表現修行品質,人家跑到佛寺來,畢竟要帶著失望回去,因為這里沒有佛法,這里不慈悲,只是拜拜佛像而已。

  第四句話,佛教徒於心修行,只有一句話「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這是以愛與慈悲作根本的。各位,這句話若懂得修,這輩子就能解脫,保證成佛,懂不懂佛經都沒關係。因為你懂得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善心大發,惡念不起。無論你走到那裡,都有愛與慈悲。第五,了解身體語言惡行惡狀,各位,看人爭吵,看人家生氣,你光看那一張臉,好恐怖啊,剛剛是天使,現在是魔鬼。剛才笑得好燦爛,現在會罵人。所以各位要記得,不要顯現不善的臉相,因為惡行不只是由身體語言所產生,也是內心引發的。因為錯誤心態才有錯誤語言和行為,若心懷不軌,這個人就是最恐怖的了。

  什麼叫作惡知識?就是有知識,但卻心懷不軌的人,想盡辦法設計他人的人,我們應該暫時遠離,對他慈悲,暫時遠離,將來你若如如不動再來度化他,因為我們擔心自己受到他的影響。所以絕對不要利用別人,不要與惡人相處。為了眼前的利益,為了錢,你去和一個滿心污染的人相處,損失將難以估計。我的師父跟我這樣講,以後你要佛寺,記住,千萬不要為了金錢佛寺,不要跟那些有錢的,卻滿心雜染的信徒親近

  各位,法力障礙慈悲障礙,無論走到任何地方,只要你有真理不需要跟誰攀緣,要記得我們是為法而生存的。就像今天,如果大家有佛法,我們可以借個地方,就算沒冷氣,也沒佛像,大家也可以談論佛法,可以念佛打坐,多一點庄嚴大家都壓力。第六,為了控制不好的行為語言,我們必須由根本作起,根本就是我們的心。所以我們每天都要修行,打從內心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隨便凸顯自己,故意表現自己,結果自己什麼好處也沒有,必須要調伏自己的心念而不是增長不好念頭

  第七,為了獲得真正的歡喜,我們必須開展愛的范圍。藉由愛自己的家人,進一步愛社會,愛眾生,只有透過慈悲與愛,內心才能得到真正的平靜。待會要作晚課迴向迴向病苦迴向一切眾生,願這世界多一分的快樂。第八,人在世間上,從生命開始到結束,業力煩惱的影響無所不在,就算感覺不到,但是我們的生活確定受到因果業力所左右,超出我們的掌控,令我們陷入受苦的循環之中。各位,只要你來投胎,不管你貧富貴賤,或讀了多少書,業報變化之苦,任何人都必須忍受。身體不可能 越來越健康,而是越老越不好用。我們求的是心的力量慈悲力量,才能超越世間之苦

  第九,當你開始追求享樂與金錢,等於舍棄追求心靈的成長。不好情緒便開始堆積,然後變成煩惱憂鬱症,使令你身旁的人無法快樂你也將越來越給人壓力。所以各位,不要去追求這些,要追求愛,追求智能,追求慈悲,讓身旁的人 越來越快樂,不但自己快樂,別人也感到快樂。第十,如果你專心在當下,未來就變得不重要。當下的心決定一切,每天維持當下即是永恆,無常念頭對我才有幫助。一旦變化無常,便無法再使用這個肉體。所以要以當下的心態,以清凈心及悲心,願大家都證悟佛道。不要保留,盡個人的能力,盡力去作,你現在不作什麼時候才作!相對的,也不能膨脹自己。我們認識很多法師有一法師也來找過我,想到電視台來講課,我說好啊!贊嘆,但是不可以,為什麼?你還有一缺點,有辦法改嗎?不改就算了,不貪財好色可以嗎?不邪知邪見可以嗎?不攻擊其它法門可以嗎?以慈悲說法可以嗎?不為自己而表演可以嗎?大家都可以說法,但是缺點要先放下。當然,其中有三分之二是罵我的,其實我只是告訴他,你是要表達佛陀教法?還是要表達你自己?如此而已。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