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五祖弘忍大師七歲時,就跟著四祖道信禪師出家的經歷

  五祖大師的戒行精嚴,他修行是特別認真的

  宣化上人慈悲開示

  從西天到東土,歷代祖師各有各的特長,各有各的密行,各有各的來歷不同,現在略略說一說五祖大師的經歷。

  五祖大師,生在湖北雙峰山黃梅縣,俗家姓周,七歲就被送到廟上修行。大約是他父親母親都是篤信佛教,覺得世俗這種生活,煩煩惱惱,爭爭吵吵,貪而無厭,從生至死,沒有什麼真正的價值。所以有小孩子,在七歲的時候,就把他送到廟上,跟著四祖道信禪師出家

  道信禪師一見這個小孩子,知道他是法門的龍象,所以就盡量栽培他。可是四祖栽培他,並不是說天天給他吃點好的,穿點好的,住一點好的,這么樣栽培他;他是天天叫他勤勞工苦作,如清潔的工作、煮飯、燒水、煲茶這一類的。總而言之,什麼工作都叫他做;叫他沒做過的,要做一做,試一試這種工作味道

  白天他是勤勞工苦作,任勞任怨,不和同等的沙彌打架,也不拌嘴,就是認真腳踏實地用功修行。誰說他不對,他就歡喜地接受,很歡喜地改過自新。七歲的時候,就是這樣一天一天修行白天做一切的事護持道場,晚間就參禪打坐,認真用功。不是到晚間就趕快睡覺,一早也睜不開眼睛,爬不起來,不是這樣的。晚間練習坐單,坐那兒用功,修這一切的行門。

  一切的行門是什麼呢?

  就是自己誦經、持咒拜佛、禮懺、研究學問,忙裡偷閒地用功修行,一分一秒也不空過。白天做一切的工作,也正是用功修行,晚間還參禪打坐,也是認真修行。所謂時時刻刻都痛念生死,不多說一句話,不少做一份活。一切的工作,都盡量做好;話不說那麼多不和任何人爭,不和任何人吵,這是五祖弘忍大師

  什麼叫弘忍呢?

  就是什麼他都忍,忍不了的,他也要忍;讓不了的,他也要讓

  經過這樣,到十三歲的時候,四祖大師觀察他可以受具足戒,所以給他具足戒。受戒之後,十三歲就做比丘了!他身量長得高高大大的,身高八尺,相貌奇特。

  什麼相貌奇特呢?

  他眼睛有神,口不隨便講話,天天都是謹言慎行的。一看他看得出,他是時時刻刻、行住坐卧都在用功,不把光陰空過。四祖一看他,觀察他是載道之器,可以弘化一方,所以就把衣缽傳給弘忍大師;他在中國是第五代的祖師。從釋迦牟尼佛,一代一代傳下來,傳到中國的五祖,這叫傳授心法;以心印心,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法門

  五祖大師的戒行精嚴,他修行是特別認真的。在當時也有一些土匪,常常到城裡,打家劫舍,搶金銀財寶有一次土匪就把湖北這個城圍上,弘忍大師忍不住,想要救城裡的老百姓;於是乎,他就下山,從東山那個地方,到湖北城裡。土匪一見著弘忍大師,就嚇得丟盔卸甲,望影而逃。為什麼這樣子呢?因為弘忍大師雖然是一個人下山來的,就是有隨從,大約也不過三三兩兩;可是這些土匪,就看到完全都是穿金盔金甲的天兵、天將,好像從天上下來的天神一樣,身穿著金盔金甲,手拿著寶劍,這么威武其揚的。土匪一見到這樣的情形,就嚇得望影而逃;也不用一刀、一槍、一箭,他們就嚇得撤退了

  這是什麼原因呢?

  很簡單,我告訴你們各位,因為弘忍大師誦持〈楞嚴咒〉。

  在《楞嚴經》上說過:誦持〈楞嚴咒的人,常常有八萬四千金剛藏菩薩,隨從他、保護他,到必要的時候,就救他、擁護他。所以土匪一見著弘忍大師,就嚇跑了;這可以說是金剛藏菩薩顯聖,也可說是弘忍大師修行的威德,把他們都懾伏。

  一個修道的人,能不用一兵一卒,把土匪嚇跑,這就是有真正的功夫,才能這樣子;若沒有真正的功夫,怎麼會有這樣的感應道交?因為這種種的靈異,所以四方的比丘,都望風而歸;就是聽到五祖的道風,就都去到他那兒學習佛法。所以當時在五祖的座下,常常有千餘人在那兒求法

  四祖大師,唐太宗召請他到宮里去,想要供養他。有其師必有其徒,五祖弘忍大師,也是在唐高宗的時候,很多次皇帝請他到宮廷里來,要供養他;他每一次都婉拒了,不到宮廷里去受皇帝供養。這種高風亮節,不是一般人所能明白的,他本著「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是頂天立地的大丈夫的行為,不是一般求名求利、迷戀財色名食睡這一的人,所能了解的。由他這一點看來,這是佛教和其他任何宗教不同的地方

  在唐高宗咸亨的時候,他就對門人說:我要走了。叫門人給他造一個塔,用石頭造的。等他又問:「塔造好了沒有?」門人告訴他:「造好了。」於是乎,他就端然正坐,無疾而終。

  可是在他入滅以前,他告訴人,說我傳法的人,有十個。這十個人,每一個都可以教化一方,都可以做一方的法主;這十個人,是他教化眾生以來,所挑選的十個嗣法的人。他告訴六祖大師說:「衣為爭端,止汝勿傳。」就是說,從你這兒,就不傳這個衣了!有衣,大家就爭,這是亂的開始。因此他嗣法的人有十位,就是神秀、智詵、慧藏、玄約、老安、法如、智德、義方,又有惠能大師又有一個是劉主簿。他們都是接五祖法脈的嗣法門人,都可以做一方的教化主。說完這話,他就滅了

  以上這是五祖大師簡略的行狀。

  恭錄自《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