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品格,比智慧更重要!

  妙華法師教授剛才講到智慧的時候,我需要給他做一個佛教角度的注釋。因為在世界五大宗教當中,佛教智慧是非常豐富的。

  我們常見的智慧有「文字智慧」,「觀照的智慧」(內省的智慧),「實相的智慧」(通達人與宇宙實相的智慧)和「方便的智慧」。

  前面我講到了「智」的寫法和用意,後面就講一下「慧」字里所含的深意。

  「慧」字上面是兩只手,中間是「帚」,下面是一個「心」,表示一個人拿著一個掃把在灑掃自己的心地

  它這里頭透露出一個秘密:我們中國古人認為,人心、天心、道心,原來是本自具足,本自圓滿的。它就像一杯水,你給它里頭放茶葉就是茶水,你給它里頭放砒霜就變成了毒藥。

  我們怎麼樣才能夠把「智慧」和「道」劃等號?那就要「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拿著那個無形的掃把,不斷把自己的心地掃得乾乾凈凈你的心和天心、道心就相通了。

  所以說「智慧」這兩個字,它相對應的心裡的本體是「道」。一個有圓滿智慧的人,一定是悟道的人;一個悟了道的人,一定是有圓滿智慧的人

  在這種前提下,我們博學審問,有廣泛的外部的知識又有內省的力量,這時候才能達到一個圓滿人格

  講到圓滿人格我再一次強調,按照儒家的教育,「人希士、士希賢、賢希聖,聖希天」,它是整個心理的取向,一個心靈方向讓人不斷地進行人格圓滿

  但是,如果你們碰到某個人說我現在已經開悟了」,「我現在已經是聖人了」,「我現在是幾果羅漢」,那其中有詐,那一定是騙吃騙喝的。因為我們在整個人生過程當中,不斷地追求圓滿你的心靈的原動力,也是一種趨向。但是誰都不給自己劃個句號,說「我現在是孔老二第三」,或者「我現在是王陽明第二」。你不能說這個話,因為你學問、你的道德和你的功業是由人來評定的,而不是自己給自己戴一個高帽子

  現在有很多信仰宗教或者是國學,經常給自己貼很多的標籤,戴很多的高帽子。其實,他往往犯了一個低級的錯誤,叫「自欺欺人」。如果真正懂得了聖賢教育,你會發現,那你是「自欺欺人」,因為你連「心誠」的「誠」都沒有達到。

  在《中庸》里說,「誠者天之道也,誠者人之道也」,「誠者自誠也,誠者自明也」。「誠」這個字人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沒有認識到人心誠了,自己就成功了。哪怕你是一個種菜的,哪怕你是個掏糞工,你心裡踏踏實實的,你就已經成功了。

  我們現在的人,為了學歷,為了成功,盲目的去經營人事虛妄的去勞作,搭了一個「棚子」。其實他是虛的,沒有真正找回自我

  我們今天在講到人格教育的時候,其實「誠」和「信」這兩個字,是人格的「原始點」。人格的「原始點」,「誠」和「信」比「智慧」還要重要。

  誠者自成

  鄭佳明:這個「誠」應該漢民兄來講。

  周敦頤認為「誠」不是我們主觀的一個品德,它實際上是一個世界本體(它其實也是吸收了佛家道家思想),就是在萬物都存在之前,世界有著一個本體,就是「誠」。如果你不「誠」,實際上就破壞了最基本的宇宙規律,你一定會要失敗的。這個認識,實際上是非常之高的。

  妙華法師我想關於「仁」和「禮」、「智者無憂」,我們已經闡述得非常清楚了。還有「勇者無畏」,也需要說明一下。

  我們現在看到很多小男孩,像黃豆芽一樣,缺乏一種擔當精神。拿老百姓的話說,現在的人怎麼越來越沒有大丈夫氣概,越來越沒有男子漢的味道了。這個在我們教學當中也經常會發現儒家講的「勇者無畏」,請朱教授給我們大家再闡述一下。

  勇敢是一種德行

  朱漢民:其實「智德」我剛才說過,在儒家早期的君子教育中特別強調,古希臘的哲學中也強調。

  「勇敢的德行」,也是古希臘的哲學家看重的一種品德。「勇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德性。在中、西早期,世界兩個重要的文明的源頭,都把「勇敢」作為一個人格培養的非常重要的方面。

  非常可惜的是,後來我們的教育,講「仁」的方面注重不夠,「勇德」這方面的教育,是更加不夠。包括現在我們的父母,對自己的子女,或對自己的孫兒,唯恐他受什麼傷害,唯恐他沒有吃飽,從來沒有把勇敢的德性作為人格培養的基本訓練。

  但是,在早期的儒家,在孔子人格教育學術裡面,把「仁、智、勇」三德中的「勇」,作為一個重要的德性,作為人格的教育,作為一個君子之德必須去做的。可見這個「勇」的教育,在早期的君子教育裡面是非常重要的。

  其實孔子也知道,很多事情,並不是我們不知道不應該做,或者很多事情知道這樣是不對的、是不仁的,但是就是做不到。那麼做不到的原因就在於我們缺乏一個很堅強的意志,缺乏一個「勇」的德性

  「勇德」的培養,孔子看得非常重要,所以在《論語》里經常講到。比如曾子說:「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也就是說你必須要有一種擔當。這種擔當,你必須要靠自己的堅定意志去執行。如果你缺乏一個做君子意志,缺乏勇敢,是談不上所謂一個理想人格你有仁愛之心,或者你有智慧,讀了很多書,但是唯一缺的是勇,缺的是勇氣,缺的是堅定意志,那你在這個世界很難做成事。

  所以講到「勇德」的時候,我經常講到,包括我跟老師一起講「湖湘文化」的時候,包括和唐浩明先生上回談的時候,經常講到湖南,有一種所謂「湖南人精神」。

  「湖南人精神」,可能不在於他知道什麼,而在於他知道之後,敢於去做堅定不移的去做,這才是湖南人精神。所以陳獨秀說反映湖南人精神的,就是那些打硬仗、打死仗的書生。為什麼可以打硬仗、打死仗?他們具備一種勇敢的德行

  從宋代以來,湖南有很多的「士大夫」。在中國傳統社會裡,「士大夫」是當時的社會精英。傳統的「士大夫」,首先是「士」,他掌握了知識,追求德性,然後又去做大夫」,去做國家官員他能夠主導社會

  比方說宋代亡於元代,明代亡於清代。後來到了明清時代,王船山他們就反思,就是缺乏一種勇敢的德性,缺乏一種「豪傑精神」。所謂「豪傑精神」恰好就是勇敢的意志。所以王夫之反覆強調,學做聖賢(當然是去讀很多書,去讀聖賢書,有德性),你讀了些書,你要實現它。你追求的那些價值你認為那些價值非常美好,你要去實現它。你必須要有這種「豪傑精神」。

  所以到了晚清之後,湖南出了那麼多優秀人物,一代一代,前赴後繼,使得很多在外地的人對湖南人讚歎不已。這批人包括我剛才提到的譚嗣同

  其實當時,按道理這些人的見識,無論是曾國藩的見識,左宗棠的見識,以及後來黃興、蔡鍔等他們的見識,還不及同時代的其他人,但是他湖南人的特點,就是保持了孔子講的「君子之勇」。

  這種「勇德」,不僅成就湖南人,也成就湖南人精神,也使得他們成為「真君子」。這里說的「真君子」,就是他不僅僅能夠說,而且真去做,碰到困難的時候,還是堅持去做

  湖南人章士釗說:「勢之順逆,人之毀譽,不遑顧也。」做事順也好,逆也好,人家說你好話也好,壞話也好,當你認準了那個道理之後,就堅定去做這就是「勇德」。所以一個人具有「勇德」,是成就君子成就崇高人格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很可惜的是,這種「勇德」的教育和培養,現在確實是在我們的教育學的理論和實踐中,都非常缺乏。所以加強這一塊教育,我認為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包括父母子女的教育,老師學生的教育,包括社會教育等等。

  「見義勇為」。「見義」大家知道是「義」,能夠「勇」確實是不容易的事情社會如果具有一大批既有仁愛之心又有見識智慧,而且還有堅定意志的人,我認為就不會出現我們今天講的這樣一個問題。

  所以「勇德」在今天倡導,我們講人格教育、意志教育,尤其重要。

  「仁、智、勇」是人生的三維架構

  妙華法師我非常同意朱漢民教授湖南人勇敢德行的陳述和評價,這也給我們一個啟發,不但要有好的德行不要忘記,還要有擔當精神要有「鐵肩擔道義,敢為人先」的湖南人精神

  如果按照邏輯推理來講,湖南人這種「鐵肩擔道義,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它是湖湘文化精神,同時也是宋明理學精神,也是儒學的本原的精神,也是「智、仁、勇」這三者的重要的組成部分。

  「仁、智、勇」,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它是一個三維架構。如果你心理架構不是這樣三維的,那麼你的人是難「立」的,你的事業是難以成功的。「仁、智、勇」三者在人的心理結構上缺一不可,今天我們可以在這里下一個結論。

  另一方面,我為了從反面加深大家的理解,給大家做一個陳述。

  我們普通的老百姓這是社會學研究的一個結論,我們的心裡對於生命有三大缺憾。

  第一個,我們內心的潛意識會「離苦得樂」。人都不願意受苦,大家都願意享福。

  第二個,「避禍向福」。哪裡有災難、有瘟疫、有戰爭,我們肯定要跑掉,我們不會在那個地方呆著。這是我們的第二個心理趨向。

  最後一個,和宗教有關,和我們每一個人有關,就是「貪生怕死」。

  你說道理大家都知道:「要行菩薩道,舍己為人,奮不顧身。」但是大家一想到:「弄不好我命就沒了我還是別去了。」「我扶老太太,被老太太沾住了怎麼辦?」「我去救人沒救上來,把自己淹死了怎麼辦?算了,我給你扔個繩子,扔個竹竿就不錯了。」所以說我們缺乏「勇」,實際上是「貪生怕死」。

  但是,按照自然學和社會學裡頭的一個研究,在一個群體當中,為什麼在特殊的情況下有的人可以為這個群體獻出生命?那是一種「集體意識」。他知道我為這個群體獻出了生命,但是我的精神隨著人類的發展,這個群體的壯大,會繼續傳承下去。所謂「薪火相傳」。在革命戰爭年代,大家就看到,有堵槍眼的,有舉炸藥包的,有把自己的頭伸過去,叫別人用鍘刀鍘了的。難道他不是人,他不怕死嗎?他怕死!但是他想:「我死得很值得的,我有另外一個生命在這個群體當中得到了延續。」

  反觀我們今天,其實人們見死不救,有兩個缺失:第一個是極端自私;第二個缺乏集體主義思想

  我們記得在七八十年代,做好事舍己為人大家都搶著去。一個人掉到河裡,跳下去七八個。現在是一個人掉到河裡,岸上很多人手機在拍照。我現在在視頻上看很多人從樓上往下跳,還有人在拍照。我真的想不通,那個人就要丟掉命了,你還功夫在拍照,真的是一種諷刺!

  所以說,我為什麼念念不忘要讓兩位教授講一講勇敢的德行。在今天,尤其小男孩,那就像黃豆芽一樣,像韭菜苗一樣,不像一個大丈夫。這些人一旦清華、北大畢業了,走上了重要的領導崗位,面對殘酷的現實,面對複雜的人事他能夠「鐵肩擔道義」嗎?這個問題其實是很現實的問題。一個官人,一個學者,甚至是一個商人當你人生積累到一定高度的時候,如果沒有「勇者無畏」的精神,對這個民族來說就沒有擔當精神。沒有擔當精神,你的價值就不能夠呈現。所以說我認為它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