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怎樣修行才能具道這種因緣?

  怎樣修行才能具道這種因緣?

  如何修習「止觀」?

  宣化上人慈悲開示

  「雲何得因力、欲力、方便力、緣力、所緣力、根力、觀察力、奢摩他力、毗缽舍那力、思惟力。」

  智首菩薩又問文殊師利菩薩十個力的問題。力就是具道因緣

  怎樣修行才能具道這種因緣?

  ①修行菩薩怎能得到種性?在梁攝論上說:「多聞薰習,與阿賴耶識中解性和合」。一切聖人,以這個種智為因。

  ②修行菩薩怎能得到有勝欲樂、大菩提,及起行的因緣?

  ③修行菩薩怎能得到方便力?要依六種方便,才能成就悲智。所謂「悲智雙修」,這是修行的基本法。六方便就是(a)慈悲顧戀(b)了知諸行(c)欣佛妙智(d)不捨生死(e)輪回不染(f)熾然精進

  ④修行菩薩怎能得到善友勸發的因緣?

  ⑤修行菩薩怎能得到所觀察悲智的境界?

  ⑥修行菩薩怎能得到信、進、念、定、慧五根力?

  ⑦修行菩薩怎能得到觀察自他事理、葯病、善於選擇的力?

  ⑧修行菩薩怎能得到奢摩他(止)的力?

  ⑨修行菩薩怎能得到毗缽舍那(觀)的力?

  ⑩修行菩薩怎能得到應做不應做的思惟力?

  止是止靜,觀是觀察,合起就是「止觀」。所謂「修習止觀」,止什麼?止住無明妄想、止住淫慾心。能止住,就生智慧。觀什麼?觀察是否還有無妄想?還有淫慾心?如果有的話,一定要降伏它。

  古詩雲:「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萬物要靜觀,就是止觀。能止觀就能明白萬事萬物道理;也就是儒家所說的「格物」功夫。格物是窮究事物道理也就是革除你的物慾,返回到自性上。能革除物慾,就是返本還原明心見性,才能致知。生出智慧,才能修行。淺言之,這是止觀功用

  止觀就是靜慮。初修時,靜是止,慮是觀。修成時,靜是定,慮是慧。修止觀天台宗的法門;修禪定禪宗法門。其實修行人都要這兩個法門。不過,這二宗偏重而已。修止觀,可以令脈搏停止、呼吸停止、想念停止、知覺停止,可是不是死人。

  在大學上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得個什麼?得個明白。明白是觀察中所生出來的,也就是「四時佳興與人同」。四時就是春夏秋冬四季,佳興就是最高興的快樂事。這種事,不可自己獨占享受,要和所有的人同來快樂,所謂「與民同樂」,這才是真正的快樂

  修止觀的人,首先要把一切妄想習氣停止,就生出智慧。知道一切的善法,來觀察一切事物,才能明白。

  明白人,不會做顛倒事。古人說:「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要能知足就不會受到侮辱。不知足,便生貪心。有了貪心就會受到侮辱。為什麼?因為彼此都貪。你爭我奪,而生出斗爭心。有斗爭心便有優勝劣敗的現象,勝利者就驕傲,失敗者就侮辱

  如果能知足而無貪心就不會受侮辱。知道適可而止的人,從不貪求。無論做什麼事,都能循規蹈矩,便無危險。若不知足、不知止,便要受侮辱和危險。

  修止觀的人,首先要停止貪根,然後觀察貪根是否還存在?有了止觀力量,再修禪定,雙管齊下的修行,定會有成就。止就是諸惡莫作,觀就是眾善奉行。

  我們修行,不要知道太多。知道多,不修行,反而誤事。在口頭禪功夫,說的很妙,行的不妙,那是沒有用處。好像開花不結果的樹,花雖然開的鮮艷,可是不結果實,那有什麼用呢?

  恭錄自《大方廣佛華嚴經》凈行品 淺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