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了一輩子,只有這個才是真正屬於你的

uploads/content/2022/june/b477104ca872c9f2d362e08accebe7a3.jpg" />  

  不論秦皇漢武,還是升斗小民

  總有一天要告別這個世界

  名望、財富、古董......

  其實一樣都帶不走

  你不過是暫時在「保管」那些東西

  唯有這個才是真正的生死相隨

  這就是——業力

  uploads/content/2022/june/6f0b77f72804b96e3dc6d92ee5695b2d.jpg" width="210" height="117" border="0" hspace="0" vspace="0" />

  業,在梵語中是「karma」,意思是造作、行動。一種行為的發生,它所帶來的影響並不會隨著行為終結而消失。

  事實上,每種行為都會形成相應的生命經驗,保存在我們的阿賴耶識(第八識)中。這些經驗又象「種子」一樣,將在未來機緣成熟時,引發新的行為。生命就是這樣,被阿賴耶識里的業力推動著,在六道之中生死輪迴

  在佛法中,基本上把一切善惡思想行為,都稱為業。因為生命在之前的輪迴中造下的業,稱為「宿業」;這一世造下的,稱為「現業」。

  在《阿含經》中說,業有「身口意三業」。身體所做動作和行為稱為身業,開口講話、念咒、撰文著述等被稱為「語業」,也叫「口業」,思維意識內心活動叫做「意業」。

  在身口意三業中,意業是很關鍵的,因為行為和語言其實都是受到意業的影響才做下的。

  uploads/content/2022/june/8c44aab7156c7e56bc5a4062c6055173.jpg" />

  善業

  《阿含經》中又根據身語意這三業所引起的果報為善業、惡業、無記業三類。

  佛教中判定善業、惡業標准,與普通人道德觀念中的善惡有一些不同,主要是看這個業所引起的後果來分的,能招感到今生後世有益、享有福德果報的就是善業。反之,釀成苦果的就是惡業

  善業,就是對自己和他人現世、生世有益無害的,至少是利己不損人,未來將感得善果。

  釋迦牟尼佛常告誡世人的「十善業」就是最典型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

  其中,不兩舌可以簡單理解為不挑撥離間他人的關系;不邪淫,對普通居士而言,指違反當地國法和民俗的不正當性關系不貪欲,指不貪圖屬於別人的東西;不瞋恚,則是不暴怒、不發火、不嫉妨、不怨恨他人。

  uploads/content/2022/june/3bc22a50e80e8fffda007a7a35f8c298.jpg" />

  惡業

  與十善業正好相反,殺生、偷盜、邪淫等恰好相反的就是「十惡業」,也就是對自己和他今生後世有害,或為利己而損人,未來將遇惡果

  其中,飲酒,包括服用鴉片等有害的麻醉品,也是一種重大惡業,因為這不僅令人傷身更會失去理智。

  自古以來,多少紛爭甚至戰爭都是禍起於這樣的兩舌、邪淫貪欲和瞋恨,看似小惡,引發的卻是災難

  不邪見是指否認三寶功德、否認善惡因果、堅持人死斷滅這些錯誤見解

  如果統統否認這些,在紛繁混亂時代里,又能憑借什麼守得住內心的底線,那樣的話,什麼樣的惡事都可能出現。

  uploads/content/2022/june/bcf051a8990cb3452367e4b3c01e5877.jpg" />

  無記業

  除了善業和惡業,還有無記業,也就是既不算好也不是壞,暫時無法判定。

  但是在輪迴中,無記業也會隨著因緣成熟,還是會有相應的果報的。

  業力作為一種自然力量,其運作規律是遵循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緣起」,其中的因和緣錯綜復雜,並不是機械式的,有a行為不一定必然導致b結果。

  uploads/content/2022/june/3133d5c61e4abb57915225830dd4302b.jpg" />

  已經造下的業力也能被改變

  例如,業力還分定業和不定業。例如無意間傷害到其他眾生,大多屬於不定業,果報的輕重程度因緣而有不同。

  另外,如果能及時誠心懺悔,定業也可能會產生變化,推遲或化解果報產生的機緣,從而成為不定業。

  此外,還有引業和滿業。

  引業是牽引生命六道里選擇一道投生,比如因生前愚痴招感至投生動物

  但還有滿業,也就業力招感的差別果報,同樣為人,有壽命、際遇的好壞,這就是滿業的緣故

  投生為動物的,可能因滿業感招到善果,則可能成為受到主人善待的寵物

  但是,絕對不能因為業力的復雜,就不去思考。因為業力對我們極為重要,生命就是被業力裹挾著,在六道生死輪迴,收獲善報或是遭受惡報

  所以,世間短暫的快樂還不是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敬畏業力、止惡行善才人生真正的大事。只有對業果有了正確認識,止惡行善就是自然主動的選擇,而不困難重重的持戒

  你真信佛嗎?不妨問問自己,對因果業力信到什麼程度,回答了這個問題也就知道自己修行是否走上了正軌。

uploads/content/2022/june/6005a7466a20825747ca61b8a6059595.jpg"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