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種種法都是正的,
所以不墮落在五邪命中。
「若戒是梵行者。為壇場是戒耶?問清凈是戒耶?教威儀是戒耶?三說羯磨是戒耶?和尚是戒耶?阿闍梨是戒耶?剃發是戒耶?著袈裟衣是戒耶?乞食是戒耶?正命是戒耶?」
戒,梵語為屍羅,戒是止惡防非,也就是防禁身心的過失。戒有多種:五戒、八戒,是在家人所受的戒律。十戒是沙彌所受的戒律。十重四十八輕菩薩戒,是在家人和出家人皆可受的戒。又有具足戒,是出家人所受的戒律。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條,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條。這些戒都是教持者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戒又有四種:就是戒法、戒體、戒行、戒相。戒法就是佛所制之法。戒體就是領納戒法於心,生止惡防非的功能。戒行就是隨順戒體,而身語意三業如法所作,不犯過失。戒相就是五戒十戒具足戒等。
佛在世時,以佛為師。佛入涅槃,以戒為師。所以戒非常重要。修道人,一定要依照戒律去修行,不可違背戒律。世間的法律,能治理犯罪後的身,但戒律能調伏犯罪前的心,使心正而不做犯法的事。所以佛教能把剛強的眾生,調伏成柔順的眾生,令其相信因果,奉公守法,作個好國民,也作一個虔誠的佛教徒。
②問清凈是戒嗎?不是的。在傳戒的時候,羯磨和尚就問受戒人:「你在過去做過不規矩的事嗎?如果做了,能否改過自新?恢復清凈?」問清凈不是戒,所傳的戒律才是戒。
③教威儀是戒嗎?不是的。在受戒的時候,教授和尚親授受戒的戒子,學習行住坐卧四大威儀。所謂「行如風,立如松,坐如鍾,卧如弓。」出家人行走時,輕如風一般,不可東張西望,更不可蹦蹦跳跳。站立的時候,身直如松樹一般,不搖不動。坐的時候,好像大鐘一樣的穩重,端然而坐。不可像鍾擺那樣盪來盪去。卧的時候,要作吉祥卧的姿勢。右手托腮,左手搭胯,面向西方身彎如弓一樣。威儀有三千威儀,八萬細行。所以出家人,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要合乎威儀的標准。就是有威可畏,有儀可敬。換言之,無論是行住坐卧,或者是出入往還,都要合乎法度,合乎戒律。
④三說羯磨是戒嗎?不是的。那隻是一種儀式。在傳具足戒的時候,得戒和尚問三次,羯磨、教授、尊證答三次。這是三番羯磨,也就是鄭重三次宣讀,謹慎三番通過。
⑤和尚是戒嗎?不是的。和尚是替佛傳戒者。和尚譯為力生,就是三乘道力,五分法身,皆由師力而生。
⑥阿闍梨是戒嗎?不是的。他是矯正弟子的行為,為其軌則師范,所以為軌范師。出家受戒要經過三壇大戒,第一壇是受沙彌戒,第二壇是受具足戒,正式成為比丘或比丘尼。第三壇是受菩薩戒。在家出家均可受此戒。還要有三師七證,方為合法。三師就是得戒和尚、羯磨和尚、教授和尚。還要有七位尊證。得戒和尚是所依得出家者。羯磨和尚是傳規矩的儀式者。教授和尚是講戒的規律者。七證就是有七位律師來證明,才完成具足戒的法度。
⑦剃發是戒嗎?不是的。這是比丘相。出家之時,要舉行剃發的儀式,表示沒有煩惱、沒有驕慢,遠離世間有為法,凈修出世無為法。
⑧著袈裟衣是戒嗎?不是的。袈裟譯為不正色,有五衣、七衣、九衣等的分別,也就是五條、七條、九條的布,披在身上。
⑨乞食是戒嗎?不是的。比丘過托缽乞食的生活,乃是為資養色身,令無貪心。
⑩正命是戒嗎?不是的,比丘都要過正當的生活。要用清凈乞食來維持生命。不可用五邪命來生活。
什麼是五邪命?就是
(b)自說功德:自我宣傳,我有什麼功德,我做什麼善事,目的為求大眾利養。
(c)占卜吉凶,及為人說:用占卦相面,批八字,推命理,為人說吉凶,為求利養。
(d)高聲現威,令人畏敬:故意高聲說話,現出大威德的樣子,令人生畏懼心和恭敬心,為求利養。
(e)廣說供養,以動人心:對人說受某居士如何的供養,某居士樂捐多少香油錢,令聞者動心,自動捐獻。這都是不正當的謀生之道。凡是用邪因緣來維持生活,就是邪命。要乞食或自炊的方式受人供養,方作為福田僧。
某一次舍利弗尊者到城中托缽乞食,得食之後,坐在樹下而食。這時,來了一個梵志,名叫凈目。乃問舍利弗尊者說:「你是下口食嗎?」答:「不是。」又問:「你是仰口食嗎?」答:「不是。」又問:「你是方口食嗎?」答:「不是。」又問:「你是維口食嗎?」答:「不是。」凈目又問:「食有四種,我現在問你,你都說不是。我實在不了解,請你慈悲,今為解說可以嗎?」
便說:「出家人,合湯藥、種五穀、植果樹為生活,這是不凈活命者,名為下口食。」
「觀視星宿日月,風雨雷電,說吉凶為生活,這是不凈活命者,名為仰口食。」
「到處攀緣,曲媚有錢有勢,或者通使四方,巧言多求,這是不凈活命者,名為方口食。」
「學習咒術,卜算吉凶,來維持生活,這是不凈活命者,名為維口食。」
凈目梵志聞聽之後,生大歡喜心,信解舍利弗尊者所說的法,而證得須陀洹果位,也就是初果羅漢。比丘沒有這四種食的現象,才是正命。比丘要修八聖法。就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修種種法都是正的,所以不墮落在五邪命中。持清凈的戒,才是真梵行。清凈梵行不屬於前邊所說的十種法。因為這種緣故,所以要把戒相看空,不要有所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