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六十六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66
請掀開經本,第九十五面,倒數第六行,從第三段看起:
【魏譯第三十八願曰,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欲得衣服,隨念即至,如佛所贊應法妙服,自然在身,有求裁縫搗染洗濯者,不取正覺。】
這是康僧鎧的譯本,魏譯的,這個本子裡面有四十八願,這是第三十八願,經文就是此地所節錄的。這一段是講西方極樂世界衣食自然。這樁事情,在我們想必是法藏菩薩當年參觀、考察諸佛剎土,一定是見到有許多諸佛世界裡面的眾生,一生為衣食奔波,感受到許多的痛苦。所以,他發出這么一個願,西方極樂世界一切眾生衣食自然。而實在說,我們在經裡面確實看到,西方世界是一真法界,西方極樂世界是普賢菩薩的法界。法身大士們還需要吃飯嗎?我們這個世間,色界天人飲食就沒有了,佛為什麼還有衣食自然的大願?這些想必都是為帶業往生這些眾生說的。因為帶業往生,我們的煩惱習氣沒斷,到那邊過一個時候,好像怎麼沒吃飯?會有這種感觸。於是佛就有這個願,衣食都自然,想得什麼樣的衣服,『隨念即至』。那個地方的生活實在是隨心所欲,我們所謂事事如意,西方極樂世界的生活確實是事事如意,沒有一樣不稱心,沒有一樣不如意的,隨念即至。
『如佛所贊應法妙服』,「應法」是講的袈裟,佛身上所著的袈裟。西方凈土裡面的眾生,此地講的是天人,實在是西方世界沒有天人,經上給我們講得很清楚。此地講的天人,是沒有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以前的身分,像我們是從人道去往生的,有些從天道去往生的,稱他作天人。生到西方世界都是菩薩,經上講得很清楚。所以說天人、說聲聞,都是沒有往生西方世界以前的身分,這我們必須要搞清楚,不要以為西方世界還有天人、還有聲聞,那我們就把經義看錯了。
不但思衣得衣、思食得食,而且衣服是天衣,天衣不需要裁縫,天衣決定不會染污,所以也不需要洗衣服,洗衣服也很麻煩,縱然現在有洗衣機,還是個麻煩事情。西方世界人穿的衣服不需要洗。這個事情,欲界天人的衣服已經不需要洗,我們在經論上常常看到。譬如忉利天人,忉利天福報就很大,他們衣服也是隨念即至,不需要裁縫,衣服永遠是鮮艷、清凈、光明。什麼時候發現他衣服上染的有臟東西,他的麻煩就來了,那是他的福報享盡了,這是佛講天人五衰相。如果有這五種現象,他的壽命就快到了,大概壽命只有七天,就是在命終七天之前才會有這個現象。他們戴帽子,帽子上面有鮮花,這個花枯了,這是衰相。衣服染的有臟東西,身上流汗。你曉得天人不要洗澡的,他不流汗,他身體永遠是乾淨的,不像我們這個生活麻煩透了。他身體流汗,衣服上有染污,戴的花枯萎,這都是他的福報盡了,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大概七天他就命終了。除此之外,可見得他們生活的確是非常愉快,沒有憂慮、沒有苦惱。底下是:
【第二十四願曰,設我得佛,國中菩薩在諸佛前,現其德本,諸所求欲供養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覺。】
這一節是供佛自在。菩薩是指凡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是菩薩,無論是先去的或者是後去的,都是菩薩。菩薩見佛一定有供養,像我們現在見到人總是帶一點禮物。雖然天天見面,也會有些小禮物,表示敬意。菩薩這些禮物,『供養之具』也是隨念現前。我們想以花供養佛,自然天花就現前,要想果品供養佛,果也現前。經上講的衣服、幢幡寶蓋,這些供養具隨念現前。『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覺』,都能夠隨心所欲。
這個裡面含義很深。因為供佛,我們供具能夠隨心所欲,隨念現前,我們一定就聯想到,菩薩除了供佛之外,上供諸佛,下化眾生。眾生缺乏的東西多了,菩薩要度眾生,先要跟眾生結緣,佛門當中常說「先以利慾勾,後令入佛智」。四攝法裡面第一個也是布施,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可見得,布施是接引眾生最重要的一個手段。菩薩這些財物從哪裡來?也是隨念即至。再看底下這一段。
【漢譯第二十三願曰。】
吳譯為第十四願,這兩種譯本願文是一樣的,但是排列順序不一樣。
【我作佛時,我國諸菩薩欲飯時,則七寶缽中,生自然百味飯食在前,食已,缽皆自然去,不爾者,我不作佛。】
這是講飲食自然。經文裡面這個『七寶缽』,我們應當把它解釋作餐具,大家就好懂,實際上就是這個意思。缽只有出家人用,不是出家人,很少人用缽吃飯的,缽是所謂托缽。這個意思就是說他的餐具都是七寶的,也是隨念現前。想吃東西,『百味飯食』,百味是指菜餚。在古時候,只有帝王,帝王吃飯多少個菜?給諸位說,一百道菜。不管他吃不吃,都要上一百道菜,他喜歡吃那個就吃那個。百味飲食就是比照這個說的,都現前。可是現前之後,必然想到,現在已經不是在娑婆世界,身體不是血肉之軀,極樂世界那個身體就跟阿彌陀佛一樣,金剛紫磨金身,永遠不壞的,所謂清虛之體,哪裡還要這些飲食?飲食為什麼會現前?就是因為有這個念頭、有這個習氣,好像很久沒吃飯,一念想到這個,境界就現前。現前之後想到現在已經是菩薩,不是在娑婆世界,不需要了,不需要馬上就沒有了。也不需要去收拾碗筷,沒這么麻煩,它自然化去,一切都是變化所作。
這些事我們看起來很不可思議。可是現在科學家已經把這個原理為我們說出來,可不可能?可能。這是什麼道理?就是能與質的轉變。科學家知道這個原理,但是不知道怎麼做法,如何把能量變成物質。如果你有這個能力的話,就很容易了,能量在空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所有一切物質都是它變現的。從物質也能夠把它變成能量,能量可以把它變成物質,原子彈就是根據這個道理髮明的,它是把物質變成能量。可是怎樣把能量再變回物質,他們就沒法子了。這是能與質的轉變。由此可知,西方世界的科學發展到尖端了,我們這個地方的科技要跟西方極樂世界比較是非常幼稚。這是科學家為我們說明這個原理。再看底下這一段:
【會疏曰,如來聽其說明,照察丹誠,故雲聽察。】
這是解釋『聽察』兩個字的意思,「聽」是『聽其說明』,「察」是『照察丹誠』,丹誠就是我們講的誠心、一心,真誠之心、清凈之心,稱為丹誠。第六段:
【地獄此為漢語。】
【梵語為那落迦。】
【泥犁。】
【大攝論音義曰,此譯有四義。】
這個名詞里頭有四個意思。
【一不可樂。】
這裡面只有苦沒有樂,沒有樂受。人雖然有苦,但是他也有樂,苦多樂少,他還有些樂受。這一道的眾生根本沒有樂的感受。
【二不可救濟。】
諸佛菩薩能夠幫助一切苦難眾生,唯獨地獄沒有法子。地獄是他自己的罪報,自作自受,佛菩薩再慈悲也沒有辦法代替他。必需到他的罪受滿了,他才能出來。就好像在牢獄裡面服刑一樣,別的人沒有法子代替,一定要服刑期滿,他才能出離,有這個意思。
【三暗冥。】
『暗冥』里頭是兩個意思,一個是他所居住的環境黑暗。餓鬼道裡面的環境,就是虛空當中見不到日月,永遠像是很厚的雲層遮蓋著,我們講陰天。所以餓鬼道永遠是陰天,見不到日月。而地獄道就更昏暗,比餓鬼道還要來得暗。這是說它的環境。第二個意思是說地獄眾生愚痴,「暗冥」也是愚痴的意思,沒有智慧,不別是非、不別善惡,而且有堅固的執著,這是地獄眾生的現象。
【四地獄。】
它有四個意思,我們中國過去譯經的法師,就在這四個意思里頭取地獄,用這個來翻『那落迦』。
【婆沙論曰,瞻部洲下過五百逾繕那,乃有地獄。】
這是《大婆毗沙論》裡面所說的。『瞻部』就是南瞻部洲,在南瞻部洲的下面『五百由旬』,那個地方就是『地獄』。如果照這個說法,地獄就是地球的中心。地獄在哪裡?在地球的中心。我們曉得地心是高溫度的一團火,所以地獄都是用火來代表。即使寒冰地獄,它的相也是一片火光。所以在三途裡面說,地獄叫火途。這是地獄、餓鬼、畜生。餓鬼道叫刀途,這個刀,就是時時刻刻他感覺到有人要殺他,所以餓鬼道裡面的眾生他身心都不安穩,常常有恐懼之感。中國的諺語說得也非常有道理,人怕鬼,幾個人不怕鬼的?而事實上,人有三分怕鬼,鬼有七分怕人,鬼怕人的嚴重性,比人怕鬼不知道要差到哪裡去!你要懂得這個道理,你遇到鬼的時候你曉得鬼怕我,我怎麼會怕鬼!鬼就嚇跑掉了,那是真的。鬼要不怕你的話,可見得鬼覺得你很好欺侮,不足以為意。這是鬼叫刀途。畜生道叫血途,畜生死絕大多數流血,它不是被人殺害,就是互相殘殺。這稱之為三途,刀途、血途、火途。
【維摩經肇注雲,上由旬六十里,中由旬五十里,下由旬四十里。】
這是解釋『由旬』。由旬是古印度長度的單位,但是此地說的『里』,諸位要知道,跟我們現代的里不一樣。你一看到『六十里』,我們現在六十里是很長的距離,其實古時候的六十里,可能只有現在的二十里。我們看弘一大師《律學三十三種》,他是近代研究戒律很有成就的一位法師。他裡面有一段叫「周尺考」,就是考證周朝時候的度量衡。他考證的,大概周朝時候一尺,只有我們中國的市尺大概只有五寸;換句話說,周朝那時候的兩尺才是我們現在的一尺。所以我們在古書上看到,古人身高丈二,一丈二這身體很高了,實際上就是現在六尺。這個裡數當然從長度來觀察,古時候「由旬六十里」,沒有現在里數這么長,尤其現在公里大概比我們華里也是一倍,兩華里是一公里,如果說英里的話,大概是三華里才是一英里。所以,我們讀到這些經文,要想到那個時候的度量衡,跟我們現在觀念當中的完全不相同。下一段:
【據俱舍論兼考大論。】
這就是把《俱舍論》裡面所講的,與《大智度論》裡面所說的,把它合起來看。論里頭說明八大地獄。
實在此地講的『八大地獄』,《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都有,《地藏經》也說得很詳細。『等活』,這裡面的罪人受這個刑罰,死了之後,業風一吹他又活了,因此叫它做「等活」。地獄裡面每一天不知道要死多少次,死了還活,他死不了的。地獄裡面死了就好了,死了就超生,沒有比它更下了。我們看到經裡面講的刀山油鼎,這一下去,人馬上就死了,風一吹又活了,活了再受。一直要他罪業完全消盡,他才能夠真正在地獄死了,超生,脫離地獄。
我們要問,幾時他的罪業消盡?我們在經論裡面看到一樁事實,那就是幾時他真正覺悟、真正回頭了,他的罪業就消盡了。如果說不知道回頭、不肯認錯,還以為自己所作所為是對的,他這個罪就有得受。但是諸位要曉得,人道裡面覺悟容易,覺悟也快,地獄道剛才說過,愚痴到了極處,邪正、是非、利害不能辨別,你想想他在裡面受這些苦報,他怎麼會覺悟?地藏菩薩在地獄裡面度這些極苦的眾生,度哪些人?還是離不開原理原則,「佛不度無緣之人」。
地獄裡面眾生與地藏菩薩無緣的,地藏菩薩也度不了他,也無法教化他。哪些人有緣?大概都是學佛的,而且學佛善根還相當深厚。善根福德相當深厚的人,為什麼會墮地獄?習氣斷不了,受習氣之害,明知故犯,造作一些罪業,這樣才墮地獄。因為他有善根福德,所以在地獄裡遇到地藏菩薩,菩薩叫他懺除業障。他遇到菩薩、聞到佛法,這一下醒悟過來,知道是自己錯了,回頭是岸,他才能夠超越地獄。他要自己不能回頭,地藏菩薩對他毫無辦法。在六道里頭,這一道最苦,這個最苦,你從等活這個名義上就能夠體會得到。所以說一日一夜萬死萬生,受這種苦。第二種:
【二黑繩地獄。】
黑繩是量身體的。諸位要曉得,每一種果報都有它的業因,這是將一個人身體一段一段的量,量好之後,就照這個界線用鋸子來鋸。你們看地獄變相圖,那個人綁在那個地方用鋸子鋸的,那就是『黑繩地獄』。這個業因也非常複雜,複雜業因裡面,實在說,最嚴重的就是殺害眾生。我們殺眾生,吃肉的,一片一片切得很勻,切得很細,那就是黑繩地獄的業因。你這樣對待眾生,將來你要受這個果報。
在前不久,台灣廣化法師往生了,他是不是真的往生,我們很難說。這個法師跟我很熟悉,我們曾經在一起住過一段時期,大概有兩年的時間,在台中我們在南普陀寺住過。他沒有出家之前他是軍官,在軍中管財物,我們叫軍需,管財物。管財物的人用錢就比較方便,他告訴我,他在軍中每天吃一隻雞,那就不曉得吃了多少只?他做了不少年。一天吃一隻,一年就三百六十條命,十年就三千六百條命,太可怕了。以後學了佛之後,知道自己造的罪業很重,出家、長素、持戒,修行非常之好,我們這一代的出家人當中,他的戒律最清凈。而且一生都在辦佛學院,幫助年輕的出家人。
在早年,有一次他洗澡,浴室裡面。台灣浴室都是鋪的磁磚,尤其用肥皂的時候,地下就很滑。他洗澡的時候,忽然看到許多雞往他身上飛、身上跳,他就躲避,這一躲避,滑倒之後,腿跌斷了,就變成殘廢。我遇到的時候,他告訴我,他說我這是重罪輕報,這是殺業現的果報。以後這個腿裡面夾著鋼板,但是沒有多久里頭又發炎,所以晚年的時候他就坐輪椅,而且中風。在病很重的時候他找我,我跟館長到台中去看他,看到他,我們心裡非常難過,他說話都說不清楚了。在今年過世。這就是殺業太重,出家也不能倖免,太重的殺業很麻煩。所以我們看到地獄這些果報,看到地獄這些名號,就想到什麼樣的果一定有什麼的因,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如果不是修大福德,不是具真實智慧,修行與心性不相應,果報是決定不能夠避免的。消除業障,談何容易!
佛經論裡面把這些原理原則告訴我們,業障從什麼地方現行的?從妄想、分別、執著。如何有效的把業障消除?必須要斷煩惱、要斷習氣;煩惱習氣都無,業障就沒有了。所以消業障,修福消不了業障,要修慧。經論上有比喻,業障猶如千年暗室,智慧好比是燈明,這盞燈點著了,黑暗就沒有了,就破除了。所以,福不能消業障,唯有真實智慧開了才能夠消除業障。慧從哪裡來的?慧從定來的,定從戒來的。定能伏惑,不能斷惑,能把它伏住、控制住,不能斷根,慧能夠斷除。所以學佛終極的目標是開智慧,而不是以禪定為目的。這些我們顧名思義,地獄名號全是果報。
【三眾合地獄,眾多苦具,俱來逼身,合黨相害。】
這叫『眾合』,許多的這些刑具同時對你而來,你要同時去受這些苦報,這叫眾合。
【四號叫地獄,逼於眾苦,發悲號怨叫之聲。】
叫喚跟大叫喚,都是從受苦形狀上來說的。
【六炎熱地獄。】
【火隨身起,炎熾周圍,苦熱難堪。】
【七大熱地獄,熱中之極,故曰大熱。】
【八無間地獄,受苦無間,無有間歇。】
這是《地藏經》上講的五無間,五種沒有間隔,這是所有地獄裡面最苦的,梵文稱為阿鼻,阿鼻地獄就是『無間地獄』。底下一段:
【八寒冰獄。】
前面是講八熱,八熱還有八寒,八寒雖然是寒冰地獄,實際上它的現象也是一片火光。
【一額部陀,此雲皰,嚴寒逼身,體上生皰也。】
這個『皰』有些像我們世間害的凍瘡,在此地看不到,南方看不到,在北方天氣寒冷的時候,冬天很容易生凍瘡,那很苦。但是那個苦比起寒冰地獄裡面的那個皰,那是要輕得太多。你不過生一個、兩個凍瘡,通常凍瘡最容易生的是在腳部,最容易生的。地獄裡面全身都是,那真是苦不堪言。
【二尼刺部陀。】
【三呵羅羅。】
寒逼而自口中發出的抖顫的音聲,跟八熱地獄裡面的叫喚、大叫喚地獄,都是從他受苦的樣子裡面來說的,這是冷凍到極處的時候。
【四阿婆婆。】
這就好像前面的大叫喚一樣,他寒冷所發的苦難的音聲,比前面更要嚴重。這底下還有:
【五虎虎婆。】
【六嗢缽羅。】
嗢缽羅是青蓮花。這是從顏色、狀況所說的。人身體凍的時候,顏色都變了,變成青藍色的,像蓮花開的時候,身體已經裂開,凍成這個樣子。
【七缽特摩。】
是紅蓮花。
【八摩訶缽特羅。】
這是大紅蓮花,都是形容在極端寒冷之下,身體凍裂了,裂開來的狀況。
八寒、八熱通常稱之為大地獄,這是很苦的,造作罪業極重,墮這個八大地獄。罪業如果是輕一些,有「游增地獄」,比前面所受的苦要減緩甚多。
【十六游增地獄,八大地獄中每一大獄,皆有四門,每一門外,每附增四獄。】
『游增』是這個意思,附屬於大地獄的,所以他的罪苦比前面是要減輕,雖減輕,實在說也是非常可怕的。
【一煻煨增。】
『煻煨』,現代人大概不太好懂,因為現在生活方式跟從前不一樣。在過去中國大陸,農村裡面平常燒飯是用土灶,沒有瓦斯、沒有電。燒草、燒柴,柴草燒到最後都變成灰,火雖然沒有了,看到外面的灰看不到火,裡面是紅的,你把灰打開,裡面是熱的。我們從前小時候生在鄉下,番薯就放在那個灰裡面,埋在那個灰里,沒多久,番薯就烤熟了,也很好吃,那個叫「煻煨」。由此可知,煻煨是很可怕的,也就是熱灰,那個熱灰是火,也不是好受的。
【二屍糞增。】
過去李炳南老居士講到這個地獄,他說英雄好漢視死如歸,怎麼死也不在乎,凌遲處死也不在乎,一看到這個『屍糞』地獄,他就害怕了,他說這個不行。這是什麼?這就是糞便,糞便把它燒開,人丟到裡面去受罪,這個受不了。他還有一個怕的,看到這一條不得了,太可怕了,這是受不了的。
【三鋒刃增。】
『鋒刃增』實在講就是我們講的刀山。
【四烈河增。】
這個河水也是煮開的,不是涼水。
每一個地獄有四門,每一門都有這四個小地獄,合起來一共有十六個地獄,叫「十六游增地獄」。
還有一種很特殊的,這是罪業比較輕的,沒有前面那麼苦、那麼多的折磨。
有一點像現在坐牢,沒有任何刑罰,但是你的行動自由完全失掉,『孤獨地獄』就相當於坐牢一樣。或者在山間、或者在曠野、或者在樹下、或者在空中,也有在海底,也有在海岸,佛經上說得很多。孤獨。
【其類無數,受苦無量。】
這個苦就是孤獨的一個人在那裡坐牢,一直也是到罪業消除才能夠脫離。罪業消除就是真正懺悔改過自新,罪業就消除了。如果罪業沒有消,他這個念頭生不起來,勸他都沒用處。真正覺悟到了,所謂業障輕了,他智慧就起來,聽到這句話他能夠有所感動,才能夠脫離地獄。
這是講這些地獄裡面,哪一種地獄是最重的?無間地獄,前面八熱裡面最後的無間地獄。也有經論裡面把無間地獄特別提出來,此地是無間包括在八熱之中,有些地方是特別提出來的,不在八寒八熱。八寒八熱是大地獄,無間是極苦的地獄,『一日之中八萬四千生死』。而在地獄裡面的果報是『經劫無量』。一個世界有成住壞空,這個世界壞了,這個世界空了,他地獄的果報還沒有盡,那怎麼辦?他會轉到他方世界無間地獄去。他方世界也壞了,再轉到他方。所以地獄的罪業,造作很容易,出來非常困難。底下一段:
【輔行記雲。】
《輔行記》是天台三大部的,就是《摩訶止觀輔行記》,智者大師作的。
這個『感之』就是無間地獄,極重的五逆十惡。五逆,我們得簡單說一說。第一個是「殺父親」,第二「殺母親」,這個罪業是極重的。父母對自己的恩德太大了,一個人的身命得自於父母,不孝的罪已經很重,如果殺害父母,決定墮阿鼻地獄。這五條罪有一條就墮阿鼻地獄。
第三條「殺阿羅漢」。實在說阿羅漢,現在哪裡有阿羅漢,恐怕你也找不到。為什麼殺阿羅漢會有這么重的罪業?阿羅漢是世間的福田,世間人想種福,供養阿羅漢就得大福報。你把阿羅漢殺掉,你把一切眾生的福田毀掉了,這個罪重,讓一切眾生沒有地方種福,結罪是從這個地方結的。現在雖然沒有阿羅漢,但是有跟阿羅漢相似的,所謂等流。等流罪也很重,當然會減輕一等,減輕一等也麻煩,無間地獄減輕就到八大地獄去,那也不得了。等流的是什麼?是世間的善知識,好老師。這個老師能夠以正法教化一方,你要把這些人害死,使這一方人沒有機會聽聞正法,無從斷惡修善,這個罪過重。所以老師相當於阿羅漢。
第四「出佛身血」,佛的福報很大,佛是絕對不會被人傷害的。為什麼?佛有許多護法神保護,一切眾生、魔王外道想害佛都不可能。但是要讓佛受一點點小傷,流一點血,這個可以。但是這個罪也是墮阿鼻地獄,就是無間地獄。佛是九法界的導師,世出世間至尊至貴,你怎麼可以傷害他!出佛身血這個典故是從提婆達多來的,提婆達多當年在世就想害佛。他跟阿闍王兩個人聯合起來,他說他把釋迦牟尼佛害死,他做新佛,他要來作佛。阿闍王子把他的父親害死,他做新國王。新王、新佛來統治天下,出了這么個壞主意。如何謀害佛?他知道佛每天要到城裡面去托缽,佛習慣走哪一條路,他在峭壁上面放一塊大石頭,等佛從這兒走下來,石頭推下來,想把佛打死。哪裡知道有護法神,護法神用金剛杵,把這個石頭攔住,這一攔住,這石頭就碎了。碎片砸到佛的腳,佛流一點血,叫「出佛身血」。這是惡意的,所以他造的果報是墮無間地獄。
佛現在不在世了,也有等流的,等流的是佛像。無論是佛的塑像或者是佛的畫像,你要是惡意損毀,注意,惡意,沒有惡意就不會有罪。惡意,恨佛,恨之入骨,把佛像燒掉、佛像破壞掉,那就是無間地獄罪,這叫等流之罪。假如我們現在,我們的佛像供久了,太舊了,如果是紙畫的像,都破碎了,可不可以把它銷毀?可以,不是惡意的,恭恭敬敬銷毀之後再造新的,這個沒有罪過。所以有人看到佛經上這樣說,對於舊的佛像不知道怎麼處理,非常恐懼,這是他不明事理。事理搞清楚之後,舊的佛像、菩薩像很容易處理的。
在古時候,古大德教給我們處理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把它燒毀,在火化爐裡面燒毀,燒毀之後,把這個灰包起來,放在山坡,乾淨的土,把它埋在土底下,這是很恭敬的。另外一種,就把這個灰包起來,把它沉在水裡面,最好這水是流的,讓水流出去,這都是很恭敬的做法。但是現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不相同,你說你在美國如果這樣做,人家還以為你犯法,你偷偷摸摸的究竟做什麼,惹很多麻煩。所以今天我們處理這些方法,我們可以用乾淨的布把它包起來,外面再用塑膠套把它封起來,這樣做為垃圾處理就行。因為在美國不能隨便燒東西,更不能隨便在山上讓你去埋東西,這都不可能的。水裡頭也不能讓你丟東西,你染污水源。所以我們要知道現前的法律、現前生活環境,我們應該怎樣做法。總要我們做法是恭敬,絕對不是瞋恚心,那就沒有這個罪報,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
第五條是「破和合僧」。和合僧要懂得僧的意思,不一定是指出家人。佛的學生,無論是在家出家,這個不分在家出家的,四個人以上,如果你是一家人,你有夫妻兒女,你家裡有四個人,都能夠修六和敬,你家庭就是僧團。出家人在一個道場一樣,四個人住在一起修六和敬,這個道場是僧團。有人破壞這個僧團,他的罪業是無間地獄。假如他不是和合僧團,那罪業就沒有這么重。真正和合僧團,你看三皈依里頭「眾中尊」,那個眾是團體。世間所有一切團體,和合僧團是最可貴的、最尊貴的,你以惡意來破壞他們、間離他們,這個罪過是無間地獄。
這是講上品五逆。上中下三品的五逆,五逆的行是一樣,就是那個心不一樣。上品是極端仇恨的心,這個結罪就重。如果雖然恨、雖然是惡,但是還沒有到極其嚴重,這個時候他的罪減輕一等。所以上中下三品是看他的起心動念,看他造作的手段,從這個地方來結罪。
十惡就是身殺、盜、淫;口,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意,貪、瞋、痴。這是十種的惡意,這個惡意也隨著起心動念、造作行為的不同,結罪有輕重的差別。此地上面是「極惡逆者」,惡是指十惡,逆是指五逆,這是墮地獄道的業因。底下再說餓鬼道,第十一條。
這個『八』是第八卷,裡面說:
【以從他求故,名餓鬼。】
鬼,為什麼稱之為『餓鬼』?鬼是常常求別人,貪求無厭,常常求別人。還有一個意思,就是常常有飢餓之苦,得不到飲食,
所以鬼的意思,本意就是常懷著有畏懼之心,稱之為鬼。
【婆沙論雲,鬼者畏也。】
【謂虛怯多畏。】
【又威也,能令他畏其威也。】
很多一般人說到鬼,都感覺得很恐怖,特別是在晚上,講幾個鬼故事,晚上都不敢睡覺,這叫怕鬼,覺得鬼很可怕。這也是鬼的意思。
鬼到處找東西吃,求人布施。或者是一般人丟棄的,我們現在講丟棄的垃圾,他在裡面找東西吃。有福報的鬼還是求人,像城隍、土地這是有大福報的鬼,靠人祭祀。人家初一、十五去燒香、拜拜,他就得到供養,這是鬼王,鬼王有大福德畢竟是少數。由此可知,絕大多數的鬼為餓鬼,沒有福德。
【又雲,有說飢渴增故,名鬼。】
這個『增』是增長的意思,飢渴增長故,名鬼。常常受到飢餓之苦。
【由彼積集,感飢渴業。】
這一句是把他的業因說出來,他為什麼會得這個果報?病就在『積集』,積集就是我們中國人講的囤積居奇。自己有財物,非常吝嗇,不肯給別人,要把它儲藏起來,所以感得餓鬼的果報。這是佛教給我們,財物要舍,你能夠舍財、能夠散財,你決定不會作餓鬼。一定要曉得,自己有的要發心去幫助別人,不要儲蓄。你命裡面有的,你怎麼樣散,散得乾乾凈凈,明天自然就來了,不會缺乏的。命裡面沒有的,你積個金山,還是會餓死、還會凍死。中國歷史上這些事情很多,確實可以給佛法做個證明。人一生的財富從哪裡來的?財布施得財富,愈布施愈多,愈儲蓄愈少,這個道理懂得的人不多。佛雖然在經論里頭,苦口婆心、千言萬語勸告我們,可是我們讀了、聽了還不能相信,認為這個不是現實。這就是愚痴蒙蔽而沒有智慧,不能相信佛的話,愈施愈多。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世間人都希求這個果報,要富足、要聰明、要健康長壽,你不修因,哪來的果報!因就是三種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
【經百千歲,不得聞水名,豈能得見,況復得觸。】
這是說餓鬼之苦,他雖然不像地獄那麼長的時間,可是這個時間也是很長,『經百千歲』,地獄是百千劫。『不得聞水名』這底下三句,就是不容易得到飲食,常受飢餓之苦,稱他作餓鬼。
【有說被驅役故,名鬼。】
【恆為諸天處處驅役馳走故。】
這個『諸天』多半是指四王天,忉利天以上,福報就大了,他用的人就多了,不要去找這些餓鬼。而找餓鬼當差替他服務的多半是四天王,所以四天王統轄的底下叫八部鬼神。那個八部鬼神,還是有福報、有威德之鬼,他們底下所用的這些人,就是一般餓鬼,常常被他們驅使,沒有自由,這個生活非常之苦。有些像從前,這是一、二百年前,美國這邊的黑奴過的那種生活,奴隸的生活。餓鬼常常為這些作天人的奴隸,受天人的迫害,他遭受這個苦報。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六十七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67
請掀開經本,第九十八面,第七行,第十三段看起:
這是指五逆十惡中最輕者,這是說餓鬼道的業因。凡是講到因果報應,實在說其中是非常的複雜,因複雜,緣複雜,果報也是千變萬化。佛在經論上跟我們說的多半是指原則,就是在複雜當中為我們說出重要的,許多因緣當中最重要的因緣,提出來給我們說。此地五逆十惡,也是複雜因緣裡面的重要的因素。再看底下一段。
【畜生新譯為傍生。】
凡是佛門裡面講到新譯,看到這兩個字,多半都是指玄奘大師所翻譯的。玄奘法師以前所譯的都稱作舊譯。這是唐朝時代的。他回國之後翻譯的經典,數量非常豐富,譯場的規模在中國佛教史上也是空前絕後,稱之為新譯。『新譯為傍生』,就是畜生道。
【新婆沙論雲,其形傍,故行亦傍。】
『形』是它的形狀,這些畜生的形狀。下面一個『行』是講它的行為,它的生活行為。
【以行傍,故形亦傍,是故名傍生。】
這是解釋為什麼稱畜生道的稱之為『傍生』。所謂傍就是邊的意思,它不正。它們的思想見解不正,它們長的形狀也不正,行為也不正。正的標準,簡單說就是佛家講的戒律。譬如說人,人秉五戒,能夠依照五戒去做,這個行就正。如果依戒定慧來行,比五戒就更要來得純正。標準是從這個地方來說的。由此可知,我們現在雖然得人身,如果違背了五戒、違背了十善,那就是天台家所說的,百界千如當中我們是人道的畜生道,人道的傍生道,因為每一個法界都有十法界。「傍生」的意思是這樣定的。
【會疏雲,此道遍在諸處,披毛戴角,鱗甲羽毛,四足多足,有足無足,水陸空行,互相吞啖,受苦無量。】
這一段是說明畜生道的生活狀況,文字雖然不多,可以講已經說盡了。在美國,我們常常看到電視裡面有動物奇觀,在動物奇觀裡面所看到的,世人所謂弱肉強食,其實這裡面也是複雜的因緣果報。我們看到互相吞噉的現象非常的殘忍,這一段我們要是用它來比對一下,領悟就能夠更深刻。
【輔行記雲,作中品五逆十惡者感之。】
【三啟經雲,將付琰魔王,隨業而受報,勝因生善道,惡業墮泥犁。】
經裡面這四句偈,『將付』,這是造作惡業之人臨命終時他要見『琰魔王』,經上講的琰魔王,我們中國俗稱作閻羅王,就是閻羅王。《地藏經》上說得很清楚,閻羅王是鬼王,鬼王裡面有十大鬼王,我們俗稱作五殿,這是第五位,琰魔王專管地獄。
『隨業而受報』,六道輪迴的有引業、有滿業,業分這兩類。引業是引導你到哪一道去受生,像前面所說的五逆十惡上中下品,多半是講的引業,引導你到哪一道投生。到這一道之後,每個人他在這一生身命當中環境並不相同。譬如我們現在得人身,在六道里到人道來,到人道來是什麼原因?過去生中所修的五戒業因成熟,如果沒有這個業因,決定不能得人身。可是得人身之後,貧富貴賤不相同,那是屬於滿業,不是引業,是滿業,圓滿的滿,引是引導的引。唯識經論裡面說得很詳細、說得很透徹,隨業受報。
無論是引業、滿業,都是所謂果報絲毫不爽,乃至於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縱然是諸佛菩薩,也沒有能力改變這個果報。這樣說,我們的命運是不是宿命論?不是的,宿命決定是有,但是不定。改變命運靠誰?要靠自己,佛菩薩沒有能力幫人改變命運,這是真理。佛菩薩若有能力幫助別人改變命運,那他大慈大悲,我們又何必修行?他要不能幫助我們,他就不慈悲了!實際上他沒有辦法,他可以改變自己,不能改變別人。同樣一個道理,我們自己可以改變自己,靠別人來改變自己,這是虛妄的,絕對不是真實的。
如何改變命運?佛給我們講緣,因為因,因是過去生中種的,你沒有辦法改變。果報還沒有現前的時候,因要沒有緣,它不會結果。但是緣,我們自己可以控制,譬如我們現在在這一生當中,我們聞到佛法,知道這些事實真相,我們存心善良,對人對物對事,我們都以善心去做,那就是我們抓住善緣。過去生中的業習種子,善因遇善緣,下面果報就善。一定要把這一生所有一切的惡緣斷掉,你好的果報就現前。如果這一生當中,依舊是貪瞋痴慢增長,念念做一些利己損人之事,事情就麻煩了,你這一生所做的是惡緣增長,善緣減少,將來得果報,你惡業種子就現行,善業種子不能現行。所以佛教給我們,改造命運、轉變命運,都在一個緣字上。
諸佛菩薩知道這個道理、曉得這個事實真相,所以在十法界裡面,他們選擇佛法界、選擇菩薩法界。佛又告訴我們,一切眾生在阿賴耶識裡面的業習種子都是圓滿具足的。你說我們講因,每個眾生都有成佛的因,都有作菩薩的因,換句話說,也有墮阿鼻地獄的因,這個種子全有,人人都具足。將來你要是哪一道成熟,想到哪一道去,你明白這些事理真相,我們就有辦法。佛給我們說出基本的原理,是「一切法從心想生」,這是佛法根本的原理。為什麼會成佛?天天想佛就成佛。為什麼會變餓鬼?天天想貪就變餓鬼,貪是餓鬼道的業因。所以念佛是因,成佛是果,這是果報裡面最殊勝的。由此可知,最殊勝的緣無過於念佛,所有一切善緣裡面,念佛的緣最善。
這個地方講的是隨業受報,不但六道是隨業受報,十法界也是隨業受報。『勝因生善道』,勝是殊勝,我們講的善因。『惡業墮泥犁』,泥犁是無間地獄,在此地代表的三惡道,畜生、餓鬼、地獄。
【俱舍論雲,琰魔王國,於此瞻部洲下,過五百逾繕那,有琰魔王國,縱廣量亦爾,從此展轉,散居余處。】
《俱舍論》是小乘重要的論典,現在實在講,不但是小乘佛法沒有了,大乘佛法也不見得真的存在。在中國隋唐的時代,是中國佛教的黃金時代,十大宗派都是那個時候建立的,先後成立的一共十個宗派。小乘有兩個宗,其中有一個宗就是依據《俱舍論》,依這部書來建立一個宗派,就稱它作「俱舍宗」,所以這是俱舍宗的根本論典。這一段是說明閻羅王他管轄地區的狀況。他說在我們地底下五百由旬,五百由旬差不多就是我們地球的中心地區。現在我們曉得這裡面是很高的溫度,我們從火山口噴出來的也就能了解。裡面的熱度必定比噴出來要高出許多倍,這是佛經裡面稱之為地獄。第十九段:
【長阿含經地獄品雲,閻浮提南,大金剛山內,有閻羅王宮,王所治處,縱廣六千由旬。】
這是佛在《阿含經》上講的,《阿含》是小乘主要的經典,它有四大類,我們稱之為四阿含。這是《長阿含》,有《中阿含》、《雜阿含》、《增一阿含》。小乘的經論翻成中文可以說相當的完整。在現在的南洋,像泰國、斯里蘭卡這些小乘國家,他們的經典是直接從梵文翻譯過去的,我們漢文也是直接從梵文翻譯的。現在我們的經典跟他們的經典比較,他們大概只多出我們五十幾部的樣子。所以在一千多部的經典,只多出五十部,可見得我們翻得相當完整。但是《阿含經》漢文譯的,歷代這些祖師大德們都覺得譯得文筆不太好,沒有大乘經譯得那麼美,現在讀的人也少了。
『閻浮提』是指我們地球。經上講的這些方位,不一定是真正的方位。像《華嚴經》講的善財童子參訪,南巡,那個南不一定是南方。南有兩個意思,一個意思,佛是出生在北半球,南面是赤道,熱,表熱,也表光明。五十三參裡面南巡是表光明,這個地方的南是表熱,地獄火熱,取這個意思,不一定是南方。『大金剛山內』,金剛也是比喻,就是比喻大山,在這個山的底下『有閻羅王宮』,實在講也是指地心,在地球上指地心,都說閻羅王是住在這個裡面。『縱廣』是講它的面積,『六千由旬』,實在講,時間跟空間都不是確定的,都沒有確定。尤其是佛經上所講的這些事情,完全是一切眾生在感官當中他的覺察,他感覺到范圍有多大,感覺到苦惱有多嚴重,是他一種感觸。
『欲』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慾望。佛在經上,把一切眾生的慾望歸納為五大類,稱為五欲,財,眾生都貪財;色,一切眾生都好色;名、食、睡。財色名食睡就是五大慾望,所以經上常講,財色名食睡叫地獄五條根。只要有一條,麻煩就大了,這是三惡道的業因。如果我們想永離三惡道,這五條要把它淡化,不要去執著它,才有超越三惡道的機會。如果對於五欲起嚴重的貪瞋痴,那沒有不墮三惡道的。
這是解釋大悲、解釋方便,密教里頭有這個說法。『大悲為根』,不但密教中說,《華嚴經》中也是這么說,前面我們已經讀過了。所以,顯密都是講大悲為根。『菩提為因』,菩提是覺,所以成佛、成菩薩最重要的業因,此地講的業因是屬於修德,不是屬於性德,性德不需要修的,性德是每個眾生各個具足的。此地論修德,修德里頭最根本的,稱之為根。沒有大慈悲心,你怎麼能成佛?所謂大慈悲心,就是以清凈心、平等心無條件的去關懷一切眾生、愛護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這個心就是大悲心。有了這個心之後,這個心要念念覺悟,覺悟就是永離情執,這是真正覺悟,這叫菩提。世間確實有不少有愛心的人、慈悲心的人,但是他情執沒有斷,所以他不能成就。他能夠成就的是世間的聖賢,我們世間人講大聖大賢,他能夠做到,他不能夠修出世間的果報,出世間的果報他得不到。所以,一定要有高度的智慧。
『方便為究竟』,所謂究竟,就是表現在他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所作所為所表現的都叫善巧方便。這裡面實際上的意思,就是充滿了高度的智慧,現在人講高度智慧藝術的生活,就是佛法講的方便究竟,就這個意思。
這跟前面講的意思相同,《華嚴經》上說的。所以佛法裡面常講,佛家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
我們把底下這一段合起來看。
【法華玄贊曰,阿雲無,耨多羅雲上,三雲正,藐雲等,又三雲正,菩提雲覺,即是無上正等正覺。】
《玄贊》是《法華經》的註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梵音,梵語音譯的,它的意思,『阿』的意思是無,『耨多羅』的意思是上,『三』的意思是正,『藐』的意思是等,底下這個『三』是正,『菩提』是覺。所以,這一句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得無上正等正覺的人,我們就稱他作佛,佛所得的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如果在這個裡面只得正覺,佛門裡面稱他為阿羅漢,阿羅漢是得正覺。如果要是得正等正覺,我們就稱他作菩薩,菩薩是正等正覺。無上是正等正覺最高的,沒有再超過它了,所以加個無上,這稱之為佛。所以佛、菩薩、羅漢這三個名詞,我們可以看作像現在學校學位的名稱一樣。現在學校的學位,有博士、碩士、學士三個學位,佛法裡面,佛、菩薩、阿羅漢,確實是學位的名稱。所以這個名詞裡面沒有什麼神秘,但是一般對於佛法沒有深入研究的人,往往誤會,都把佛菩薩、羅漢看作神明,這很糟糕,這是完全錯了。
任何一個人得無上正等正覺,都稱為佛,如果得正等正覺都稱菩薩,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這些例子。像其他的外教的宗教領袖,《華嚴經》裡面,勝熱婆羅門,那是婆羅門教的領袖,遍行外道,這都不是佛教,是其他宗教的領袖。但是他們也得到正等正覺,我們佛門都稱他為菩薩。由此可知,佛法是平等的,佛法心量的確是廣大,沒有邊際、沒有分別、沒有執著。絕不是說你是外道、你是魔鬼,佛教沒有這個說法,完全看你的行業。
【大智度論八十五曰。】
這是第八十五卷,《大智度論》一共有一百卷,八十五卷裡面有這么一段話。
只有成佛才能稱之為無上正等正覺,所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只有一個人,這一個人就是佛。所有成佛的都稱為佛,這一個人是這個意思。一個人不是專指一個,里頭還有很多,就是這一個階層,這個一,一人就是這一個階層,都稱之為佛。不像正等正覺,正等正覺裡面就多了。我們以圓教來講,從初信位到等覺一共有五十一個階級,都叫做正等正覺,都稱為菩薩。菩薩有五十一個階級,它就多了。佛只有一個,只有一個階級,沒有兩個階級。正覺裡面也很多,我們從小乘裡面看到四果四向,就八個位次,再加上辟支佛,至少有九個位次,就是有九種人。菩薩有五十一種人,佛只有一個,這是『唯佛一人』。
龍樹菩薩出現在佛滅度之後六百年,他出現在印度,是大乘佛法的祖師。大乘佛法是從他弘揚開的,他以前,修學大乘的人很少,大乘不普遍,小乘佛法普遍。大乘是他提倡、是他弘揚,是在他手上發揚光大的。在中國大乘八大宗都以他作祖師,所以他是八宗共祖。八宗共祖,實在講只有龍樹一人,其他的菩薩都沒有,唯有龍樹是大乘八大宗的祖師。
他這個說得好。『若人生彼國』,「彼國」是指西方極樂世界。如果人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決定不會墮三惡道了,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哪有墮三惡道之理?這個意思是說,到達西方極樂世界之後,西方世界的這些菩薩常常到十方世界去應化、去度眾生,也到我們這個地方來,乘願再來。他再來,會不會墮三惡道?龍樹菩薩說不會,決定不墮三惡道。但是他能不能到惡道去?他可以到惡道去,隨時可以到惡道去,就像《地藏本願經》上所說的地獄。地獄只有兩種人可以到地獄去,第一種是造作地獄罪業的人,他墮落地獄去受罪。第二種是菩薩,到地獄裡面去救度一切眾生,他是願力去的,他地獄進出很自在。造作惡業的人墮進去之後不容易出來,必須業障消除他才能夠脫離地獄。所以,地獄只有兩種人。如果不是這兩種人,地獄在他面前,他也見不到。
這樁事情使我們聯想到章太炎老居士,民國初年,在文學界里很有名的,大家稱他作國學大師,章太炎。過去在台灣,朱鏡宙老居士是他的女婿,我認識朱老居士的時候,他已經七十歲,那個時候我才二十幾歲。他也很不錯,活到九十多歲才往生,好像是比李炳南老居士早兩年往生的,他大概是活到九十五歲。他曾經告訴我,他的老丈人曾經做過東嶽大帝的判官,東嶽大帝是大鬼王,他的地位僅次於閻羅王。閻羅王好比是國王、總統,東嶽大帝好比是總督,他管五個省,所以這是個大鬼王。判官的地位是秘書長,地位很高,他做過東嶽大帝的秘書長。他是活人,白天他有工作,也很忙碌,晚上他要到鬼道裡面去上班,於是鬼道裡面很多情形,很多的事情他也說給大家聽。朋友們聊天,昨天晚上辦什麼案子、辦什麼事情,說給大家聽。
他是個讀書人,也是學佛人,所以講到地獄,他就感到地獄裡頭炮烙這個刑罰太殘酷。他曾經建議東嶽大帝,能不能把這個刑罰廢除?太殘酷了。東嶽大帝聽了他這個建議,也沒有答覆可否,就派了兩個小鬼帶他,他說你先去看看,你先到刑場裡面去看看。他就跟著兩個小鬼一道去,小鬼把他引到地獄,炮烙刑罰的地獄。到那個地方,小鬼就指給他,他看不見。於是乎他覺悟到佛經裡面所講的,地獄裡面所有一切景象是自己唯心所現的,別人見不到。他也不是菩薩,他也沒有造過這個業,所以他看不到。這才曉得,不是人為的,人為的可以廢除,地獄不是閻羅王設的,是造作地獄業因的人自己自心變化出來。就好像作夢一樣,夢境是誰給你設計的?是你自己變現出來的。才明白這個事實真相,才知道這是自受自作,自己變現的苦難境界,自己去受,與別人不相干。
這都是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縱然是生到西方世界凡聖同居土下品下生,這個地位最低了,一直到成佛,那要多少時間?我們根據《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裡面所說的,仔細去觀察。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就是帶業往生的這些眾生,下下品往生的眾生,甚至於包括邊地,因為它邊地只有五百年,時間並不很長,在西方極樂世界成佛,應當是三劫到四劫,所以時間很短。在這個過程當中決定沒有生死,沒有生死就是一生成就,西方極樂世界確實是一生成就。
我們現在念佛往生,有沒有生死?給諸位說,沒有生死。這一生當中就沒有生死,我們生死是世間人一種錯覺,確實沒有生死。因為你往生的時候,阿彌陀佛來接引你,你自己的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來接引,我跟他走了,哪有生死?這個臭皮囊就等於一件破衣服一樣,脫掉不要了、丟掉了,確實沒有生死。這一生的生死都沒有,所以古德常講這個法門叫當生成就的法門,非常的殊勝。如果不是往生,生死是決定要受的。
這是佛經裡面常讚歎的金色身。那我們要問,佛身是不是黃金色的?要果然是黃金色的,我們覺得並不好看。一定要懂得它的意思,佛法裡面常說「依文解義,三世佛冤」,你要依照文字去解他的意思,過去現在未來諸佛都喊冤枉,你不懂得佛的意思。金色的意思是取不變,我們在金屬裡面,唯有黃金它的色不變,銀會變,會變色,其他這些金屬品它有氧化作用,時間久了,它會變色,唯獨金不變。所以金色就是取它色相之好,永遠不衰不變,取這個意思,絕對不是完全都是黃顏色的。我們佛門裡面造像用黃金色,表法的意思,要懂這個,是表法的意思,是取它的高貴、尊貴、不變,取這個意思。
【日溪師曰。】
『日』是日本。
【此標中道實相色。】
『標』也就是表示,金色是代表『中道』,代表『實相』,表這個意思,並不是真正黃色的。
【會疏曰,是故願言,我國人民,純一金色,無有好惡,彼我平等,情絕違順。】
這一段裡面是解釋,西方極樂世界是平等世界。我們在討論《無量壽經》四十八願里頭也曾經說過,法藏比丘當年考察十方諸佛剎土,他見到了諸佛世界裡面的眾生不平等。第一個不平等的就是身體,相貌不一樣,膚色不相同,形體不一樣。於是相貌好的、身體強壯的就高傲,生起傲慢的心;相貌差的、身體弱的就起自卑感,這就生煩惱了。煩惱從哪裡生的?從這兒生的。所以他建立的世界,他要使所有一切的大眾相貌都一樣,膚色、形體都一樣,那就不生煩惱,傲慢的念頭就起不來,自卑感也不會有,這就是他所取的。他這一願圓滿了,所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每個人的相貌、形體跟阿彌陀佛完全相同。佛身是智慧功德集聚之身,無量劫所修的功德,體相沒有絲毫的缺陷,所以生到那個地方人人相貌都圓滿,這一願實在不可思議。
世間,以我們人道來說,每一個人的相貌是屬於滿業。滿業的業因是什麼?過去生中所修積的善惡業。修積的善業多、所修的善業大,這個人的相貌就是福相,我們世間人講的福相。如果所修不善的業多、不善的業大,他的相貌就不庄嚴。正是所謂「相隨心轉」,這個心就是善惡之心,心地慈悲,他相貌看起來就慈悲;心地險惡,相貌就顯得很兇很狠。所以相貌是自己修的。也有個說法,說世間人,四十歲以前,你的相貌一般常講先天性的。先天是什麼?是你投胎來的時候,你投胎,入胎的時候,大概你是依照父母的相貌變現出來。我們現在一般人講遺傳,其實不是遺傳,是他很喜歡父母的相貌。他喜歡父親的相貌,他就像父親,喜歡母親相貌,就像母親,是那個時候取相的。但是四十歲以後,入胎取相影響逐漸淡薄了,而是你這一生當中喜怒哀樂、善噁心所變化的。所以四十歲以後的相貌,是你這一生修得的,相貌會變,四十歲以前的,那是先天的,四十歲以後的相貌是後天的。你能夠積德修善,不但你的相貌會變好,體質也會變好,體質也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佛經裡面給我們講這許多道理,這許多事實真相,實在講有助於我們身心的健康。你要是參透了、懂得了,依照這個方法去做,我們這一生當中會得到很幸福、很美滿。這是世尊發這樣一個大願。
『我國人民』,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純一金色,無有好惡』,他身相、色相是平等的,『彼我平等』。『情絕違順』,違是違背自己的意思,順是稱心如意,這種念頭你都生不起來,每個人的色相都是圓滿的。
【智度論八十八謂佛現此大人相者,因隨此間閻浮提中天竺國人所說,則為現三十二相。】
這是佛經里頭常說,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三十二相是貴相,中國人相書裡面所講的標準,哪一種相是貴相,哪一種相是好相。中國人有這個說法,古時候印度人也非常相信這個說法。佛出現在北印度,北印度風俗裡面所講的好相,佛一出生他這個相統統具足。你們說有三十二種貴相,你仔細去觀察佛像,他三十二種相都有,不但有,非常顯著,這是隨順世間。
現在人有現在人的標準,其他國家地區的人又有不同的標準,佛示現在哪個地方。我們看到非洲人,面孔畫一道白一道藍,身上刺了好多,他們認為那很美。由此可知,美的觀念,每個地方人不一樣,每個時代人審美觀念也不一樣。佛是出現在那個時代、那個地區,示現的三十二相。因此我們要明了,佛、菩薩甚至於阿羅漢都沒有相,有相就有執著了,你看《金剛經》上說的,「菩薩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佛菩薩沒有相,佛菩薩現的相是隨類現相,《楞嚴經》上說得很清楚,「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你們覺得哪種相好,他就現哪一種相,佛沒有一定的相,菩薩沒有一定的相。
我們看中國古代,有些畫家畫觀世音菩薩變相圖,五百種不一樣的相,全是觀世音菩薩。你喜歡他現哪種相,他就現哪種相,這叫隨心應量。他為什麼能做得到?因為他沒有分別執著。我們這個相為什麼不能變?因為我們有執著,認定這個相是我,不是這個相就不是我,所以就不能變化。佛菩薩決定不會認定哪一種相是我,他沒有這個念頭,所以他們隨眾生心起變化。這是說明這個事實的真相。
【法界次第下曰。】
【如來應化之體,現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眾德圓極,使見者愛敬,知有勝德可崇,人天中尊,眾聖之王,故為現三十二相。】
相無論好壞,它是屬於果報,果必有因,善因感善的果報,惡因感惡的果報。所以從一個人的相貌,能夠看到一個人心地的善惡,這是個普通的常識。當然這裡面非常複雜,要真正能夠辨別,確實我們一般人講,需要相當的智慧、需要學問,才能夠觀相而知人。因此,佛菩薩的相好,就是他德行圓滿的表現,他的善心、他的善行表現在體相上,表現在事相上。
『使見者愛敬』,佛以這個方法來攝受眾生、來接引眾生。如果佛菩薩現的相很醜陋,他雖然講得再好,聽的人對他沒信心,掉頭就去了。而佛菩薩的色相那麼樣的圓滿,讓每個人見到都生歡喜心、都生愛敬之心,都願意去親近他,他用這個手段,現在講拉信徒,這是接引大眾的一種方法。所以,使見者愛敬,『知有勝德可崇』,知道佛、菩薩有殊勝的德行,殊勝的功德,值得大家崇敬。『人天中尊,眾聖之王』,即使天王,帝釋天王、大梵天王的相貌都比不上佛菩薩,所以這些天王對於佛都非常尊敬。這是為什麼要現三十二相,在原則上講,依舊是隨心應量。
底下這一段引用的是三十二相,這是《三藏法數》裡面的。《三藏法數》這部書是古大德編輯的,專門解釋佛教的這些名詞術語,就像一部佛學大辭典一樣。稱它作「法數」,它是依據數目大小做順序來編輯的。這個書現在我們也印得很多,提供諸位同修們做參考。這一段是解釋三十二相,三十二相這裡面都說到了,但是它的業因沒有說,這個不如《金剛經講義》。江味農居士的《金剛經講義》裡面,不但三十二相條條他都落下來,而且每一相的業因他都說出來,這個相好,是什麼樣的業因修成的。譬如廣長舌相,佛的舌,舌頭伸出來可以把臉蓋住,他的舌頭很薄,可以蓋住臉。這個相的業因是不妄語。所以佛在經上講,一個人三世不妄語,他的舌頭伸出來可以舔到自己的鼻尖,三世不妄語。佛的舌頭能把整個面孔蓋住,證明生生世世不打妄語。所以,每一個相都有業因。我們一般世間人舌頭舔不到鼻子,就說明常打妄語。
這段很長,我想把它省略掉,諸位同學要知道這里頭的業因,業因重要,可以參考《金剛經講義》,江味農居士說得很詳細。我們翻過一百零二面,看第三十四段。
這個好,世間三十二相是修得的。佛也為眾生示現,其實佛不需要示現,佛已經證得性德,性德里頭就圓滿具足眾德,哪裡還要修?可是佛為了勉勵一切眾生,畢竟一切眾生沒有辦法快速成佛,沒有辦法超越三界。不能超越三界可以說非常可憐,經上常講可憐愍者,福很薄,生活很苦,這些苦難,都是造作一切不善業所招來的果報。所以佛表現給我們看、示現給我們看,都是勸導我們斷惡修善。這種示現就是成佛之後,就是你已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經上常講,還要用一百劫的時間去修善因,百劫的時間修圓滿的相好。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樣樣具足,要用一百劫的時間去修善行,才能感得這個果報。這個話我們現在很清楚,是佛菩薩表演的、示現的,在他來說不是真的。誰是真的?大梵天王是真的,佛在經上講,大梵天王、轉輪聖王,都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他們是修得的,佛菩薩是表演的。這個我們要清楚。佛菩薩表演、示現都是做給我們看的,叫我們向他學習,叫我們效法他、模仿他,意思在這個地方,這個意思可以說純善。我們今天講改善我們體質,改善我們的生活,使我們得到幸福美滿,佛的言教、佛的表演,都是幫助我們達到這個目標。
現在我們遇到這個法門就殊勝了,我們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得到的相好光明跟佛一樣,實在說,不只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古印度他們的標準,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那才是究竟圓滿。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各個都是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這是真的。這些相『不假修得』,不是你修得的,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有。你怎麼得來的?性德。性德怎麼現前的?阿彌陀佛本願加持的。所以我們自己只要修一條,就是信願持名,你只把這一條修成功,那就是無量無邊功德同時圓滿,你得的相好跟佛一樣。這是西方極樂世界不可思議,這是難信之法。
一個專修凈土的人,相貌會變,你還沒有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的相貌就會變。如果你要問我,要修多久才會變?若是真修,半年就會變,不長!三個月到半年,相貌變了。如果說三個月、半年沒有見面的朋友一看,你變了!真變了,你的相貌接近於佛菩薩。你的體質也會變,本來身體弱多病的,你也不需看醫生、也不要吃葯,你什麼毛病都沒有,體質會變,相貌會變。你要再問,它為什麼會變?相隨心轉,你這三個月之中、半年當中,你專想佛,你心裡除了想佛之外你什麼都不想,它怎麼會不變?我們今天念佛學了好多年,為什麼會相貌一天比一天差?不像佛菩薩。雖然念佛、念菩薩,雜念太多,你不是專念,我們念佛是雜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