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為什麼他的功德比那麼有錢的菩薩,來布施的功德大呢?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

  ◎美國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述於

  三藩市佛教講堂

  一九六八年十一月至一九六九年四月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釋迦牟尼佛講這個般若妙法的時候,叫一聲須菩提」,說,「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就是假設;假設有這么一位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恆河沙」,就言其多,這么多的世界。這么多世界上,有什麼呢?「七寶」。七寶就是人所最愛惜的東西,所最愛的東西。那麼這么多的七寶做什麼呢?用它來作布施。「若復有人」:那麼這么多七寶布施,這個功德是很大很大的。「若復有人」:假設再另外有這么一個人,「知一切法」:他知道一切法。這「一切法」,所有的佛法就都包括在內了。那麼簡單地說,就是四諦、十二因緣六度、六根、六塵、十二處、十八界,這等等的法。

  這等等的法,「無我」:這個知道一切法無我,這把我執空了。我執空了,那麼知一切法,那麼法無我,人也無我,這也沒我執也沒有法執了,空執也沒有了。在這個時候,「得成於忍」:成什麼忍呢?就成這個無生法忍。這無生法忍,這也是修行得道的一種境界、一種程度證得無生法忍,他不三界之中,有少法生和少法滅。這個得知於心而不能宣之於口,心裡得到這種境界口裡不出來。說不出是個什麼意思?忍可於心在這個心裡忍著,這叫無生法忍,這種法的境界。不見有少法生,不見有少法滅,那麼豈不是沒有法嗎?不錯,本來是沒有法!可是,沒有法還具足一切法,但是說不出來,所以這叫無生法忍。得到這個無生法忍,「得成於忍。」在這個金剛經》,全部《金剛經》,這個「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這十個字,是很重要的。

  「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因為他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所以這個菩薩,比前邊那個滿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七寶用來作布施,比那個菩薩功德還大,「勝前菩薩所得功德。」

  「何以故」呢?什麼緣故,這個菩薩僅僅就知道一切法,得成於忍,他的功德比那個那麼有錢的菩薩,來布施功德大呢?什麼緣故啊?

  「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不受福德。」因為佛說須菩提!因為這個諸菩薩他不執著有這個受福德和沒有福德,不執著的。「須菩提白佛言」:須菩提對佛說了。「世尊雲何菩薩不受福德」:說,怎麼樣子叫著「菩薩不受福德」呢?這個道理我不明白啊?請佛慈悲來解釋給我聽。

  佛一叫,說,「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菩薩所作福德,就是要無形無相的,要不執著,所以「不應貪著」:不應貪著啊,說這個是我所作福德,那個是我所作福德不應該有所執著。「是故說不受福德」:所以,菩薩不應有所執著,那麼他又有一個什麼受和不受呢?根本就沒有受和不受的。所以說,「菩薩不受福德」。

  恭錄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淺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