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念佛之要

  四 論生死事大

  乙 教專仗佛力

  佛法法門無量。無論大、小[1]、權、實[2],一切法門。均須以戒、定、慧,斷貪、瞋、痴,令其凈盡無餘,方可了生脫死。此則難如登天,非吾輩具縛凡夫所能希冀。若以真信、切願、念佛,求生西方,又無論功夫淺深,功德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此如坐火輪船過海,但肯上船,即可到於彼岸,乃屬船力,非自己本事。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亦然。完全是佛力,不是自己道力。然一生西方,則生死已了,煩惱不生,已與在此地久用功夫,斷煩惱盡了死者相同。故念佛決定要求生西方,切不可求來生人福報。彼離信願以教人念佛開悟開示,切不可依。

  念佛之要,在於都攝六根。當念佛時,攝耳諦聽,即是攝六根之下手處。能志心諦聽,與不聽而散念,其功德大相懸殊。此法無論上中下根人皆可用,皆可得益。有利無弊,宜令一切人皆依此修。[(續)與張靜江書](《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線裝書局,2014年版)

  註:[1]大、小:參見「大乘」「小乘」條。大乘梵語摩訶衍,譯言大乘。大者對小之稱,乘以運載為義,以名教法,即大教也。使求灰身滅智空寂涅槃之教。謂之小乘。此中有聲聞緣覺之別,使開一切智之教,為大乘。此中有一乘三乘之別。法華經譬喻品曰:「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力、無所畏,愍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菩薩求此乘故名摩訶薩。」(後略)小乘對於大乘之稱。求佛果大乘,求阿羅漢果辟支佛果小乘佛果者謂開一切種智,為盡未來眾生化益之悟。阿羅漢果與辟支佛果,雖有淺深之別,然皆為灰身滅智歸於空寂涅槃之悟。(後略)(《佛學大辭典》)[2]權、實:參見「二教」條。一、權教,藏通別之三教,為實教權設而還廢者。二、實教,如來出世元意真實教法,第四之圓教是也。止觀三曰:「權者是權謀,暫用還廢。實是實錄,究竟旨歸。(後略)(《佛學大辭典》)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