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念佛是誰?誰在念佛?

  不離念佛是誰」,那就智慧劍,斬斷七情六慾,習氣毛病一除盡,本性就現前。

  ◎一九八○年十二月禪七開示

  參話頭,就是研究「念佛是誰?誰在念佛?」這句話的來龍去脈。所謂「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參透「念佛是誰?」就是金剛王寶劍,能斬斷一切慾念,只留有參話頭的念,別的念一概沒有了,這時道心就生出來。

  「念佛是誰?」在沒有打禪七之前,先打個佛七。打完佛七之後,再打禪七,比較有功效。先念佛,後參「念佛是誰?」參就是找,找這個念佛是誰?是鬼,是哪個鬼?是人,是哪個人?是我,我死了還會不會念?裝在棺材裡,就沒有人念佛。找究竟對「誰」念佛?念「誰」呢?找念佛是「誰」?「誰」在念佛?找不到。永遠地找,也找不到。這個「誰」如果找到了,什麼妄想也沒有了。為什麼還有妄想?因為沒有找到「誰」的緣故。這個「誰」字,可以找上個大劫。

  老修行在那裡不動,就是在定中找這個「誰」字。因為專參這個「誰」字,一切妄想沒有了,豁然開悟,在黑暗中現出光明,什麼都看見了,所謂「迷時千卷少,悟時一字多」,這就是「念佛是誰?」的道理。所以,誰能不打妄想,誰就有功夫;誰要打妄想,什麼功夫也用不上這就是參禪的中心思想

  參禪的功夫,就是專一其心來參,行也參,住也參,坐也參,卧也參。總而言之,時刻在參,不放棄參的機會。所以,在打禪七的期間,不拜佛不念經、不上殿,也不過堂。到時候去吃飯,吃完飯立刻回到禪堂,繼續參禪。到時候廁所,方便後即刻回禪堂,繼續參禪,不可浪費一分一秒,不知在哪一分哪一秒時間開悟?所以分秒必爭。

  所謂「不離這個」,不離哪個?不離念佛是誰?」不離念佛是誰,那就智慧劍,斬斷七情六慾。這種習氣毛病一除盡,本性就現前。本性現前,菩提道果就成就了。

  我們在參禪時間,要面對現實,克服一切環境,抱定宗旨。苦,就是快樂的開始。我常對你們說:「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古人說:「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伏。」就是說在不吉祥事情的後面,會有吉祥的事來;在吉祥事情的後面,會有吉祥的事來。世間都是相對的。

  我們在往昔的時候,不知造了多少業?所以要受果報。若能努力用功勇猛精進,把業果受完,就會證道業。各位要注意!無論遇到「順」的境界或「逆」的境界都要忍受,忍受不了也要忍受。修道,就是修忍受。所謂「忍是無價寶」,能忍受得住,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好像練過武術的人,沒有經驗,等打架的境界來了就把所學的招式忘了,等境界去了,想起招式,已經太晚了。參禪也是這樣,等境界來了,要忍受,要吃虧,咬緊牙根,度過難關,便得到自在

  參禪,要朝於斯,夕於斯。在早晨也修這個禪定,在晚上也修這個禪定,修的時間久了,自然就有成就。要能忍耐,腰酸不要管它,腿疼不要管它,一心一意參「念佛是誰?」這樣就時刻不會打妄想,能攝受身心令其清凈,一點妄念不生。心不離念佛是誰?」四個字,時時提起來,刻刻不忘記,這就用功目標

  參話頭是一個妄想;雜念,是多個妄想。用以毒攻毒的辦法,所以用參話頭妄想來控制多個妄想,慢慢將妄想一個一個消滅,不再起作用。這時候,無論什麼境界來了都不會迷惑。分析清楚,就不走火入魔。古德說:「寧可千生不悟,不可一日著魔。」修禪定要謹慎小心,不可偏差,正大光明,不要給魔找機會雜念,是替魔開門,而參話頭即是驅魔的法寶

  南無彌陀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