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法師:《楞嚴經》細講,講記(共121集)

  (第一集)

  1979/9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001

  【大佛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諸位同修,《楞嚴經》我們先後大概講了十遍以上,同修們對這部經都非常的歡喜。記得過去一次,在第一公司九樓孔會計師的辦公室裡面講過一段時期,以後有差別因緣就停下來。我以為那一次就講圓滿了,結果有人告訴我那一次沒有圓滿,所以有許多人向我打聽,這一次的《楞嚴經》是接著上一次未完的來講,還是從頭講起?我說:《楞嚴經》不算太長,我們這一次從頭講起。

  今天我要徵求同修們的意見,我們要不要講玄義?如果要講玄義,大概要耽誤兩個月時間才能夠講到經文。我們過去講經,好像講玄義只講過兩次,大多數就是把經題介紹,再有教起因緣略略的說一說就入經文。老同修對於佛法有一基礎的,聽玄義很有味道,如果是初學,剛剛來聽經的,玄義不太適合,會聽得不著頭緒。今天我們頭一天開講,同修們願不願意講玄義?我們講完以後再表決。今天開宗明義先要把經題給諸位介紹出來。

  本經的題目很長,一共有二十個字,經題長,包含的意思就相當的豐富。《楞嚴經》自始至終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像《法華經》在分量上與《楞嚴經》字數是差不多的,六、七萬字,但是《法華經》有二十八品,而《楞嚴經》沒有品,自「如是我聞」到後面「信受奉行」,一氣嗬成,是一篇大文章。而這篇大文章完全是依照這個題目來做的,題目就是這個經題,二十個字。除了「經」這一字是通題之外,別題有十九個字也就是依照這十九個字做這篇大文章。如果要照字數來講,拿今天人的眼光來看還不算太大,為什麼?有六萬多字,不算是很大。

  我們講《楞嚴經》,過去將經本曾經印過叄次,最初我記得第一次講是在法藏蓮社,那個時候用的經本是台中蓮社送給我們的。第二次在念佛團講經,經本就是我們自己印的。現在諸位用的這個本子是第叄次、第四次開始講的,這個本子現在所剩下來的只有一百七十本,所以希望同修們聽完經之後,本子保存在道場,不要帶回去,因為只有一百七十本,如果經本再缺少,以後聽經的人多了,怕經本不夠用,這是同學們特別塬諒的。第叄次我們曾經印過一個合訂本,就是《楞嚴經》、《金剛經》、《法華經》精裝的小冊子。那個時候也是我們法施會沒有放書的地方,我們在佛教會講經完了的時候,書本那麼多,自己沒有地方放,所以全部都結緣,所剩下來的大概只有叄、四十本的樣子本子不多。將來如果同修們需要的話,我們可以再印,以後只要大家喜歡,我們再選好的版本來翻印。這是我們講堂講經的因緣,就略說到此地。

  現在請諸位看經本,經本的經題,這個本子上用的經題很省略,不是完全的題目。同時這個本子當時翻印的時候我沒有注意到,譯經的人,證譯的人、筆受的人,它上面都沒有,都省略掉了,這在我們講經的規矩上是一定要把它講出來,凡是省略的部分我都會給它寫在黑板上,黑板上面是完全的題目。這個題目我們一共分做八段來講,為什麼分八段?諸位一看底下簡單註解就曉得。

  佛經的選題,老同修們都曉得七種立題,不出「人、法、喻」叄者,本經在七種立題是屬於「具足立題」,就是人法喻都有,我們先將人法喻就題目當中把它指出來。「大佛頂」叄個字比喻,將這部經比作佛頂,「大」這個字是讚嘆的話。諸位要曉得,佛是叄界之內最尊最貴,再沒有比佛更尊貴,在佛的身上,佛的頂是最尊貴的。從這個比喻當中,我們就能想像這部經的地位,這部就像佛頂一樣。所以這部經在過去,無論是學佛或者是學佛,凡是讀書人幾乎沒有不讀《楞嚴經》的,不但義理妙,在文字上也是第一流的文章。古德從文學文字這個立場上,常將《楞嚴經》媲美於《莊子》,我們曉得《莊子》在文學上是屬於第一流的文章這是文辭之好是一切經都比不上的,當然這跟筆受的人很有關係。房融是個文學家,以宰相之尊參加譯場,筆記、潤文當然跟一般翻譯情形是不相同。題裡面的「如來」是人,如來是證了果的人,題裡面有「菩薩」,菩薩也是人,菩薩是正在修行的人,一個是因地的人,一個是果地的人。這個題目裡面有人、有喻。「密因」是法,法裡面有四種,就是教理行果,密因在這四種裡面是屬於理法。「修證了義」,了義是屬於教法。我們常常講教的時候,四依法裡面就教我們依了義不依不了義,這部經是了義法。「萬行」是行法,萬行就是講六度萬行,六度是萬行的綱領。「首楞嚴」是果法,就是修行所證的果。所以在法裡面,這四種法都非常的完備,教、理、行、果。從別題十九個字,你能把這部經的大意就可以看出來,它在佛法裡面,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講,它是完完整整的,經文雖然不長,義理相當的完整。

  這部經無論在佛法裡頭學哪一宗、哪一派,也可說是共同的科目是在教理上的共同科目,它的普遍可以說已經超過唯識唯識教義上也是共同科目,但是學佛人不唯識的人很多,但是不讀《楞嚴》的太少了,由此可知,在教義上面,《楞嚴》已經取代唯識。由此可知,這部經在中國一千多年來為中國人所喜愛,說到喜愛,當然深契中國人之機,所以能夠得到我們這樣的尊重喜愛,因此歷代弘揚《楞嚴的人特別多。

  《楞嚴經》的註解,我們不要說今人的註子,古人的註子將近一百種之多,我曉得的差不多就將近有九十種,還有我不知道的。我所看到的大概有叄、四十種都是古註裡面代表的註子、最好的註子。現在也有幾種註子在台灣最近幾年翻印流通,便於學習,流通得最普遍的要算是圓瑛法師的《講義》。圓瑛法師是近代人,這位老法師一生的功力都在楞嚴》上。從他的序文裡面看,他二十幾歲就留意《楞嚴》,聽《楞嚴》,研究《楞嚴》,他到六十八歲開始寫這部《講義》。《講義》寫成之後,接著寫一部《圓覺經講義》,他老人家就圓寂了。所以《楞嚴經講義》跟《圓覺經講義》是圓瑛法師一生當中可以講是他代表作,最成熟的作品。圓瑛法師一生弘法利生,行解相應,我們從他的《講義》裡面去看,依舊脫離不了古人的範圍,由此可知,註解經相當不容易。他的講義的好處就是深入淺出,便利於初學。古人註疏都有相當的深度,換句話說,在文言文沒有相當的基礎文字上就是障礙。所以我們有圓瑛法師這部《講義》,對於今日之下的學人來說是有很多的幫助,讀他的《講義》之後,再要研究古人註疏就方便多了。

  但是這還不是入門正確辦法入門正確辦法是什麼?是要熟讀經文,給諸位說,要背誦經文。經是佛說的,各人的註解代表他個人的心得看法,不是佛完整的意思。所以一百家的註解當然是一百家不一樣的看法,如果看法都一樣,那個人已經寫出來,何必還要重複?重複也沒有人看,也沒有價值。過去我們凈土宗的祖師蓮池大師,他老人家也有一部《楞嚴經》的註解,但是他不是按照經文逐句解釋,他是選擇摘要的哪幾段來解釋。那個題目叫《楞嚴摸象記》,是瞎子摸象的意思。這個意思就是說明古來大德的這些註疏都是瞎子摸象,所摸到的那一部分都是真實的。因此我們讀《楞嚴》不要有成見,不要隨著一家的註疏去走。我們要跳出這個圈子之外,冷靜客觀的來觀察各家的講法,自己做個參考、做個比較,才能夠看得出一點真實。當然最好是要實證實證那就是要從背誦下手。古來的這些大德研究《楞嚴經》,能夠背誦的人都不少,在今日之下我們也提倡背誦

  前些年,香港海仁老和尚,在香港號稱為首楞嚴王,這是一生研究《楞嚴經》的,他是去年過去的,九十多歲。他在香港學生就是教《楞嚴經》,跟他學的人不多,只有五、六個人,為什麼?條件太苛刻,就是一定要背《楞嚴經》,你《楞嚴經》不會背就不能入他的門。入他的門他要考試,第幾卷、第幾行馬上就要背下去,你背不下來他不你做學生,所以他的學生背《楞嚴經》都背得很熟。不但要背經,還要背註解,他選擇的是蕅益大師的《楞嚴經文句》,連經文、連註解都要背,也不容易,還有五、六個學生真能背得下來。

  經題是一部經的總綱,經文是一個經題的細目,所以全經的要義就在經題裡面,不但《楞嚴》如此,一切經都不例外。所以日本喜歡偷懶,他不經文他就念經題,為什麼?經題就是一部經的代表。你到日本去參觀,他們念什麼?「南無妙法蓮華經」,我們念經文,他念經題,「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他搞這個。諸位要曉得,經文熟透了,受持經題就是受持全經,經中之義完全都不曉得,經題起不了作用,為什麼?一切大乘經的要義都是教我們「依文字,起觀照,證實相」。經題、經文皆是文字般若,如果義理不透徹,怎麼能從文字般若裡頭起觀照的功夫?諸位這一點一定要記住。不能起觀照的功夫,與行就不相應,我們常常講「行解相應」,不相應就得不到利益就得不到功德功德利益一定要從相應裡面來求。換句話說,一定要曉得觀照的功夫,唯有觀照的功夫才能夠實證。像《心經》裡面講得很清楚,「觀自在菩薩」,觀自在就是觀世音,「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那不是淺,般若波羅蜜智慧彼岸,到了家的智慧,最圓滿、最究竟的智慧般若波羅蜜。行是修行,是起作用,就是最圓滿智慧用在日常生活當中,這叫做行深般若波羅蜜。怎麼個行法?觀照,「照見五蘊皆空」,觀照,大乘佛法功夫都在觀照之中。

  諸位要是懂得觀照,那你就是頭頭是道;你要不曉得觀照,處處成障,你的障礙就多了。我們修行這么多年,有成就、沒有成就就在行門裡頭有沒有觀照的功夫佛法裡面常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覺就是觀照,念是什麼?念是煩惱,是障礙煩惱業障現前不要緊,沒有關係,為什麼?無始劫以來我們都是生死凡夫煩惱習氣不是一下就斷了的,它會時時刻刻起現行,起現行不要緊,要緊的是什麼?就是般若觀照的功夫。為什麼?觀照一起來,煩惱立刻就止住,就降伏住,那個就是功夫妄念常常起,觀照也隨之而起,功夫用久了,觀照就得力,妄念少了妄念少,心自然清凈這個時候你也就得自在。「觀自在」,自在從哪裡來?從觀照這個功夫得來的。八萬四千法門,從塬理塬則上講是一不是二,都不例外。

  所以我們對於經一定要熟,大經太長,我們沒有辦法背誦這就是我們自己有業障,我們的機緣、時節因緣過了假如我們要是在六、七歲的時候,我們的老人就覺得《楞嚴經很好,叫我們背誦,給諸位說,不要叄個月時間都會背了,小孩東西快。現在我們到二、叄十歲以上再要背東西,叫苦連天,四十以上的人就不能背誦了,聽聽就好了。背書這個時節因緣是在十叄、四歲以前,那是黃金時代。那個時候所背的東西,只要下的功夫深,一生都不會忘掉。

  古人教學,兒童上學的時候,老師教他什麼?就是教他背書,也不需要講解給他聽,督促他念的遍數。小孩聰明,一、二百字文章聰明能力高一點的一遍就會背。我自己本身就是例子,我念小學、念初中的時候,國文我一就會背,因此怎麼樣?不念書了,考試之前十分鐘,考頂多考五課不得了,考五課,十分鐘一遍都會背了,應付考試是絕無問題,不念書了,但是怎麼樣?第二天就忘掉了。所以以前的老師看著學生一遍會背不行,你給我念一百遍、念二百遍,為什麼要念那麼多遍?不會忘掉。我在學校裡念書的時候,我的老師就不這么嚴格,只是混過考試就算了,沒有這樣嚴厲的督促,所以小的時候念的那些書統統都忘光了,都還給老師。在古人教學經驗裡面告訴我們,天賦高的一天可以背誦六、七百字,一生都不會忘掉,中等的天賦可以背四、五百字,比較差一點的能夠讀二、叄百字這是過去教學經驗當中的記錄。我們比比古人,我們一天能背多少字?我們到底是上等根器還是下等根器?不必問別人,自己試驗就曉得。假如一天背六百字這部楞嚴經》一百天就夠了,叄個多月就全都會背,算不了一回什麼事。所以現在諸位年輕同學們,你們在做學生時代,一定要下決心背誦

  背誦經文,給諸位說,是叄學同修,就是修戒定慧,比念佛持咒效果還要大。古人為什麼提倡念佛持咒?好像背誦經典的很少,諸位要曉得,背誦經典第一層功夫持咒念佛是第二層的功夫,心清凈了,那一句佛號才得力。我們現在這個心亂七八糟的,所以佛號念了幾十年都不得力,為什麼?念佛的時候會打妄想念佛的時候,六根一遇到外面六塵境界的境緣,心馬上就隨緣去了,所以念佛不能攝心,念咒也是如此,不得力。可是你要背《楞嚴經那就不行了,那個效果就不一樣,為什麼?你心要一往外緣跑掉的時候,你今天這一段文就背不熟了,你一定要專心。你要把一部《楞嚴經》背得滾瓜爛熟,然後你再念佛就不一樣了,句句佛號得力,為什麼?有這部大經真是把心都收回來了才會得力。

  在背誦經典的時候,心裡面沒有妄念這就是戒律清凈戒律精神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心裡面沒有妄念是「諸惡莫作」,《大佛頂首楞嚴經》是善中之善,你背誦這個經文那是「眾善奉行」,持戒圓滿,背《楞嚴經持戒圓滿。你背誦的時候一定要專心專心就是修定。背誦的時候,經文義理了了分明這就是修慧。修戒、修定、修慧就在背《楞嚴經》上統統都具足,叫做叄學等運。背誦的時候那真是晝夜之中不間斷,熟透了對你工作也不妨礙,日常工作照做,心裡面在默念著經文,所以這個功夫是不間斷的。熟透了就有開悟機緣,這個開悟就是俗話說觸類旁通,在一切境緣裡面就有悟處,常常有悟處,處處有悟處。經文不能熟記,悟處的機會就少,記得愈多悟處就愈多機會愈多,所以一定要熟,不熟起不了作用。唯有熟透了,這個種子力量才強,在阿賴耶識裡頭才有力量煩惱習氣壓下去,不熟沒有這個力量

  古人學佛人人都是從背誦下手,所以古代的那些出家人社會上有崇高的地位,國王大臣沒有不恭敬的,他敬你什麼?敬你的學問道德世間的這些學者世間法裡面他熟,四書五經他能夠背得很熟,佛經他沒有背過。而出家人四書五經不比他們差,人人都背得熟透,還再加上大乘經典。換句話說,從背書這一門來說,出家人所背的書籍要比世間人多一倍以上,他怎麼不佩服你?當然佩服你。古來這些祖師註解佛經,引用四書五經、引用道家、引用墨子、韓非子、諸子百家的多的是,他那些東西要不熟透,他怎麼能隨隨便便就引用出來?可見得人家讀的東西多,世出世法都通達,都熟透了。絕不像今天的出家人佛經有一東西背誦世間的典籍也沒有一樣能背誦,要跟古人比怎麼能比?不要比得太遠,連圓瑛法師也比不上。近代這些老和尚,像圓瑛法師華嚴宗的應慈法師天台的諦閑法師、倓虛法師禪宗的虛雲老和尚,哪一個不是在國學上有很深的基礎?不讀書不能成就

  千萬不要講,我現在已經出家了我還世間書?世間你沒成就,佛書那個邊你也摸不到。李老師在台中教學的時候,從《四書》念起,文言文從《古文觀止》講起。《古文觀止》叄百篇統統從頭到尾講完,不容易,他會下的學生《古文觀止》叄百篇都讀過。《四書》也是從頭到尾講過幾遍,《五經》是選擇一部分出來講,國學佛學都有底子。我們要不在這真實用功夫,絕對不會有成就世間學術沒有基礎佛法那沒辦法佛法是建立在世間法的基礎上。所以我們現在一方面讀佛經,一方面還要把四書五經來補習。要常常讀誦,彌補我們自己基礎上的不足。

  「大」,讚嘆之詞,讚嘆到極處,找不到一個適當的名詞來說,不得已用個大哉,大的意思。「佛頂」是比喻也有讚嘆的意思。把下面所講的四法,就是本經講的四法,理法是「密因」,密因是大因,成佛之因。「了義」是教法,了義教是大教,大乘佛法教義、一乘佛法教義。「萬行」是大行,行法,不是單指空談理論,而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把這些理論要行出來,要做到。佛法最重實踐,最重實行,所以要把理論與方法行出來,自他才能得真實的受用。

  「首楞嚴」是果法,是大果。「首楞嚴」這叄個字印度話,翻成中國的意思叫「一切事究竟堅固」,這也是大定的名稱,到經文裡面有很長的一段經文專門講這樁事。一般的定有出有入,入了定的時候有定的境界出了定,境界就失掉,有入有出的定;楞嚴大定是沒有出入的定,換句話說,就是行住坐卧都在定中。經裡面常常講的「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這種定才叫楞嚴大定這叫真正的定,管用的定。這個定怎麼修法?如果要說到修法,妙極了,說出來也好像不希奇,太簡單,咱們念阿彌陀佛就是修楞嚴大定。我們心裡一句彌陀佛,走著也是阿彌陀佛,睡著還是阿彌陀佛,坐在這裡也阿彌陀佛,站在那裡也阿彌陀佛,這不是楞嚴大定是什麼?可是不容易做到,為什麼?四威儀當中,心裡面只有阿彌陀佛,沒有第二念,才叫做楞嚴大定;念著彌陀佛又打著妄想,定就沒有了。一般人不曉得,以為《楞嚴經》與禪宗關係,參禪的人沒有不讀《楞嚴》的;裡面有「五會楞嚴神咒」,《楞嚴》與密宗關係也有把它放在大藏經》密教部,他就不曉得《楞嚴經》與凈土關係

  《楞嚴經》裡頭的格局味道跟《華嚴》相彷彿。《華嚴》有理論、有方法,有善財童子給我們修行榜樣。《楞嚴經也不例外,有理論、有方法,裡面有二十五位菩薩給我們示範,做修行榜樣,「二十圓通」那一章很有味道。《華嚴》裡面是一個代表那是代表什麼?代表修因,修因,一個人;《楞嚴經》裡二十五位菩薩代表證果,這是不一樣的。修因是做學生學生有我一個人是學生,除我之外,人人都是我的老師,我的學問才能成就。《楞嚴經》裡面並不是講修因,而是佛問在會的這些弟子們,你們是怎麼樣證果的?所以他們是講證果。每一位菩薩代表一種法門,人人所證的果你看都是第一,法門無二無別,無有高下,只要證到首楞嚴大定都是第一,沒有第二。二十五就是代表萬行,把萬行歸納為二十五類,用二十五位菩薩來做代表,如果要是一展開,那是無量無邊。這二十五類是依照「六根、六塵、六識、七大」,是把無量無邊的法門歸納這二十五大類。前面就是十八界,十八界加七是二十五。

  這二十五類一展開就是諸菩薩萬行,「諸菩薩萬行」在《楞嚴經》裡歸納就是這二十五大類。每一類以一位菩薩來做代表人人都是修首楞嚴大定二十五位裡面最特殊的兩位大勢菩薩觀世音菩薩,這兩位菩薩在「圓通章」裡面是全經精華之所在,是最重要的部分。這兩位菩薩都是代表凈土法門觀音、勢至是西方極樂世界彌陀佛的左右手。由此可知,念佛法門就是修楞嚴大定念佛法門大佛頂法,很可惜,我們不明瞭這個道理,不能夠如法修行念了幾十年的佛,與大佛頂絲毫不相應,你看這多麼可惜!

  從這部經、從《華嚴經》諸位也能看到一點消息,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說法四十九年,講經叄百餘會,他的目標是在凈土。《華嚴經》到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楞嚴經》裡面觀音、勢至也是指我們凈土法門。正是古人所謂「千經萬論,處處指歸」,這個話說得並不過分,因此這些大經大論我們要認真的學習。行門就是把這一句阿彌陀佛念好,如法的去念,有個二、叄年我們就變樣子就能夠收到效果。你不懂理論、不懂方法沒有辦法的,不要說二、叄年,二、叄十年還是不行。理論是不是這樣講講就能懂?不可能。不要說我講不行,十方諸佛菩薩來講也不行,為什麼不行?講得再清楚我們都聽不懂,這個塬因是我們有障。假如我們自己把這個障礙去掉,不必佛菩薩世間再笨的人來給我們講,我們都會開悟。這個障是什麼?一個字,我們的心不誠不敬這是障礙世間法的障礙也是這個。《禮記》一打開,第一句話:「曲禮曰,毋不敬」,為什麼要學敬?去障。學術障礙掉了德行障礙也去掉了事業成就障礙也去掉了都在誠敬,這是根本法。誠與敬,別人幫不上忙,諸佛菩薩都沒辦法這是要我們自己發心至誠恭敬障礙才能去掉。

  佛法裡面常念的「一切恭敬」,《華嚴》號為經中之王、根本法輪,在行法裡面,十大綱領裡面第一句話「禮敬諸佛」。禮敬諸佛是什麼意思?就是《禮記》裡頭那一句話「毋不敬」。諸佛是誰?情與無情統統是諸佛。意思就是教給我們,我們眼睛裡面所看的,六根所接觸的境界全是佛。我們對佛怎麼樣恭敬,對這個境界就要怎麼樣恭敬,我們能做到嗎?做不到。諸佛菩薩千經萬論教什麼?就是教我們「敬」,沒有別的。你只要懂得誠與敬,給諸位說,《大藏經那麼多都是廢話,裡頭所講的意思、道理你全都悟了,不要佛講。就像《壇經》六祖所說的,「惠能自心常生智慧」,心裡面生智慧,世出世法無所通達。不誠不敬諸佛都無可奈何,想教也沒辦法,怎麼樣講,聽不進去,聽了不懂古人教學,從小孩一上學,五、六歲的時候,教什麼?就教他「敬」。書本上的東西就是背誦,不必懂得意思,就是教你背,熟背,背上個幾百遍。生活行為上就是教你敬,對父母要敬,對師長要敬,對朋友要敬,對一切人都要學恭敬成就將來學術事業上的根本,就在一個「敬」字上。

  「萬行(ㄏㄣˋ;henˋ)」,萬行(ㄒㄧㄥˊ;xingˊ),也念行(ㄒㄧㄥˊ;xingˊ),今日之下念行(ㄒㄧㄥˊ;xingˊ),古人讀去聲念行(ㄏㄣˋ;henˋ),行(ㄏㄣˋ;henˋ)當動詞講,實際上的行為都是從敬上做起。我們今天修布施布施裡頭沒有敬意,不但沒有敬意,還帶了貢高我慢,這在果報上當然就不一樣。佛菩薩布施,恭恭敬敬的供養平等心的供養,所以才能夠成就楞嚴大定之果,楞嚴大定是「性定」,這是如來所修的定。到底下我們一條一條解釋,講到的時候再說。

  「大佛頂」都是讚這四法,這四法就是如來的頂法、無上的大法,指這個「密因」、「了義」、「萬行」、「首楞嚴」。「如來這兩個字是佛的十號之一,十種通號之一,將來講到經文裡頭再說。通常最淺的一個講法就說,「佛佛道同,今佛如古佛之再來」,所以叫「如來」,就如同古佛再來。佛所證得的理是圓滿的,沒有欠缺,所以佛與佛是真正的平等。心平等了,給諸位說,相貌平等,為什麼?相是心變現的,眾生為什麼一個人一個相貌?心不平等。如果你看到有兩個相貌一樣,大概這兩個人的思想、行為、性情都差不多,他平等的。這個事情我在沒有學佛的時候就見到。抗戰期間我在貴州念書有一個同班同學,復員之後我在南京念書,同班上又有一同學,那兩個同學是一個人,兩個人不相識,但是相貌一樣,舉止態度也差不多。我就把他叫來,我說你有什麼毛病,一樣一樣的,他說你會看相?不錯,你看得很準」。我說我不是會看相,過去那個同學跟我相處一年多,他的毛病習氣我清楚。你的面貌、走路的樣子很像他,大概你心裡毛病也差不多」。以後讀到佛經就想起來,是很有道理

  佛與佛的心絕對的清凈,所以相貌相同;菩薩心地清凈煩惱少,所以菩薩相貌很接近,並不是真正的相同,到如來地的時候才完全相同。由此可知,相好、依正庄嚴從哪裡來?從心地裡面修來的。我們要想依報都庄嚴,必須從心地裡頭認真的去修學,只要真下功夫相貌會變的,相隨心轉。我們看到一個熟悉的人,常常接近的人,有的時候相貌變好,有的時候相貌變壞,善與惡的感應。一個人常常修善,相貌自然然會轉變,有光彩;人要是常常作惡,惡事太多人就樣子,臉上也無光,俗話說「你快倒楣了」,果報就快現前了,這是很粗顯之理,很容易看得出來。我們明瞭這個道理,要求自己真正的福報,求自己真實功德利益,你需要記住存好心、行好事,決定不吃虧。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果報應,絲毫不爽,何必要做惡事?「如來」粗淺的講法如此。

  深一層的講法,從理上講,《金剛經》上講得好,「如來者即諸法如義」,這句話的理很深。諸法是指一切法,如義的「如」字就很難講,淺而言之,《法華經》裡面講的「十如是」,天台大師把它發揮「百界千如」,諸法如義就像法華經》裡所講的。這個「如」字不能細講,要是講的話,講叄天也講不完,《金剛經》上只有四個字諸法如義」,太妙了。通常我們也說,比如《金剛經》有的時候稱「如來」,有的時候稱「佛」,它是有特別用意。凡是稱「如來」都是從法身、理體上講的,凡是稱「佛」都是從應身、跡相上講的。《金剛經》在中國流行得最普遍,因此對於佛的十種稱號是以「如來」跟「佛」這兩種稱號最為普遍,其餘八種稱號很少。除了我們讀佛經或者學佛的人知道,一般人不曉得佛還有另外八種稱號。

  什麼叫做「密因」?這個地方的密不是祕密,給諸位說,佛法裡面沒有祕密法,佛教有個密宗密宗也不是祕密法。尤其是此地講這個密,這個密是講深密,理太深了,不是一般人所能懂,講了也不懂那就叫做密,所以當作深講,甚深難解,是這個意思,而不是祕密。祕密是見不得人的事情,不是正大光明的,邪教才是祕密,祕密傳教,祕密一定不是好事情,它不能公開、不能見人。從這個粗淺的觀點上,我們就能夠理解,凡是祕密傳教的一定有問題,不要去相信它;你要去相信它,那真叫做迷信。凡是正大光明傳教的,它都有一道理在。我們實實在在不能夠辨別什麼叫邪、什麼叫正,我們從顯密裡頭可以能看得出來,就是祕密傳教的我們不要聽它的。佛法裡面的密宗那是別有道理,有些地方它是祕密,實實在在不得已,理太深,事情超越了常情,是根據甚深教理,超越一般人情修法,絕不是普通的修法,所以對於一般人他要迴避一點,為什麼?怕人家看到感覺奇怪,生毀謗、生疑惑是為了這個,將來講到大經裡面也會討論到這個問題

  這個地方講的「因」就是成佛之因,成佛的這個因太深,所以稱之為「密因」。「密」這一個字也能夠遣凡夫外道、權教、小乘人一些過失,為什麼?這些人不能懂得這個因,換句話說,凡夫外道小乘人,乃至於權教菩薩他們的學問達不到他們的見解達不到,這個確確實實,在《楞嚴經》裡面說得很詳細。我們現在凡夫,我們也在讀《楞嚴經》,也在討論《楞嚴經》,這個密因我們曉得?我們只曉得名稱而已,實際上不懂。實際上如果諸位一懂,現在立刻就超凡入聖。你幾時懂得這個密因,你的修行,不管你修什麼行,穿衣吃飯都是「修證了義」,那個不奇怪。功夫成就的人你看永嘉大師,我們過去曾經討論過《永嘉禪宗集》,別人問禪師:「你老人家用什麼功夫?平常怎麼樣修行?怎麼用功?」他告訴他:「飢來喫飯困來眠」。人家肚子餓了,吃飯是修證了義;疲倦了,睡一覺是修證了義,他那個就是了生死、證涅槃的。我們愈睡愈迷惑,愈睡愈顛倒,那沒有用處的。人家懂密因,我們不懂密因。

  密因是什麼?經裡面講得很清楚,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捨識用根,密因就是指「根中之性」,這個性佛性,是自己的佛性不生不滅常住真心,一切大乘法都是以它做因地心,所以他能成就。我們念佛人要是以這個為因地心你這一句彌陀就叫理念。經中常講,「一句彌陀佛,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一點都不假,一句彌陀佛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這是小可言之,實際上一句彌陀佛的力量比這個還不曉得大多少倍,為什麼有這個力量?密因。就是一個用根中之性,一個用八識。我們凡夫八識凡夫外道小乘、權教菩薩,統統用這八個識,所以念佛不能產生力量一句佛號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的,是指什麼?是指理念是指捨識用根的人。我們要懂得密因,捨識用根,我們就有這個力量,現在就轉。

  如果這一部《楞嚴經》講下來,我們同修中有那麼一、兩個會了,那就不得了,我們這個道場就真正的庄嚴,真正的成就,我們全省一千七百萬同胞都有福,為什麼?有一位真佛出世了,這是佛,肉身菩薩再來的。至於理論、方法,到經文的時候再給諸位細細的說。不是我們做不到,是我們肯不肯做。你肯不肯作佛?你肯不肯為我們現在一千七百萬同胞做真正的福田?你干不幹?不是能做到、做不到,問題不在此地,問題是我干不幹,干就能做到,不肯干那就不行。肯干怎麼樣?八個識、五十一個心所、二十四個不相應統統放下,這才叫放下萬緣,放下萬緣是這個講法放下身心世界也就是這樣講法的。什麼叫身心世界?什麼叫萬緣?放下之後所用的就是根中之性,不要再找真心。我們眼見外面的色相,把眼識放下,我們眼所見的是見性見的,見性見到外面是什麼?法性,就是禪家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立刻就成佛了。

  《楞嚴經》裡面講修行,一個字,「歇即菩提」,菩提就是成佛。「歇」是什麼?就是把剛才講的(我是講百法,大家好懂)八識、五十一心所、二十四不相應,歇。「歇」就是放下,一歇你立刻就成佛,不必叄大阿僧祇劫,也不必叄年五載,一念之間就成佛這部經確實有這個功效,有這個力量,就看我們自己肯不肯接受,願不願意接受,肯不肯照這個方法做。肯照這個方法做,給諸位說,這一念轉過來,生死就沒有了,了生死,叄界也沒有了,不但叄界沒有了,十法界沒有了,你的法界是一真法界那就是《華嚴經》善財童子所入的法界那是一真法界,不是十法界我再同修們說,不難做到,何必受生死累贅之苦,為什麼不幹!今天時間已經到了,就講到這裡。

  (第二集)

  1979/9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002

  我們用的經本上面的題目簡略,它具足的經題是「大佛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上一次我們將經題一、二條介紹過,現在我們講密因,密因講過了,下面一段是「修證了義」。前面這個「如來密因」是講理體,「修證了義」是講修行方法。怎麼樣才叫做了義?必須與如來密因相應的修法才叫做了義。在本經裡面,阿難尊者楞嚴會上的一個代表人物,也就是說我們要想諸佛如來楞嚴大定,怎麼修法?阿難尊者是一個代表人,我們學阿難就行了。尊者在這一會裡面聽了世尊的開導之後,經文要到第叄卷的末了才示現大徹大悟,悟什麼?就是悟密因,也就是說如來藏性塬來是我們自己本具之物,並不要向外面去求,如來藏性就是密因。這一個理悟了之後,當然接著就要求證,如何將這個圓滿周遍之理能夠運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這是非常要緊的事情。這種修行方法當然不同以往,以往的修行,理與事是分開的,理是理,事是事,理與事不能夠相應,不能夠圓融。現在回過頭來就是要希望能夠修證「理事圓融,事事無礙」的了義法。

  世尊給他的塬則,第一個要「決定以因同果」。因果要不相同,你修的因,你所希求的果得不到,這一點關係很大,希望我們同修要特別注意到。縱然我們不能修楞嚴大定,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這個塬則一定要把握住,就是因與果要相同,因果要相應。密因是不生不滅不生不滅的因將來才能夠證得不生不滅的果,因與果相應。生滅的因要想證得生滅的果,那就像經裡面所講「無有是處」,沒有這個道理。回過頭來想想我們現在這麻煩是真大,為什麼?我們現在所用的心是生滅心,我們所希求的果報不生不滅果報,這個因與果就不相應。我們因地心是個生滅心,怎麼會得到不生不滅菩提涅槃果報?我們把話再說回來,我們現在是一個煩惱的、生滅的心,要想求得西方清凈庄嚴果報,諸位想一想,相不相應?不相應。經上明明告訴我們「心凈則土凈」,西方極樂世界凈土,換句話說,我們這個因要修凈因,絕不是念幾句阿彌陀就叫凈因,這個地方要是誤會,果報就不成就。因此,要想成就凈業,必須要在凈土經論裡面去研究,它也有密因,把它的因找到,方法找出來,然後在我生活行為當中修凈業。業就是叄業的造作,叄業的造作要清凈不像過去再染污了,染污就是不凈,與凈土決定不相應。所以佛在本經裡面開導阿難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塬則;這個塬則,無論大乘小乘,乃至人天乘的佛法都要懂得這個塬則。

  第二個塬則是「決定從根解結」。這個塬則給諸位說只有大乘菩薩才有也就是說二乘、人天沒有。二乘、人天要想成就,決定以因同果就可以辦到。從根解結這是直接入上上的禪定,就是楞嚴大定什麼叫做根?什麼叫做結?到入了經文我們再詳細的討論。「根」是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佛給我們說,每一個根有六個「結」,結並不是真正打一個結,不是這個意思,這是比喻,就是有六重障礙障礙本性。眼根的六個結障礙見性,我們的見性不能夠得到自在的受用,耳根有六個結障礙了聞性,是六六叄十六個結。可是修行方法是很巧妙,一根歸元,六根就通達。在修行方法上來講,只要修一根,一根解決,其他的統統都解決。所以本經「解六結,越叄空」。《楞嚴》裡面所選擇的方法是從耳根上說的。在理論上講,佛是從眼根上講得多,譬如「七處徵心」、「十番顯見」,十番顯見完全是舉見性做一個比喻來說明。但是到了用功夫,在二十圓通裡面,文殊菩薩替我們選擇的是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所修的是耳根法門,換句話說,他所解的結就是耳根聞性障礙的六個結。

  我們以耳根來做個比喻第一個結,這六個結裡六個境界第一個境界是「動」,動就有音聲,我們就能夠聞到。動的聲音去掉,我們還能夠聞,聞什麼?「靜」,不能說是聲音我聽到,沒有聲音我沒有聽到,那個沒有聽到是錯誤的,哪裡沒有聽到?你聽的是靜。聞動是聞,聞靜還是聞,這個到後頭有很微細的來討論。我們凡夫只知道聞動,不曉得聞靜是聞,功夫的人曉得聞動是聞,聞靜還是聞。動靜二邊都離開,所聞的動靜沒有了,還有能聞的「根」在;根再離開,還有個「覺」在;覺離開之後,還有個「空」在;空離開之後,還有個「滅」,最後還有個滅;滅再離開之後,聞性才完全的顯露出來,諸位想一想,這六個境界好不容易超越!

  真正修行人懂理論、懂方法。理論是我們耳根裡面如如不動的聞性,那是常住真心,是自己本人,主要的就是在境界裡面要叫主人能真正做得主宰。不但「動靜」不染不著,不能夠擾亂,連「根、覺、空、滅」那樣微細境界都不迷惑,都不動搖,這才叫做真正的修行。離開境界不叫修行,都市裡頭太繁華,噪音太多,吵得我們不能夠安寧,找一個清凈地方修行,給諸位說,那是小乘修法、初級的修法、不了義的修法。了義的修法沒有環境環境清凈跟吵鬧是一如的,他都如如不動這是了義,是高級的修行方法。「決定從根解結」,這是楞嚴經》在修法裡面最重要的一點意思。我們要會用這個方法了,把它用在念佛法門裡面,給諸位說,這就是理一心不亂,那一句佛號就跟經裡面所講的,這一佛號力量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真有這么大力量?給諸位說,真有在我觀察之中,力量不止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說八十億劫生死重罪說得太少,真有這個力量。這個理論你要懂得,方法你要會用,那用功夫實在是得力,到以後我們慢慢再來討論。

  這兩點的開示是佛對於大乘指示最重要的塬則,我們從這個塬則上去尋找下手之處,我們從哪裡下手?從哪裡入門?這是很重要的。《楞嚴》裡面有「初方便」,有「最初方便」。一入經文我們就能看到阿難所請的「最初方便」,就是最初下手。最初下手,諸位要曉得這是乘法這是乘法,是佛法裡面最高級的佛法,不是普通的佛法,所以它的最初方便水準就相當的高。

  第一,「用根不用識」,什麼是根,什麼是識,我們要把它分得清清楚楚。這個「根」是指根中之性,比如我們見,你要是懂得《楞嚴》的道理,依照《楞嚴經》的修法,我們要用見性去見一切法,不用眼識去見一切法,這就轉過來了。我們聽一切音聲,我們用聞性去聞,不要用耳識去聞,這就是捨識用根,為什麼?見性、聞性不生不滅,與如來果地上的大涅槃不生不滅相應,跟佛的開示因果相同。我們用眼識去見,眼識是生滅法,我們讀唯識,諸位曉得,「眼識九緣生」,少一個緣,眼識都不生,所以眼識是生滅的;「耳識八緣生」,它也生滅法。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要用生滅心,不管你修的是哪個法門,你用生滅心要求不生不滅的果,你就用了心,在果報上說,你得不到,這個關係非常的重大。如果我們會用,給諸位說,現在就得自在,就離苦得樂,無論在什麼環境裡面,心開意解,真是法喜充滿,一切的煩惱、憂悲、恐怖統統都沒有了,只要你會用。所以不要說將來那個殊勝果報,現前的果報,連神仙也辦不到,所以一會用立刻就有享受。

  如果我們要會用,當然在會用之前必須把根識分得清清楚楚。根識要分得清楚也不是個容易事情玄奘大師八識規矩》裡面說「愚者難分識與根」,愚者是指什麼人?指阿羅漢。阿羅漢對於什麼是識,我們就舉眼來說,什麼叫眼識?什麼叫見性?那個根就是指見性,阿羅漢都不清楚;分不清楚,當然他就不會用我們現在的是什麼?我們現在是根與識混合在一起用,這是告訴我們的。現在我要做工作就是把混合在裡面的「識」剔除,單單用「根」,用「根中之性」,這是最高明、最究竟的修行方法,也是最直截了當的方法。用這個方法去修,給諸位說,不要叄大阿僧祇劫,如果你真把這個道理明白,真會用了,幾天就成功。成的什麼?給諸位說,成佛了,成佛就太快,所以成佛作祖不難,難在這道理難明。道理懂得之後,你要能信得過,要能體認,認真的去干。

  因此「性、相」兩樁東西我們都要留意,為什麼?目的是在揀別什麼叫「性」、什麼叫「識」,不但要揀別,而且還要把圓融。諸位要曉得,「識」從哪裡來的?識還是性裡頭變現出來的,是性的一種作用,是迷的作用,不是悟的作用。因此我們講「阿賴耶識」,講「真如本性」,真性跟阿賴耶識是一體不是二體,所以阿賴耶我們常常講是真妄和合。實在講,純真無妄,妄是假的,哪裡會有真的妄?所謂妄不過是一念迷情而已,迷情就不真實,把那個不真實的迷情勘破了,就成功。迷沒有關係你要覺悟那是迷,迷不礙事,怕的是什麼?迷而不覺,這就叫真迷。迷的時候覺悟了,那是悟不是迷,所以就大用自在這是大乘學人入門的第一步。

  第二,「稱性不著相」,這是了義的修行。稱性就是要與法性相應,我們離不離開相?不必離開相。相雖然是虛妄的,你知道它是虛妄的,剛才說過,它不礙事,妄不礙真,妄也不礙妄,所以在《華嚴》裡面講到理事無礙」,它沒有妨礙,只要你悟。迷了就有妨礙,悟了沒有妨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事與事也無礙,為什麼?妄不礙妄,妄也不礙真,這樣子才能入無障礙法界麻煩的在哪裡?麻煩著相著相是迷而不悟。離相,不著相,不著相併不是離開了相,就在相裡面而不執著,這個不執著當然是指我們心地上不執著心地清凈,事相無礙。我們在《華嚴經》裡面看看五十叄參,菩薩世間從事於各行各業都沒有障礙,每一行業都是菩薩道,都是了義的修證,五十叄參裡面每一位善知識都是了義的修證。所以《楞嚴》說理的多,實際上修行榜樣是《四十華嚴》的五十叄參。

  「了義修證」表現在生活上,就是在修證的事相上,你看五十叄位善知識裡面,以出家身分修行的只佔五個人,其餘四十八位都是示現在家眾,沒有出家。而五十叄位善知識六道裡面的眾生全都概括,有天神、有外道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都有;從政的,有帝王,有宰官,裡面也有教學的,也有從事於工商的,也有醫生的,各行各業都舉出代表。實在講五十叄個人都代表完了,代表不盡,五十叄個人是舉一個例子而已,這個將來在大經裡面我們可以看得到,是舉例而已。他們各個都是了義的修證,皆是稱性不著相修行。不著相身心清凈,沒有煩惱,心清凈就放光明,一切的理、一切的事就看得清楚。著相,心就不清凈對於一切事理就看不清楚。我們要想叫自己心裡面常常能生智慧,生智慧你就得在事相上不要執著。也許要問,有的時候不執著不分別,事情辦不通,執著、分別又錯了,到底叫我怎麼辦?這個裡面就是迷與悟,悟了的時候表現的那個執著、分別是恆順眾生,是辦事的,心裡面有沒有執著?心裡面決定沒有執著。為了要把事情辦得好,可以發一點脾氣,罵人、打人,心裡面有沒有?心裡頭沒有真正發脾氣。面孔上發了脾氣,心裡頭沒有,心裡頭清清凈凈、歡歡喜喜,這是菩薩道。凡夫面孔上瞋恨,心裡也瞋恨,那是凡夫,你心裡就結業了。

  本經後面告訴我們「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這兩句話跟《華嚴經》裡面「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是一樣的意思,說的話不一樣,意思是一樣的,《華嚴》從事上說的,《楞嚴》從理上講的,所以事與事才無礙;它是相有體無,事是有的,理是空的。尤其菩薩六道裡面和光同塵,事相上所表現的跟凡夫一樣,內裡是完全不相同,凡夫不稱性,他能稱性;凡夫真的著相他是著相,不是真著相,這種現象佛門裡也常稱之為游戲神通,神是不可思議的意思,通是通達而沒有障礙也就是善巧方便的意思,這樣的修行才叫做「了義的修證」,在本經裡面有叄卷半的經文給我們說明這種理論與方法。「如來密因」這一段在本經也佔叄卷半,所以這部經完全是照題目來寫文章。「修證了義」一直到第七卷,這一段裡面非常的難得,有理論、有方法,還有示範,這個地方的示範比《華嚴經》簡略得多。《華嚴經》裡面善財童子示範相當的詳細,可以說是很完備而周密,只要我們稍稍留意,真正能夠體會到大乘菩薩修行是怎麼修法。在本經裡面沒有那麼詳細,而代表人是二十五位菩薩,就是二十圓通,他們只是概略的說出來,運用什麼樣的理論、什麼樣的方法自己成就明心見性

  在本經有二十五位菩薩給我們表演、示範。經文一直到第七卷,從四卷的後半到第七卷是講「修證了義」。示範裡面最重要的是觀音菩薩大勢菩薩大勢菩薩用的方法念佛觀世音菩薩的是聞聞自性,這兩位菩薩用的方法把它合起來,就是永明大師所講的「有禪有凈土,猶如帶角虎」。可不是叫你一面去念佛,一面再參禪「念佛是誰」,那就錯了,不是這個意思,是運用參禪的理論,把參禪的理論運用在我們這一佛號裡面,是這個方法。就是禪與凈合而為一,並不是雙修、兼修,是合成一個,那才是真正的極高明而道中庸,能夠在極短的時間裡面收到最高的效果觀音菩薩用的這個方法妙極,就是用反聞的功夫,所謂「如幻叄摩提,彈指超無學」。本經裡面觀世音菩薩敘說的只有五、六句話,而在《四十華嚴》裡面差不多佔十卷的經文。「如幻叄摩提,彈指超無學」在日常生活當中怎樣的修法,要到《華嚴經》裡面才能看得出來,才能夠看得到。我們道場幾部經現在都在這裡講,能夠合起來看,其味無窮。看出趣味出來,這是初步的功夫;有了趣味,進一步要學菩薩入這個境界我也得入,我一入進去我就菩薩,入到究竟處就成佛。了義的修證是諸佛如來對我們殷切的期望,這才是暢佛本懷,才是佛真正的意思。

  第四段「諸菩薩萬行」。菩薩在這地方怕有初學的同修不常聽經的,我們要簡單的加以解釋。「菩薩兩個字是印度話,印度話裡面稱為「菩提薩埵」,我們中國喜歡簡單,把那個字的尾音略掉,簡單的稱「菩薩」。這個字的意思,古時候的翻譯翻作「大道眾生」,這是古譯。新譯就是玄奘大師以後,玄奘大師所翻譯的是「覺有情」,就是覺悟有情眾生菩薩與佛究竟有什麼差別?老同修都曉得,菩薩是在因地,如來是在果地,證了果就稱佛,沒有證果以前都叫菩薩菩薩是一切眾生裡面覺悟了,悟而不就叫菩薩

  也許我們聽了這樣的解釋,自己認為我是菩薩,為什麼?我不迷,我眼也看得清楚,耳也聽得清楚,樣樣都清楚,我不迷惑,實在說你說你不迷正是迷惑顛倒。迷悟有許許多多的標準,最高的標準宇宙人生的真妄。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六根的根性是真,不生不滅八識虛妄八識生滅的,這樣的話說出來好像很容易,我們聽起來好像也沒什麼困難,真正的境界我們依然不能領悟。我們現在大乘經典、了義的經典就像什麼?二、叄歲的小朋友,你給他說一些大道理,他也在聽,他句句都聽得清楚,甚至聽了他也發問,他懂不懂?他不懂。你叫他唱個歌,叄民主義。「什麼叫叄民主義?」叄民主義就是叄民主義。「我懂了,叄民主義就是叄民主義。」小朋友見解他不曉得那個大道理他也說得不錯,他很會說,也很會唱,意思不懂境界入不進去。我們現在學了義經的情形就像這個樣子,所以千萬不能發生誤會。我們要追根究柢,要把真妄的根源找出來,體相搞清楚,真正理解它的業用,我們自己才能夠得到真實的受用。所以千萬不能夠含煳籠統,不能夠記住幾個法相名詞,那是大大的錯誤。小小的覺悟的人,像阿羅漢、辟支佛,這是覺悟的少分,他能夠了生死、出叄界,他還不能作菩薩他不能算菩薩,為什麼?他所覺的有限,他那個心量還不夠大,唯求自利不願利生,所以他不能叫菩薩

  菩薩標準有沒有一簡單界限?給諸位說,有的,你看金剛經》裡面講的,如果你還有「四相」存在,你就不叫菩薩。《金剛經》的經文很清楚,「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就不菩薩小乘人,小乘聖者,我相沒有了,小乘人有眾生相,有壽者相,所以他不能稱為菩薩凡夫四相都具足。千萬不可以誤會,我們受了菩薩戒,我就菩薩。為什麼?我受了菩薩戒,你看我還有證書,菩薩還有證書的,你當了菩薩。四相都具足,你拿了一張證書,誰給你的?誰給你證明的?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證明,四相破了你是真正的菩薩釋迦牟尼佛承認你,那是菩薩,四相都具足不叫菩薩。由此可知,菩薩確實是有相當的深度,不是一般人都能夠稱的。

  這個地方講的「諸菩薩是指大乘初信位到等覺位,五十一個階級,所以稱「諸」,這個諸就是指五十一位菩薩。五十一位菩薩,我們在《彌陀經疏鈔》裡面剛剛講到「六即佛」。在六即裡面,初發心菩薩是「名字即」菩薩那就我們現在所講受了菩薩戒,掛上一個菩薩名字有名無實。可是掛上這個菩薩的名,就要認真的修菩薩道,在行解二門裡面真正得力了,這個地位就升一級,「觀行即」的菩薩這一級也並不是自己隨便把自己就升上來,是要有斷證的功夫。什麼樣的功夫?要能以觀照破見思煩惱。見思斷盡,這是「觀行即」的菩薩,在圓教裡面相當第七信。入住之後才是「分證即」菩薩那是真正的菩薩,就是《金剛經》裡面所承認的。可見大乘圓教十信之前,在《金剛經》裡面都不承認,因為十信以前四相都還有,四相沒有完全破掉。

  由此可知,是不是真正有菩薩五十一個等級?給諸位說,這是假設,絕不是像學校念書,一年級、二年級,界線畫得那麼清楚,不是的。此地所講的是把我們見思、塵沙無明煩惱淺深的成分,就是迷惑淺深的成分,把它分做五十一段,破了一段進一級,這么個意思,做為我們自己修證的一個標準。但是見了性之後,這種分法若有若無。為眾生解說,方便說五十一,實際上沒有分別,為什麼?一有分別心就落在意識裡頭,那是凡夫,決定不是菩薩,所以佛菩薩所有的言說都是為一切眾生方便演說而已。真實法裡面,像六祖所講的「本來無一物」,哪有五十一個階級?本來無一物,哪裡有見思、無明?沒有這些東西本來無一物也沒十法界也沒有一法界,一真是跟十法界是相對而說的,沒有十法界有一真?

  這些言語裡面、這些暗示裡面,我們要能去體會,說,說不出。但是會學的要在言語當中去體會,所謂「以心印心」,這才能真正的見道,才能悟道才能夠證道。千萬不可以死在字裡行間,不可以死在名相之下。名相我們要不要學?要學,為什麼?方便眾生、接引眾生。如果不度眾生,講老實話,不要學名相,沒用處。但是菩薩大悲心要接引一切眾生,接引一切眾生就得要學名相,雖學名相,曉得名相是假的。這種學,學就是無學,無學就是學,學與無學不二,學與不學圓融這叫真正的學佛

  覺悟有情,一定是覺到「人我空,法我空」。能覺人我空的是權教的菩薩,覺到法我空的是實教的菩薩。因此,菩薩這個名稱是稱誰的?是稱我們自己。一提到菩薩,不要就想到泥塑木雕的偶像,那就錯了。泥塑木雕的偶像是代表一種意義在那裡,是教我們學習,提醒我們,教我們見到這個像就要想到它代表的意思,我們有沒有照這個意思去做?有沒有照這個意思去修?所以佛菩薩形像功德就無量無邊。譬如地藏菩薩代表孝道,這尊像你供養在家裡,就等於你請了一位老師常常提醒你要孝道,要盡孝道,就是這個意思,怕你自己忘掉,一看到菩薩他是代表孝道觀音菩薩代表慈悲,一見到觀音菩薩,我今天從早到晚待人接物有沒有慈悲心?有慈悲心,你就的是觀音法門,這個說法是從最淺的方面講。深一層像《楞嚴》裡面講的,觀世音菩薩代表耳通圓通,是代表捨識用根、反聞聞自性那是高級的修行方法。初級教你慈悲,高級教你聞聞自性彌勒菩薩代表歡喜的,見到人就笑咪咪的,那就是學的彌勒佛;大肚皮是代表忍辱、包容。你要是懂得這個意思,才曉得佛菩薩名號形像不是迷信,不是泛神教,那些解釋都錯了,而是一種最高級的教學藝術,佛菩薩形像是教具之一,怎麼是迷信?

  所成就的,實在是成就我們自己。我們自己能行孝、能盡孝,我們就有地藏菩薩這一分。我們待人接物能存大慈大悲的心,我們有觀音菩薩這一分。我們能夠忍辱負重、歡喜待人,我們有彌勒菩薩這一分,集一切菩薩的大成就叫做佛。這些菩薩,正如同在學校裡面讀書一樣,我們在學校讀書有許多的科目,一尊菩薩代表一個科目。我們所有的科目都學完,這才得到一個學位,得到學位就好成佛了;還有一部分沒有學完的,這是畢不了業,也成不了佛,所以要懂得這個意思。因此菩薩有無量無邊,代表無量無邊的法門法門無量誓願學,一個法門是一位菩薩代表。一切的菩薩成就自己,自己在學生的地位自己就是菩薩圓滿就叫成佛

  「萬行」,此地的萬不是數目字,是形容詞,行就是行門,也就是指行為,行為一樁一樁的來計算,算不盡,無量無邊,所以用一個萬字來做代表。我們身體的造作是「身」的行為,身的一舉一動都是行為,口的言語是「口」的行為,心裡面起心動念是「意」的行為;一切的行為,佛經裡頭把它歸納為叄大類,叄業的行為,就是把一切行為都包括盡了,每一類裡面都是無量無邊。尤其是意地的行為,連睡覺,他的行為都不中斷,睡覺他還作夢作夢是意地裡頭的行為。身與口不動了,休息了,意還在那裡動。行為有正確、有錯誤,有善有惡,有利有害。有害的行為把它修正過來,修成有利;惡的行為修正過來,使它能夠成就善的行為;邪的行為修正過來,使它成為正確的行為,這就叫做修行

  修行不是獃獃板板,不是每個人都一樣,為什麼?每個人的行為不相同,哪有說用一個方法來修正一切人的行為?沒有這個道理修行方法非常多,所謂八萬四千法門,就是八萬四千種不同的修法。為什麼有八萬四千?我們毛病有八萬四千,一個方法對治一個毛病,是對治的。八萬四千是確實的數字,不是籠統說的,就是八萬四千煩惱。諸位想詳細的知道,《佛學辭典》裡面有,《教乘法數》裡面有,你們可以去查一查,細說太繁了。天親菩薩在百法裡面把八萬四千的煩惱歸納為二十六大類,六類「根本煩惱」,二十類「隨煩惱」。通常我們一般講的時候都以這二十六個提出來解釋,這是從綱領上講。每一條裡面都是無量無邊,實在講不止八萬四千,八萬四千還是從綱目上說的,細說說不盡的。諸位要是懂這個道理你就曉得佛法是活活潑潑,佛法不是死的,佛法是一個獃獃板板的方法,極其靈活,所以才能夠對治一切眾生毛病

  菩薩法裡面有「四攝、六度」,這是修行的總綱領。四攝,第一個是「布施」,第二個是「愛語」,第叄個是「利行」,第四個是「同事」。四攝,攝是什麼?攝受的意思。拿現在的話來說,菩薩要想推展他的教學,用這四種方法來招生,這是招生的四種塬則。布施是跟人結恩惠,人家受了你的恩惠,對你有感激,你教他做什麼他願意聽,所以布施就變成攝受眾生的一種手段菩薩布施跟一般的布施不一樣,菩薩布施雖然是接引眾生的一種手段,出自於至誠心恭敬心,所以能夠感動人心世間也有用這個做手段,但是往往收的是效果,塬因在哪裡?他的心不是至誠,不是恭敬,他用的是欺詐的心、欺騙的心、虛妄的心,所以只要一被人看破,立刻就給人生反感。二次大戰之後,美國人在世界上可以說是施主,軍事、經濟援助很多的國家,照理說他對於國際上有很多的恩惠。但是哪一個國家接受他經濟援助的,都恨美國人,恨到極處,為什麼?干涉人家的內政,這就不是至誠心,不是恭敬心,而是一種欺詐、傲慢、玩弄的這種心理。所以他那個施捨遭到的是惡報,不是善報,事看到好像是善事,心不善,這是我們必須懂得的。

  布施裡面有財、法、無畏。在四攝法裡布施布施形相是一樣,用意不相同,四攝法裡的布施是與眾生結恩,目的在此,是勸勉他學佛第一個階段,跟六度裡面的布施不相同。六度裡面的布施是度自己的貪慳煩惱,四攝裡面的布施是勸他學佛,不一樣。不要看到四攝法裡布施六度布施,那不重複?不重複。這個我們也不必細講。

  在菩薩的行門裡,從大的綱領上來說,「十信位」,這是初學,奠定佛學基礎。諸位要曉得,佛學智慧之學、覺悟之學,奠定我們覺悟智慧基礎。叄十七道品裡面講五根、五力,五根、五力裡面第一個就是信,信、進、念、定、慧。第二個階段是「十住」,心定了,有了住處,住在什麼地方?住在如來之道中。換句話說,真正得到大乘佛法的受用,已經體會到了,心住在大乘法裡頭不搖動,不會煺轉了。第叄層功夫就是「十行」,有行為,有行動,行的什麼?就是剛才所講的四攝六度,自行化他,教學相長,是在這階段。再進一步,第四個階段叫「十迴向」,十迴向是修什麼?把自行化他所有的功德統統在心地裡面離開,貢獻給一切眾生,自己所修的功德給別人,所修的福報給別人,我的福報叫大家去享福,而不是自己來享受。換句話說,十行位的菩薩是在那裡認真的造福,十住是培福,十行是造福,十迴嚮應該是享福了,他自己不享,他把福報送給別人去享,這是真正的難得。再上去就是「十地」,十地才算真正的成就你要是有福自己享,不讓別人享,你不能登地,你不成就的。

  在本經裡面,菩薩這個位次說得更詳細,那就是說在十迴向之後,十地之前,有「四加行」,到後來講到經文,四加行要細說。不是說迴向菩薩要登地的時候才運用四加行這個方法,實在講我們每一個位次都要用這個方法,這通常講的時候是把它省略掉。因為從叄賢到十聖是一個最重要的關頭,在這裡面細說四加行是很有道理的。五十一加上四,這就是十五個位次這是楞嚴經》裡常講的五十五位菩薩。如果再加上「叄漸次」,後面再加上個「金剛位」,一共有五十九個位次這就是楞嚴經》跟一切經裡面所講的菩薩位次說得特別的詳細。但是有的經裡面說五十一,有的經裡面說四十一,諸位要曉得,並不是佛經裡面說的前後不相應,它是開合不同。有的時候哪一部分歸納在一起,有的地方那一部分展開來細說,所以是一樣的,四十一就是五十一,五十一就是五十九,開合不同。《華嚴》裡面講六度就是十度,十度就是六度,展開來說十度,歸納起來說六度,開合不同而已,當中沒有矛盾之處這是我們要把它記住的。這是說「諸菩薩萬行」,讀去聲,讀「行」(恨),當作動詞講,行動。今天時間到了,這個題目還沒有能講得完。

  (第叄集)

  1979/9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003

  「大佛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這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