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願法師:如何利益眾生

  如何利益眾生

  文:惟願法師 所依經典十善道經》等

  後學是來自湖南長沙開福寺的惟願。顧名思義,「開福寺」就是開啟福氣地方;「惟願」就是惟願諸佛慈悲垂加護的「惟願」。

  對了,我還有一個字型大小:「知意」。知道的「知」,意思的「意」。家師用心良苦,知道弟子愚鈍,所以如此起名定字,惟願諸佛垂慈,加被加被這個不開竅的弟子早日了知佛心,正解佛意,明白眾生所思所想、所需所求,以便今後能以最智慧、最善巧的方式方法利益眾生

  今值2019中國佛教講經交流會舉辦之期,惟願有幸代表湖南佛教團體參加此次法宴,感恩主辦方中國佛教協會,協辦方浙江省佛教協會、中國佛教講經交流基地,及承辦方寧波市佛教協會、寧波雪竇山佛教協會、浙江佛學院總部舉辦的此次盛會,感恩湖南省佛教協會對我的信任,以下我就以《十善道經》等經典為依據,從勸信因果、勸發善心及勸修善行三個方面闡述如何利益眾生這個主題。

  壹

  勸信因果

  因果佛教很重要的一個概念,與緣起業力等理論密切相關。日常度眾時,勸導眾生改變一世因果、一因一果等錯誤觀念,樹立三世因果、多因多果的正確觀念,是我們度化眾生的良方。

  《後漢書·范滂傳》中記載了這么一件事:東漢名士范滂被帝王判處死刑後,與兒子訣別時說:「吾欲使汝為惡,則惡不可為;使汝為善,則我不為惡。」意思是說,「我想要你為惡吧,可是惡是做不得的;想要你為善吧,我沒有作惡,結果卻落得被殺的下場!」在范滂看來,自己沒有造惡卻感得惡報,於是就對因果生了疑惑。其實,不止范滂,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也對因果充滿了疑惑,因為行善不得善報、造惡不招惡果例子實在是太多了。范滂和眾人之所以有這樣的疑惑,究其根源,在於他們沒有樹立正確因果觀念,認為因果是一世因果而非三世因果。具體而言,就是他們沒有正確認識業因與果報之間的關係

  其實,有關於此,佛教主張,眾生一切的果報,皆由業力招感,有因就有果,有業就有報。因為眾生造作的業因相當復雜,所以招感的果報也必然極其復雜。括而言之,業因與果報之間需要注意這么三個問題:

  01

  十二因緣生滅流轉決定了業因與果報之間的三世性與復雜性。在十二因緣中,「無明」與「行」分別為過去世的煩惱煩惱所造業,「識」、「名色」、「六入」、「觸」、「受」五支則為今世感得的果報。此為一重因果。又,「愛」、「取」與「有」分別為今世煩惱煩惱所造業,「生」、「老死」則為後世感得的果報

  這又是一重因果。合起來即為三世二重因果。這三世二重因果在我們沒有出離生死之前,會一直這么流轉下去,這也決定了佛教因果是三世性而非一世性的。

  02

  微小的業力,不論是善業還是惡業,如果不斷地造作,就會積集而成重大的力量,進而招感重大的果報。《法句經》中「莫輕小惡,以為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的說法說明的就是這個道理。這個道理告訴我們,日常度眾時,一定要勸導眾生不造小惡、廣集小善,正所謂「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也。

  03

  從造業與受報的時間來看,有現報業、生報業和後報業之分。現報業是說今生造業,今生就能感果。比如平日與人為善的人,往往能夠感得善友的相聚。生報業是說今生造業,來生才能感果。後報業是說造業之後,要隔一生、二生或經百千生才能感果。因為生報業和後報業不是當生就能感果,所以不明三世因果眾生往往因此質疑因果法,以為行善沒有善報,造惡不招惡果,由是恣意妄為,造種種業。現實生活中,確實不乏不造極大惡業卻終生受苦的眾生也不終日行不善業卻享受快樂人生眾生,遇到這種情況時,如果眾生沒有正確因果觀念,往往就會退失修善之心,增長造惡之勢。但是,如果眾生明白了因果的三世性,理解了業因與果報之間的復雜性,那麼眾生就不會被這種表面現象干擾,依然可以堅定不移地秉持著「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諸佛教誡,不遺餘力地為自己的菩提大道廣積資糧。

  綜合三點,可以知道,佛教因果觀特彆強調因果的三世性與自作自受性。也就是說,業因在沒有感果以前是不會失壞的,縱使經歷千劫萬劫,只要因緣和合,就會感果,而且這個果報非他人能夠代受。

  這正如《地藏菩薩本願經》所說:「是故眾生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

  另外,大家熟知的「假令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的偈頌,以及神通第一的大目犍連尊者被執杖外道亂杖打死的例子,說明的也是這個道理。這個道理告訴我們佛教主張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是因如是果,自作業自受報,如果眾生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就必須改變錯誤因果觀念,深信因果的三世性與自作自受性,而這,可謂我們度化眾生時必須重視的內容

  貳

  勸發善心

  發心是我們成辦一件事情的原動力,而發心有善有不善。一般而言,善發心可起善行,可招善果;不善發心可起不善行,可招不善果。善發心又有二種:究竟發心與不究竟發心。究竟發心指發菩提心,以成就佛果目的。不究竟發心則指發增上生心與出離心,以追求人天福樂或二乘果位為目的。可以說,勸導眾生轉不善發心為善發心,乃至轉不究竟發心為究竟發心是我們利益眾生關鍵,也是我們修學菩薩道之根本。

  《眾經撰雜譬喻》里的故事

  《眾經撰雜譬喻》中記載了這么一個不善發心招感不善果報故事:往昔有一阿羅漢,常入龍宮接受飲食供養有次飲食完畢,阿羅漢即出龍宮,並讓一個小沙彌幫忙洗缽。小沙彌見缽中還有幾粒剩米,不忍浪費,就一口吃下,沒想到這幾粒剩米遠超人間所有美味,於是就生起貪食之心有次沙彌阿羅漢不注意,就抓住阿羅漢繩床的床腳隨阿羅漢進入龍宮。小沙彌龍宮享受美食後,見龍女身體端正,香妙無比,於是又生起貪色之心

  由是,小沙彌發心立誓:「我當奪此龍處,居其宮。」從此之後,小沙彌一心布施持戒誓願早作龍身。如此發心修行一段時間後,小沙彌發現自己的腳下出水,自知必得作龍,於是就用袈裟覆頭跳入水中而亡。後來,小沙彌果然投胎為龍,並借著自己的福報殺死原先的龍王,實現自己居住龍宮、享受美食與美女的目的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記載的公案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則記載了一個善發心懺除罪業、感招善果的故事玄奘大師初見那爛陀寺的戒賢論師時,告訴論師自己來自東土大唐,准備向論師學習《瑜伽師地論》。論師聽聞此語後痛哭不已,交代一位弟子大眾講述自己三年前的一段因緣

  原來,論師已患風疾20多年,20多年來,論師飽受病苦的折磨,每次發病時,都得忍受如火燒與刀刺般的疼痛。三年前,這個病的病痛越發嚴重,論師實在不堪其苦,厭患此身,准備斷食以求往生。是夜,論師夢見文殊菩薩觀音菩薩彌勒菩薩大士文殊菩薩告訴論師說:你過去作國王時,曾多次惱害眾生,所以才感得今生這個病苦果報你現在應該省察自己往昔的罪業,至誠懺悔,安忍這個病苦發心宣講《瑜伽師地論》等經論,令未聞者得聞法義,由此功德,你的身體即能漸漸安穩,你的病苦自然消滅。如果你現在捨棄這個身體,那麼應受的苦報終不能盡,來生遇緣時還得感招苦果文殊菩薩還對論師說,大唐將有一位僧人前來那爛陀寺向你學習,你可以靜待他的到來,好好教導他法義,幫他完成求法、傳法的願望。論師聽聞菩薩之語後,敬依菩薩教誨,表示願發大心宣講經論,願留此身受余果報,並願等待玄奘大師的到來以親授其唯識教理發心宣講佛法與流通佛法功德就是如此不可思議,自那晚發心後,戒賢論師的身體逐漸安穩,一切病苦皆得消除。

  這兩個故事說明,日常修學佛法時,發心至關重要。如果發心不善,即便修習布施持戒等等善法,還是會招感不善果報。如果發心是善的,則能懺悔罪業、感招善果。至於究竟發心與不究竟發心,雖然同為善心,甚或有時修習同樣的善法,但其引生的果報大不相同。比如,發增上生心而修善法,其果報人天福樂;發出離心而修善法,其果報是導向二乘四果;發菩提心而修善法,其果報則是圓滿佛果。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前二種發心是不究竟的,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否定這二種發心正當性。

  因為,對居士菩薩而言,能夠改變不善發心而趨向增上生心,已經相當可貴。對二乘根機而言,發出離心證得二乘四果,一樣值得肯定。當然,作為漢傳佛教一名出家人,個人還是建議大眾廣發菩提心、廣行菩薩道,因為只有這樣發心,才能由人乘直趨佛乘,才能在圓滿菩提成就佛果自利利他、廣度眾生

  叄

  勸修善行

  前面我們已經談過勸信因果及勸發善心的問題,接下來我們就談一下第三點:勸修善行的問題。

  行業就是我們的身口意所造作之行為。與發心一樣,我們的行業也有善與不善之分。那何等為善?

  《十善道經中說:「言善法者,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業道。」也就是說,不殺生、不偷盜等十善業是人天乃至無上菩提得以成就的根本,是能夠圓滿一切佛法的十類善業。與之相反,殺生、偷盜等十不善業則是引生惡趣、感招惡果的十不善行。在明白了這個道理後,我們當知,勸導眾生改變不善行業而廣行眾善也是我們利益眾生時的重要一環。

  善業眾多,現在我們就諸善中最明顯的十善展開討論。眾所周知,十善是能「永離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邪見」的十類善業,是從身口意三個方面規範我們行為的十條善戒。至於其詳細內容,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是非常熟悉的,這里就不再啰嗦,我們重點探討一下十善能夠成為圓滿一切佛法的理由。

  十善能夠成為圓滿一切佛法的理由

  很多人認為,十善業是人天乘法,能招感人天福樂。其實這種說法並不嚴謹。就像我們在勸發善心所說發心有善有不善,有究竟有不究竟。同樣是修十善業,如果發心不同,其果報也不盡相同。比如說,如果發增上生心而修十善,其果報當然就是人天乘的現生樂或後生樂。如果發出離心而修十善,其果報則導向二乘四果。如果發菩提心而修十善,那麼其目的即在圓滿佛果

  《十善道經》之所以說十善人天乃至無上菩提得以成就的根本,原因即在眾生在修十善業時,可根據自己發心的不同而趨向不同的道路,或人天道,或聲聞道,或菩提道。所以,單純地將十善業定為人乘法並不妥當,因為它們還通於聲聞乘與菩薩乘,能夠圓滿一切的佛法,可謂五乘共基、五乘共法。

  當下,很多寺院在以慈善方式廣行利益眾生事業時,常被一些人批評。他們認為,佛教慈善世間慈善並無區別,是世間而非世間法,出家人領眾行持慈善之事,有悖出家人出世的本懷,是俗化佛教的一種表現。他們哪裡知道,菩提路慢慢,得需要累積多少的福慧資糧啊!何況,人菩薩行與人天乘法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二者所修的內容雖然有相同之處,但其引生的果報截然不同,一個導向菩薩乘,一個導向人天乘。

  也就是說十善業等眾善不盡然只感得人天乘果,在出離心菩提心的引發下,它們還可以導向聲聞乘與菩薩乘,可謂世間與出世間共修的法門,是名副其實的共世間法。

  如果十善業等眾善只具備感招人天乘果而不具備導向佛果力量,那麼我們如何由人乘直趨佛乘、如何由人間改善而直趨法界圓明呢?

  太虛大師人間佛教思想成了沒有理論基礎的妄談嗎?正因十善業等眾善具備圓滿一切佛法力量,所以日常度眾時,我們一定要勸導眾生廣行十善業等眾善,勸導他們在保證不失人身的前提下廣發菩提心,廣行菩薩道,自利利他,圓滿佛果

  總的來說,利益眾生重在助其建立正見、發起善心修持善行

  三世因果觀念是依業感緣起而有,屬於正見的部分,可從親近善士、聽聞正法而得。增上生心、出離心菩提心可引發不同的善行,屬於善發心的部分,可在具足正見後通過如理思維隨各人之目的而作選擇。

  十善業等眾善可招感不同的善果,屬於善行的部分,可在正見善心的引導下逐步開展。個人認為,正見善心善行是每一個有心向道的眾生應該具備的特質,所以,勸信因果、勸發善心及勸修善行就成為我利益眾生必須要做的工作

  以上就是我想和大家一切探討的內容,感謝諸位給我這個和大家一起學習交流的機會,還望大家給予批評指正。阿彌陀佛!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