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法師:天人福報享盡的時候五衰相現

  《地藏經》也相當詳細,我們常常讀誦、常常思惟,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有沒有毀犯?你讀誦當中檢點自己的心行,這叫修行。如果有毀犯要真正懺悔改過,決定不能覆藏,不可以掩飾,掩飾你的罪業就重,你罪業愈積愈重。你要知道懺悔,要真正改過。決定不要佔人一點點的便宜,沒有好處的。你占人家的便宜,來生還要報償人家,何必!這不是給自己麻煩。我們生活的受用愈簡單愈好。

  ...念念要回過頭來想自己,不要想別人,過失在哪裡?過失決定在我這邊,別人沒有過失你就能夠跟人相處。如果起心動念我沒有錯,他們都是錯的,你跟人家是對立的,死對頭,這個情結永遠不能化解,所以常常反省自己的過失,改正自己的過失,不要求別人隨順我,要求我怎樣隨順大眾你就對了。普賢菩薩給我們,「恆順眾生」,沒有叫眾生順我。然後才能在隨喜當中修積功德功德定慧。定是《彌陀經》上講的「一心不亂」是定,定起作用就是慧,定慧才能夠解決問題

  ... 天人如果福報不是很大,臨終時候阿賴耶識里頭惡習種子還會起現行,起現行他就會墮惡道。這是佛在經上常講,臨命終時業力現前強者先牽,哪一個念頭強,隨著這個念頭就投生去了,所以臨命終時善念強就生善道,惡念強就墮惡道。不是閻羅王你去入哪一道,是你念頭在牽引你。你愚痴念頭強,畜生道去了;貪愛的念頭強,餓鬼去了;瞋恨的念頭強,地獄去了。由此可知,如果我們最後那一念,念佛力量強,這就往生凈土,這個念頭平常培養,臨命終時來不及。臨命終時一念、十念往生沒錯,理上講得通,事上很少有。真正有那麼幾個人,那是過去生中宿善的力量強,一時迷惑造作惡業臨終時有人提醒,他宿根就起作用,這樣才能往生,絕不是僥倖的。如果你想僥倖得生,沒這個道理,一定要在平常培養,努力、加緊的培養,要知道這是百千劫難遭遇」的大事因緣。這個道理事實真相了解,你怎麼會不放下?你一定能放得下。如果你說你還放不下,是你對事實真相還認識不夠清楚,道理沒透徹。透徹之後決定放下,決定不沾染。

  「五衰相現」,五衰相經裡面有講,有兩種:「小五衰、大五衰。」小五衰,第一個是樂聲不起。第二種,天人身都有光,這個光微弱了。第三種是洗澡的時候水沾在身上,我們洗澡洗完之後身體擦乾淨,天人不需要,水不沾身。水沾在身上這是小衰相。第四種境界裡面起了一個微細的貪念心,有一點染著。第五種眼睛我們叫眨眼,天人眼睛是睜開,不會眨眼,有眨眼的現象這是衰相。這是小五衰,福報快要享盡。

  福報享盡的時候大五衰現前,「大五衰」第一個衣服髒了,天人衣服也不需要裁縫也不要去換洗,他的衣服的是一塵不染,這時候衣服染灰塵。第二個是天人都戴帽子帽子都有鮮花,花枯了、花謝了,這是大衰相,這時候他很痛苦。第三是流汗。一有這種情形,他的壽命就快完了,在經上講大概不超過七天,他就命終了。第四種身體有臭味、有氣味。天人身體清凈、有香味。有一念佛同修,或者在念佛的時候,或者在讀經,甚至於經行的時候,討論佛法的時候,聞到異香。這香從哪裡來的?可能這個香你從來沒有聞過,你也不上來,有異香,甚至於很濃的香味。有的時候好幾分鐘這么長的時間大家都聞到。古大德告訴我們,我們在此念佛、誦經、討論佛法,有天人從這邊經過,他看到了生歡喜心,他停住在合掌,這時候香味你聞到了。這種情形很多,很多人曾經遇到過。到大五衰相現前,就是他福報快要盡了,香味沒有了。第五種他坐不住,坐立不安。小五衰相現前的時候,如果這時有緣遇到諸佛菩薩,遇到大善知識他能懺悔皈依,依教修學,他能恢復,能夠增長天福。換句話說,增長他的壽命。大五衰現前,不行,決定墮落。所以天人愈是往高處去,墮落就愈苦。欲界天、色界天,天福享盡還有不少到人間來,得人身的。四禪天、四空天壽命盡了之後,多半墮三途,「或有墮於惡道」,這是一般常講爬得高,摔得重,這裡面都有道理在。

  【如是天人。若男若女。當現相時。或見地菩薩形像。或聞地藏菩薩名。一瞻一禮。是諸天人。轉增天福。受大快樂。永不墮三惡道報。】

  這就緣分,如果他的緣分好,見到地藏菩薩他在五衰相現前的時候,見到地藏菩薩形像或者是地藏菩薩名號。不一定見菩薩本人,像我們現在塑造地藏菩薩形像,你見到像,聽到地藏菩薩名號也能『一瞻一禮』。此地講「一瞻一禮」,我們不要誤會,到地藏菩薩拜一次就行哪有那麼便宜的事情?「一」是一心,這要懂得,真心真誠心瞻禮,真誠心裡面就具足懺悔具足了禮敬。天親菩薩在《往生論》裡面講,五條的修學綱領,「瞻禮」當中是圓滿具足。夏蓮居老居士依據這個原則給我們初學訂了一個功課《凈修捷要》,就是依天親菩薩往生論》裡面講的五個原則來訂的。所以有禮敬、有稱名、有懺悔,這里頭最重要的是懺悔。『是諸天人,轉增天福』,業障消除,福報就現前,他能夠延長享受天福的時間。『永不墮三惡道報』。註解裡面有一故事,諸位自己去看就知道。從古人種種修學這些公案因緣當中,我們不但能生起信心,而且能夠體悟到事實真相,知道怎樣去修學,這是講瞻禮懺悔修福。下面說:

  【何況見聞菩薩。以諸香。華。衣服飲食。寶貝。瓔珞布施供養。所獲功德福利。無量無邊。】

  這是見聞瞻禮的福報就很大,如果再加供養,他獲福當然就更大。這裡面舉了幾個例子,『香、華、衣服飲食』,表法的意思要懂。「香」表信、戒定、五分法身。絕不是我們帶一點香,在佛菩薩面前燃著供養就行那是形相,要懂得從形相裡面體會實質,那才真香。所以能夠舍貪、瞋、痴,修戒、定、慧,這是真正以香供佛。我們燃這炷香意思在此地,遠離貪、瞋、痴,勤修戒、定、慧。「華」表六度萬行,「衣」表忍辱,這要懂得。「飲食」表法味,『寶貝、瓔珞』表庄嚴具。我們真正能夠依照這些方法來修學,你所獲的福報利益那就無量無邊。

  『無量無邊』,註解裡面有說,註解末後講,「今獲功福」,功德福利,「正與般若相應,故如虛空無量無邊也」,般若怎麼相應?就是《金剛經》上教給我們,菩薩以「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修積一切善法,修的善事雖然小,所獲得的功德福利無量無邊,就是這個道理。如果著相修行,修學的福報事情再大,他獲得的福報很小,這個事實世尊在經上講太多太多了,特別是大乘經,我們要細心體會。由此可知,拓開心量是我們修學大乘第一個重要的課題,如果心量不能拓開,說實在話,我們的成就遠遠比不上小乘小乘人縱然不能證果,這是真的,連小乘初果須陀洹都不容易證得都很難,但是人天福報他是決定獲得。我們看了決定沒有懷疑,他們修天福。如果能夠斷八十八品見惑,才能證須陀洹果,但是三界八十八品見惑是很不容易斷的。

  我們大乘人,如果不能夠放下身心世界念佛就不往生這是佛堂堂主常常掛在口上的口頭禪,時時刻刻提醒念佛同修,「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就是放下四相,我、人、眾生、壽者,與般若相應,那個時候真的是「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你往生真有把握。往生沒有把握,是你對世間有牽掛,只要有一絲毫的牽掛,就障礙往生,必須捨得干乾淨凈。你有的,要布施利益眾生,自己身體所需的太有限,所費不多,何必累積許多這些日用品,讓自己身體造罪業?所以一定要懂得布施,要懂得自己的福報與一切眾生共享,那你的福報大了,是真正的福報

  地藏菩薩本願經  (第四十四集)  1998/5  新加坡凈宗學會  檔名:14-012-0044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