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崇·賢宗法師:香海禪寺佛教文化精要

  香海禪寺佛教文化精要

  ——華夏文化經濟促進會賢宗法師開示

  楊柳整理   

  一、「因緣

  佛教講究緣分,每天能與大家同分同享,可謂因緣殊勝

  香海禪寺始建於元代,至今已有七百餘年的歷史。而我來到這裡,還不足七年。今天香海禪寺所具有的建築形制,主要是在這七年之內重修重塑的。我們旨在打造一個以傳統佛教文化思想主體的教育培訓、靜心養生之場所,這就是我們這幾年致力精進方向

  大家今天來到這裡,想要了解的恐怕還是佛教思想文化以及這種文化與人生如何實現具體地溝通,又能夠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怎樣的啟迪。那麼,我們今天就以此主題進行簡要分享。

  大家通常會聽說世界上有所謂的「三大宗教」(指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或「五大宗教」之分。(中國人通常認為世界上有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道教這五大宗教。實際上,天主教與新教、東正教同屬基督教,只是其中的一個派別而已。道教中國本土所有,在先秦道家基礎上雜合儒、道、佛等的民間信仰部分而形成。道教道家是不同的兩回事。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指出:「道家是一種哲學道教才是宗教。它們的內涵不僅不同,甚至是互相矛盾的:道家哲學教導人順乎自然道教卻卻教導人逆乎自然。」)

  實際上,我們可以把世界上的主要宗教分為兩大類型:一為啟示性宗教,一為開悟宗教。啟示性的宗教是神創論的,比如基督教認為,上帝創造了人類人類都遵循其意而生活。開悟式的宗教則是無神論的。它不承認有萬能的、唯一的神存在。我們現在所知釋迦牟尼佛,與其說是作為神被佛教所供奉的,不如說是作為一位偉大的老師被推崇與敬仰的。我們所說佛教,亦即「佛陀的教育」。對於此種教育,學習和開悟是最為重要的。它期待眾生的理解,期待以其教義幫助眾生求得解脫

  佛陀本是古代印度的一位王子,他追求人生的終極幸福與究竟解脫。他曾多方求教,但是這些導師的教育雖然有益,但他以此方法苦修也並不能夠得到長久地解脫。因此,他自己在一菩提樹下參悟人生,終於在七七四十九日以後徹然大悟。他所悟得的道理即是宇宙中的萬事萬物皆是由於因緣相聚而存在,又因因緣離散而消失。這就佛教所謂的緣起論。天地萬物,莫不如此。舉例而言,今天我們能夠在這裡相聚,就一定要有時間要有場所,要有人物,要有便捷的交通等等才能夠成事。如果只是我有空,你沒有空,我們見面的因緣就不具足因緣不足,擦肩而過,可能也就是茫茫人海中的永訣。「因」有主因和次因之分,不同的因交互作用,就形成了殊異的緣,展現出世界上不同的形態和人生中奇妙的際遇。

  人生就是因緣觀的一種印證。無數往哲先賢經過青年時的苦讀,中年時的拼搏,晚年時的返璞歸真,最終站在生與死的高度之上來反觀人生發現無論是曾經多麼輝煌抑或多麼落魄,曾經認為多麼痛苦或多麼快樂,曾經多麼愛或者多麼恨一個人,曾經認為人生那麼長或那麼短,最終都只能承認人生僅僅是一個過程而已。逝者如斯,一去不返。當我們能夠了解人生的這種根本性質,我們的心就能安於當下,不紛弛、不困擾、不計較、不攀比,於是就能快樂陽光地活著。幸福是從生死的高度來反思人生,從而積極精進。一念清凈幸福就無時不在;一念計較,痛苦馬上紛至沓來。

  當我們內心清凈的時候,身體的官能便會次第開啟,你將會得到完全不同的體驗。《文心雕龍》所謂「寂然凝慮,思接千載;巧焉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間,卷舒風雲之色。」這種突破時空限制的興會體驗只有在身心同在,極度寧靜狀態才能夠達到。

  那些能夠點燃你心中怒火的就是你產生嗔恨的因,是你人生的弱點,也是你修行的起點。幾個語詞,一句話,為什麼對一些人來說就是平常的話語,到了你這裡就成為禁忌,成為侮辱性的言辭呢?比如說,一個剛剛做服務員的人會特別介意客人用輕蔑的語氣喊他服務員,一個家徒四壁的人會特別介意你說他窮光蛋,一個相貌醜陋人會特別介意你在面前談論相貌,一個教育背景薄弱的人會特別介意你說他「沒文化」。但是,富人不會在乎你說他窮,美人不在意你說他丑,學者不會在意你說他「沒文化」。那個觸動你怒火的因,正是你所缺乏的。因為缺乏,所以害怕。要時時刻刻不生嗔恨,最好的辦法就是使自己成為一個內心充盈的人,不攀援,不計較,認清生氣動怒的真相,認清語詞的施行魔力,認清自己的本來面目,照見本地風光。

  佛在菩提樹下悟道的「因緣所生法」就是這個世界上沒有不生不滅之物天地萬物都是遷流變化的,不進則退,非升則降。每一個人都曾經年輕,曾經健康,曾經美麗,曾經精力充沛,為什麼慢慢地就衰退了呢?人生是一個向死而生過程,這裡所展現的便是變化的規律當我們明白這個原理,便能坦然接受這一結果。

  二、「省覺」

  「省覺」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方式,也是佛教修行中一種非常重要的心態。比如別人贊美我,別人奉承我,抑或別人侮辱我、詛咒我,我能不能及時省覺,用一種平靜心態看待這一切。

  若沒有「省覺」,人生就會被幾樣東西牽著走:名、利、財富、地位等等。人的欲壑難填,這是非常可怕的。

  美國有一位非常著名的石油商人,富可敵國。但同時也因為他非常忙碌,經常通宵失眠。他嘗試了種種最先進的治療手段,但都沒有辦法使他自然入睡。一次偶然的機會他來到了洛陽白馬寺。當晚他睡在寺院的一間房間中,枕邊放著一本佛說十二章經》。他隨手拿起經書,用他半生不熟的中文開始閱讀經書。當他讀到其中一句話時,突然大徹大悟。這句話是:「愛欲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又說:「財色於人,人之不舍,譬如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舐之,則有割舌之患。」他省覺以後,馬上捐贈了自己所有的財產,又把自己身上的職務全部卸下,去經營一個農場,農閑的時候就去集市幫別人賣東西。原來身體上的一切疾患,全部不治而愈。他的後半生過得非常幸福快樂

  有人可能會問:人類文明是否依靠慾念推動呢;如果沒有慾望人類怎麼會進步呢?這種慾念誠然會推動我們的文明,但是它是否在利益人類的同時也埋下了災患呢?我們可以逆向去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土地人類生活之必需,但是不斷地移山填海給自然生態帶來了什麼呢?電的發明使人類得到了無限自由,彷彿人類從此可以不分晝夜不受時間的限制;然而,電又使我們的靈性受到了多麼大的破壞呢?科學的發展是一把雙刃劍。有一科學家曾經預言:「人類文明發展至極之時,也即是我們走向毀滅的開端。」這句話不正是「物極必反」規律的印證嗎?

  當我們認識到這種思想時,便應當要時刻省覺自己。儒家強調「時中」,教人應時變化、執兩用中,這是非常有道理思想原則;又教我們「一日而三省吾身」,這都是要我們及時省覺自己,保持中和。

  如果我們能夠時時省覺自己,突破才色名食睡這些幻象,那麼我們便不再會迷失自己,人生的胸次也會大不相同。我有一弟子,是上海一家擔保公司的副總,一年以後升遷為公司總裁五年之內連升三級。他平常生活是怎樣的呢?他每天晨起就開始誦讀《金剛經》,工作結束以後就回家陪兒子跑步,絕不應酬。很多中小企業想盡辦法請他吃飯,他從來不去,只是秉公辦事。因此,他的生活一直以來都很平靜,很快樂。只要我站在一種正確正直的角度來為人處世,坦坦蕩盪,絕無偏私結黨,你的升遷與應酬可以是毫不相關的。

  三、「正念」與「利他」

  一個人無論從事哪種職業,都必須具備的品質那就是「正念」與「利他」。如果沒有正念,無論你當下擁有多少財富都會在頃刻消失。如三鹿奶粉、雙匯火腿等企業他們的失敗就是因為念頭不正,他們所行之事不符合人本的根底性要求,突破了君子愛財取之以道」的道德底線。

  佛教所說的「利他」就是指眾生想要成佛修行過程中所應當做的一切事情的總和。換言之,修行過程也就是不斷利他的過程如果你所生產的產品能夠使客戶得到真正的受用,你做企業過程也就是利他的過程,你的企業才能夠真正長盛不衰。

  家庭要用「利他」的思維來精心經營。為什麼有的家庭其樂融融,而有的家庭卻紛爭不斷呢?如果家庭成員之間人人自私,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生活,那麼家庭怎麼能夠幸福美滿呢?如果家庭中的每一個人都只希望別人來服務他,那麼家人之間就會充滿怨懟;反之,如果人人都願意奉獻自己的一點力量去關心家人,那麼這個家庭就如天堂中一般。

  水居善淵而利萬物,因此萬物莫不歸附;火生山野而燒灼眾人,因此眾人莫不遠離。這種事物的基本原理就蘊藏在自然萬事萬物之中,人何以不能夠領悟呢?

  佛教行世已經兩千多年,在中國的傳播也已有很長的歷史,在此期間,統治者曾多次想要剷除佛教,滅佛之事歷代頗多,但是佛教仍然傳承至今。其間所依靠的就是「利他」的精神。這種不死精神被每一個內持梵行人所秉持,奉獻利他,使佛教薪盡火傳。

  余秋雨在《西天梵音》這篇散文中回憶道,在他小的時候,他老家的許多八十多歲的小腳老太太每到初一、十五就要去廟里誦經。她們大字不識,但是每一個人都會誦《金剛經》,這是通過一代又一代口口相傳而習得的經典。這些誦經的老太太並不懂得什麼佛學,但是卻有一思想深深地種在她們的心中,那便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太上感應篇》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只要你善根,善報便會來到你身邊;反之,惡報就會源源不斷來到你的身上

  那些誦經的老太也就是堅持著這種思想,「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她的子孫才能夠世世代代,興旺發達。

  中國有這樣一種民間習俗:當一家人要嫁女兒的時候,女方一定要考察對方的祖上三代的行為和職業。如果他的祖上三代都行正道,為正業,那麼到了他這一代也一定可以有所建樹。這是一種很樸素的唯物主思想如果你相信文化資本是有家族傳遞性的,那麼也自然應當相信這些家族思想品質是能夠傳承的。以孔子代表儒家提倡祭祀這一點曾經受到和他思想相左的墨家的詬病。墨子曾經撰文批判孔子祭祀思想說,孔子不相信鬼神而又學習祭祀之禮,就像沒有客人而又學習待客之禮,沒有魚而去製造漁網一樣,是非常可笑的。(《墨子·公孟》:「執無鬼而學祭禮,是猶無客而學客禮,是猶無魚而為魚罟也。」)其實,孔子提倡祭祀之禮,並非是因為出於鬼神的考慮。他說祭祀之事:「祭在如在,祭不在如不在。」如何對待,完全在於祭祀者的心態儒家祭祀,注重的是「慎終追遠」,祭祀先祖就是將先祖思想品德內化為後代的精神品質,使倫理綱常永在,使天倫不亂

  稻盛和夫在總結自己一生的商業經營之道的時候,便總結了簡簡單單的八個字:「正念、利他、厚德、堅持」,這便是企業長存的要道。

  稻盛和夫在六十多歲的時候曾經出家,修佛教中最苦的頭陀行。他曾在日本的路上托砵乞食。在《金剛經》中,就曾有佛托砵乞食的記載。這種行為的目的在於使人在最為低級的職業中打破我執、我慢、我見我愛等顛倒夢想,以求得究竟的覺悟有一天黃昏時,稻盛和夫托砵走在路上,煙雨迷濛,清寒撲面。此時,他遇到了一個清道夫,這位清道夫慷慨地給了他一百億日元。這一舉動如雷擊一般,使得稻盛和夫突然大徹大悟。他從此事中悟道:「每一個人在世界上生存,都應該要像那個清道夫一樣,能夠把別人的問題當作自己的問題,把別人的苦難當作自己的苦難,這樣才能夠自己的格局真正打開。」

  四、「因果」與「格局

  佛教認為,人的生命是一個修行過程。不管你現在的年紀有多大,都應當要儘力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惟其如此,你的下一生命才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這並不是宣說因果迷信思想,因為生命的形態本不似我們肉眼所能見的那麼簡單

  我有一弟子上海一家珠寶工作,她因為心臟的問題,曾經接受手術。在那次手術以後,她向我們描述了自己親身經歷的一段瀕死體驗。她說,在手術進行的過程中,她曾經離開自己的身體,懸浮在手術台的上空,看到左右的醫生護士在忙碌的情景,而自己的肉身躺在手術台上。當時她很希望能夠回到自己的身體中,於是她做出了努力,後來她便從手術之中驚醒了。她後來向醫生求證這件事情醫生告訴她,的確在那次手術過程中,她曾經有幾分鐘心臟停止過跳動。近年,一位美國學者專門寫過一本有關瀕死體驗的著作,其中記載了很多類似的體驗案例。有許多人的確在被醫生判定死亡以後,感覺自己的靈魂離開身體,在其他的地方周遊,蘇醒以後,他們向別人描述他們在那段時間所見到的事情,這些事情得到了證實。這就說明,人的肉體死亡以後,並不是一切都會消失。

  在我的老家有一女人。她十分瘦弱,平時拿十斤東西就顫顫巍巍的。可是有一天她突然發瘋了。她的身體出了一個男人聲音,她滿口敘述著另一個人的生活經歷和那個人所經歷的苦難。當時,有六個健壯的小夥子上前去拉住她,但是都沒有辦法制伏她。清醒以後,她在床上躺了好幾天,好像整個人的精氣神完全被抽空了一樣。林語堂的《蘇東坡傳》中,也曾轉述史料,講述了他的兒媳婦被一個八十餘歲的老太太附體的事件。這方面的案例,在中國的文人筆記和民俗研究中非常多見。紀曉嵐因果傳》、許地山《扶箕迷信的研究》等書中都很多。

  我們所認識的世界只是真相的冰山一角。我們並不是言之鑿鑿地對大家說,人死後一定有靈魂,一定有來生。但是我們可以更加開放地看待這個世界,看待生命的種種可能性。

  當我們能夠敬信因果時,心的格局也就能被徹底打開。格局什麼呢?「心包太虛,量遍沙際」即是。我們的心既能朗見宇宙之浩瀚,亦能發微秋毫之杳然,這就是「格局」。天文學上有一個演示,叫做「神奇的宇宙」。這個實驗展示了當我們將一片樹葉無限放大而又再放大的時候,其中所見世界非常驚人,非常廣大;而當我們宇宙推遠而又再推遠的時候,所見無非混沌一片。這不就是《華嚴經》:「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境界嗎?當我們能夠以如此之格局來反觀人生之時,我們的生命便如電光火石一般微茫,又如江河湖海一般博大。那麼,為何要有我執,為何要有悲愴呢?

  當我們沒有這種格局之時便會被諸多雜事所牽引,一點點小事都會在我們的心中造成巨大的波瀾。別人誇獎我們一句,我們就會馬上欣然自得;別人詛咒我們一句,我們就會馬上暴跳如雷。心中格局會決定我們人生快樂也會決定我們事業的成功。

  一塊肥沃的土地既是參天大樹生長的所在,同時又是蛇蟲鼠蟻的家園。如果我們總想以拔除雜物心態處世,那麼總是會不斷受挫。客觀地認識這個世界,它本來就是一個矛盾相互制衡的結合體。我們現在所飲用的一些所謂純凈水,總是致力於將一切有害菌全部清除,但是在清除有害菌的過程中,有益礦物也會同時被清除。因為它們是共生共榮的。「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任何一樣東西發展到了極點,就走向它的反面。因此,不要希望這個世界上有什麼十全十美的人事情也不要抱怨種種惡的東西給予你的考驗,因為正是「芳蕪雜會」的世界才賦予了你生命情感,賦予一切你寶愛或者唾棄的復雜情態。

  只有當我們一顆客觀的心去面對世間百態,才能保持平靜的心看待這一生命佛教所說的「因緣所生法」,也就讓我們以智慧心態來解讀這個世間萬事萬物,坦然面對事物的成住壞空,生命的生住異滅。在此過程中,人便能發見人生的究竟智慧

  以上就是今天所做的簡要分享,以此與大家結緣。希望能夠對各位的生活有所助益。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