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信法師:少林文化走向世界

少林文化走向世界

◎釋永信
  
   從佛教史上可以看到,佛教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南傳佛教,另一部分是北傳佛教
   南傳佛教,一般是由印度往南傳,斯里蘭卡泰國緬甸、寮國、柬埔寨等,氣候跟印度差不多。南傳佛教僧人不用生產,也不用勞動,較多保留了釋迦佛的生活方式,斜披袈裟,袒露右肩。他們靠托缽生存,因此,廟很小,一間房子就夠了。
   北傳佛教就是大乘佛教,也稱大眾佛教,是佛教改革的產物,它的廣泛傳播歷史上很大程度上都歸於龍樹菩薩。龍樹菩薩釋迦牟尼之後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對釋迦牟尼經典的闡述很多,自己也著了不少經論。大乘佛教中國佛教為中心,影響了日本、越南、韓國,甚至影響了歐美。
   大乘佛教中國後吸收了儒家思想,吸收了道教思想,完全中國化了。另外,與南傳佛教不生產、不勞動、靠托缽的生存方式不同,大乘佛教注重廟產,靠自勞自耕謀取發展,今天的少林寺就一直秉承這一思想。此外,大乘佛教菩薩多,經典多,宗派多,一個菩薩,一個經典,就是一個宗派生活來源也多種渠道,這是它與南傳佛教不同的一大特點。
   我主張佛教入世。少林寺作為大乘佛教道場,離不開世俗社會出家之後生活世俗社會,必然和世俗社會打交道。比如,我們用的水,是從水廠買的,電是從電力公司買的,每天的生活用具、油鹽醬醋都是從市場上買的,離不開世俗社會打交道。
   佛教所謂完全的「出世」,即使在歷史上也是相對而言的。農耕社會的時候,寺廟就有土地,是靠土地生存的。現在的衣食住行,光靠幾十畝土地養活不了自己,所以,更離不開這個社會
   眼下,要擺脫世俗社會,一個人呆在山裡面居住,過避世的生活孤獨生活,這個社會就不會要你,你就會被邊緣化。這是個必然的過程
   再說,中國佛教寺廟,所處的位置不一樣,面臨的生存環境也不一樣。必須看到,少林寺少林寺生態環境,與城市裡的寺廟生態環境不一樣。這就像南方有南方的生態環境,北方有北方的生態環境,國內有國內的生態環境,國外有國外的生態環境一樣。生態環境在改變,所以我們的生存方式也在改變,必須因地制宜找到生存方式這是誰也抗拒不了的。
   中國佛教在積極入世中顯示出的巨大智慧和創新精神,多年來被人們有意無意地忽略或誤解了。其實消極避世不是佛教真正的傳統,積極入世可以更好地了解眾生,了解他們的所想、所需,從而達到普度眾生目的
   少林寺的入世和交流,是為了社會更多的人參與佛教、認識佛教,為更好地了解眾生提供更多機會。雖然少林寺僧人修行表面上有些變化,但它的傳統是不會丟的,只是運用現代科技傳統文化服務。無論怎樣,少林寺傳統不會變,僧人修行內容不會變,終極目標也不會變,變的僅僅是一點形式而已。
   自從師父少林寺託付給我,我就不不為少林寺下一個1500年操心。我不僅要謀求少林寺的生存,更要謀求少林寺的發展。讓祖宗家業中國禪一代代傳遞下去,傳給下一個千年,這是我們的歷史使命。
   公元495年,南北朝時期北魏文帝為安頓印度高僧跋陀建造了少林寺。約527年,釋迦牟尼的嫡傳弟子印度高僧菩提達摩少林寺面壁九年,始傳禪宗少林寺成為禪宗祖庭。所以少林寺佛教中國化,對中國祖師禪的起源、發展,貢獻是非常大的。
   少林寺有一很好的載體——寺廟,除此以外,再有一個是什麼呢那就少林寺文化少林寺文化是一種信仰文化少林寺文化能幫助大家提升素質,提升品位,能夠幫助大家找到清凈,找到自我。這種文化大家都非常需要,是人類文化遺產,是我們國家的瑰寶,我相信,不管是昨天、今天,還是明天大家都非常需要這種文化
   由此我想到,佛教信仰佛教文化是不一樣的。佛教信仰佛教徒的事,然而佛教文化卻是更為寬泛的大眾的事,是屬於人類文化的一部分。我們為什麼不能一方面堅持修鍊,堅持佛教信仰不變,把我們的佛事做得更好,一方面利用各種形式弘揚佛教文化,從而既解決生存的問題,又擴大佛教的影響呢?
   1982年,一部《少林寺》的電影就把少林寺參觀的人數從每年幾萬人,增加到幾百萬人這就少林文化力量。這些年,國家領導人出國訪問,我們少林武僧團經常隨行訪問。這更使我認識到少林功夫不僅是少林寺的傳家寶,它已成為中華民族的財富人類文化財富,當然更是佛門財富少林寺的資源真是非常豐富,不是開發過頭,而是開發不夠,我們應該更大膽地利用少林文化讓它成為連接中國世界的橋梁。
   少林寺文化是大文化,通過這種大文化概念,去傳播少林寺佛教信仰這樣做,在國內少林寺能走出登封,能跟各界打交道;這樣做,我們可以先只談文化,不談信仰,各界都能夠接受;我們拍的電影電視劇,都可以到主流媒體上去,我們的活動,主流媒體都有報道,新華網、人民網、人民日報、新華社,也不對我們設門檻。
   少林寺通過宗教文化聯系社會而不是以純宗教聯系社會這是多年前我經過很多思考,經過很多斗爭,才定下的事。這樣做,不僅在國內行得通,做得大,即使在國際上也同樣。不管是伊斯蘭教背景、基督教背景,還是新興的宗教背景,因為是文化,大家對我都不設門檻。
   少林寺文化牌,先談文化再傳播佛教,傳播禪宗我要是上來就談禪,談佛,沒人理我;我跟他談文化就能坐到一塊。而且,我這一身穿戴,加上光頭,走到都是和尚都是佛教徒,這個是改變不了的。所以出家幾十年以來,無論走到哪我都是僧裝素食獨身。這樣做原因是因為我作少林寺方丈代表少林寺,不能失去佛教徒的身份
   發達國家都在搞多元文化社區,人家有吃有喝了,就喜歡欣賞多元文化,感受多元文化,吸收多元文化,這些,往往成了當地政府要做事情
   少林寺文化緊密結合,這個好處太多了,受益太多了。我們觀察分析了國外的宗教文化背景,在這情況下,只能這樣做,否則做不成大事。
   我們用文化載體來表現佛教。比如,我們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到祖國的寶島台灣去表演,到美國英國阿拉伯地區去表演少林功夫,表演之前,都有15分鐘的誦經,15分鐘的唱念。擺上佛像在那裡禮佛,再加上15分鐘的唱念,這就代表佛教,參加者也都能接受。尤其是誦經、禮佛的時候,在場的人全體起立,不管什麼背景的人,全都合掌,以示對文化尊敬。他們不是對佛的崇敬,你要說對佛的崇敬,他們也許會反對;你說是對少林文化的一種崇敬,一種敬仰,他們就能接受。之後才開始我們的功夫表演。這么多年來,事情一直就是這樣做的。
   當然,在我心中,始終是禪武合一,禪就代表佛嘛,就是佛武合一,佛跟武是統一的,它代表一種完整的文化。但要使世界各國,不同背景,不同信仰的人都能接受,我們就必須通過少林功夫文化的傳播,要不,我們上去給他念15分鐘的經,誰理我啊?
   2006年6月,少林寺與澳大利亞肖爾海文市政府代表團簽訂協議書,肖爾海文市政府將當地1.8萬畝被他們稱為最美麗的地方,以協議出讓的形式贈予少林寺永久所有,甚至他們把他城市的中文名字譯成「少文市」。少林寺集中力量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著力打造出一個集禪武修行、研究、練習、交流、旅遊為一體的國外最大的「新少林寺」。
   這塊「最美麗的地方」,離悉尼坐車僅有1個多小時的路程,緊鄰海濱,擁有森林、牧場,風景如畫。我每次去考察,都被這片土地的風景所吸引,這樣幽靜、美麗的環境,最適合禪武修行能讓修行人很快進入「忘我境界」。
   簽約儀式舉行的那天,少文市市長瑞格·瓦特森先生說,少林文化很早就傳到了澳大利亞,被澳大利亞人民接受並喜愛,少林文化所倡導的文明、健康理念和行動更是讓澳大利亞人痴迷。建造「新少林寺」的消息傳開後,當地人都對此津津樂道。
   我希望,少林文化能走向國際,將「少林」弘揚為響亮的中華文化品牌之一,最終形成以少林品牌為核心文化產業,以此推動中華文化中國、在世界的傳播。
   與此同時,我也在某些媒體看到對我們這種做法的一些爭議,甚至是指責的聲音,對此我能理解,畢竟他們都是關心少林的。但是需要認清的是少林寺雖然是禪宗祖庭,佛門凈地,但我們並沒有把少林本身拿出來進行商業化的運作,因為它屬於宗教,是信仰;我們拿出來的是經過提取的少林文化,以此進行文化的產業化運作。眾所周知,「少林」一詞在今天已經做到了在世界上家喻戶曉,具備了巨大了品牌價值,如果我們自己不去做這個事情,而讓它肆意遭到侵權和肆意注冊,那麼作為優秀傳統中國文化代表少林文化,所形成的無形資產和知識產權將會逐漸損失殆盡。這對任何一個有良知中國都是無法接受的。即便是我們自己主動去做這個事情也不是為了追求利潤,而是通過一定的商業形式,用積極的態度來保護少林品牌,以此實現寺院的自養。當然,我也可以閉門修禪,也可以什麼都不做,躲在清凈之地獨享悠閑;但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做,傳承千年的少林文化在我們這代得不到弘揚,少林在這個時代沒有發展,反而萎縮,那我們豈不是成了歷史的罪人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