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與現代化
◎釋永信
佛教與現代化的關係,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尤其是學術界,並對此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像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主辦的佛教學術刊物《佛學研究》,還專門開設了欄目。這說明佛教正在得到越來越多的人們關心和理解,無疑將促進佛教事業的向前發展。我讀了其中幾位學者寫的關於「佛教與現代化」內容的文章,他們談得很具體,也很深入,有的還提出了不少建議,也有的針對佛教界某些方面的不足之處,提出了善意的批評。他們對於佛教的態度都非常真誠,我挺感動。讀了這些文章以後,有啟發,也有感觸,借這個題目,談談我個人的一些想法。
佛教與現代化的關係,也就是佛教與目前正處於大變革時期的世俗社會的關係,這是佛教住世的大問題。在我們進入正題之前,我想先談談佛教住世一般話題。這會有助於我們對於正題的深入討論。
根據大乘佛教大義:佛教因眾生而立,法門因眾生而設。《妙法蓮華經》雲:「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應現於世。」這「一大事因緣」是什麼呢?就是化渡眾生。佛教為世間眾生而設教。我們的佛教事業,就是圍繞著眾生鋪開的;我們佛教事業的成就,就是以佛教在多大程度上滿足了眾生的內心需求來衡量的。這就是佛教住世的基本內容,我們對此一定要非常明了,這是我們佛教事業的出發點。佛教住世,首先是因為大慈大悲、大智大慧的釋迦世尊對於宇宙人生真理的覺悟,然後才有弘化世間、普渡眾生的方便法門設施,才有住持現世佛教的僧團組織的建立。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佛教住世三寶:佛寶、法寶和僧寶。從佛教住世角度看,弘化世間,普渡眾生,是我們佛教住世的惟一理由,這也是我們作為僧人的基本立場。至於從政府角度,佛教能為世俗生活導風化俗,或者為對外友好往來帶來方便,或者為當地旅遊業帶來發展,等等,這是世俗的立場。佛教能為世俗社會生活帶來方便,同時又不違逆佛教教義,我們佛教界也應該積極給予配合和支持。但我們自己必須記住:我們佛教給眾生帶去的是法益,而不是利益。
佛教如何住世,如何適應時刻變化著的世俗社會,這可以說,自佛教傳入我國起,甚至自釋迦世尊創教起,就必須面對的大問題。
世間無常,社會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之中,無時無刻不處在現代化之中,正常時期小變,非常時期大變。佛教住世,即佛教與現代化的關係,實是一個老問題,但亦永遠是一個新問題。一部佛教史,就是一部佛教住世史,就是一部佛教與現代化的關係史。社會在變化,今日的社會大變革往哪兒變,答案從社會變化的歷史中去尋求。同樣道理,佛教如何住世,如何適應今日社會大變革的現代化過程,答案要從佛教住世的歷史中去尋求。所以,我們能夠深入地考察一下佛教史,對於今日的佛教住世,即處理好佛教與現代化的關係問題,會有很大的教益。
下面談談我個人對於今日佛教與現代化關係的體會。「現代化」一詞的含義,即今日社會大變革的具體表現,我根據學者們的說法,歸納出這樣三條:一是經過改革帶來的社會商業化;二是教育事業發展帶來的社會知識化;三是對外開放,以及交通通訊發達帶來的世界一體化。我覺得,學者們對於「現代化」的說法,主要是指我國大城市裡的大體情況。我認為:「現代化」的內容,應該也包括我國社會生活的另一頭,即我國廣大農村的具體情況,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85%以上。「現代化」的內容,應該反映出我國社會生活的整體基本面貌,既要把握住社會發展的趨勢,又要牢牢抓住社會現實的主體。只有這樣,我們討論佛教與現代化的關係時,才能全面一些。我談兩點:
佛教住世,是為了弘化世間,普渡眾生。佛教住世,就是要面對眾生,面對具體的眾生。佛教在多大程度上,滿足了多少人的信仰需求,而人們的信仰又達到哪種水平,這都需要我們每時每刻做到心裡有數。這是我們佛教事業的基礎和出發點。
由於佛教傳入我國已有近二千年的歷史,我國佛教信仰的基本面,已經滲透到廣大的農村地區。而少林寺算是例外,因為少林寺是大寺院,又是著名旅遊區,所以外來的香客、遊客還是挺多的。而絕大多數的非旅遊區的農村寺院,信眾主要是附近的村民。一般說來,村民素質是比較低的,這就決定了農村的信仰水平都是比較低的。說實在的,農村的生活條件比過去有所提高,但與學者們所說的「現代化」的差距,還是很大;特別是那些貧困地區,想想「希望工程」就可以想像到農村的教育情況。面對農村信眾,我們是沒有辦法向他們宣講般若、法相、「三論」之類適於上乘根器的佛教大義,否則就和「契機契理」的弘化原則相違背。農村信眾盡管信仰水平不高,但是信仰佛教很誠很深。他們信三寶,信六道輪迴,信因果善惡報應,信念佛往生,信佛菩薩願力,我們僧人就有責任滿足他們的信仰。佛教講眾生平等,哪裡有眾生,哪裡需要我們,我們就往哪裡去。而事實上,農村信眾通過信仰佛教,日常修持,確實獲得真受用,他們感到心有所依,心有所安。佛教施於信眾的,也正是這種日常的受用,給信眾的內心帶來撫慰和寧靜。佛教的受用,隨著信眾期待的高低,修持功夫的深淺而有大有小,任何宗教都一樣。以上所說的是農村地區佛教的大致情況。
有些學者對佛教的經懺化,燒香拜佛提出了批評,批評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應看到佛教經懺化、燒香拜佛下面的世俗生活、特別是農村生活的實際情況。提高廣大農村信眾的素質有個過程,相應地,農村地區佛教界自身素質的提高也有個過程。現在佛教界普遍存在著一種心理,怕被扣上「封建迷信」帽子。我認為大可不必,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佛教住世,最重要的就是看:信眾信仰佛教,是否獲得真正的受用,以及獲得多大的受用。
學者們熱烈討論的「佛教與現代化」話題,實際上也暗示了目前城市市民,尤其是越來越多的知識分子對於佛教信仰的需求。讀書界的「禪宗熱」就是一個明證。社會生活的現代化進程,信眾素質的日益提高趨勢,確實對我們佛教事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直接關係到我們佛教事業的未來。我們佛教界對此要有足夠的重視。我們應該組織相應的人力物力,培養出一批能承當弘化城市市民信眾,特別是能承當弘化知識分子信眾的僧才,積極推動佛教事業向前發展。港台地區佛教事業走在我們前面,他們有許多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處於社會大變革時代,對我們佛教住世確實是個考驗。如果把現代化比作潮流,我們佛教就是一條船。我們要面對潮流,把握好方向,要明了該幹些什麼,不該幹什麼。只有這樣,才能穩當地航行在潮流之上,水漲船高,而不是像魚一樣被沖走。佛教的入世出世,就像船一樣,一半在水裡,一半在水上。對於這些基本關係,我們要保持足夠的清醒的認識。
社會生活知識化,是現代化過程很重要的具體表現。知識化的社會,對佛教提出知識化的要求,是難免的,也是自然的。我們必須搞清楚的是,佛教事業要適應知識化社會,並不是要我們將佛教知識化,而是要求我們佛教事業有效地弘化知識社會的信眾。佛教與知識是有根本區別的,知識主要是為人們帶來世俗利益的手段;而佛教,則是世俗信眾人生的歸宿。佛教知識化之日,就是佛教事業走向滅亡之時!佛教歷史中,已經有過這方面的教訓,早期那偏重於義解的佛教宗派的沉晦,如法相、三論、俱舍、成實,甚至包括有些時期的禪宗,都與知識化有關。
我們如何防止佛教知識化呢?在印刷技術不發達的古代,主要是防止「口頭禪」,在印刷品泛濫的今天,主要是防止文字化。
現在社會上很多人都把佛教住世佛、法、僧三寶中的「法」,直接理解為《大藏經》,並說:「所有佛法,不全在《大藏經》里嗎?」這樣理解是偏的。所謂法,是指體證到宇宙人生真理,即達到釋迦世尊那樣人生成就的一切途徑,即人們常說的一切方便法門。
佛法是具體的。佛法住世,首先存在於佛教徒的宗教實踐活動中,《大藏經》作為佛教典籍永遠只是一種輔助作用,盡管這種作用有時很大,但它不能代替佛教徒的佛法實踐。其次,佛法住世的主體不是《大藏經》,而是弘化眾生。我們在世間弘化,講經說法,並不是從《大藏經》出發,死板地逐字逐句解說,而是從眾生活生生的具體特點出發,隨機應變,契機契理地活用法門,接引眾生。這才是佛法住世的大用。雖然《大藏經》是佛說記錄,但我們不能用僵化的態度,對待佛說,對待《大藏經》。否則就有違佛說。佛法無邊。《大藏經》只是佛法的一種文字相體現,不是佛法全部。我說這一些,絕沒有任何貶低《大藏經》的意圖,只是希望人們一如其實地看待《大藏經》,怕人們過於執著《大藏經》,著文字相,誤解了佛法,反而損害了釋迦世尊大慈大悲大智大慧為眾生開立八萬四千法門的大用。有《大藏經》存在,固然大大有益於佛法住世;如果沒有《大藏經》,佛法也會住世的。佛法是圓融無礙的,但不是文字上的圓融無礙,而是表現在弘化眾生過程中的圓融無礙,表現在世間眾生領受佛法利益過程中的圓融無礙。佛法凝結為文字,凝結為《大藏經》,只是佛法為方便俗世眾生的一種幻化,一種示現。眾生通過《大藏經》,通過文字,然後進入給自己人生帶來切實受用的日常修持中去,而決不能停留在「噢,佛法就這么回事」,把佛法當成了知識。這是歷代高僧大德警告了上千年的大戒。
通過言論文字領受佛法,並不是領受佛法的惟一途徑。釋迦世尊親自開立的八萬四千法門,以及歷代高僧大德開立的諸多法門,隨機應現,妙用無窮。我們絕對不能執著於某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