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二)~P 第58經(陰根經):敘述五受陰乃以欲為根,而生欲集、欲生、欲觸。

  第五十八經(陰根經):

  五十八經敘述五受陰乃以欲為根,而生欲集、欲生、欲觸。

  這部經有些故事情節。有一時間佛陀止於舍衛國東園鹿子母講堂。大約在下午四五點的時候,佛陀靜坐完畢,從靜室中來講堂之上,為眾比丘開示。這次所講的開示,同樣是有關五受陰的一些內容他說

  「有五受陰。雲何為五?謂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

  其實佛陀在這里得很明白,所謂五受陰,就是指色受想行識五種。但是在此時,有一位比丘座位站起來,只見他「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然後合掌白佛言:

  「世尊!此五受陰,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耶?」

  這位比丘問得似乎有些多餘,因為世尊在上面已經把五受陰的內容都交待過了,他又重問一遍,好像顯得有些多餘。當然,也有可能這位比丘並沒有把佛陀的表述完全聽明白,因此很想聽聞一下佛陀對五受陰展開詳細的闡述。

  佛陀見這位比丘行如此大禮,便告之曰:「還座而問,當為汝說。」

  於是,這位比丘「為佛作禮,還複本座」,然後請教道:

  「世尊!此五受陰,以何為根?以何集?以何生?以何觸?」

  在這里,我們可以知曉這位比丘對於五受陰的具體內容是基本了解的,但對於五受陰「以何為根、以何集、以何生、以何觸」似乎不得要領。佛陀對此問題的回答是:

  「此五受陰,欲為根,欲集、欲生、欲觸。」——核心:欲

  這位比丘聽了,似乎若有所得,於是便「歡喜隨喜」。他對佛陀說:「世尊!為說五陰即受,善哉所說!今當更問。世尊!陰即受,為五陰異受耶?」——陰即是等同於「受」呢,還是五陰差別於「受」呢?也就是說,我們往往將五陰稱為「五受陰」,那麼五陰與五受陰,究竟是相同的概念,還是並不相同的兩個概念

  佛陀對此的回答是:

  「非五陰即受,亦非五陰異受;能於彼有欲貪者,是五受陰。」——核心:欲貪

  佛陀這個問題的回答可謂簡明扼要,提綱挈領,一語中的。佛陀的意思是說,既不能說五陰就是五受陰,也不能說五陰就有別異於五受陰——這句話看上去有點矛盾,其實不然,它的重點在後面一句,即「能於彼有欲貪者,是五受陰」。我在前面文章中也談到過這個問題五陰就是我平常所說的「色受想行識」,這是常識性的東西,大家耳熟能詳。五陰本身並沒有什麼好壞丑美的分別,我們可以說它既非善的,也非惡的,它是非善非惡。但是它們又是既善且惡的,原因是它們的確會給我們帶來一系列的麻煩佛陀在這里告訴我們對於五陰與五受陰的關係的理解,可以著眼於「欲」或「欲貪」上面去理解。如果我們對於五陰生了欲,產生了貪,那麼此時五陰就變成了五受陰;如果我們對於五陰能夠做到無欲無貪,那麼五陰永遠就是五陰,它永遠也不會演變為五陰受。舉個簡單例子,比如說金錢。其實有人說金錢萬惡之源」,這話有問題,因為金錢的確可以解決很多最實際、最迫切的問題,它完全可以造福於人類使我們可以讀得起書、醫得起病、能夠吃飽飯,能夠幫助我們解決很多燃眉之急。從這個意義上講金錢是好東西;但是事實上很多罪惡金錢之間,的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諸如貪污腐化、道德淪喪、人性墮落、仇殺戰亂,都與金錢(或利益)或多或少地扯上關係。從這個角度上講金錢又是個壞東西。如何解決二者之間的矛盾佛陀觀點是,關鍵是我們對待五陰是採取什麼樣的心態是有欲有貪,還是能夠做到無欲無貪?如果有欲有貪,那麼五陰就變成五受陰;相反,如果無欲無貪,五陰就僅五陰而已。

  這位比丘似乎又是若有所悟,自然歡喜隨喜。他接下來的問題是:

  1、「有二陰相關耶?」——在五陰里,是否有不同的欲貪呢?

  佛答:「如是如是!猶若有一個如是思惟:我於未來得如是色、如是受……是名比丘陰陰相關也。」——意思是說,每個人所生起的欲貪是有差別的。

  2、「雲何名陰?」

  佛答:「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若現在,若內若外……彼一切總說陰,是名為陰。」——此處是關於「陰」的概念闡述,即一切有形與無形總匯的有為法,名之為陰。

  3、「何因何緣名為色陰?何因何緣名受、想、行、識陰?」

  佛答:「四大因,四大緣,是名色陰……」——略而說之:色以「四大」為因緣,受、想、行以「觸」為因緣,識以「名」、「色」為因緣

  4、「雲何色味?雲何色患?雲何色離?雲何受、想、行、識味?雲何識患?雲何識離?」

  佛答:「緣色生喜樂,是名色味;若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色患;若於色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色離……」——關於這個問題我在前面文章中已有闡述,此略。

  5、「雲何生我慢?」

  佛答:「愚痴無聞凡夫於色見我、異我、相在於受、想、行、識見我、異我、相在,於此生我慢。」——處處以「我」為中心,自然生起驕慢之心

  6、「雲何無我慢?」

  佛答:「多聞弟子不於色見我、異我、相在……」

  7、「何所知、何所見,盡得漏盡?」

  佛答:「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比丘!如是知、如是見,疾得漏盡。」——樹立「無我」、「無常」之觀。

  (2009年12月26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