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三)~C 第62經(分別經)

  第六十二經(分別經):

  本經亦名「分別經」,與上經基本相同。我們在阿含經中看到有許多名稱相同的經典,但是名稱雖相同,有的內容卻有較大差異——當然,也有一部分經典,由於翻譯者的不同,在內容方面則大同小異,只是語言風格不同而已,並沒有實質性的差別。此處的六十二經,與上面的六十一經以及後面的第六十三經,雖然名稱相同,所談的也是有五陰的話題,然而側重點並不完全一樣。此經重點講兩個對立面,即凡夫聖人之間的差別愚痴無聞的凡夫,沒有智慧,沒有利明,都在於五受陰生系著;而多聞的聖弟子則與凡夫正好相反。經中說,我們對於五陰,需要樹立一個正確觀點。如果觀點樹立得不正確,那麼就是墮於「愚痴凡夫」,因為愚痴凡夫是「無慧無明」。尤其是在對待五陰這個問題上,是「生我見系著」,並因此而生起「結縛」和「貪欲」。不僅如此,愚痴凡夫在面對五陰時,很容易生起「是我、異我、相在」等錯誤觀念

  關於「是我」,這個比較好理解,就是以我為中心的一種強烈的分別心;「異我」,即「異於真我」的那種分別心、染污心;「相在」,也是一種顛倒的知見,即我處於五陰(主要指的是五陰之中的「色」)之中,或五陰處於我之中。這三種實際上都是「身見」的不同解釋,即我是真實的、永恆的、堅固不變的。當然,這往往只針對於有為法而言。我們在理解佛教經典時,決不能機械教條,當然,也不能靈活過頭,犯激進冒險的錯誤。比如說,對於「常」與「無常」這兩種相互對立的名相上,一般而言,佛教是主張「無常」——世間萬物都是無常的,不會永恆的,它們都有一個成、住、壞、空的自然演進變化的過程;問題是講佛法無常,也需要講究一定的語境。我們在讀誦禪宗六祖慧能大師的禪偈時,當讀到佛性清凈一句時,這裡面就講「佛性」是恆常的。但是能不能說佛性就一定是恆常的呢?也不能這么說,因為我們在思想觀念中一旦產生恆常這樣的概念,就已經落入愚痴凡夫的愚知愚見了。問題是我們更不能說佛性是「無常」——總之,如果在某個問題上老是糾纏不休,非要弄個水落石出不可,這似乎已經是落入荒謬千里的邊見外道了。

  第六十三經(分別經):

  在第六十三經,佛陀仍在反覆叮嚀弟子們在對待五陰的問題上,萬萬不可生起我執的分別之心。在五陰基礎上,佛陀進一步談到了諸根與六觸等問題:

  「……如是愚痴無聞凡夫,計我、無明、分別如是觀,不離我所不離我所者,入於諸根;入於諸根已,而生於觸,六觸入所觸,愚痴無聞凡夫苦樂,從是生此等及余。謂六觸身,雲何為六?謂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比丘!有意界、法界無明界,無明觸所觸。愚痴無聞凡夫言有、言無、言有無、言非有非無、言我最勝、言我相似,我知、我見。」

  上面的這段話,是對愚痴凡夫產生「是我、異我、相在」這些錯誤知見的詳細分解。這里有幾個名相需要再次理解一下:

  計我:即執計於真我

  無明:即迷於本際之真理,相當於「愚痴」、「無知」(無智);

  我所:認為「我」是永恆、不變、獨存、自在的,自己可以主宰自己;

  六觸:即六根與六塵相接觸後所產生的一系列感官知覺;

  意界、法界無明界:合稱為「三界」,其涵蓋了物質精神、有形與無形、善與惡的一切存在,或者說它們包含了「一切的一切」。

  這裡面需要釐清一個問題,即在五陰的問題上,為什麼會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知見呢?亦即說,產生善與惡的最根本、最原始的動力來源於何處?在談到這個問題時,我們往往都比較困惑,有時只能用「無始以來的無明這句話來搪塞一下。無明從哪裡來?從往世累劫的身口意三方面所造之業報而來;那麼這些業報又是從哪裡來的呢?還是無明。如此一來,便給人一種似乎是循環論的疑慮。佛教中所講的三世因果,在某種意義上講是一種往返循環的過程。它無邊無際,無始也無終,就好像茫茫大海一眼望不到頭,讓我們處於生死輪迴大海之中,永遠也找不到正確的航向。所幸的是佛教給了我們一線光明讓我們生起生命之火慾望動力

  有時候,我將世間的人想像得非常純朴與善良,縱然有一部分壞人我也寧願相信他們的本質並不壞,只是一時糊塗而已。而更多的時候,我卻發覺人是世界上最壞的高等動物,有時候人類真是無惡不作,幾乎到了窮凶極惡、面目猙獰的地步了。我們時常掛在嘴邊的佛菩薩聖號,與一些「平常心是道」、「吃虧是福」、「莫有分別心」、「放下執著」之類的標語式的口號,在惡人面前,根本是微不足道了。面對著「我是流氓我怕誰」的所謂愚痴凡夫,我們該如何抉擇?「生還是死?這是一個問題。」(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

  有時,你、我、他;你們、我們、他們,真的很迷茫,很迷茫……

  (2010/1/4)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