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三)~J 第72經(知法經)

  第七十二經(知法經):

  本經所談的主題就一個,即什麼叫所知法」,什麼叫做「智」,什麼樣的修行者可以被稱作「智者」。

  1、所謂所知法,即需要對於五受陰有一個明確的認識;

  2、所謂智,即「調伏貪欲、斷貪欲,越貪欲,是名為智」。

  從這里我們可以得知,在佛教經典中,「知」與「智」,有時候是相互通用的,而更多的時候卻並不通用。在不通用的情況下,二者的內涵卻有著很大的差異。這個「智」,和「知識」是兩回事兒,而且和我們平常所說的「聰明智慧」也是不一樣的。而在大乘佛法中,往往將「智」與「般若」聯系起來,認為「智」是一個圓融佛法修持層次境界。而此處的「智」,從修行層次來講,則是屬於基礎階段的,但是修行的任何階段都無法擺脫它。從上面經文中的「調伏貪欲、斷貪欲、越貪欲」這個層面上來講,能夠把貪欲調伏、斷除並凌駕超越於貪欲之上,這個著實很了不起呀!我們生生世世流轉於生死洪流當中,其中一個很核心的問題,不就是我對於貪欲無法做到斷除、無法做到調伏、無法做到超越嗎?若能夠將貪欲這個大問題解決了,我們也差不多可以擺脫生死煩惱的束縛了。

  3、智者——「雲何智者?阿羅漢是。」

  在漢地的很多經典中,我們可以發現很少提及阿羅漢;而對於當今的學佛者來說,大家定位都比較高,一般都會發心成就無上大道,或者發心成就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上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憑心而論,四弘誓願不好?當然好啦!對於我們學佛者來說,能夠成就無上佛道,樹立遠大奮鬥目標,何錯之有?我們不僅不應該嘲笑,相反卻要生起恭敬心、贊嘆心、尊崇心。「想當將軍士兵才是士兵」——部隊首長們經常用這句話來激勵官兵們努力進取。但是話又說來了,飯總要一口一口地吃,若想一口就能吃個飽,也不是我們尋常人所能做到的。其實修行也是這樣子,我們可以發大心,髮長遠心,但是修行還是需要一步一步地來。比如說,這個「貪欲」就很難對付。大家不都是成佛作祖嗎?可以呀!先把貪欲去掉吧。哪些貪欲呢?就是色、受、想、行、識五個方面,使它們都不會受到內外六境的影響,專註於「一」心。比如說,對於別人口袋裡的鈔票,你不要惦記;對於人家的高級轎車你不會欽羨;對於美色佳人,你不動心對於嚴寒酷暑,你不會埋怨;對於名聞利養,你無動於衷……當一聽到這些要求時,有些人就開始不耐煩了:原來修行還有這么多條條框框啊?不用說別的,就是讓一些人十天半個月不抽煙不喝酒不沾葷腥他就受不了啦,還談什麼其他呢?

  有人或許會問,信佛不是很簡單嗎?哪有這么多麻煩事呢?如果從佛教本質理論上講佛教核心理念,就是要讓我們逐步斷除對世間的的各種慾望。或許一些學大乘法師不同意我的觀點,認為當今佛教就是為社會為人民的精神和諧而服務的嘛,談斷除慾望,豈不是太虛假了么?事實的確如此。我們在讀誦《地藏經》時,佛陀不止一次地說我們這個世界眾生,「其性剛強」,實在是很難調伏的。人們學好很難,可是學壞,卻是瞬間的事情。在當今的社會環境下,讓人們斷除貪欲,的確不太現實。但即便如此,我們還是可以做些事情的,比如說可以勸導大家要學會適可而止,不要過於貪心嘛!

  聯繫到上面的經文,什麼樣的人可以被稱作「智者」呢?就是當我們證得羅漢的果位時,就有資格被稱為智者了。在阿羅漢果位之下,大約還不能被稱作智者,只能稱作「行者」——仍處於不斷修行階段,尚未完全把麻煩解決乾淨。

  那麼,為什麼阿羅漢可以被稱作「智者」呢?原因是:「阿羅漢者,非有他世死、非無他世死、非有無他世死、非非有無他世死」;而且阿羅漢可以「廣說無量,諸數永滅。」用通俗的話講,叫阿羅漢永遠超越了生死的束縛,不再有輪迴了。因此,他有資格被稱作「智者」。作為阿羅漢精神導師佛陀就更不用說了自然被稱作「大智者」了。

  關於阿羅漢的話題,其實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不說別的,單就「阿羅漢會不會退轉」這個命題,佛教界就爭論了一兩千年。有人說會退轉,有的人說不可能退轉,當然還有人說可能會退轉,也可能不會退轉……反正大家都可以找出各種論據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我有時在思考一個問題,就是佛陀為什麼在早期的經典中,將阿羅漢作為個人修持的最高果位(境界)?其中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教導我們在修行的征途中,需要腳踏實地,把修行基礎夯實。相對於那些好高騖遠、大話官話連篇的修行者佛陀似乎給他們預備了一劑葯方——

  「你們呀,先別高唱高調啦!還是先踏踏實實地證個羅漢果位吧(為保險起見)。在此基礎上,再去實現你們的遠大度生目標,也為時不晚啊……」(元月13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