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經(重擔經):
本經名曰「重擔經」。所謂重擔,顧名思義,就是我們肩上的擔子太重了,壓得我們都喘不過氣來了。怎麼辦呢?唯一的辦法,就是給自己減負,或乾脆將重擔放下,輕裝前行。因此佛陀對我們說:「我今當說重擔、取擔、舍擔」,即是此意。
對於我們修行的道路上而言,這副「重擔」又是什麼呢?謂五受陰也。
何謂取擔?「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樂著。」意思是說,我們的肩上本來並沒有什麼重擔,可是我們自己非要弄來一副重擔,壓在我們的肩上,這是咎由自取。有時候,我們對於這副重擔,不但不知厭倦,反而樂此不疲呢!
何謂舍擔?「若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樂著永斷無余已、滅已,苦盡、離欲、滅沒。」若我們放下了對於諸慾念的貪愛,便是舍擔。
最後,佛陀以偈進行總結:
已舍於重擔,不復應更取,重任為大苦,舍任為大樂;
當斷一切愛,則盡一切行,曉了有餘境,不復轉還有。
第七十四經(往詣經):
本經敘述愚痴無聞的凡夫,不能如實而知五陰,因此而被五陰系著;而多聞的聖弟子則與此相反。
1、愚痴凡夫的表現:「不如實知故,於色所樂、贊嘆、系著住,色縛所縛,內縛所縛,不知根本,不知邊際,不知出離」。結果呢?自然是「隨魔自在,入魔網中,隨魔所化,魔縛所縛,為魔所牽」。
2、多聞的聖弟子的表現與愚痴凡夫的表現正好相反,他們表現為:「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集」,他們對於五陰,不貪不喜不贊嘆,也不會系著,他們能做到「知根本、知津濟,知出離」。因此,他們能夠做到「不隨縛生,不隨縛死,不隨縛從此世至他世,不隨魔自在,不入魔手,不隨魔所作,非魔所縛,解脫魔縛,離魔所牽」。
在這里,佛陀談到了「魔」。究竟什麼叫「魔」呢?關於這個問題,似乎比較抽象,而且仔細分析起來,似乎有些難度。如果聯繫上下經文的意思上看,此處的魔,應該指的是以五受陰為魔,即五陰魔。魔者,迷惑也,其能斷慧命,能礙聖道,故名為魔。當然,我們時常會提起魔王波旬曾經三番五次地擾亂佛陀的修行,從而說明魔王的難以克服性(或降伏)。但是魔王波旬似乎又是一個具有實體的壞蛋,他有魔子魔孫,據說還有四位外貌美麗、很會迷惑行者的女兒。但是這里的五陰魔,我們又該如何認識它們呢?如果說五陰魔是某種實體性的存在,顯然是站不住腳的;如果說魔王自性為空,那麼佛陀成就佛道,理應遠離諸魔。可是諸經記載說,佛陀不僅在成道前時常受到魔王的騷擾(成道之時更是自不待言),即便是佛陀在成道之後,仍舊受到魔王的多次糾纏。比如說魔王曾勸說世尊不要向世人傳授佛法,還再三催促佛陀及時涅槃,等等。因此,若要給「魔」下一個准確的定義,似乎有些困難。當然,佛教是圓融的宗教,我們可以從修持的不同層面上,來認識「魔」的種類和不同表現。比如說,魔有十魔和四魔等不同說法。
第七十五經(觀經):
「有五受陰。何等為五?謂色受陰,比丘於色厭、離欲、滅、不起、解脫,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比丘亦於色厭、離欲、滅,名阿羅漢慧解脫……」
從上面一段經文上看,如來與阿羅漢之間在個人修持境界方面似乎沒有什麼差別。於是佛陀便提問大家道:「比丘!如來、應、等正覺,阿羅漢慧解脫有何差別?」
比丘聞後答道:「如來為法根、為法眼、為法依,唯願世尊為諸比丘廣說此義,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這位比丘似乎也搞不清如來與阿羅漢之間有哪些差別。
佛陀聽後,答道:
「諦聽!善思!當為汝說。如來、應、等正覺未曾聞法,能自覺法,通達無上菩提,於未來世開覺聲聞而為說法,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八正道(即三十七道品)。比丘!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未得而行,未利而利,知道、分別道、說道、通道,復能成就諸聲聞教授教誡;如是說者正順,欣樂善法,是名如來、羅漢差別。」
第一,單從個人修持境界上講,如來與阿羅漢之間,無有差別。我說這種話,估計會遭到絕大多數的人反對,但是,我在這里是根據特殊的語境來依經解經,並非胡說八道。
第二,從各自覺悟的方式與途徑上講,如來與阿羅漢是有重大區別的。首先,佛陀並沒有直接的導師指導他覺悟成佛,而是依靠他自己的慧根與善根,通過不斷的努力,而成就無上佛道的,它是一種「自覺法」。相比之下,阿羅漢並不是「自覺」,而是倚靠聞佛說法,即經過佛陀的開導之後而覺悟正道的,因此阿羅漢又被稱為「聲聞」。
第三,佛陀教導弟子的法門,重點是三十七道品。也就是說,若佛弟子聽聞、勤修三十七道品後,便具備獲得解脫的可能。而三十七道品是佛陀自己修行實踐的智慧結晶,屬於佛陀的首創。如果佛弟子(包括阿羅漢)通過宣說三十七道品後,同樣也可以令其他聽聞者獲得覺悟。
第四,在說法方面,佛陀善於說法,是一切阿羅漢的精神導師。只要是聞佛說法,一般人皆可以獲得不同程度的覺悟,有的還當下成就羅漢果位。因此,佛陀「復能成就諸聲聞教授教誡」,善於宣說正法。如果大家都能夠做到「正順」與「欣樂善法」,便可以獲得法益。而阿羅漢在說法方面,則遠遜於佛陀。
當然,從上面一段經文中,我們還可以獲得很多有價值的信息。在南傳的部分論疏中,有的還直接將佛陀稱作為「大阿羅漢」。對於這個稱呼,我們要分析對待,看看疏家是從什麼角度、什麼立場來闡述佛陀的。不要一聽說將佛陀稱作「大阿羅漢」,就立馬暴跳如雷,說些過激之語。佛法圓融無礙、包容萬千,我們應該允許不同聲音的存在。只要對方不是在謗佛、毀佛,只要他的出發點是好的,我們都需要保持心情的祥和與寧靜,即大家時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叫「平常心是道」。(2010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