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經(富蘭那經):
若從語言表述風格上看,這部八十一經(《富蘭那經》)與中阿含經中的很多經典非常接近。其中有一定的故事情節,還有外道高聲談論、盲目吹噓的一些記載,顯得很有情趣。
故事從一位名叫離車族(毗舍離國的剎帝利族)的一位名叫摩訶男的長者說起。從經中的表述中可得知,這位摩訶男居士與佛陀以及諸大弟子們關係很熟悉,經常去拜望佛陀,一遇見問題便向佛陀討教。經中說他「日日遊行,往詣佛所」,便可知其生活安逸,家庭富足,而且知識道德也很出群。
在某一天的大清早,摩訶男便準備去拜見佛陀。走至半道,他忽地想起「若我早詣世尊所者,世尊及我知識比丘皆悉禪思」。怎麼辦呢?還是到別的地方去看看吧,「我今當詣七庵羅樹阿耆毗外道所」。這個阿耆毗外道是屬於各種外道中的哪一門?很顯然,他們是屬於古印度比較時髦的裸形外道。這些外道除了不大喜歡穿衣服以外——也不能說他們整天光著身子,或許說他們在穿著方面極不講究,有時只用些稻草或樹葉象徵性地遮隱一下陰私部位——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特點,便是喜歡聚在一起「高聲嬉戲,論說俗事」。關於這一點,我們在中阿含經或長阿含經中,均有著詳細的描述。
這群外道的首領名叫富蘭那迦葉(即不蘭迦葉,六師外道之一)。迦葉是其姓氏,富蘭那是其名。從種姓上說,富蘭那是婆羅門種,手下據稱有五百弟子跟隨著他,很是得意。據說其很有法力,對佛陀很不服氣,曾經與佛比試道力。結果遭慘敗後羞愧不已,投江自盡。
在學術觀點方面,本經之中對此描述為:「我聞富蘭那為諸弟子說法:無因無緣眾生有垢,無因無緣眾生清凈。」在《長阿含》卷十七《沙門果經》稱:「彼不蘭迦葉報我言……於恆水南臠割眾生亦無有惡報,於恆水北岸為大施會施一切眾,利人等利亦無福報。」而在《大般涅槃經》卷十九對其表述為:「有大醫名富蘭那,……為諸弟子說如是法:無有黑業無黑業報,無有白業無白業報,無黑白業無黑白業報,無有上業及以下業。」集中為一點,就是富蘭那否定因緣善惡業報,認為人的行為與果報無關。作惡無罪報,行善無福報,殺人與布施的價值是平等的。因此,有的學者將富蘭那的學教歸納為「道德否定論」(黃心川,《印度哲學史》第四章,商務印書館,1989)。
摩訶男對富蘭那言:「我聞富蘭那為諸弟子說法:無因、無緣眾生有垢,無因、無緣眾生清凈。世有此論,汝為審有此,為是外人相毀之言?世人所撰,為是法、為非法,頗有世人共論、難問、嫌責以不?」——你經常給弟子們說法,稱世上沒有什麼因,沒有什麼緣,而自會有垢穢;眾生並沒有因,也沒有緣,而自會清凈。這樣的話是你富蘭那親口說的呢?還是別人毀謗你的呢?
富蘭那聽後說,這些話的確是我本人說的啊!「實有此論,非世妄傳」。他聲稱這種觀點是一種「順法」,也就是道出了事物的真相,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同,沒有任何人反對責難他。
摩訶男是一位佛教信徒,他在佛陀座前聽聞正法,因此知道這種觀點是極其荒謬的。但是他做不到口中無怨與心中無嗔,結果「心不喜樂,呵罵已,從座而去」。我想,作為佛弟子,心胸是不是可以再寬廣一些。對於一些外道的邪知邪見,大可不必破口大罵,而是和言悅色、如沐春風般地道出自己的一些不同意見,似乎更妥。
摩訶男從富蘭那之處出來後,便直接去了佛陀那裡,並將前後情況一一作了稟報。佛陀對此觀點是:
「彼富蘭那為出意語,不足記也。如是,富蘭那愚痴、不辨、不善、非因而作是說:無因、無緣眾生有垢,無因、無緣眾生清凈。所以者何?有因、有緣眾生有垢,有因、有緣眾生清凈。」
佛陀的回答就很有藝術水準,他評價說富蘭那的這些話,其實是「不足記也」,也就是沒必要去記取的,沒必要費功夫去計較的。為什麼?因為他說的本來就是在胡說八道,是愚痴之言,是不辨是非的糊塗人所為。對於這些人,我們還跟他計較些什麼呢?無因無緣肯定是錯誤的,造成善與惡、垢與清凈的後果,肯定是有一一的根源存在,怎麼能說都無因無緣呢?拿五陰中的「色」來說,如果我們意識到色是苦的,是不快樂的,那麼我們就不會對色產生興趣與迷戀。相反,如果認為色是快樂的,是真實存在的,那麼我們就會對其生起染著之心,就會生起系縛,就會有所貪戀。一旦產生了貪戀,那對不起,又一個痛苦之源便宣告誕生。因此,眾生產生「垢」的根源,乃是我們認為色是快樂的、永恆的,不會磨滅的,繼而產生了貪戀,最後產生了數不盡的煩惱與憂愁。故而,垢的產生是有因有緣的,如果說垢的產生是無因無緣的,自然無法成立。
與「垢」相對應的是眾生的「清凈」。什麼因什麼緣造就了眾生的「清凈」?其實原因也並不那麼復雜,就是我們對於五陰,認為它是非樂的,是苦的,是麻煩的製造者;在此基礎上,我們產生了厭離,產生了解脫之心,繼而踐行厭離解脫,最後便獲得了身心的究竟清凈。因此我們可以說,眾生產生「清凈」,也是有因有緣的,而其中的因與緣,就是從認識到五陰的本質入手,最終產生了厭離並努力修行而獲得的善果。
關於因與緣的話題,我在後面的相關文章還會連續不斷地談到,因為它們是構成佛教龐大繁浩理論體系的基石,絕非我們理解的那般簡單。(元月18日)
(最後說明一下:近段時間工作上的事務比較多,很多經句來不及細細思考,因此在觀點及文字上皆較為粗淺,甚至謬誤百出。我個人的觀點僅供參考,如有不對之處,祈請教友及時批評指正,以免本人誤入歧途。界定作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