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六)~C 第121(死滅經)

  第一二一(死滅經):

  本經為佛陀為羅陀開示說五受陰為死滅之法。因內容與前經大體相同,不再重述。

  第一二二經(眾生經):

  本經敘述若對於五陰染著纏綿的話,就名叫做眾生。此觀點已於前文敘述。

  第一二三經(有身經):

  經中內容佛陀為羅陀比丘闡述有身、有身集、有身滅、有身滅道跡。

  羅陀有一天向佛陀請教:「世尊為我說法要,我聞法已,我當獨一靜處,專門思惟不放逸住:所以族姓子剃除須發,身著染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增加精進,修諸梵行,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在這裡,羅陀提出的實質上是一個有關於出家是懷著什麼態度,以及樹立什麼樣的目標問題。用八正道來對應,其中里麵包含著正見、正思惟以及正志和正定(正解脫),而核心便定位在「正見」和「正志」上面。我們知道,八正道正見為首,以正定作為依止。若無正見,後面七正均無從立足。而正志(如法志向)則是出家比丘(或泛指學佛者)應該需要明確自己的修行宗趣。羅陀在這裡佛陀提出的問題,實際上十分現實,即比丘(比丘尼)為什麼要出家?我們為什麼要學佛?時至今日很多人對這些問題都很迷失。有一次我請教一位出家多年的老法師:「我們為什麼要禮佛拜佛?」對於這個問題,老法師顯得有些突然,只好回答說:「拜佛是為了消除業障,求福求慧。」這種回答並沒有錯,但並沒有把問題講到要害上面。我們可以想一下,如果禮佛拜佛是為了福報平安求發財,或者進一步說是為了幫助我們消除業障,那麼別人說我們「搞偶象崇拜」便是確鑿無疑了。實際上禮佛最根本宗旨就只有一個,那便是抑扼和打壓我們的貢高我慢之心。如果我們將各自的貢高我慢心徹底去除,其實見佛不拜也無關大礙,這便是大家常說的「佛在心中」。但是這裡問題又出現了:我們可以不去拜佛陀,然而誰能保證我們心中的那絲「我慢」,是否還有殘余呢?換句話說,只要我們還有哪怕一丁點的貢高我慢之心,就必須要去禮佛拜佛。從這個意義上講,「禮佛消業障」的說法正確的,因為我之心除卻,不就等於業障(惡業)的消泯嗎?當然,至於拜佛能不能保佑我們陞官發財長命百歲,則誰心裡也沒譜兒。如果哪位宣稱到大殿拜佛可以「逢凶化吉」、「萬事遂意」,雖不能說是在「忽悠」,起碼也不能過於較真兒。在更多的時候,自己的事情還是自己說了算,「求人不如求己」。

  佛陀對於羅陀的這個提問,還是很讚歎的:「善哉!羅陀!能於佛前問如是義。」實際上佛陀肯定了羅陀的觀點,就是出家志向一定要立足於「見法自知作證」這個層面上。如果師付們既不能「見法」,自然也就無法做到「自知作證」,那麼出家也只是徒具虛名,做個「名字比丘」而已。時下不少法師很會講,所謂「般若妙有」、「緣起性空」、「即身成佛」、「中觀實相」……說起來一套一套的,名相術語層出不窮,演繹得很是高妙;有相當一部分師付很是活躍,善於逢迎交際,美其名曰「接待即修行」;還有少部分師付對於權謀手腕很是「老道」,一旦大權在握,帝王思想意識濃厚。而佛教傳至中國後(隋唐以降),出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那便是「清規」在前,「戒律」居後。如果我們認真細緻地考察歷代清規」,可以深切地體察出「清規」之中閃爍著封建皇權幽靈的身影。由於中國叢林對於清規」的過於強調,結果造成了寺院方丈(住持)集各種大權於一身,最終造成叢林民主氣氛淡薄,管理高度集權化。而佛陀所創立的「僧羯磨」制度,如同花瓶一般,簡直是個擺設,甚至形同虛設,充當掩人耳目的「魔術道具」而已。

  比丘出家至「臨命終時」,他們的修行要務究竟是什麼?佛陀講得很清楚,就是我們要從最基本的「五受陰」入手,從最基本的「有身」我見入手,這樣才比較靠譜兒,才不會迷惑於佛法的汪洋大海之中。

  佛告羅陀:「羅陀!當知有身、有身集、有身滅、有身滅道跡。」

  1、有身:即五受陰(色、受、想、行、識),此處可以引申出「苦」的真諦

  2、有身集:「謂當來有愛、貪、喜俱,於彼彼愛樂,是名有身集。」通俗地說,就是我對於通過對五受陰的分別、感知,產生了貪愛、歡喜等各種身心活動;這些身心活動的全部綜合,便是「有身集」。

  3、有身滅:「謂當有愛、喜、貪俱,彼彼愛樂,無餘斷舍、吐盡、離欲、寂沒,是名有身盡(滅)。」即對於「我」所產生的各種身心活動(錯誤的三業造作)的息滅,稱作有身滅。

  4、有身滅道跡:即八正道(正見正定),即獲得「有身滅」的具體方法與途徑。

  從上面四個方面的初步了解,可以看出「四聖諦」在其中的貫穿始終:

  1、有身——苦諦——造成輪回生死的根本,是客觀存在(相對而言);

  2、有身集——集諦——造成我們生死痛苦的各種因素,是階段分析;

  3、有身滅——滅諦——是我們追求的最高目標(理想狀態);

  4、有身滅道跡——道諦——是解決問題方法與步驟。

  如果我們把上述四方面的問題都搞清楚了,並且徹底地做到了,如此一來生死問題完全可以不足為慮。因此佛陀說,我們對於它們能夠做到「若知」、「若修」、「若證」、「若斷」,那麼我們就可以「斷愛、離愛、轉結、止慢無間等」,最終達到「究竟苦邊」。

  對於佛陀的教導,我們必須堅信不疑,因為佛陀妄言,全為真實語。只要我們照著世尊教導的去證去修,豈有退轉之理?

  註:

  (1)轉結:即轉去結縛,鬆開、斷除束縛(煩惱)。

  (2)止慢無間等:意指「突破了深沉的我慢」,表示由凡入聖的修證果位。

  (2月14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