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六)~E 第133~138經

  第一三三~一三八經:

  從一三三經至一三八經,此六部經所述內容大致相同,故合並敘述。在淺述這些經典時,我以133經為主,兼代敘述另外幾經。

  佛陀有一次告諸比丘

  「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著,何所見我?令眾生無明所蓋,愛系我首,長道驅馳,生死輪迴生死流轉,不去本際?」

  佛陀這個問題得很尖銳,也很直截了當:究竟是什麼緣故,使得我們總是被無明所覆蓋,為愛著系著我們的腦袋,使我們一直流轉於生死而無法出離呢?

  比丘對於這個問題,顯然回答得並不周全——當然,佛陀此處提問,目的是為了自問自答,並不是真的希望弟子們對此發表意見,弟子們知道佛陀準備開演正法,因此都回答說:「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世尊!唯願哀愍,廣說其義,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陀說,我們之所以被無明所覆蓋,被愛著系縛於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由於「色有故,色事起,色系著,色見我」,「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在這裡,佛陀還是把問題的核心,歸結於我們對於五陰的貪戀與愛著。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佛陀回答弟子們的問題,往往是一針見血,入骨三分,並不會跟弟子們兜圈子。事實上,當我們開始對煩惱進行深入觀察以後,便會自然而然地將最後的落點,歸結到五陰上面。除了五陰之外,煩惱將無處可尋。而煩惱的本質特徵,就是會引起我們心理生理各種反應的「干擾波」。無論是心理還是生理,它都是通過五陰為媒介;一旦離開了五陰煩惱將無從談起。

  我們如果要破除煩惱,破除無明,直至破除生死流轉,應該要從哪方面入手?還是要從五陰入手。多五陰之中,我們可以觀察出五陰為「非我、非異我、不相在」;五陰為「非此我、非此我所、非當來我、非當來我所」。對此擁有正知正見,並沒有比毫狐疑者,即為「正慧」。

  在一三四經中,佛陀還談到了堪稱「比丘」者,需要具備這樣的條件:「多聞弟子於此六見處觀察非我、非我所,如是觀者,於苦狐疑斷,於集、滅、道狐疑斷」,只有做到這些,才能稱得上名副其實的比丘高僧,因為能稱作比丘,並能如實行比丘道者,便能做到「不復堪任作身、口、意業,趣三惡道」。

  註:

  六見處:即六個觀察處,相當於南傳經文中的「六種情況」。分別為色、受、想、行、識五陰,加上「見、聞、覺、識」(相當於南傳經文中的「所見、所聞、所覺、所識、所得所求、意之所伺」)。(2月17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