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八)~G 第209經(六觸入處經)

  第209經(六觸入處經):

  佛陀繼續為弟子們開示

  「有六觸入處。雲何為六?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沙門婆羅門於此六觸入處集、滅、味、患、離不如實知,當知是沙門婆羅門去我法、律遠,如虛空與地。」

  佛陀有時候說法非常精煉,短短的幾句話,囊括了數不盡的真理。而這種短小精煉的即興說法,我們若不進行深入的思惟,是很難弄明白佛陀究竟意喻所指。而這在大乘經典之中是十分罕見的——我們所見的部分大乘經典都是有大量的文學鋪陳,比如說《妙法蓮華經》,其核心要義完全可以用數千字可以表述清楚,但是我們所見的,卻是洋洋數萬言。有時候我在想,大乘經典的原貌或許也是比較精煉的,後來經過那些想像力十分豐富的經學家們的充實加工,變得文句華美,琅琅上口,很適合普通信眾的口味。但這里又出現一個悖論,即大乘學者們都號稱他們所習之法乃為最上乘,是最為究竟的「了義法」。按常理說,「了義」之法本不需要用過多的語言去表述的,理應精煉才是。比如說中國的《周易》,文辭不多,卻極為精深,普通人視為天書,可是古今思想家們卻從中汲取了無盡的精神營養。而反觀被貶為小乘的《雜阿含經》,有些經句僅短短幾句,若用現代語言將之表述清楚,非萬千言不能盡其意——這倒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因此我有時又發出痴想:所謂大乘,就是適合大眾口味的、通俗易懂的、且能讓多數人都能了解領會的教派;所謂小乘,就是文句精煉的、精深難解的、為少數人領會並接受修習的教派我想我的這種個人痴想,絕大多數的大乘都不會接受,斥之為「胡言亂語」。當然,大乘經典也有一些很精深的經典,比如說《楞伽經》,這部經典的思辨色彩就很濃厚,一般人就難以理解,甚至連句讀都很成問題。而現如今能研修《楞伽經》以及《解深密經》的出家僧眾,恐怕不多吧?

  佛陀在這經文中所講的「六觸入處」,即六觸,也就是六根與六境接觸後所產生的各種認知。這些認知,並非都屬於我們想當然的那樣牢靠。在佛陀以及諸大弟子們看來,這些認知往往是不真實的、有漏的,甚至是完全顛倒的。作為佛弟子來說,都要對它們進行深入的「正觀察」。這種正觀察,具體可表現為「集」、「滅」、「味」、「患」、「離」五個部分。如果我們對這五個方面做到了正觀察,那麼我們甚至不需要進行什麼皈依儀式,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佛弟子,因為我們在按照佛陀的教導在行事,在持守佛陀為我們所制定的行為規范與戒條。像諸如戒殺、戒盜等屬於有形有相之戒,即戒相;而對於六觸進行正觀察,則屬於無相之戒(無表相戒),從戒相上講有時並不明顯,然後這種觀察往往比有形之戒,顯得更為要緊,因為這些才是我們獲得真知灼見的根本途徑之一。

  相反,那些沙門婆羅門佛弟子的真正差別,其實並不是表現在穿著打扮,以及吃喝行事方面,而是表現在如何對待六觸這個根本問題上所持的態度。如果能夠觀察到六觸是有過患的,能夠觀察到六觸是如何生滅的,並且能夠做到不貪著(味)它們,最終做到厭離它們、滅除它們,即使他們在穿著打扮上是沙門婆羅門,但實際上他們就與佛弟子無二差別了。相反,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沙門婆羅門佛弟子差別,那簡直可以用「天壤之別」來形容了,即佛陀所說的「虛空與地」的差別。而我們若進一步講,即便是染衣披度出家比丘若不能夠做到對於六觸的正確觀察,那麼與沙門外道也只是表相上的差別而已,實質上與外道無異。因此佛陀曾經預言,末法時期對毀壞佛法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在比丘的整體素質如何(即平常所講的「道風」,其嚴肅性與深刻性遠遠高於當前所謂的「道風」一詞)。如果比丘對於五陰、六入、六觸待內外現象不能如實正觀,流與世井無賴為伍,那麼必將成為壞法毀法的中堅力量

  如果我們將這部經與前面的207經相對照,便發現其中的內在聯系。207經中說

  「當修無量三摩提,精勤繫念。所以者何?修無量三摩提,精勤繫念已,則如實顯現。於何如實顯現?於眼如實顯現。如是廣說,乃至此諸法無常有為,此如實顯現。」

  207經中所強調的,就是我們無論是在觀察五陰,還是觀察六入、六觸,僅僅停留在「知解」層面上,是遠遠不夠的。如何做才見真實?乃必須「修無量三摩提」,就是禪定。因為在禪定之中,我們才能對這些名相的實質,進行深入細致的、由表及裡(由里及表)、由近及遠(由遠及近)的真切觀察。只有我們在禪定中深入觀察過,才知道什麼叫集,什麼叫味,什麼叫患,什麼叫滅;以及如何去厭離,如何去斷滅。我在這里講的,也就是寥寥幾句話的事,而且連皮毛都沒有觸及到(距「如實顯現」何止千萬里!)——因為我沒有實修,沒有禪定功夫;若一旦實證實修起來,你會覺得世尊所言的真實不虛,且妙不可言!(3月6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