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經(二十億耳經):
本經所述一位叫「二十億耳」的比後,雖用功精進修行,然始終不得覺悟,意欲還俗。佛陀聞後以琴之喻,令其覺悟。
有一位比丘名叫「二十億耳」,曾經有一段時間住在耆闍崛山,「常精勤修習菩提分法」(七覺支法)。可是呢,任憑他如何用功,還是不得證悟。此時他開始生起煩惱:「於世尊弟子精勤聲聞中,我在其數,然我今日未盡諸漏。」怎麼辦呢?實在不行,就還俗回家吧,看來修行成道是沒啥指望了,「我是名族姓子,多饒財寶,我今寧可還受五欲,廣行施作福」。看樣子,這位二十億耳比丘的俗家不僅財富眾多,而且出身不錯,在當地頗有名望。二十億耳比丘的意思是,既然出家修道無法修成正果,那倒不如還俗做個好護法,也不錯啊!
佛陀知道了二十億耳比丘的心思,便將其召到面前,問道:「你想舍戒還俗嗎?」
二十億耳比丘後暗地裡吃驚非小,「驚怖毛豎」,心想佛陀真是了不起,「世尊已知我心」。於是他如實白佛:「實爾,世尊!」
佛陀為了方便教化弟子,便問道:「二十億耳!汝在俗時,善彈琴不?」二十億耳作了肯定性的回答。
1、「汝彈琴時,若急其弦,得作微妙和雅音不?」回答:不也。
2、「若緩其弦,寧發微妙和雅音不?」回答:不也。
3、「雲何善調琴弦,不緩不急,然後發妙和雅音不?」回答:如是。
佛陀作出總結:「精進太急,增其掉悔;精進太緩,令人懈怠。是故汝當平等修習攝受,苦著、若放逸、莫取相。」
二十億耳比丘常念世尊說彈琴譬喻,獨靜禪思,最終成就阿羅漢果位。
二十億耳比丘在成就正覺後,便再一次拜見佛陀,將他的修行心得向佛陀作一全面匯報,並懇請佛陀予以印可。
那麼二十億耳比丘究竟悟到了什麼?我試將他的見解分四段進行簡說。
1、「於世尊法中得阿羅漢,盡諸有漏,所作已作,舍離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心解脫,當於爾時解脫六處。雲何為六?離欲解脫、離恚解脫、遠離解脫、愛盡解脫、諸取解脫、心不忘念解脫。」——這里所講的阿羅漢所獲的六種解脫。
2、「若有依少信心而言離欲解脫,此非所應;貪恚痴盡,是名真實離欲解脫。若復有人依少持戒而言我得離恚解脫,此亦不應;貪恚痴盡,是名真實解脫。若復有人依於修習利養遠離而言遠離解脫,是亦不應;貪恚痴盡,是真實遠離解脫。貪、恚、痴盡,亦名離愛,亦名離取,亦名離忘念解脫。如是,世尊!若諸比丘未得羅漢,未得諸漏,於此六處不得解脫。」
在這里,二十億耳比丘結合自己的修行實踐,談及了對於六種解脫的理解。他說,真正的解脫,必須要把貪、恚、痴三大問題徹底斷除乾淨,這才是真實的解脫境界。問題是很多人心存偏見,片面地理解「解脫」一詞,導致解脫的大眾化甚至庸俗化。我們平常所講的「念佛一聲,罪滅河沙」,所講的是持名念佛的功德。但是我們忽視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這個「佛」,是出自何人之口。一個心靈骯臟的不法之徒,縱然是「念佛」萬遍,也未必能消除掉沙粒大小的罪業。所以二十億耳比丘在這里說,我們不要錯誤地理解「解脫」二字。一些人對佛法「依少信心」,便自稱自己「離欲解脫」;有的人「依少持戒」,也自言「我得離恚解脫」;有的人「依於修習利養遠離」,同樣自稱「遠離解脫」。實際上這些人離真正的解脫還相差十萬八千里。那麼需要怎樣做,才能稱之為真實的遠離解脫呢?便是「貪恚痴盡」。只有真正地把「貪恚痴」滅除乾淨了,才能稱得上是離愛、離取、離忘念解脫。當然,在證得羅漢果位之前的所有解脫,都不能稱得上是真實的解脫。
3、「若複比丘在於學地,未得增上樂涅槃(涅槃只有快樂,無有痛苦),習向心住(內心保持著修行的狀態),爾時成就學戒,成就學根,後時當得漏盡,無漏心解脫乃至自知不受後有。當於爾時得無學戒,得無學諸根;譬如嬰童愚小仰卧,爾時成就童子諸根,彼於後時漸漸增長,諸根成就,當於爾時成就長者諸根。在學地者亦復如是,未得增上安樂,乃至成就無學戒、無學諸根。」
這里所講的,便是有學位與無學位的關係。所謂學地(有學地、有學位),就是指煩惱尚未斷盡,需要繼續修學的人。一般而言,凡是證得阿羅漢果位之前,都歸屬於學地,包括三果阿那含。只有證得四果阿羅漢,才能稱得上是「無學地」(無學位),才能獲得增上安樂的涅槃境界。有學地與無學地,就好像嬰兒與成人之間的關係。小孩子對世間一切都茫然無知,所謂善惡美醜也未必有著正確的認知。當孩童就成大人之後,隨著閱歷的增加,他對這個世界必定有著深刻的體察與領悟。
4、「若眼常識色,終不能妨心解脫、慧解脫;意堅住故,內修無量善解脫,觀察生滅,乃至無常。耳識聲、鼻識香、舌識味、身識觸、意識法,不能妨心解脫、慧解脫。意野住故,內修無量善解脫,觀察生滅。譬如村邑近大石山,不斷、不壞、不穿,一向厚密,假使四方風吹,不能動搖、不能穿過。彼無學者亦復如是,眼常識色乃至意常識法,不能妨心解脫、慧解脫;意堅住故,內修無量善解脫,觀察生滅。」
我個人覺得,二十億比丘能夠把六根與六境的關係領悟得如此透徹,說明他很不簡單。他說,「若眼常識色,終不能妨心解脫、慧解脫」。這是從高層次的角度來認識眼與色的關係。他的觀點是,「眼常識色」,對於我們的解脫並不能夠成任何影響。而我們平常凡夫卻做不到這一點,眼常為色所左右:見到好的就生歡喜心,見到壞的就生厭噁心,見到與己無關的就麻木不仁、漠不關心(所謂「不苦不樂受」)。那麼聖人是如何做到「終不能妨心解脫、慧解脫」的呢?後面一句十分要緊,即「意堅住故,內修無量善解脫,觀察生滅,乃至無常」,這是全經的「經眼」,提綱挈領,一語中的。現實之中我們能夠做到的,寥寥無幾啊!意志要堅定,一定要守住自己的那一「念」,不要讓自己心猿意馬,一般人能夠幫到么?無論是念佛還是參禪,其目標是一致的,即「收拾身心」,不要讓自己散神了。至於「內修無量善解脫」,並且「觀察生滅,乃至無常」,那就更難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多人念珠不離手,道貌岸然,即所謂的「威儀教相」。可是心裡面是不是在「內修無量善解脫」呢,恐怕只有他本人知道了——他本人也未必知道,因為一旦對自己的所念所想能夠清楚地明曉,那也算是「大內高手」的級別了。
二十億比丘還作了一譬喻,比喻我們心裡面要穩如大山,「不能動搖,不能穿過」,即所謂「八風吹不動」、「任爾東西南北風」!所謂普天之下數不清的有學人,都應該像這座大石山一樣,「不斷、不壞、不穿,一向厚密」。
佛陀對二十億耳比丘的評價是:「善心解脫者,應如是記說,如二十億耳以智記說,亦不自舉,亦不下他,正說其義;非如增上慢者,不得其義,而自稱嘆得過人法,自取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