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九)~P 第253經(毘紐迦旃延經)

  第253經(毘紐迦旃延經):

  本經敘述的內容要有兩個,第一是法師說法,應秉持什麼樣的態度;第二是有關「苦」的生起之因與寂滅之因。

  首先需說明,「毗紐迦旃延」是姓氏,與中國的「趙錢孫李」、「夏侯」、「歐陽」之類姓氏相同,沒有什麼特殊的含義

  253經的所述的主人公有兩位,首先是尊者優陀夷。優陀夷尊者善於說法,巧用譬喻,能使每位聞法者都能歡喜信受,故被譽為「福度民眾第一」。其次是位姓氏為「毗紐迦旃延」的婆羅門尼(婆羅門種姓婦女)。有關這位婆羅門尼究竟是出家還是居家,從前後經文看,兩種可能並存。那些砍柴的年輕人稱她為「和上尼」(女師傅),似乎該歸入出家修行人的行列。但這里又產生了一個疑問:婆羅門出家修行中有女性嗎?我們從原始經典的各種記述看,可以知道男性婆羅門一生之中有四期。一般而言,到第三期的林棲期開始,婆羅門便棄家隱居山林;第四期的遁世期,便徹底與俗家絕緣,舍棄一切財富,雲遊四方。然而四期的主體乃是男性婆羅門,迄今尚未聽聞女性婆羅門出家修行說法

  其次,從經文中可以得知,這位婆羅門家庭條件不錯,手下擁有一年輕力壯的「年少」弟子,不僅是「遊行采樵」,而且諸如田間勞作以及各種體力活,都由這批年輕人完成。有關婆羅門出家修行人,是否僱傭長工不得而知。根據《長阿含經》的一些記載,如果是德高望重的出家婆羅門,可以享受「梵分」待遇。所謂「梵分」,即相當於私人封地,即用於修行時所需的各種供養補給。婆羅門對「梵分」內的土地財產人員享有使用支配權,甚至享用有限度的獨立司法權,但是對「梵分」的封地不具備所有權。而只有居家的婆羅門,才能擁有私人土地的處置權。

  再次,從這位婆羅門的前後舉止看,她一看始請優陀夷說法時,對自己刻意打扮了一番,「毗紐迦旃延婆羅門尼知食已訖,著好革屣,以衣覆頭,別施高床」。如果位出家修行的女婆羅門用得著如此折騰不?因此從各方面的分析看,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即這位婆羅門尼是位居家人士,很可能是位身世顯赫的婆羅門家庭主婦——用中國舊式的一句很不體面的話講,叫「地主婆」,或「官太太」。

  上面已述,這位優陀夷尊者善於說法,使聞法者善生愉悅,樂於信受。但是這里涉及到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即該對什麼人說法,又不該對什麼人說法。有人會問:法師說法還能劃分對象嗎?所謂眾生平等說法者不該有分別心。但是凡事有個度,佛陀說法時,對於那些話不投機的、有意挑釁的,總是保持「默然」。所謂「法雨不潤無根草,佛門只度有緣人」。當然話又說來了,何謂「有緣有根」,何謂「無緣無根」?一般法師也難以分曉。但是,一個人是驕慢(傲慢),從態度上基本上是可以看出來的。因此,佛陀曾經囑咐弟子們,對那些驕慢心非常嚴重的眾生,是不可以為其說法的。佛陀觀點是:如果對驕慢說法,不僅是對佛法的不尊重,而且很可能招引他人的謗法言行

  本經中所說的那些年少採樵者們,在上山打柴時,結識了優陀夷尊者,並多次聽聞他宣說的佛法。大家對優陀夷尊者讚歎不已,深為他說法玄妙所折服。這些年輕人回去後,自然要向他們的東家——毗紐迦旃延婆羅門面前提及:「我和上尼!當知庵羅園中有沙門優陀夷,姓瞿曇氏,依於彼住,極善說法。」

  這位婆羅門聽了饒有興趣,便語諸年少言:「汝可往請沙門優陀夷瞿曇氏,明日於此飯食。」諸年少此教已,便將主人的邀請向優陀夷尊者作了傳達。優陀夷尊者默然受請。

  第二天上午,尊者便著衣持缽,前往應供。吃完飯後,婆羅門尼想請尊者她說法:「欲有所問,寧有閑暇見答與否?」可是她很高傲,在穿著打扮方面很是講究,而且還「別施高床,現起輕相,傲慢而坐」。那種說話語氣,類似與命令的口吻。

  優陀夷見狀,便回答說:「姊妹今是非時。」意思是說,現在不適合說法尊者作此語已,從座起去。

  如前三返,如是三請,優陀夷依然回答說「非時」,不為婆羅門說法

  如此一來,婆羅門尼感到很納悶——她思前想後,也理不出頭緒來。而那幫小青年,卻是每日都能聽聞到優陀夷那美妙的說法聲音。於是她就詢問究竟是怎麼回事,難道這位沙門尊者存有偏心?

  諸弟子一語道破:「著好革屣,以衣覆頭,不恭敬坐,彼雲何說?所以者何?彼尊者優陀夷以敬法故,不說而去。」

  婆羅門尼恍然大悟:「若如是者,更為我請彼。」

  這次,婆羅門尼變聰明了,她「脫革屣,整衣服,更坐卑床」,向優陀夷請教佛法。關於什麼叫「床」,什麼叫「高床」,什麼叫「卑床」,有興趣的朋友可查一查佛學辭典。

  上面所講的,就是教我們聽聞佛法時,要態度端正,不可存有驕慢之心

  下面是說法的具體內容,重點為苦因與苦滅的話題。

  婆羅門尼問道:「有沙門婆羅門苦樂自作,復有說言苦樂他作,復有說言苦樂自他作,復有說言苦樂非自非他作。尊者,復雲何?」

  婆羅門尼的這句問話,包含四層意思:

  1、苦樂為自作;

  2、苦樂為他作;

  3、苦樂既為自作亦為他作;

  4、苦樂既非自作亦非他作。

  關於這些問題,古今一直爭論不休,到目前哲學界也未能圓滿解答。原因何在?根本說不清楚對於這四個問題,我們可以推演到很多類似的問題,比如說,業為自作,業為他作……它們具有很強的思辨性,若對佛法沒有精湛的研究與實證,根本無法回答。

  優陀夷尊者是如何回答的呢?他回答說:「阿羅訶說苦、樂異生,非如是說。」

  這里的「阿羅訶」,特指佛陀。有時候我們會看到原始經典中,將佛陀稱作「大阿羅訶(漢)」,是很正常的。我們不要一聽到將佛陀降格稱謂就大呼小叫。在原始佛教看來,個人修證的最高境界,就是阿羅漢;除此之外,再也沒有更高的修持次第了。

  事實上,婆羅門尼深感困惑的四個問題,實際上都是錯誤的,因為它們都是偽命題。而佛陀的「苦樂異生」,則是正知正見。同理,苦樂也是「異滅」,不存在什麼自滅他滅等等諸如此類的偽命題。什麼叫「異生」「異滅」?實際上就是依因緣而生,依因緣而滅,這便是佛法中的核心理論:緣起法。因此優陀夷在解釋這個問題時,說「從其因緣,生諸苦樂」。優陀夷回答這些問題時並非即興發揮,他是嚴格按照佛陀的教導而宣說,沒有絲毫的添油加醋。從緣起的角度,我們對各種現象發生,都可以作出合理的解釋。比如說苦、樂、不苦不樂三受,也是根據因緣而生,隨因緣而滅。

  最後以馬勝比丘四句偈,結束本文:

  諸法因緣生,緣盡法還滅;

  我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4月18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