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經、第310經(鹿紐經):
309經和310經二經名稱相同,均叫「鹿紐經」。鹿紐是人名,為一位出家比丘,修行上很有成就。有一次他向佛陀請教了幾個問題,在309經里,他向佛陀請教了兩個問題,即何謂第二住,何謂一一住?什麼叫第二住?就是對於色等五陰生起貪樂,即使身居空頭處,也算是第二住;如果不貪不樂,雖身處高樓重閣,也叫一一住。
我們先看看經典如何說。
鹿紐問佛:「世尊!如世尊說,有第二住,有一一住。彼雲何第二住?雲何一一住?」
佛陀對此回答是:「若眼識色可愛、樂、念、可意——長養於欲;彼比丘見已,喜樂、贊嘆、系著住,……心生歡喜……深樂……貪愛……軛礙,是名第二住。」「有如是像類比丘,正使空閑獨處,猶名第二住。所以者何?愛喜不斷不滅故。」
那麼什麼叫一一住呢?於是「於可愛、樂、念、可意——長養於欲色;彼比丘見已不喜樂、不贊嘆、不系著住,不歡喜,不深樂,不貪愛,不軛礙者,是名為一一住。」「如是像類比丘,正使處於高樓重閣,猶是一一住者。所以者何?貪愛已盡、已知故。」
看到這部經,使人想起了陶潛的「心遠地自偏」這句話。實際上,這部經已經涉及到後期大乘佛教中所謂的「萬法唯心」的核心觀點。比如說,貪念不斷,縱然身在空閑獨處,也是枉然;如果已斷貪念,縱然身處高樓重閣,又有何妨?這不是典型的大乘思想么?
第310經是鹿紐很想請佛陀為他說法,這就是往上求法之欲,是勤奮好學的體現。佛陀聽了很高興,連聲說「善哉善哉」。佛陀在本經中,主要是講色根與色境,即二法之間的關係,進而提醒比丘對於此事要用心觀察,悉心分別,不欣悅、不贊嘆、不系著,從而身(心)不放逸,深觀四諦。(7月5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