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十三)~M 第335經(第一義空經)

  第335經(第一義空經):

  佛教經典作家們將佛法劃歸為兩大類,即真諦與俗諦,真諦就是所謂的「第一義」,即為勝義諦,也就是最高的真理標準。佛滅後大約六百年頃,龍樹尊者所創立的中觀學派,其核心思想便是因緣所生法的「八不」理論,即闡述「空」理,因此中觀宗又被稱為「空宗」。本經就是以六根為例,闡述其生無來處、滅無去處,說明「有業報而無作者」,以及「不實而生」的因緣所生真理

  因而佛陀在解釋所謂「第一義空經」中說:「諸比丘!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滅盡,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除俗數法。」這段經文非常要緊,因為它回答了我們很多問題,比如說,我們常常談因說果,所謂「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善惡有報」等等。善惡有報——這里就會自然地連帶到另一個問題,即誰在作因,誰在受報?這里涉及到善惡的造作主體問題。對於這個問題,到了部派佛教時期,可謂是百家爭鳴,爭論不休,互不相承。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到大乘佛教中期,創立了「種子說」。從原始佛法的角度來看,佛陀對這些問題似乎也沒有給予明確的回答。佛陀一貫的觀點是,在很多偏向於一邊的問題上,佛陀時常用「無記」來解答。但是本經對於業報的問題,倒也並不迴避。在經文中,佛陀講到「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這就解決了我們一直關心的「生從何來,死歸何去」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根本無法從正面回答,而經中這句話,則從側面對這個問題予以了圓滿的解答。為什麼?因為諸根不實而生亦不實而滅——但是我們不能從這句話推導出「因果不實」的結論,就好像一個人對大聲呼喊,喊叫停止了,聲音也隨之消滅,來無蹤去無影;然而我們卻不能說這個叫喊聲從來沒有發生過,也不能說這種聲音不會造成任何後果,否則便會陷於「斷見」。「有業報而無作者」,這句經文十分關鍵,業報是存在的,就好聲音消逝於空中卻不能說聲音從來沒發生過且不會引起任何後果一般。「作」者並沒有固定的對象,但是所引起的造作牽引力,卻時刻存在,並待因緣聚合時,自然引發後果反應。由此我們可以進一步推斷:歷史上從來不可能出現完全相同的兩個項羽」,但是曾經的「項羽」所造作之業,必定會在後世的某一個人身上體現並延續著。即作者並無固定,然而所作之業卻不會消失。

  這里有一個名相叫「俗數法」。俗數法,亦譯為「假號法」,它是緣起法中的「流轉面」,即「此有故彼有」,也就緣起法的表面所發生的各種現象佛陀在解釋何謂「俗數法」時,用「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來概括,細而言之,則是十二緣起中的「無明緣行,行緣識……」;「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

  總之,我們尤其要注意經中的這段話:「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除了俗數法以外)」。對於這段話,我們可以有多種理解,甚至有完全相左的意見。為了解決這種問題,我們只有靠自己悉心的思索,結合自己的修行實踐,慢慢體會出經中的諸大妙義。法師的闡解只能作為一種參考,要緊的還在於我們自己。(7月19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