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經(說經):本經敘述緣於界之上中下,而思想、言語的上中下。
本經開頭,「世尊晡時從禪覺,於講堂陰中敷座,於大眾前坐,說優檀那句」,這里的「優檀那」,又譯作優陀那,是九分教的第五類(法句,經的九種分類),為佛陀不問自說的感性語的集錄,成立於第一次結集後。其原義為「氣息」,那佛陀對某件事的自然感興而發出之語(多指偈頌)。
「緣界故生說,非不界;緣界故生見,非不界;緣界故生想,非不界。緣下界,我說生下說、下見、下想、下思、下欲、下願、下士夫、下所作、下施設、下建立、下部分、下顯示、下受生。如是中,如是勝界,緣勝界,我說彼生勝說、勝界、勝想、勝思、勝願、勝士夫、勝所作、勝施設、勝建立、勝部分、勝顯示、勝受生。」
這段經文的意思,從字面上來理解,並不是什麼難事;若要從佛教的因緣義理上去領會它、徹底搞明白它們,實際上相當困難。這里的「界」,與三界的「界」並不相同,它是某種屬性或根性的界限。佛陀在這里所講的,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因果法則。所謂因與果的關係,歷來都被普通民眾看得十分神秘,深不可測。「緣界故生說,非不界」,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任何生靈或事物的出現,都有其特定的源頭,並非憑空產生。佛陀將界分成上、中、下三種,上界即經經所說的「勝界」。如果從六道輪迴的角度講,我們可以將天道視為勝界,將人、阿修羅視為中界,而將地獄、惡鬼、畜生視為下界。因為下界者,是屬於卑劣低下特性之列。與下界所緣,自然生卑下之說、卑下之想……在這里,下界為因,下想、下受生則為果。
有位「婆迦利比丘」向佛陀提出一個問題:「若於三藐三佛陀(正等正覺)起非三藐三佛陀見,彼見亦緣界而生耶?」就是說如果對於正等正覺生起那些非正確知見的話,那麼這種「見」是否也同樣是緣於界而生起?佛陀對此予以了肯定性的回答:「於三藐三佛陀起非三藐三佛陀見,亦緣界而生,非不界。」為什麼呢?「凡夫界者,是無明界」,因為處在「三藐三佛陀」的境位上,不可能生起「非三藐三佛陀見」;與此相應,只有那些處於凡夫界上,才會由於無明的驅使,而生起種種顛倒妄想之見。因此,佛陀最後的結論是:「緣下界生下說;中界……勝界生勝說、勝見用至受勝生」。
第458經(因緣經):本經從內容上講,與457經所述大體相仿,主要意思是緣欲界而生欲想,緣恚界而生恚想,緣害界而生害想;若身口意三業邪惡,不僅現世苦惱,而且命終之後會深墮惡趣。本經從正反兩方面來進行闡述。「有因生欲想,非無因;有因生恚想、害想,非無因。」無論是欲想、恚想,還是害想,都是有原因的,而不是空穴來風。生欲想,乃緣於欲界之故,而生欲想、欲欲、欲覺、欲熱、欲求。一旦有欲想,在身口意三方面便會有所體現,進而「現法苦住」,死後也「生惡趣中」,得不償失。相反,如果我們能夠遠離欲想,不緣於欲界,「現法樂住,不苦、不礙、不惱、不熱」,那麼必將「身壞命終,生善趣中」。(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