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8經:本經主要敘述質多羅長者請教迦摩比丘有關「行」等一些問題。
一、有關「行」
答:「行者,謂三行:身行、口行、意行。」——身、口、意三業。
2、何謂身行、口行、意行?
答:出息、入息(呼氣、吸氣)名為身行;有覺、有觀名為口行;想、思名為意行。
3、出息、入息是身法,依於身、屬於身、依身轉,是故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故則口語,是故有覺有觀是口行。想、想是意行,依於心、屬於心、依心轉,是故想、思是意行。
質多羅長者補充:「覺、觀已,發口語,是覺、觀名為口行。想、思是心數法,依於心、屬於心想轉,是故想、思名為意行。」
二、壽、暖、識
問:有幾法——若人捨身時,彼身屍卧地,棄於丘冢間,無心如木石。
答:壽暖及與識,捨身時俱舍,彼身棄冢間,無心如木石。
壽、暖、識三者,是組成人體生命必不可少的三個要素。如果此三者一旦失去,就成了被舍棄的純「物質」的東西,等同於荒冢間的「木石」。壽為命根,暖指體溫,識指六識。
三、死、入滅、正受
1、問:若死、若入滅盡正受(入初禪以上的禪定,為正受),有差別不?
答:舍於暖壽,諸根悉壞,身命分離,是名為死。滅盡定者,身、口、意行滅,不舍壽命,不離於暖,諸根不壞,身命相屬,此則命終、入來正受差別之相。
2、雲何入滅正受?
答:入滅正受,不言:我入滅正受,我當入滅正受。然先作如是漸息方便,如先方便,向入正受。
3、如滅正受時,先滅何法?為身行、為口行、為意行耶?
答:入滅正受者,先滅口行,次身行,次意行。
4、雲何為出滅正受?
答:出滅正受者亦不念言:我今出正受,我當出正受。先已作方便心,如其先心而起。
5、起滅正受者,何法先起?為身行、為口行、為意行耶?
答:從滅正受起者,意行先起,次身行,後口行。
6、入滅正受者,雲何順趣、流注、浚輸?
答:入滅正受者,順趣於離、流注於離、浚輸於離,順趣於出、流注於出、浚輸於出,順趣涅槃、流注涅槃、浚輸涅槃。
註:順趣為隨順地流向,流注即流向,浚輸為疏通渠道。
7、住滅正受時,為觸幾觸?
8、入滅正受時,為作幾法?
答:入滅正受者,作於二法,止與觀。
在本經中,我們初步了解了死亡與入滅之間的差別,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論點。同時,我們也知道,如果要修習禪定,就必須修心止與觀二法,這也是中國天台宗的修行法門的兩大基石。當我們一旦進入到禪定(正受)狀態,由六根對六境所產生的六觸也就消失了。因此,本經中雖以一問一答方式,但是其中卻向我們傳遞了許多很有價值的佛教根本理論。比如說,「入滅正受者,先滅口行,次身行,次意行」;「起滅正受者,意行先起,次身行,後口行」,這些都是為後期的部派佛教甚至後來的大乘佛教的理論奠定了基礎。由於經中所闡述的理論十分抽象,沒有禪定修習體驗者,是根本弄不徹底的。(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