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經是阿難向佛陀請教:對於年少比丘應給予何種教誡?佛陀的回答是:要教誡他們努力修習並安住於四念處。阿難白佛言:「世尊!此諸年少比丘當雲何教授?雲何為其說法?」佛陀對此的回答是:「此諸年少比丘當以四念處教令修習。」為什麼呢?佛陀對此解釋道:「若比丘住學地者,未得進上,志求安隱涅槃時,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靜於心……乃至於法遠離。」就是說欲要求得涅槃,就必須要努力修習四念處,否則很難獲證涅槃。不僅如此,即便是已證得聖位的阿羅漢,也同樣要安住於四念處:「若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作,舍諸重擔,盡諸有結,正知善解脫,當於彼時亦修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乃至於法得遠離。」從這里可以看出,四念處是凡聖皆需修習的共同法門。
622經很有些故事情節,也是很有意思的一部經典。佛陀在某一時間內住止於「庵羅園中」。「庵羅」是一種果樹名,這種果實在中國似乎並不常見。此時有一位庵羅女——此女大約是從事與種植庵羅果樹有關的職業吧,或者說是一位擁有一大片庵羅果園的女園主吧——聽說佛陀住在跋祇國中的庵羅園中,便親自「庄嚴乘車,出毗舍離城,詣世尊所,恭敬供養」。當這位庵羅女快要抵達庵羅園的時候,她遠遠地看到「世尊與諸大眾圍繞說法」。佛陀在給大眾說些什麼法呢?當然是警告大家要注意,不要胡思亂想,不要一見到女生就亂了方寸。佛陀如此對大家說「汝等比丘!勤攝心住,正念正智」。為什麼要如此呢?「今庵羅女來,是故誡汝。」從佛陀的這段話中,我們不難看出佛陀在此時教誡大家要「勤攝心住,正念正智」與庵羅女的到來,二者之間必然存在著因果關聯。二者是何關聯?經中沒有明確地交待,但是我們可以猜出其中的大致原委,也就是這位庵羅女相貌出眾,長得肯定很好看,男人們很容易被其傾倒。在這樣的女子面前,作為男子身的比丘,當然要保持威儀與嚴肅,不要輕易起心動念。所以佛陀在接下來的解釋中,就談到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帶有普遍的教導意義:
「雲何為比丘勤攝心住?若比丘已生惡不善法當斷,生欲、方便,精進攝心;未生惡不善法不令起;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令住不忘,修習增滿,生欲、方便,精勤攝心,是名比丘勤攝心住。雲何名比丘正智?若比丘去來威儀常隨正智,回顧視瞻,屈伸俯仰,執持衣缽,行住坐卧,眠覺語默,皆隨正智住,是正智。雲何正念?若比丘內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
我個人覺得,我們沒有必要在經中去過份的獵奇,或者說庵羅女而引出那些無端的臆想。從佛陀的上述教導中,我個人以為有四句話是必須要銘記在心的,那便是:
已生惡不善法當斷,
未生惡不善法不令起;
未生善法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