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二十七)~A 713經(轉趣經)

漫說《雜阿含》(二十七)   

  (卷二十七)   

  本卷的第712經與二十六卷的711經,從內容上講基本一致。唯一差別之處在於,711經中講「無因無緣眾生清凈,無因無緣眾生煩惱」;而本經則是駁斥「無因無緣眾生無智、無見,無因無緣眾生智、見」,只是用詞稍有差異,其他基本無異,這便如經中所說的「如是廣說,乃至無畏王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禮佛足而去」。至於兩部內容十分相近的小經為何沒劃歸為一卷中,似乎難以理會。

  713經(轉趣經):本經敘述的內容有些情趣:不光佛陀講「五蓋」與「七覺支」,就連那些外道也會講「五蓋」、「七覺支」。二者究竟有什麼差別呢?佛陀比丘們一一予以明示。

  在某一時期,「有眾多比丘晨朝著衣持缽,入舍衛城乞食」。在正式乞食之前,大家作是念:「今日太早,乞食時未至,我等且過諸外道精舍」。諸外道對這些出家比丘前來造訪,也算是持歡迎態度(「共相問訊慰勞」)。待大家落座後,外道開始向比丘們宣傳他們的觀點主張。這種說辭主要是對於五蓋與七覺支的認識方面:

  「沙門瞿曇為諸弟子說法,斷五蓋覆心,慧力羸,為障礙分,不轉趣涅槃,住四念處,修七覺意。我等亦為諸弟子說斷五蓋覆心,慧力羸,善住四念處,修七覺分。我等與彼沙門瞿曇有何等異?俱能說法。」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不光佛陀講五蓋七覺支,外道們也講這些。我個人以為,外道們可能在某些場合聽聞了有關五蓋七覺支的內容,然後加以改造,最後堂而皇之變成自己的教法了。他們的觀點是:比丘們的老師釋迦佛經常給弟子們講五蓋七覺支,我們也講這些啊,大家都能講(「俱能說法」),你們佛教又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呢?諸比丘一聽,自然是「心不喜悅」,然後回到世尊之處,將此事如實稟報。佛陀聞後,教導比丘反問如下之語:「諸外道,五蓋者,種應有十;七覺者,種應有十四。何等為五蓋之十、七覺之十四?如是問者,彼諸外道則自駭散,說諸外道法,嗔恚、驕慢、毀訾、嫌恨、不忍心生,或默然低頭,失辯潛思。」諸外道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我不諸天……人眾中,聞我所歡喜隨順者,唯除如來聲聞眾於此聞者。」

  在佛陀的這些問語中,我們進一步知曉了五蓋可以分為十種,七覺支可以將種類分為十四種。在接下來的經文中佛陀對「五蓋之十、七覺之十四」進行一番略述。為什麼諸外道聽到比丘的質問聲後,便一反常態,立馬就會嗔恚和驚恐不安了呢?原因很清楚,因為他們對佛教根本就沒有半點信心,也決不會按著佛教的具體修法去如實修習。他們能做的,就是籍憑佛法之名,而行邪法之實,進而刻意歪曲佛教,使不明真相的人喪失對佛教信仰佛陀對於「五蓋之十」和「七覺支之十四」的闡解主要有

  1、五蓋之十:「謂有內貪欲,有外貪欲。彼內貪欲即是蓋,非智非等覺,不轉趣涅槃。彼外貪欲即是蓋,非智非等,不轉趣涅槃。謂嗔恚有嗔恚相,若嗔恚及嗔恚相即是蓋,非智非等覺,不轉趣涅槃。有睡有眠,彼睡彼眠即是蓋,非智非等覺,不轉趣涅槃。有掉有悔,彼掉彼悔即是蓋……。有疑蓋法,有疑不善法,彼善法疑,不善法疑即是蓋……。」

  2、七覺之十四:「有內法心念住,有外法心念住。彼內法念住即是念覺分,是智是等覺,能轉趣涅槃。彼外法念住即是念覺分,是智是等覺,能轉趣涅槃。有擇善法、擇不善法。……精進斷不善法,有精進長養善法。……有喜,有喜處。……有身猗息,有心猗息。……有定,有定相。……有舍善法,有舍不善法。……」

  上面的諸名相中,實際上就是將分一支再細分為兩種,比如說將五蓋中的貪欲分為內貪欲和外貪欲;將七覺支中的念處分為內、外二種,將擇分分為擇善法與擇不善法,如此等等。從這裡我們可以將五蓋之十與七覺之十四進行歸總:

  1、五蓋之十:內貪欲、外貪欲;嗔恚、嗔恚相;睡、眠;掉、悔;疑善法、疑不善法。

  2、七覺之十四:內法心念處、外法心念住;擇善法、擇不善法;精進斷不善法、精進長養善法;喜、喜處;身猗息、心猗息;定、定相;舍善法、舍不善法。(3月2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