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二十六)~K 711經(覺支經):在本經中,無畏王子請教佛陀有關「無因說」,佛陀對此予以回答。

  711經(覺支經):在本經中,無畏王子請教佛陀有關「無因說」,佛陀對此予以回答。

  有位無畏王子來詣佛所,所佛陀請教:「世尊!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見,作如是說:無因無緣眾生煩惱,無因無緣眾生清凈世尊雲何?」;在《長阿含經·沙門果經》對其表述為:「彼不蘭迦葉報我言:……於恆水南臠割眾生亦無惡報,於恆水北岸為大施會施一切眾,利人等利亦無福報。」,說明不蘭迦葉是徹頭徹尾的「唯物」——他否認果報:做了惡事沒有惡報,做了善事沒有好報眾生無論是清凈還是煩惱,都沒有任何緣因,一切都自然而為——他甚至認為殺人與布施價值平等的。從現在來看,這種觀點無疑是極端偏頗的,而且也是極其荒謬的。從現世果報來講,殺人肯定要受到法律的追究與嚴懲,而慈悲行善,也自然會得到大家的稱嘆。如果按照不蘭迦葉觀點法律道德都是空洞無用的,他的無因無緣論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產生和發展都是偶然的,沒有規律可循。世間萬事萬物彼此間從來就沒有必須的因果關係。所謂「無因無緣眾生煩惱(一說有垢),無因無緣眾生清凈」,便是對一切宗教道德都表示了徹底的懷疑和否定。如果從「煩惱」與「清凈」所產生的根源來說,它們必須有一個最初的「啟始」,即是什麼因緣成了我們煩惱又是什麼因緣成了我們身心清凈。如果它們卻是無因無緣的,那麼人類的種種善惡、上下、階層差別就無從談起。佛教對這種觀點是持批判態度的。在本經中,佛陀將之列入「不思而說,愚痴、不辨、不善、非知思,不知量,作如是說」,即是說這種說法是沒有經過腦子思量過的,是愚蠢人的胡言亂語。正確的說法是「有因有緣眾生煩惱,有因有緣眾生清凈」。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佛陀說法是有針對性的,世尊在說這句話時,並不表示說一切都是「有」的、恆常的,這是一種「妙有」,而非「實有」。佛教主張因緣說(即「緣起說」),而「緣起說」的本性,實際上也是一種「空性」,因為緣起本身也是由因緣和合,並不等於緣起本身就是一種真實存在。從現世意義上講,「何因何緣眾生煩惱?何因何緣眾生清凈?」從煩惱本身而言,並不存在什麼過患與利益差別,但是貪欲卻使得我們的煩惱轉而熾盛,「於他財物、他眾具而起貪言」、貪心貪念,於是便用種種不道德的手法去巧取豪奪。即是說,五蓋是煩惱生起因緣。那麼何因何緣能使得眾生清凈?本經中給出的說法是「七覺支」。「若婆羅門有一勝念,決定成就,久時所作,久時所說,能隨憶念,當於爾時習念覺支……修舍覺支已,舍覺支滿足。」所以說,「此因此緣眾生清凈」。

  綜合本經內容:五蓋為眾生煩惱因緣,七覺支為眾生清凈因緣。(2月28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