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8至742經:此十五部經的內容都比較分散,728經略述七覺支,729經述若修習七覺支,便可趨向涅槃;730經敘述若乃真比丘,即三世都常修七覺分;731、732經敘述修習七覺分而清凈鮮白,可獲得大利益,「無有支節,離諸煩惱,未起而起,佛所調伏教授,非余乃至舍覺分」;733經乃佛陀回答比丘「何謂覺分」以及如何修習七覺分的問題。「所謂覺分者,謂七道品法」。佛陀主張「漸次而起」,即從「念」開始修起,乃至舍覺支。在這里,佛陀提到了修習七覺支時,必須要與四念處相結合而修,這樣才能「漸次起已,修習滿足」。734經講述比丘修習七覺分,可得二果,即「現法得漏盡無余涅槃」,或者「得阿那含果」。阿那含是聲聞三果,譯為不還。735經講到可得四果,即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乃至阿羅漢果。736經敘述修習七覺分,就得得七種涅槃的果報。此七種涅槃分別是:第一,得現法智證得(命終的剎那);第二,命終不得現法智樂;第三,斷五下分結,得中般涅槃(於欲界逝而轉生色界的中間的有身而涅槃);第四,生般涅槃(生在色界後的涅槃);第五,無行般涅槃(生色界後,經久來所修之行而得涅槃);第六,行般涅槃(生色界後繼續用功而得涅槃);第七,上流般涅槃(生色界後,層層上升而得涅槃)。如此而遞進,乃至無色界的涅槃。737與733經大體相同;738經與734經相同;739經與735經相同;740經是736經的簡化版;741經談到修習不凈觀的果報,742經講到修習「隨死念」的話題。「當修不凈觀,多修習已,當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修不凈觀俱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舍。修擇法、精進、喜、猗、定、舍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舍」。此二經所講的,實際上就是比丘在修習七覺支時,要樹立不凈觀,這個不凈觀,我以為應倚重於「念覺支」階段。而實際上七覺支在修習上雖有次第,然彼此相互融和,並無障壑之說。比如說修習到定覺支階段,此時「念」還是存在的,並不是說到了定覺支時就無「念」可言。
742經中所講的「隨死念」,倒是一個很重要的話題。人生下來實際上就已經開始向著死亡的方向邁進,這是自然規律,誰也無法改變;但對於多數人而言,死總是一個聽起來令人很不舒服的事情。記得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一番話:一大富人家老年得子,十分開心,於是遍邀友朋鄉鄰於十五月圓日,將嬰孩抱出來期供大家贊嘆。來賓們也很識相,都紛紛稱讚說此孩未來富貴前程不可限量。後來一落魄者當眾說「此孩總是要死的」,結果招來一頓痛打。可見人皆畏死,亦是常理。近日細品《茗山日記》,方知算命先生預測老法師世壽止於六十又五,而此時正值老法師六十有四。但老法師著實高明,對死亡置之一笑,心下坦然,並心情愉快地迎接著死訊的光臨。盡管老法師最後世壽八十歲歲,但其對待死亡的超然心態,頗值我們這些後輩仰慕學習。
至於如何修習隨死念,在原始經典中也能找到相關的記載。在《增支部》第八集第73經和《增一阿含經》第四○品第8經中,佛陀曾教導比丘們要修習隨死念(也就是「念死」)。有一位比丘報告說他經常就修習並思惟隨死念,當佛陀問及其如何修法時,該比丘回答說:「我經常這樣觀想:我只剩下一天一夜的生命了,我要充分把握這一晝夜的時間,全部用來修學,好讓死後無有遺憾。」別一位比丘回答說:「我觀想只剩下一個白天可以活命,因此全力修習。」佛陀點評到這些想法是不究竟的,而只有樹立「只剩下一口氣可供活命」的隨死念,才是不放逸。這樣的修習法,才能有助於斷盡煩惱,其效果也是最佳的。所以我們在晚上做功課時,會念道「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然而實際情形十分可惜,不但世人多有放逸,即便是身在佛門,也是虛度年華。在這方面我自然無顏指說他人,每當反躬自問,竟是羞愧難當!(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