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三十三)~E 第926經是佛陀對詵陀迦旃延的開示

  第926經是佛陀對詵陀迦旃延的開示,即將比丘良馬作一番對比:比丘不應貪欲,如良馬不貪糧食,唯念駕乘。佛陀實際上就是在告誡迦旃延:應修真實禪,莫修強良禪:「當修真實禪,莫習強良禪,如強良馬,系槽櫪上,彼馬不念我所應作,所不應作,但念欲草。」什麼叫強良禪?若從字面上看,似乎是表面勉強保持寧靜,其實內心已處於十分散亂狀態。若從義理而言,該禪是順隨五蓋而修習禪定,與出離、如實知並不相應。而與強良禪相對應的即「真實禪」,即依所緣修禪,然後能超越所緣。修真實禪而棄強良禪,就是在教導弟子把握修禪中的核心要領。就好像「強良馬」(野馬,未被調伏之馬)與「真生馬」,它們的差別在於:強良馬並不是把心思放在自己該乾的事情上,即繫念於駕乘,如何跑得更快更穩,如何使主人更加滿意,而是將全部心思集中到槽櫪之中的糧草,老是琢磨著什麼時候能回到那些甘甜豐盛的糧草面前美美地吃上一頓。而真生馬卻正好相反,雖有豐美的水草擺在眼前,卻並不是非常地歡喜,其滿腦子所想念的,便是「駕乘之事」。

  作為比丘也是這樣,所謂「不念貪欲纏,住於出離如實知,不以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纏)而求正受(禪定)」。比丘除了不依五蓋而修禪外,同時還要不依六大(地、水、火、風、空、識)而修禪,乃至不依非想非非想而修禪。

  在具體的修法上,佛陀主張:「比丘於地想能伏地想,於水、火、風……非想非非想入處想。此世他世,日、月、見、聞、覺、識,若得若求,若覺若觀,悉伏彼想」,這便是真實禪,即上面我們所講的依所緣修禪(如六大、四禪定等),而能超越所緣,此即佛陀所講的「於地想能伏地想」(乃至「悉伏彼想」)的真正用意。如果我們依於地想,卻不能伏於地想而是圍著地想打轉,那麼永遠談不上更高次第的禪定。(6.6.端午節)

THE END